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熠 姚耀军 邵桂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农业发展不足和投入不足的现实成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取向的最大产业背景因素。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理论层面成因和一般性原因。本研究运用农业比较利益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羊群行为理论,形成对农业上... 农业发展不足和投入不足的现实成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取向的最大产业背景因素。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理论层面成因和一般性原因。本研究运用农业比较利益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羊群行为理论,形成对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其非农化经营的一般性成因做了分析。研究认为,政府应当为农业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绩效创造外部条件,才可能真正引导农业上市公司"专心务农";政府扶持政策应当逐步实现市场化导向;农业上市公司目前主要应当实施农业专业化经营战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实施农业主业相关多元化战略,现阶段应尽量避免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经营 农业上市公司 多元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倒“U”型趋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崔迎科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通过对40家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资料数据的梳理,笔者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呈倒"U"型趋势的观点,即非农化程度逐渐扩大到一定时期后开始降低并归核化。同时建立了国家与农业上市公司之间的3阶段博弈模型,对倒... 通过对40家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资料数据的梳理,笔者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呈倒"U"型趋势的观点,即非农化程度逐渐扩大到一定时期后开始降低并归核化。同时建立了国家与农业上市公司之间的3阶段博弈模型,对倒"U"型趋势进行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经营 倒“U”型 多任务委托代理 代理成本 过度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科技研发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及其解释 被引量:2
3
作者 崔迎科 刘俊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100,共6页
通过对我国40家农业上市公司2002-2010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科技研发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结论。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造成了科研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最后,认为现阶段我国农... 通过对我国40家农业上市公司2002-2010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科技研发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结论。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造成了科研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最后,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应该走内涵式成长道路,而非仅仅外延式扩张,这是提升科技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科技研发资源 资源配置效率 非农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与最优土地规模 被引量:10
4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蔡起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7,共9页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呈倒U型影响,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分别是当地户均农地规模的2.68倍、3.00倍,农业主导产业差异导致最优土地规模有所不同。总体看来,样本农户的家庭规模、经营类型、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分区域来看,各控制变量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融资 农地经营规模 最优土地规模 产业结构差异 非农化经营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