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模式与调节机制
1
作者 张宝禄 《齐鲁学刊》 1987年第5期155-159,共5页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农村全面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统一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模式的认识,依据农村产业结构演化、转换的规律,充分发挥各种调节机制的综合作用,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一。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调节机制 目标模式 结构演化 农村市场 非农产业比重 相对国民收入 第二产业 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市的发展和面临的考验
2
作者 张仁寿 李红 徐斌 《浙江学刊》 1987年第4期90-93,共4页
乐清县柳市区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温州农村名闻遐迩的十大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中,柳市五金低压电器产销基地起步早、发展快,并且是唯一的以生产和销售生产资料为主的基地。这个产销基地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上交国家税收最多... 乐清县柳市区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温州农村名闻遐迩的十大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中,柳市五金低压电器产销基地起步早、发展快,并且是唯一的以生产和销售生产资料为主的基地。这个产销基地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上交国家税收最多,然而人们对它的争议也最强烈。去年底,我们参加了由乐清县府组织的柳市经济联合调查组。这里记述的是一些调查情况与看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短短几年,柳市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有7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离开耕地,转向非农产业;(2)实现了单一农业经济向以农村工业为主的综合经济结构转变。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比重已上升到85%以上。(3)增加了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产业比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产品质量 专业市场 农村工业 农民收入 经济结构转变 农业经济 农村劳动力 从实际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农村城镇化适配性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马赢 庄毓敏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6期3-5,共3页
文章从金融结构理论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金融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使用1978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金融规模的扩张与人口城镇化之间... 文章从金融结构理论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金融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使用1978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金融规模的扩张与人口城镇化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既有农村金融结构对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足够的适配性,并存在系统性的负投资现象。建议进一步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逐步提高农村金融结构的适配度,并完善集体土地权利流转等配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新型城镇化 金融相关率 非农产业比重 异质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对中国产生十大影响
4
作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11,共1页
一、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80年代,乡镇企业对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国家减轻了就业压力。二、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乡镇企业发展结束了中国农村社会封闭状态。三、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非农产业比重由1980年的31.1%提高到199... 一、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80年代,乡镇企业对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国家减轻了就业压力。二、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乡镇企业发展结束了中国农村社会封闭状态。三、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非农产业比重由1980年的31.1%提高到1990年的51.6%。四、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了上百万农民企业家、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使亿万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五、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调节机制,这种发展机制为城市企业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六、缩小城乡差别。乡镇企业彻底改变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经济格局。对缩小城乡间存在的经济落差、科技落差、文化落差、市场落差、人才差别有难以估量的深远意义。七、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发育。80年代,乡城企业不断冲击着原有工农业资源分配体制,不断地扩大市场调节部分资源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现代化进程 调节机制 农村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非农产业比重 市场发育 农民素质 农民就业 就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t函数的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实证研究
5
作者 肖丽琴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44,共3页
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而城市化有着自身客观规律。基于此考虑,本文以1980-2010年我国宏观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引入人均GDP、非农产业GDP比重、农村与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之比等变量,利用Logit函数对我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 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而城市化有着自身客观规律。基于此考虑,本文以1980-2010年我国宏观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引入人均GDP、非农产业GDP比重、农村与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之比等变量,利用Logit函数对我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农村与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之比的提高,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较为简单,只有促进作用,而人均GDP增长对我国城市化影响则非常复杂,其在达到一定临界点之前,对城市化进程起负面作用,一旦人均GDP突破临界点之后,其增长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会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产业占GDP比重 人均固定资产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