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人口过度滞存带来的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天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4,共7页
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速度要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学术界一般认为,农业劳动力人口转移过快,会给非农业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如...
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速度要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学术界一般认为,农业劳动力人口转移过快,会给非农业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如果转移过慢也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经济增长速度
农业
过剩劳动力
农业
劳动力转移
非农业部门
转移速度
相适应
工业化
城市化
农业
剩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城镇化道路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辉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13,共6页
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的过程,它既是以人口的重新分布为特征的人口现象,也是反映城市社区聚结构成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人口自乡村向城镇的转移既受乡村的推拉力的影响,又受城镇的拉拒力的制约。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推拉力决...
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的过程,它既是以人口的重新分布为特征的人口现象,也是反映城市社区聚结构成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人口自乡村向城镇的转移既受乡村的推拉力的影响,又受城镇的拉拒力的制约。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推拉力决定着乡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的速度、过程和模式。近年来,我国大批乡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开始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化,城镇以及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世界上还没有如此宏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的现成经验供我们参考。城市化的研究在我国成为一个重要的崭新的领域吸引着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许多研究乡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论文和专著相继发表、出版。本文试对近年来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乡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讨论进行归纳,并力图理清已经研究、涉及的领域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
城镇化道路
城市化
乡村人口
转移劳动力
非农业
人口
农业
劳动生产率
非农业部门
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
生产
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产品贡献
被引量:
4
3
作者
郭熙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6-50,共5页
虽然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劳动力中的份额长期是趋于下降的,但它生产的农业总产品绝对量必须是不断增加的。否则,因农产品供给不足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农业总产品中扣除掉农业部门自身消费的部分即为农产品剩...
虽然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劳动力中的份额长期是趋于下降的,但它生产的农业总产品绝对量必须是不断增加的。否则,因农产品供给不足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农业总产品中扣除掉农业部门自身消费的部分即为农产品剩余或农业剩余,它就是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产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低收入国家
自身消费
高收入国家
中国
农业
部
创汇能力
非农业部门
农产品
制造业
贸易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新认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
作者
许经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2-87,共6页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所以有再认识这个问题的必要,是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人们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所以有再认识这个问题的必要,是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人们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之所以必须强调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因为不少人往往只看到在国民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中,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忽视保持农业适当增长速度的迫切性;与此相联系,只注意迅速推进城乡工业化,而低估同步发展农业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业
资源
非农业部门
农产品价格
国民经济
非农
产业
市场贡献
通货膨胀
食品供给
食品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我国农业问题
5
作者
许经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15,共5页
谁都会同意,要想增加农业产出,就必须增加农业投入。但是,事情远不是人们所想象的这么简单。即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国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向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为什么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都作了...
谁都会同意,要想增加农业产出,就必须增加农业投入。但是,事情远不是人们所想象的这么简单。即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国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向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为什么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都作了减少的决策,而将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工副业生产?为什么凡有能力和机会经营其他产业的农民,大都放弃农业而转营其他产业?其结论是很明确的:归根结蒂就在于农业比较利益的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过程
市场经济
农产品价格
农业
问题
地方政府
商品经济
非农
产业
非农业部门
农业
产出
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科技革命与农业人口转移
6
作者
朱宝树
《人口学刊》
1985年第6期35-40,共6页
研究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战略对策,必须充分注意我国农业人口还占着80%的高比重这一重要国情。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这次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农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农业。上海郊区是我国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
研究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战略对策,必须充分注意我国农业人口还占着80%的高比重这一重要国情。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这次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农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农业。上海郊区是我国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人口转移
农村劳动力
农业
劳动力
上海郊区
经济发达地区
乡镇工业
战略对策
我国农村
农业
技术改造
非农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新解
7
作者
许经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0-13,共4页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一个公认的经济现象,也是容易通过事实来说明的。如果某一个国家是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30%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系抽象地假设),而其净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所占的比重也相应占70%与30%,那就不存在着农业比较利益...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一个公认的经济现象,也是容易通过事实来说明的。如果某一个国家是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30%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系抽象地假设),而其净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所占的比重也相应占70%与30%,那就不存在着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
非农业部门
发展中国家
国家工业化
国民经济总产值
剩余劳动力
农业
劳动生产率
非农
产业
经济现象
工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农业的战略地位
8
作者
许经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这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认识农业的战略地位。主要观点是:1....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这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认识农业的战略地位。主要观点是:1.国民经济增长中,农业在总产出和总就业中所占份额的下降并不能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根据产业部门的内在联系来评价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一发展中的客观现象,应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评价剩余劳动力的历史作用。3.由于工业等部门的实际工资是与以食品为主体的农产品价格联系在一起,故充裕的食物产品供给与稳定的食物产品价格便被认为是加速国民经济增长的绝对条件。从这方面可看出我国农业的战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
农业
劳动力
非农业部门
国民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结构
食物
战略地位
产品供给
农业
劳动者
剩余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口城镇化
被引量:
4
9
作者
康就升
《人口学刊》
