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全裸碳离子与氦原子碰撞过程中的多重电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晓红 陈熙萌 +4 位作者 申自勇 刘兆远 刘惠萍 马新文 侯明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飞行时间符合技术测得1.5—7.5MeV非全裸碳离子轰击氦原子,引起氦原子双重电离与单重电离的相对截面比。对碰撞过程进行多体经典轨道蒙特卡罗模拟,得到相应的Olson—Schlachter曲线,结合本实验结果,给... 采用飞行时间符合技术测得1.5—7.5MeV非全裸碳离子轰击氦原子,引起氦原子双重电离与单重电离的相对截面比。对碰撞过程进行多体经典轨道蒙特卡罗模拟,得到相应的Olson—Schlachter曲线,结合本实验结果,给出非全裸碳离子引起氦原子双重电离和单重电离的绝对截面,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裸离子 多重电离 离子 氦电子 原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与非全裸氟离子碰撞过程中多重电离的研究
2
作者 申自勇 蔡晓红 +4 位作者 陈熙萌 刘兆远 刘惠萍 马新文 侯明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用飞行时间符合技术测量了1.5-7.5MeV非全裸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引起的氦的双、单重电离相对截面比,对非全裸离子核外电子对碰撞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对碰撞系统还进行了多体经典轨道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氦的双、单重电离... 用飞行时间符合技术测量了1.5-7.5MeV非全裸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引起的氦的双、单重电离相对截面比,对非全裸离子核外电子对碰撞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对碰撞系统还进行了多体经典轨道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氦的双、单重电离绝对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电离 非全裸离子 有效电荷 氦原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扰动区C^(q+)离子与He原子碰撞中有效电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诗尧 安玉蓉 +5 位作者 陈佳林 杨爱香 牛书通 刘文彪 陈熙萌 邵剑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利用经典过垒电离模型(Class Over Barrier Ionization)处理100-400ke V/amu强扰动区(q/v>1)的不同价态非全裸离子Cq+(q=1-4)与全裸离子H1+,He2+,Li3+与He原子碰撞过程.发现相同价态下,全裸离子的双单电离截面比R21明显低于非全... 本文利用经典过垒电离模型(Class Over Barrier Ionization)处理100-400ke V/amu强扰动区(q/v>1)的不同价态非全裸离子Cq+(q=1-4)与全裸离子H1+,He2+,Li3+与He原子碰撞过程.发现相同价态下,全裸离子的双单电离截面比R21明显低于非全裸离子,原因在于两者的电子结构明显不同.非全裸离子的外壳层电子在碰撞过程中会有一定几率过垒,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考虑.利用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对,估计入射离子第二有效电荷,最终确定入射离子在电离过程中的第一和第二有效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裸离子C 双单电离截面比R21 有效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