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全文电子期刊(VIP)。由三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49篇。对各代谢指标的变化值采用连续性变量的合并平均差(defferencs of means,MD)值及其95%CI表示,存在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奥氮平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大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大于氨磺必利;奥氮平引起的血糖升高水平大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血糖升高水平大于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喹硫平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利培酮、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结论: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更显著的导致代谢副反应。在选择某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患者的治疗药物时,必须充分评估、权衡患者的个体特征、潜在引起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疗效。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的脑激活情况是否会随着治疗进程发生改变,分析NIRS是否具有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的脑激活情况是否会随着治疗进程发生改变,分析NIRS是否具有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入组时使用NIRS检测所有被试言语流畅性任务期间额颞叶9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氧合血红蛋白(oxygenated hemoglobin,oxy-Hb)变化情况,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以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进行PANSS评定和NIRS检测。结果入组时,与基线值相比,患者组9个ROI均未激活(P>0.05,FDR校正),对照组均激活(P<0.05,FDR校正),患者组ROI的oxy-Hb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FDR校正)。4周后患者组PANSS总分、各分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P<0.05),有6个ROI激活(P<0.05,FDR校正),其中左腹外侧前额叶及左侧颞上皮质的oxy-Hb变化值较入组时提高(P<0.05,FDR校正)。未发现PANSS评分与oxy-Hb变化值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FDR校正)。结论治疗4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颞叶激活情况有所改善,但NIRS尚不能用于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客观评估,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全文电子期刊(VIP)。由三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49篇。对各代谢指标的变化值采用连续性变量的合并平均差(defferencs of means,MD)值及其95%CI表示,存在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奥氮平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大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大于氨磺必利;奥氮平引起的血糖升高水平大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血糖升高水平大于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喹硫平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利培酮、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结论: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更显著的导致代谢副反应。在选择某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患者的治疗药物时,必须充分评估、权衡患者的个体特征、潜在引起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疗效。
文摘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的脑激活情况是否会随着治疗进程发生改变,分析NIRS是否具有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入组时使用NIRS检测所有被试言语流畅性任务期间额颞叶9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氧合血红蛋白(oxygenated hemoglobin,oxy-Hb)变化情况,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以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进行PANSS评定和NIRS检测。结果入组时,与基线值相比,患者组9个ROI均未激活(P>0.05,FDR校正),对照组均激活(P<0.05,FDR校正),患者组ROI的oxy-Hb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FDR校正)。4周后患者组PANSS总分、各分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P<0.05),有6个ROI激活(P<0.05,FDR校正),其中左腹外侧前额叶及左侧颞上皮质的oxy-Hb变化值较入组时提高(P<0.05,FDR校正)。未发现PANSS评分与oxy-Hb变化值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FDR校正)。结论治疗4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颞叶激活情况有所改善,但NIRS尚不能用于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客观评估,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