1985年第3期45-48,共4页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我国正在经历和必将经历的人口变换过程。其特点是:农业劳动力在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并不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迁移运动,而是在“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中...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我国正在经历和必将经历的人口变换过程。其特点是:农业劳动力在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并不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迁移运动,而是在“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中向小城镇移动和聚居。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口迁移发生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人口的城镇化道路,是农业劳动力首先大量地转为亦农亦非人口,继而向“就地靠乡”的小城镇移动和聚居,有层次、分阶段地分别进入小城镇体系;在大城市“截流”、中小城市“疏导”、小城镇“蓄水”的交互作用中,将“人口流”截在小城镇这一格,减少大中城市在“超负荷运行中”的人口压力,形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小城镇容纳为主,亦农亦非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道路
农村人口
非农业部门
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
城镇人口
大中城市
城乡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初探
被引量:
3
10
作者
许经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6-52,共7页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为基础,但是,过度偏低的农业比较利益又会障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就必须因势利导地探索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又不使农业比较利益过于偏低的正确途径。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机制...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为基础,但是,过度偏低的农业比较利益又会障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就必须因势利导地探索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又不使农业比较利益过于偏低的正确途径。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强化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动员与协调能力。这就涉及到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和政府对农业投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国民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增长
非农业部门
农业
投资
市场机制
工业化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
制造业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世界农业劳动力转移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被引量:
1
11
作者
龚一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0-33,共4页
首先应说明,本文所指的农业劳动力是狭义的,仅指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而不包括从事林、牧、渔业与农村工副业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下简称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流向非农业部门。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明显可以...
首先应说明,本文所指的农业劳动力是狭义的,仅指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而不包括从事林、牧、渔业与农村工副业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下简称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流向非农业部门。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明显可以看到这么一种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非农业部门
社会劳动力
第三产业
部门
农业
人口
农村
社会经济问题
世界经济
发达国家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贵的探索 可喜的进展──评郭熙保新著《农业发展论》
12
作者
夏振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
农业
发展论》
郭熙保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
农业
技术进步
非农业部门
农村城市化
现代
农业
农业
剩余劳动
传统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农村资金“非农偏向”及其宏观调节
13
作者
谭岳衡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1-16,共6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资金的需求和供给迅速上升。值得研究的是,在资金总量增大的同时,农村资金的流动出现了持续的“非农偏向”,即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成为农村各项资金流动的热点,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中粮棉油生产的资金...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资金的需求和供给迅速上升。值得研究的是,在资金总量增大的同时,农村资金的流动出现了持续的“非农偏向”,即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成为农村各项资金流动的热点,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中粮棉油生产的资金投入处于断裂状态。事实已经证明,这种“非农偏向”打乱了农村产业的平衡发展,助长了乡镇企业的快速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资金
农业
投资
宏观调节
非农业部门
农业
发展
增长率
政策导向
农业
贷款
农业
银行
非农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业劳动力“不完全转移模式”研究
14
作者
谢晋宇
《南开经济研究》
1986年第S1期36-40,共5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速度,并且这种转移正在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特定模式。一。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发展
转移模式
非农业部门
经济过程
发达国家
城市化
人口比重
职业
城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诸因素
15
作者
信长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6-20,共5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经济、社会、人口、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纵观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经济、社会、人口、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纵观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一过程。但是,由于在不同的国家中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规模和速度也必不相同。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农业
劳动力素质
农业
劳动生产率
经济发展水平
非农业部门
必然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
农业
人口
诸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16
作者
李君哲
《财经问题研究》
1983年第6期63-66,共4页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如何转移,已日益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我们制定长期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城镇就业问题,而且要探讨由于靠政策、靠科学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途径。(一)人口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向...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如何转移,已日益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我们制定长期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城镇就业问题,而且要探讨由于靠政策、靠科学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途径。(一)人口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的发展趋势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世界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趋势。城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21年仅21%,1980年上升到42.4%;预测2000年城市(镇)人口将达到52%左右。但目前世界各国城乡人口的比例相差悬殊,据1980年统计,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平均占69%(其中,英国占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剩余
农业
劳动力
小城镇
非农业
生产
劳动生产率
非农业部门
就业问题
农业
剩余劳动力
多种经营
农村集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评析
17
作者
王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6,共6页
一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发达部门与不发达部门同时并存,这种状况就构成了所谓“二元经济”或“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认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
一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发达部门与不发达部门同时并存,这种状况就构成了所谓“二元经济”或“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认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我国经过9年的改革,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转换方式却是以牺牲一定资源配置效益为代价的,转换过程中某些矛盾加深,二元结构的某些反差增大,使人们开始注意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结构性目标,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协调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或部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经济结构
农业
生产
发展中国家
二元结构
二元经济
发展经济学
非农业部门
资源配置
转换方式
转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
8
18
作者
彭代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8-62,共5页
近几年来 ,农民收入处于徘徊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也不见明显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 :农产品与农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 (即贸易条件 )既增...
