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1年随访
被引量:
16
1
作者
陆峥
蔡军
+9 位作者
陈静
朱俊娟
薛振康
郭珍
熊祥玉
姚佩芬
杨晓敏
唐文忠
徐鹤定
江开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组,51例)治疗,随访1...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组,51例)治疗,随访1年。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1、2、4、8、12个月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典型组和非典型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在12个月末依从性优于典型组(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典型
抗
精神
病
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1年随访
被引量:
16
1
作者
陆峥
蔡军
陈静
朱俊娟
薛振康
郭珍
熊祥玉
姚佩芬
杨晓敏
唐文忠
徐鹤定
江开达
机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6-698,共3页
基金
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001-02)
文摘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组,51例)治疗,随访1年。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1、2、4、8、12个月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典型组和非典型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在12个月末依从性优于典型组(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典型
抗
精神
病
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痫药物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9.05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1年随访
陆峥
蔡军
陈静
朱俊娟
薛振康
郭珍
熊祥玉
姚佩芬
杨晓敏
唐文忠
徐鹤定
江开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