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0到1”的基础研究内涵、过程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晓旭
周文泳
胡雯
-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
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692100600,20692102200)。
-
文摘
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然而,科学共同体和实践领域对其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以范式转移为切入点,引入科学知识网络,系统阐释“从0到1”的基础研究内涵,指出范式转移、开拓性、非共识性是其区别于其它基础研究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①范式转移程度和科学价值水平是判断基础研究原创性的两个重要维度,通过二维四象限法可将“从0到1”的基础研究划分为重大型、价值型、转变型和微创型4类;②在科学知识网络中,“从0到1”的基础研究过程分为潜在核心节点探索和核心节点形成两个阶段,核心节点的出现兼具规律性和偶然性,核心节点存在差异且会发展变化。明确“从0到1”的基础研究概念和特征对于有效发挥科研评价的筛选与导向功能、优化基础研究资助模式以及构建促进原创的科学建制具有关键作用。
-
关键词
原创性
基础研究
范式转移
开拓性
非共识性
科学知识网络
-
Keywords
Originality
Basic Research
Paradigm Shift
Groundbreaking
Non-consensus
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
-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
-
题名新时代设立交叉学科门类的责任诉求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亮
徐林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4,共8页
-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委托课题“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长效机制探索研究”(编号:YGWT2301)。
-
文摘
交叉学科是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知识创造价值的社会属性与知识创新的学术属性。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设立交叉学科是党和国家对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思考与全局性谋划,是彰显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具体写照。基于此,形塑交叉学科研究的会聚观、创新组织和制度文化、激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想象力与非共识性创新理念、营造交叉学科颠覆性创新的知识生态观、增强学科融合的协同性,将成为基于共同利益重新构想交叉学科的契约责任。
-
关键词
交叉学科
会聚观
集群发展
非共识性创新
共同利益
-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Convergence Concept
Cluster Development
Non-consensual Innovation
Common Interests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