近几年来 ,农民收入处于徘徊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也不见明显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 :农产品与农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 (即贸易条件 )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非农业部门的增长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进行了限制 ,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既降低了农民收入 ,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
农产品
农村工业品
相对价格
非农业部门
增长
农民进城
就业壁垒
城市居民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乡要素配置的协调性测度与演化分析
被引量:
3
19
作者
周芳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4-58,共5页
文章构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要素错配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2002—2019年不同层面的城乡要素配置协调性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逐年向好趋势,要素配置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严重,但在2014年之后有所...
文章构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要素错配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2002—2019年不同层面的城乡要素配置协调性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逐年向好趋势,要素配置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严重,但在2014年之后有所好转。从演变态势来看,31个省份的城乡要素配置呈现不断优化态势,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已基本实现初级协调,但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仍然较为严重;华东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华中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错配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变化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配置
农业
部门
非农业部门
要素产出弹性
要素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农村人口转化的特殊道路
被引量:
1
20
作者
康就升
《人口学刊》
1986年第5期30-33,共4页
农村人口转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转”,即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发生职业转变;二是“化”,即职业变化与地域迁移同步,实现农民“非农民”化、农村人口城镇化。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分工、分业的深入,产业结构趋于...
农村人口转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转”,即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发生职业转变;二是“化”,即职业变化与地域迁移同步,实现农民“非农民”化、农村人口城镇化。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分工、分业的深入,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呈下降趋势;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则呈上升趋势,逐年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
产业结构
非农业部门
非农业
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
重大变化
商业服务业
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人口过度滞存带来的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天勇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4,共7页
文摘
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速度要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学术界一般认为,农业劳动力人口转移过快,会给非农业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如果转移过慢也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经济增长速度
农业
过剩劳动力
农业
劳动力转移
非农业部门
转移速度
相适应
工业化
城市化
农业
剩余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城镇化道路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辉
机构
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13,共6页
文摘
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的过程,它既是以人口的重新分布为特征的人口现象,也是反映城市社区聚结构成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人口自乡村向城镇的转移既受乡村的推拉力的影响,又受城镇的拉拒力的制约。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推拉力决定着乡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的速度、过程和模式。近年来,我国大批乡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开始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化,城镇以及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世界上还没有如此宏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的现成经验供我们参考。城市化的研究在我国成为一个重要的崭新的领域吸引着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许多研究乡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论文和专著相继发表、出版。本文试对近年来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乡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讨论进行归纳,并力图理清已经研究、涉及的领域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
城镇化道路
城市化
乡村人口
转移劳动力
非农业
人口
农业
劳动生产率
非农业部门
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
生产
部门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产品贡献
被引量:
4
3
作者
郭熙保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6-50,共5页
文摘
虽然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劳动力中的份额长期是趋于下降的,但它生产的农业总产品绝对量必须是不断增加的。否则,因农产品供给不足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农业总产品中扣除掉农业部门自身消费的部分即为农产品剩余或农业剩余,它就是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产品贡献。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低收入国家
自身消费
高收入国家
中国
农业
部
创汇能力
非农业部门
农产品
制造业
贸易逆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新认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
作者
许经勇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摘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所以有再认识这个问题的必要,是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人们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之所以必须强调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因为不少人往往只看到在国民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中,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忽视保持农业适当增长速度的迫切性;与此相联系,只注意迅速推进城乡工业化,而低估同步发展农业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业
资源
非农业部门
农产品价格
国民经济
非农
产业
市场贡献
通货膨胀
食品供给
食品需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我国农业问题
5
作者
许经勇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摘
谁都会同意,要想增加农业产出,就必须增加农业投入。但是,事情远不是人们所想象的这么简单。即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国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向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为什么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都作了减少的决策,而将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工副业生产?为什么凡有能力和机会经营其他产业的农民,大都放弃农业而转营其他产业?其结论是很明确的:归根结蒂就在于农业比较利益的偏低。
