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对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姚天文 韩世盛 +2 位作者 苏哲苓 徐艳秋 王怡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对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免疫抑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程24周。检测临床疗... 目的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对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免疫抑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程2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24 h UTP、ALB、eGFR、Nephrin、Podocin、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24 h UTP、Nephrin、Podocin降低(P<0.05),ALB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足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非免疫抑制治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脾肾阳虚 中医证候 足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免疫抑制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致胃溃疡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宝珊 陈志平 +4 位作者 洪东贵 张观坡 柳刚 姚荔嘉 林燕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7-823,共7页
目的报告1例非免疫抑制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致胃溃疡的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20年8月10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69岁非免疫抑制CMV感染相关胃溃疡患者,采用HE染色及免疫... 目的报告1例非免疫抑制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致胃溃疡的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20年8月10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69岁非免疫抑制CMV感染相关胃溃疡患者,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对活检胃黏膜标本进行检测,并对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7月报道的关于CMV感染致非免疫抑制患者胃部病变的文献,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外文献20篇,涉及57例CMV感染相关胃溃疡患者,结合该病例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39例(67.2%),女19例(32.8%),男女比例为2.05:1;发病年龄男性(52.4±16.0)岁,女性(72.3±17.7)岁;合并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者居多。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痛及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病灶好发于胃窦,以孤立性溃疡及多发糜烂为主,在溃疡基底或边缘活检HE染色均提示有包涵体。51.1%(24/47)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痊愈,48.9%(23/47)的患者仅用对症支持治疗即痊愈。结论临床医师需提高对CMV感染致非免疫抑制患者胃部病变的认识,当患者有呕血、黑便、上腹痛等症状且内镜下可见胃窦溃疡或多发黏膜糜烂时,需考虑CMV相关胃部病变,建议多块活检并行CMV相关检查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建议对有高危因素者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免疫抑制患者 巨细胞病毒 胃溃疡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梦 常静侠 +1 位作者 张冰璐 张露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目的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检测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共纳入52例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死亡组23例,生存组29例。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降钙素原、血清白蛋白、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区分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CI:0.520~0.817),特异度0.552,灵敏度0.783;降钙素原AUC为0.696(95%CI:0.554~0.838),特异度0.483,灵敏度0.870;呼吸机使用AUC为0.831(95%CI:0.707~0.955),灵敏度0.696,特异度0.966;年龄和降钙素原联合AUC为0.708(95%CI:0.566~0.849),灵敏度0.826,特异度0.586;年龄和呼吸机使用联合AUC为0.929(95%CI:0.855~1.000),灵敏度0.913,特异度0.828;降钙素原和呼吸机使用联合AUC为0.881(95%CI:0.785~0.977),灵敏度0.739,特异度0.966;年龄联合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AUC为0.955(95%CI:0.906~1.000),灵敏度0.957,特异度0.828。而生存组与死亡组在病原菌种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单一指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HIV感染免疫抑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念珠菌血症的实验室检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盈竹 夏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念珠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血清标志物等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资料。结果103例患者纳入分析,免疫抑...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念珠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血清标志物等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资料。结果103例患者纳入分析,免疫抑制组58例,非免疫抑制组45例。非免疫抑制组接受体内导管置入和完全肠外营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微生物学特征显示免疫抑制组的热带念珠菌分离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抑制组,非免疫抑制组的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整体敏感率免疫抑制组低于非免疫抑制组,耐药菌主要为热带念珠菌;发生念珠菌血症时,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高于参考值范围;免疫抑制组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BDG)阴性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抑制组。结论根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更好识别不同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更合理的抗真菌药物。然而,血清BDG检测不能早期识别所有念珠菌血症患者,特别是免疫抑制患者,需要结合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免疫抑制 非免疫抑制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