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感觉神经元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5
1
作者 冷玉芳 金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多聚甲醛PBS液灌注内固定,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腰6节段脊髓,于2.5%戊二醛中固定,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结果:电镜下,术后3d组腰4~腰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形态学典型变化为:细胞肿胀,胞膜完整,胞浆内大量空泡,核结构基本正常,符合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7d和14d组神经元形态变化:细胞皱缩、密度增大,核带增多及染色质浓聚贴附于核膜,符合凋亡表现。结论:坐骨神经损伤3d腰4~腰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发生了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损伤 脊髓背角 感觉神经元 超微结构 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颖 康兴宇 +3 位作者 高伟 李雪 李思明 李虹霖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71-1280,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损害,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对于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损害,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对于生命体内平衡的调节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CD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双硫死亡在内的6种PCD的分子机制及其在AD中的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 坏死 细胞 死亡 死亡 双硫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结核分枝杆菌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标 来晓璐 +1 位作者 宋厚辉 杨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细胞调节死亡的内在途径。PCD是由基因控制衰老、感染以及受损细胞自主的死亡,从而保护正常细胞的生物功能不受影响并维持生物体的组织稳态和正常发育[1]。早期的研究认为细胞凋亡是细胞程...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细胞调节死亡的内在途径。PCD是由基因控制衰老、感染以及受损细胞自主的死亡,从而保护正常细胞的生物功能不受影响并维持生物体的组织稳态和正常发育[1]。早期的研究认为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基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通路和细胞形态的不同,近期的研究将这一过程细分为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自噬以及铁死亡[2-3]。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它作为兼性细胞内细菌,能够在宿主细胞内生存和增殖,并通过释放多种毒力因子影响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4-6]。本文将系统阐述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与Mtb的相互作用,为防治Mtb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M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修饰在肿瘤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谈元郡 王霞 +1 位作者 黄静(综述) 张百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非突变表观遗传重编程是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抵抗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肿瘤的另一关键特征。作为体内最丰富的转录后表观遗传修饰方式,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通过靶向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关键因子在肿瘤细胞凋亡、自... 非突变表观遗传重编程是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抵抗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肿瘤的另一关键特征。作为体内最丰富的转录后表观遗传修饰方式,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通过靶向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关键因子在肿瘤细胞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铜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有靶向异常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表观遗传调节剂应用于临床,靶向m^(6)A修饰调控药物仍待探索。本文阐述了m^(6)A修饰调控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旨在为通过调节m^(6)A修饰水平介导肿瘤细胞死亡这一潜在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修饰 程序性细胞死亡 自噬 死亡 坏死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颈癌异常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并促CD4+T和CD8+T细胞凋亡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瑜 徐曼 +3 位作者 肖琳 耿卫朴 王婷婷 黄文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T和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重组人PD-L1蛋白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10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T和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重组人PD-L1蛋白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1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和6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宫颈癌内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分析宫颈癌内浸润的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分析PD-L1促进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CD4+T和CD8+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上皮不表达PD-L1;宫颈癌PD-L1的表达率为70%(47/67)。部分宫颈癌内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PD-1,且淋巴细胞存在凋亡现象。PD-L1阳性宫颈癌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体外实验发现PD-L1与健康人或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混合培养48 h后,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2组平均凋亡率分别为(32.8±1.4)%、(38.3±1.5)%(P<0.05)和(27.7±1.3)%、(30.9±1.9)%(P<0.05);抗PD-1抗体使PD-L1诱导的T细胞凋亡率下降,分别为(29.8±1.6)%和(31.6±1.4)%(P>0.05)。PD-L1对人外周血活化CD4+T和CD8+T细胞均有促凋亡作用。结论:人子宫颈癌异常表达PD-L1与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及CD8+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PD-L1经PD-1促进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死亡受体-1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通过下调程序性细胞死亡1蛋白表达逆转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Cis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2 位作者 孟祥丽 王瑾 路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3-749,共7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顺铂(C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A549/Cis细胞)耐药性影响和机制。方法 A549或A549/Cis细胞单独用Cis 2,4,8,16,32和64 mg·L^-1或与Oxy 20 mg·L^-1联合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抑制率和耐...