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联素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伍海姗 赵丽萍 +1 位作者 赵靖平 陈晋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和奥氮平,能够引起体重增加,并大大增加了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研究发现服用抗精...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和奥氮平,能够引起体重增加,并大大增加了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研究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艳 杨德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88-890,893,共4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APS)具有作用谱广,锥体外系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点,但近年来非典型APS致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体重增加不仅与精神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APS)具有作用谱广,锥体外系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点,但近年来非典型APS致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体重增加不仅与精神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Ⅱ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多种健康问题有关,而且会降低患者的自我认同以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本文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概况、生物学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体重增加 药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锥体外系副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琳 陈剑华 徐一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可导致代谢综合征(MS),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脂肪因子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研究表明AAPs对脂肪因子的影响是药源性MS的潜在机制之一,而脂联素是一种与MS发病关系密切的脂肪因子。文章综述AAP...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可导致代谢综合征(MS),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脂肪因子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研究表明AAPs对脂肪因子的影响是药源性MS的潜在机制之一,而脂联素是一种与MS发病关系密切的脂肪因子。文章综述AAPs所致MS与脂联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综合征 脂肪因子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8-953,948,共6页
Pi3k/Akt信号通路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且该作用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文从代谢综合征、免疫功能变化、认知损害、神经保护作用4个方面,将Pi3k/Ak... Pi3k/Akt信号通路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且该作用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文从代谢综合征、免疫功能变化、认知损害、神经保护作用4个方面,将Pi3k/Akt信号通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PI3K/AKT信号通路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盐酸帕罗西汀结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评《老年抑郁症》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近年来,老年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可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为避免进一步加重抑郁,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盐酸帕罗西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促使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升高,从而阻断5-羟色胺的重吸收... 近年来,老年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可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为避免进一步加重抑郁,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盐酸帕罗西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促使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升高,从而阻断5-羟色胺的重吸收并最终导致突触间隙。奥氮平是常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小剂量奥氮平配合盐酸帕罗西汀使用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以及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突触前α2受体而抗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盐酸帕罗西汀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新型抑郁药 奥氮平 突触间隙 重吸收 Α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新手段 被引量:1
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I0001-I0002,共2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有效预防复发、维持症状缓解,意义重大。目前预防复发的手段有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的应用给预防...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有效预防复发、维持症状缓解,意义重大。目前预防复发的手段有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的应用给预防复发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预防复发 反复发作 针剂 慢性迁延性疾病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代谢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09
7
作者 李洁 姚贵忠 +1 位作者 刘丽娟 杨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全文电子期刊(VIP)。由三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49篇。对各代谢指标的变化值采用连续性变量的合并平均差(defferencs of means,MD)值及其95%CI表示,存在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奥氮平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大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大于氨磺必利;奥氮平引起的血糖升高水平大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血糖升高水平大于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喹硫平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利培酮、齐拉西酮,利培酮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大于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结论: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更显著的导致代谢副反应。在选择某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患者的治疗药物时,必须充分评估、权衡患者的个体特征、潜在引起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 典型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作用谱的再分析(附534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苏顺英 江琴普 +1 位作者 姚绍敏 丁勤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 疗效 对药 精神药物 无能 精神科医生 总结经验 指导 情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红霞 季建林 +2 位作者 王慧芳 虞一萍 刘文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药物是否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或不合并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分别简称合并MECT组和对照组)。在治... 目的了解药物是否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或不合并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分别简称合并MECT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第1次、第6次以及末次MECT治疗的次日(相应简称时点1、2、3),采用韦氏成人记忆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估合并MECT组的记忆和执行功能;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周末(相应简称时点1、2、3)等与合并MECT组相近的评估时点进行同样的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合并MECT组和对照组的记忆商数(memory quo-tient,MQ)分别为(81.3±11.3)和(94.0±14.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故将基线时MQ作为协变量,两组间3个时点MQ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治疗前,合并MECT组WCST的完成应答数、错误应答数高于对照组(P>0.01),故将上述2个变量的基线值作为协变量,之后3个时点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其他指标在各时点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改良电抽搐治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3-2074,共2页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活动跟环境表现出明显不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中多发,发病后可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盐酸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活动跟环境表现出明显不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中多发,发病后可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盐酸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国内外相关研究[1-2]均证实其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盐酸哌罗匹隆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拮抗多巴胺-2、5-HT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促进血清系统和多巴胺所致异常行为的纠正和改善。为了探讨盐酸哌罗匹隆确切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盐酸哌罗匹隆 临床研究 治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阳性和阴性症状 5-HT2受体 精神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言语流畅性任务期间脑激活的纵向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新港 刘玉洁 +1 位作者 陶梦阳 何益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268,共6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的脑激活情况是否会随着治疗进程发生改变,分析NIRS是否具有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的脑激活情况是否会随着治疗进程发生改变,分析NIRS是否具有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入组时使用NIRS检测所有被试言语流畅性任务期间额颞叶9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氧合血红蛋白(oxygenated hemoglobin,oxy-Hb)变化情况,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以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进行PANSS评定和NIRS检测。结果入组时,与基线值相比,患者组9个ROI均未激活(P>0.05,FDR校正),对照组均激活(P<0.05,FDR校正),患者组ROI的oxy-Hb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FDR校正)。4周后患者组PANSS总分、各分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P<0.05),有6个ROI激活(P<0.05,FDR校正),其中左腹外侧前额叶及左侧颞上皮质的oxy-Hb变化值较入组时提高(P<0.05,FDR校正)。未发现PANSS评分与oxy-Hb变化值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FDR校正)。结论治疗4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颞叶激活情况有所改善,但NIRS尚不能用于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客观评估,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近红外光谱成像 言语流畅性任务 额颞叶 感兴趣区域 氧合血红蛋白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1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21-22,共2页
背景 最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该药物每月仅需注射1次,与目前应用的药物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无需口服制剂补充,无... 背景 最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该药物每月仅需注射1次,与目前应用的药物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无需口服制剂补充,无需冷藏、使用方便。长效注射剂型的应用为治疗慢性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改善治疗结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维持治疗 注射液 棕榈酸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疗效 患者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维持治疗显著延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时间
1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18-20,共3页
背景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每月注射一次。Nasrallah等、Pandina等的研究证明该药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Hough等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研究旨在评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延迟成... 背景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每月注射一次。Nasrallah等、Pandina等的研究证明该药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Hough等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研究旨在评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延迟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时间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复发时间 注射液 棕榈酸 维持治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随机双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惠玲 周媛 +3 位作者 王高华 王晓萍 刘忠纯 肖祖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分泌功能 胰岛细胞 利培酮 大鼠 体外培养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高渗性昏迷 研究者 障碍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