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骨旁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焱 郑唯强 朱明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4-1215,共2页
关键词 颈部 舌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
2
作者 宋红 卢林明 +1 位作者 巫永志 许增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例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onnexin43、procollagen-1、CK(AE1/AE3)、EMA、CD68、CD99、vimentin、CD10、SMA、CD34、S-...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例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onnexin43、procollagen-1、CK(AE1/AE3)、EMA、CD68、CD99、vimentin、CD10、SMA、CD34、S-100、Ki-67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患者,男女性各4例,年龄48~84岁,平均67.5岁;发生于面部4例,头颈部2例,右膝皮肤1例,右大腿皮肤1例;肿瘤最大径0.5~4.0 cm;临床均表现为皮肤表面隆起或溃疡。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内,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无序或呈条束状;可见散在分布的多形性细胞、多边形组织细胞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细胞异型明显,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10(8/8)、CD68(8/8)、vimentin(8/8)、Connexin43(6/8)、procollagen-1(5/8)、CD99(1/8),不表达S-100、CD34、CK(AE1/AE3)、EMA、SMA,Ki-67增殖指数为5%~50%。结论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细胞异型明显,可伴多种形态,联合应用CD10、Connexin43、procollagen-1和CD68等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CONNEXIN43 procollagen-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燕 石艳宏 +1 位作者 高应芳 刘静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erxanthoma,AFX)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AFX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FX表现为真皮内小结节,组织学以梭形细胞及...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erxanthoma,AFX)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AFX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FX表现为真皮内小结节,组织学以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为主,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vimentin、CD10和CD68均阳性,p63、p40、CD34和S-100均阴性,1例CKpan局灶阳性,局部手术切除未见复发。结论 AFX通常发生于老年男性头颈部日光照射部位,在真皮内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多为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包括CD10在内的免疫组化套餐有助于诊断,治疗方式为局部手术或Mohs显微手术切除,罕见复发、转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15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刘佳莹 刘翠 +3 位作者 吴钧华 李惠珍 聂秀 肖桂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AF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5例AFX及3例误诊为AFX的多形性皮肤肉瘤(pleomorphic dermal sarcoma,PDS)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AF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5例AFX及3例误诊为AFX的多形性皮肤肉瘤(pleomorphic dermal sarcoma,PDS)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AFX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57岁。发生于头颈部4例,躯干及四肢11例。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患者年龄56~60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躯干及四肢。15例AFX及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镜下见肿瘤均由增生的多形性及非典型性梭形细胞构成,其内散在数量不等的多核细胞。15例AFX的肿瘤位置表浅,位于真皮;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1例肿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1例存在浅表的皮下延伸,另1例基底切缘阳性。两组病例免疫表型基本一致,所有病例均表达CD10,大多数病例CD68阳性,少数病例SMA阳性,极少数病例desmin灶状阳性,所有病例S-100、SOX10、CD34、HMB-45、Melan A、STAT6及CK(AE1/A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30%。15例AFX患者随访12~108个月,1例患者因基底切缘阳性于术后1年和3年肿瘤复发,其余大部分病例于确诊后行扩大切除,现一般情况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患者随访31~78个月,1例患者2年后发生肺转移,1例患者术后4次复发,另1例患者4次复发后死亡。结论AFX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与PDS具有相似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肿瘤体积小,完全局限于真皮内方可诊断AFX;当瘤体最大径>3 cm,或出现任何形式的皮下延伸时需高度警惕PDS。AFX与PDS谨慎的区分以及正确的分类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多形性皮肤肉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