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利司他对肥胖高血压患者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靖 孙宁玲 +2 位作者 杨松娜 马志毅 杨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BMI。并行肱动脉高解像度超声检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测定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NMD)程度的变化。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的特征具有可比性。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前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的NMD无差别,但BMI及腰围明显增加(P均<0.01)。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BMI、腰围、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NMD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16.2%vs15.5%,P>0.05)。结论:奥利司他短期治疗能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血压,但对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血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武云涛 朱润秀 +5 位作者 高迎春 袁军 陈艳梅 刘立新 姚依群 周书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功能 糖尿病患 高血压 冠心病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孔祥 杨解人 +1 位作者 郭莉群 周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amin,Ses)改善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Rrenal hypertensive-hy-perlipidemia rat,RHHR)主动脉舒张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RHHR灌服不同剂量Ses(100、33、10mg.kg-1.d-1)8周后,测定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amin,Ses)改善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Rrenal hypertensive-hy-perlipidemia rat,RHHR)主动脉舒张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RHHR灌服不同剂量Ses(100、33、10mg.kg-1.d-1)8周后,测定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测定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孵育后,动脉环对ACh的反应并计算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RH-HR主动脉Ach和SNP诱导的舒张反应显著降低,NO活性减少,Ses治疗8周后能逆转上述作用。结论:Ses降压作用与改善RHHR主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 内皮 依赖性舒张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昀 许云飞 +4 位作者 贺细菊 张文君 贺赟 蹇梦婵 李文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血压组,卡托普利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只,另外4只WKY作为正常对照组。于给药前、给药8周后测量体重和血压,检测血清中N...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血压组,卡托普利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只,另外4只WKY作为正常对照组。于给药前、给药8周后测量体重和血压,检测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含量,分离肠系膜三级动脉做HE染色并计算管壁厚度/管腔半径(WT/LR)。利用离体血管压力直径测定仪检测葛根素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动脉环的舒张效应,并观察内皮依赖性途径阻滞剂和非内皮依赖性途径阻滞剂孵育后,葛根素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与高血压组相比,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的收缩压差值和舒张压差值均降低。葛根素高剂量组血清NO含量下降、血浆ET-1含量升高。葛根素中、高剂量组肠系膜三级动脉WT/LR均下降。葛根素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但内皮完整动脉环舒张作用更强。内皮依赖性通路阻滞剂和非内皮依赖性通路阻滞剂孵育后,葛根素的舒张效应均下降。结论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舒张效应同时具备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其内皮依赖性途径通过NO-sGC-cGMP信号通路途径来实现的,同时也与促进前列腺类物质释放有关。葛根素非内皮依赖性途径可能是与血管平滑肌上K^+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肠系膜动脉 血管结构 内皮依赖性舒张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葛震 陈绍良 +4 位作者 刘志忠 张俊杰 陈亮 张娟 李玉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于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入选72例冠脉造影患者,48例患者行冠脉内单支架置入术,随机分为紫杉醇药物支架组(PES组)和金属裸支架组(BMS组)各24例,24例冠脉造影正常...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于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入选72例冠脉造影患者,48例患者行冠脉内单支架置入术,随机分为紫杉醇药物支架组(PES组)和金属裸支架组(BMS组)各24例,2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术后1d、术后6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与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NMD)。冠脉支架置入患者,通过冠脉内灌注乙酰胆碱(Ach)、硝酸甘油,利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量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结果:术后6个月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PCI)病人中F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7%±3.2%vs11.4%±4.2%,P<0.01),NMD两组无差别(P>0.05)。PES组术后6个月FMD明显低于术后1d(4.6%±2.3%vs8.7±2.9%,P<0.05),BMS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dFMD无差别(7.8%±3.4%vs8.5%±4.6%,P>0.05)。术后6个月PES组FMD功能低于BMS组(4.6%±2.3%vs7.8±3.4%,P<0.01),NMD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PES组术后6个月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术后即刻(-32%±3%vs-8%±2%,P<0.01),BMS组术后6个月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别(-6%±3%vs-4%±2%,P>0.05)。术后6个月PES组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BMS组(-32%±3%vs-6%±3%,P<0.01),两组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无差别(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支架置入后6个月冠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药物支架 金属裸支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表阿霉素复合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洪岩 张宇虹 +1 位作者 礼广森 黄冬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评估表阿霉素(Epi)复合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40例,未给予化疗。B组50例,采用以Epi为主化疗方案(环磷酰胺+Epi+5-氟尿嘧啶),Epi累积剂量180-24...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评估表阿霉素(Epi)复合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40例,未给予化疗。B组50例,采用以Epi为主化疗方案(环磷酰胺+Epi+5-氟尿嘧啶),Epi累积剂量180-240mg/m^2;C组50例,化疗方案与B组相同,Epi≥360mg/m^2。对3组患者静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内皮依赖性)及含服硝酸甘油后内皮功能(内皮非依赖性)进行检测,比较内皮依赖性及内皮非依赖性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①A组与B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1.89)%vs(7.48±2.06)%,P〉0.05],C组EDD[(6.49±1.63)%]明显减低,与A组、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与A组[(14.81±4.20)%]比较,B组[(14.31±3.89)%]、C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13.31±3.45)%]均减低,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DD、NEDD与静息状态下肱动脉基础内径(D0)无相关性(r=-0.02,0.01,P均〉0.05),EDD、NEDD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呈正相关(r=0.43,0.17,P〈0.05),与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D2)呈正相关(r=0.23,0.69,P〈0.05)。结论较大剂量Epi复合药物可致乳腺癌患者EDD功能受损,但其NEDD功能未见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内皮依赖性舒张 内皮依赖性舒张 表阿霉素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早期干预对野百合碱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梁敏烈 谢良地 +2 位作者 李宏亮 郑苏梨 王华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9-1735,共7页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早期干预对野百合碱(MCT)诱发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AH)进程中肺小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经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MSCs。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AH组和ADMSCs...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早期干预对野百合碱(MCT)诱发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AH)进程中肺小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经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MSCs。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AH组和ADMSCs早期干预组(ADMSCs-EI组)。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40mg/kg建立PAH动物模型。ADMSCs-EI组于MCT注射后1周,经左颈外静脉一次性给予ADMSCs(1×106)。分别于ADMSCs移植后1、2、3周,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并采用离体血管张力法检测大鼠肺小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EDdR)、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DiR)以及收缩功能(VCF)。收缩或舒张的敏感性用pD2值表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MCT后2周,PAH组大鼠肺小动脉EDdR明显减弱;同时,与PAH组比较,ADMSCs早期移植后1周,ADMSCs-EI组大鼠肺小动脉EDdR明显增强(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MCT后3、4周,PAH组大鼠MPAP显著升高,肺小动脉EDdR和EDiR显著减弱;同时,与PAH组比较,ADMSCs早期移植后2、3周,ADMSCs-EI组大鼠MPAP显著降低,肺小动脉EDdR和EDiR显著增强(均P<0.05);但是,VCF在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MSCs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受损的肺小动脉EDdR及EDiR,并有效地降低MCT诱发的PAH大鼠的肺动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依赖性舒张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