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顺铂(C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A549/Cis细胞)耐药性影响和机制。方法 A549或A549/Cis细胞单独用Cis 2,4,8,16,32和64 mg·L^-1或与Oxy 20 mg·L^-1联合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抑制率和耐药指数(RI)。A549/Cis细胞分为细胞对照、Cis 5 mg·L^-1、Oxy 20 mg·L^-1、Cis 5 mg·L^-1+Oxy 20 mg·L^-1、Cis 5 mg·L^-1+空载对照质粒(pc-NC)、Cis 5 mg·L^-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过表达质粒(pc-PD1)和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Cis细胞凋亡,RT-qPCR检测A549/Cis细胞中PD1 m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is对A549细胞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25 mg·L^-1,对A549/Cis细胞的IC50为36.33 mg·L^-1,RI=3.54。Cis+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IC50为10.67 mg·L^-1,RI为1.04。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is5 mg·L^-1+pc-PD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Cis 5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pc-NC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Cis 5 mg·L^-1+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Cis 5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Oxy通过下调PD1抑制A549/Cis细胞凋亡,并逆转A549/Cis细胞对Cis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姿 刘佳佳 +4 位作者 姚富丽 何浩 羊建 谢华福 何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受体亚型3(EP3)激动剂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PMN)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形态学变化,探讨PMN死亡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法运用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PMN在自发性凋亡与ONO-AE-24...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受体亚型3(EP3)激动剂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PMN)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形态学变化,探讨PMN死亡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法运用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PMN在自发性凋亡与ONO-AE-248刺激下亚细胞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以5mmol/L的ONO-AE-248刺激PMN12h后,电镜观察绝大多数PMN的多叶核融合为单叶核,核质疏松,核膜分层、起泡甚至破裂,核质溢出,但细胞膜较完整,细胞器无明显改变。以荧光染料DAPI标染活细胞核,ONO-AE-248刺激后,PMN表现为多叶核融合成大而模糊的球形,核染色密度较低;ONO-AE-248刺激的PMN死亡仍有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翻。ONO-AE-248刺激组与自发性凋亡组PMN在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分布和细胞质内的染色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ONO-AE-248在体外能刺激人PMN发生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这一刺激过程不影响自发性凋亡的PMN细胞膜PS的外翻,并且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改变是其早期最为显著的形态学改变,提示二者可能是ONO-AE-248刺激的靶标和早期的药物反应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O-AE-248 细胞 线粒体 程序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27
8
作者 冯建芳 章静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及细胞凋亡冯建芳,章静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北京100005)目录一、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定义三、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四、细胞凋亡的医学生物学意义(一)形态特征五、细胞凋亡的研究方... 程序性细胞死亡及细胞凋亡冯建芳,章静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北京100005)目录一、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定义三、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四、细胞凋亡的医学生物学意义(一)形态特征五、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二)生化特征细胞凋亡(ap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O-AE-248诱导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羊建 刘佳佳 +2 位作者 薛晓婕 张姿 何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Ficoll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ONO-AE-248共同培养,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线... 目的:探讨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Ficoll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ONO-AE-248共同培养,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势能的变化。结果:ONO-AE-248刺激6小时,中性粒细胞线粒体显著肿胀,嵴断裂,数目增多;ONO-AE-248早期迅速导致中性粒细胞线粒体膜势能的溃散。结论:线粒体变化是ONO-AE-248诱导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区别于凋亡的早期形态学特征事件之一。线粒体可能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中扮演更为关键性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 ONO-AE-248 程序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与5-氟尿嘧啶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刚 刘宁 +3 位作者 徐亮 刘哲 宋从浩 王丹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 选取PANC-1人胰腺癌细胞系,分别用PDCD4表达质粒PEGFP-N1/PDCD4和空载体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建立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系,依次加入10、50、100...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 选取PANC-1人胰腺癌细胞系,分别用PDCD4表达质粒PEGFP-N1/PDCD4和空载体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建立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系,依次加入10、50、100、500μg/m L的5-FU,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计数凋亡细胞,Western boltting检测PDCD4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水平。结果 5-FU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且该效应在转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浓度5-FU作用下,转染组的胰腺癌细胞中CytC表达增高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DCD4能够增强5-FU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增强5-FU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胰腺癌 5-氟尿嘧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奕婷 王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665,共9页