关键词
转变过程
市场经济
农产品价格
农业
问题
地方政府
商品经济
非农
产业
非农业部门
农业
产出
剩余劳动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科技革命与农业人口转移
6
作者
朱宝树
机构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
出处
《人口学刊》
1985年第6期35-40,共6页
文摘
研究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战略对策,必须充分注意我国农业人口还占着80%的高比重这一重要国情。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这次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农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农业。上海郊区是我国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人口转移
农村劳动力
农业
劳动力
上海郊区
经济发达地区
乡镇工业
战略对策
我国农村
农业
技术改造
非农业部门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新解
7
作者
许经勇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系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0-13,共4页
文摘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一个公认的经济现象,也是容易通过事实来说明的。如果某一个国家是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30%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系抽象地假设),而其净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所占的比重也相应占70%与30%,那就不存在着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
非农业部门
发展中国家
国家工业化
国民经济总产值
剩余劳动力
农业
劳动生产率
非农
产业
经济现象
工业生产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农业的战略地位
8
作者
许经勇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这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认识农业的战略地位。主要观点是:1.国民经济增长中,农业在总产出和总就业中所占份额的下降并不能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根据产业部门的内在联系来评价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一发展中的客观现象,应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评价剩余劳动力的历史作用。3.由于工业等部门的实际工资是与以食品为主体的农产品价格联系在一起,故充裕的食物产品供给与稳定的食物产品价格便被认为是加速国民经济增长的绝对条件。从这方面可看出我国农业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剩余
农业
劳动力
非农业部门
国民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结构
食物
战略地位
产品供给
农业
劳动者
剩余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口城镇化
被引量:
4
9
作者
康就升
机构
中共湖南娄底地委党校
出处
《人口学刊》
1985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摘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我国正在经历和必将经历的人口变换过程。其特点是:农业劳动力在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并不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迁移运动,而是在“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中向小城镇移动和聚居。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口迁移发生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人口的城镇化道路,是农业劳动力首先大量地转为亦农亦非人口,继而向“就地靠乡”的小城镇移动和聚居,有层次、分阶段地分别进入小城镇体系;在大城市“截流”、中小城市“疏导”、小城镇“蓄水”的交互作用中,将“人口流”截在小城镇这一格,减少大中城市在“超负荷运行中”的人口压力,形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小城镇容纳为主,亦农亦非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道路
农村人口
非农业部门
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
城镇人口
大中城市
城乡结合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初探
被引量:
3
10
作者
许经勇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6-52,共7页
文摘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为基础,但是,过度偏低的农业比较利益又会障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就必须因势利导地探索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又不使农业比较利益过于偏低的正确途径。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强化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动员与协调能力。这就涉及到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和政府对农业投资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国民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增长
非农业部门
农业
投资
市场机制
工业化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
制造业
社会资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世界农业劳动力转移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被引量:
1
11
作者
龚一萍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0-33,共4页
文摘
首先应说明,本文所指的农业劳动力是狭义的,仅指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而不包括从事林、牧、渔业与农村工副业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下简称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流向非农业部门。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明显可以看到这么一种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非农业部门
社会劳动力
第三产业
部门
农业
人口
农村
社会经济问题
世界经济
发达国家
乡镇企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贵的探索 可喜的进展──评郭熙保新著《农业发展论》
12
作者
夏振坤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
农业
发展论》
郭熙保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
农业
技术进步
非农业部门
农村城市化
现代
农业
农业
剩余劳动
传统
农业
分类号
F320.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农村资金“非农偏向”及其宏观调节
13
作者
谭岳衡
机构
国家计委财金局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资金的需求和供给迅速上升。值得研究的是,在资金总量增大的同时,农村资金的流动出现了持续的“非农偏向”,即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成为农村各项资金流动的热点,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中粮棉油生产的资金投入处于断裂状态。事实已经证明,这种“非农偏向”打乱了农村产业的平衡发展,助长了乡镇企业的快速扩张,
关键词
农村资金
农业
投资
宏观调节
非农业部门
农业
发展
增长率
政策导向
农业
贷款
农业
银行
非农
产业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业劳动力“不完全转移模式”研究
14
作者
谢晋宇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1986年第S1期36-40,共5页
文摘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速度,并且这种转移正在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特定模式。一。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发展
转移模式
非农业部门
经济过程
发达国家
城市化
人口比重
职业
城市人口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诸因素
15
作者
信长星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6-20,共5页
文摘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经济、社会、人口、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纵观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一过程。但是,由于在不同的国家中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规模和速度也必不相同。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农业
劳动力素质
农业
劳动生产率
经济发展水平
非农业部门