既往认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就是指凋亡,因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肝细胞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也被默认为凋亡。随着越来越多非调亡程序性细胞死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焦亡等)的发现,它们与炎症、活性氧、免疫信号活化高度相关的特征日益受到... 既往认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就是指凋亡,因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肝细胞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也被默认为凋亡。随着越来越多非调亡程序性细胞死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焦亡等)的发现,它们与炎症、活性氧、免疫信号活化高度相关的特征日益受到重视。大量证据表明,相较于“免疫沉默”的凋亡,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似乎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肝细胞死亡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焦亡的特点是在肝脏组织中诱导大量炎症分子释放,坏死性凋亡的特点是导致肝细胞彻底坏死,铁死亡的特点则是出现较为剧烈的脂质氧化应激。本文旨在阐述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联系,并对它们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 代谢相关脂肪肝病 细胞 坏死 死亡 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过表达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学洪 李爱武 李新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过表达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pEGFP-PDCD4、pEGFP,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DCD4水平确定...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过表达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pEGFP-PDCD4、pEGFP,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DCD4水平确定转染效果。MTT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组相比,pEGFP-PDCD4组细胞中PDCD4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细胞中PTEN、Bax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PDCD4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中PTEN、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增生瘢痕成纤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C在ONO-AE-248诱发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中的作用
13
作者 羊建 刘佳佳 +1 位作者 郑小莉 薛晓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1-473,477,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ONO-AE-248刺激后重要的差异表达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 目的:探讨接受ONO-AE-248刺激后重要的差异表达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Ficoll法新鲜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与ONO-AE-248共同培养,2小时提取总RNA,并行反转录-PCR检测ASC mRNA的表达;12小时提取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后,采用PDQest2-DE软件分析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ONO-AE-248刺激2小时中性粒细胞ASC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12小时通过双向电泳和蛋白质质谱分析发现ASC为重要的差异表达蛋白且ONO-AE-248刺激后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自发性凋亡组。结论:ONO-AE-248引起的ASC表达的下调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凋亡和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关键性差异点。ONO-AE-248显著下调ASC的表达,可能是ONO-AE-248诱使中性粒细胞发生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ONO—AE-248 程序细胞死亡 相关斑点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家族分子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霄鸾 逄越 苏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cell death,PDCD)是一类与肿瘤发展相关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DCD家族由多个成员构成。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包括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及PDCD10。PDCD在人类的各组织...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cell death,PDCD)是一类与肿瘤发展相关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DCD家族由多个成员构成。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包括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及PDCD10。PDCD在人类的各组织及细胞中广泛分布,其主要功能是对细胞凋亡的调控。目前研究发现,PDCD家族成员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实现对肿瘤细胞活力的调控,且某些家族成员的缺失或过表达都会引起机体发生病变,证明其在多种疾病当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汇总了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PDCD9、PDCD10、PDCD11、PDCD12的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结构,介绍了各家族成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关系,并总结目前所报道的PDCD家族成员在肿瘤,以及多种疾病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以期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为肿瘤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 细胞 肿瘤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调控K56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馨妍 何泽诏 +4 位作者 彭鹏 李涛 张慧慧 袁仕善 张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0-1218,共9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4,PDCD4)对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活力、凋亡以及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在K562细胞系中过表达PDCD4基因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4,PDCD4)对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活力、凋亡以及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在K562细胞系中过表达PDCD4基因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DC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应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PDCD4过表达组和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及其相关的功能与信号通路,RT-qPCR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过表达PDCD4的K562细胞系;PDCD4过表达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活力,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阿糖胞苷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RNA-seq结果显示,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PDCD4可引起大量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表达明显差异的基因共有394个,其中上调16个,下调378个,主要涉及细胞周期、凋亡、细胞自噬和代谢等方面,选取的6个基因的RT-qPCR检测结果和RNA-seq的结果一致。结论:PDCD4可抑制K562细胞活力、阻滞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凋亡;RNA-seq确定了PDCD4对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 K562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凯于 邓玉杰 +3 位作者 张许平 彭建新 李毅 洪华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2-658,共7页
在昆虫发育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细胞凋亡与自噬性死亡现象十分常见。昆虫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有关细胞自噬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还正在深入。昆虫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至少有3条:一条类似于线虫细胞的凋亡信号... 在昆虫发育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细胞凋亡与自噬性死亡现象十分常见。昆虫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有关细胞自噬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还正在深入。昆虫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至少有3条:一条类似于线虫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另一条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还有一条不依赖于胱天蛋白酶的凋亡信号通路。在昆虫的多种组织细胞中,细胞凋亡与自噬程序性死亡在信号通路上存在互串(crosstalking),可以相互促进、抑制或替代。了解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对防治害虫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细胞 细胞 自噬程序性死亡 信号转导途径 互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O-AE-248诱发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非坏死性死亡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佳佳 张姿 +2 位作者 何浩 李昕 何延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亚型3(EP3)激动剂ONO-AE-248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MTS法、RT-PCR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变化、生物学活性及凋亡进行观察和评估,并对EP3受体进行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存在...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亚型3(EP3)激动剂ONO-AE-248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MTS法、RT-PCR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变化、生物学活性及凋亡进行观察和评估,并对EP3受体进行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存在EP3受体基因的表达,以5mmol/L的ONO-AE-248作用12h后,其多叶核融合为单叶核,核膜起泡、破裂,核质溢出,细胞死亡;但其快速死亡不具有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形态特征且需要能量(ATP)供应。结论:ONO-AE-248所致这种新型细胞主动死亡的形式,可能为“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的一种,这对于重新认识和定位中性粒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O-AE-248 程序细胞死亡 细胞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蜕皮激素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遗传调控因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庆荣 邓小娟 +4 位作者 杨婉莹 黄志君 钟仰进 曹阳 夏庆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5,共8页
近年来关于果蝇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果蝇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蜕皮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诱导转录因子的表达。这些转录因子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网络中的初、次级应答信号,激活凋亡诱导因子Reaper、Hid... 近年来关于果蝇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果蝇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蜕皮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诱导转录因子的表达。这些转录因子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网络中的初、次级应答信号,激活凋亡诱导因子Reaper、Hid和Grim的表达。Reaper、Hid和Grim进而阻止凋亡蛋白抑制因子的活性,从而启动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途径,引起细胞凋亡(apoptosis)。该文综述了蜕皮激素诱导的果蝇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各遗传调控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蜕皮激素 蜕皮酮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 遗传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对洋葱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诱导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锦慧 周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对洋葱进行活化培养,探讨钠离子不同诱导浓度与时间对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钠离子诱导浓度的升高及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形状和结构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细胞凋亡数目增加,细胞中丙二醛含量上升,且细胞... 对洋葱进行活化培养,探讨钠离子不同诱导浓度与时间对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钠离子诱导浓度的升高及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形状和结构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细胞凋亡数目增加,细胞中丙二醛含量上升,且细胞凋亡率及丙二醛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均差异显著。说明钠离子在一定诱导浓度与时间下,对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形态、结构、细胞凋亡率、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 洋葱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杨 史冀华 张水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652,共6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在肝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可能导致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或加剧排斥反应,其损伤防护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是HIRI的重要发生机制,多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在肝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可能导致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或加剧排斥反应,其损伤防护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是HIRI的重要发生机制,多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参与了HIRI的病理过程,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有望进一步提高肝移植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细胞凋亡、自噬及自噬依赖性死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等常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HIRI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改善受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 自噬 死亡 坏死 细胞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依赖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