必然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
农业
人口
诸因素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16
作者
李君哲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3年第6期63-66,共4页
文摘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如何转移,已日益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我们制定长期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城镇就业问题,而且要探讨由于靠政策、靠科学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途径。(一)人口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的发展趋势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世界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趋势。城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21年仅21%,1980年上升到42.4%;预测2000年城市(镇)人口将达到52%左右。但目前世界各国城乡人口的比例相差悬殊,据1980年统计,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平均占69%(其中,英国占88.3%、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剩余
农业
劳动力
小城镇
非农业
生产
劳动生产率
非农业部门
就业问题
农业
剩余劳动力
多种经营
农村集镇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评析
17
作者
王晓明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6,共6页
文摘
一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发达部门与不发达部门同时并存,这种状况就构成了所谓“二元经济”或“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认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我国经过9年的改革,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转换方式却是以牺牲一定资源配置效益为代价的,转换过程中某些矛盾加深,二元结构的某些反差增大,使人们开始注意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结构性目标,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协调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或部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双元经济结构
农业
生产
发展中国家
二元结构
二元经济
发展经济学
非农业部门
资源配置
转换方式
转换过程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
8
18
作者
彭代彦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8-62,共5页
文摘
近几年来 ,农民收入处于徘徊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也不见明显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 :农产品与农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 (即贸易条件 )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非农业部门的增长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进行了限制 ,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既降低了农民收入 ,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
农产品
农村工业品
相对价格
非农业部门
增长
农民进城
就业壁垒
城市居民补贴
Keywords
farmers' income
the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farmers
the relativ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industrial products in rural areas
the growth of the non agricultural sector
the resistance to the immigration of r
分类号
F30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422.7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乡要素配置的协调性测度与演化分析
被引量:
3
19
作者
周芳名
机构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4-58,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20YBSH113)。
文摘
文章构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要素错配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2002—2019年不同层面的城乡要素配置协调性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逐年向好趋势,要素配置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严重,但在2014年之后有所好转。从演变态势来看,31个省份的城乡要素配置呈现不断优化态势,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已基本实现初级协调,但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仍然较为严重;华东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华中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错配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变化较为平稳。
关键词
城乡要素配置
农业
部门
非农业部门
要素产出弹性
要素错配
分类号
F291.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村人口转化的特殊道路
被引量:
1
20
作者
康就升
机构
中共湖南省娄底地委党校
出处
《人口学刊》
1986年第5期30-33,共4页
文摘
农村人口转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转”,即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发生职业转变;二是“化”,即职业变化与地域迁移同步,实现农民“非农民”化、农村人口城镇化。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分工、分业的深入,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呈下降趋势;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则呈上升趋势,逐年递增。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农业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
产业结构
非农业部门
非农业
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
重大变化
商业服务业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人口过度滞存带来的问题
周天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城镇化道路
董辉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产品贡献
郭熙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新认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许经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我国农业问题
许经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科技革命与农业人口转移
朱宝树
《人口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新解
许经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农业的战略地位
许经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口城镇化
康就升
《人口学刊》
198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初探
许经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世界农业劳动力转移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龚一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可贵的探索 可喜的进展──评郭熙保新著《农业发展论》
夏振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农村资金“非农偏向”及其宏观调节
谭岳衡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农业劳动力“不完全转移模式”研究
谢晋宇
《南开经济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析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诸因素
信长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李君哲
《财经问题研究》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评析
王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彭代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城乡要素配置的协调性测度与演化分析
周芳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国农村人口转化的特殊道路
康就升
《人口学刊》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