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谷拴成 王恩波 熊家全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2,共4页
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与充分采动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有所不同,文章以柠条塔煤矿S1210工作面为例,对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地表的移动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和充分采动地表沉降相比,非充分采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在经历启动阶段、活跃阶... 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与充分采动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有所不同,文章以柠条塔煤矿S1210工作面为例,对浅埋煤层非充分采动地表的移动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和充分采动地表沉降相比,非充分采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在经历启动阶段、活跃阶段和衰退阶段之前先经历稳定阶段和突变阶段。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法,编制MATLAB非线性拟合程序,应用实测数据对预计公式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根据拟合的预计公式,反求取了S1210地表移动的主要参数,参数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非充分采动 地表移规律 概率密度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规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华兴 郭栋 +1 位作者 卢秀林 赵有星 《煤矿开采》 2005年第3期58-59,71,共3页
利用孔庄煤矿7338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实际条件, 通过非主断面测线的布设,对非充分采动条件的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并取得了该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 为今后村庄下工作面的开采宽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非充分采动 地表移 观测站 测线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 被引量:13
3
作者 娄高中 郭文兵 高金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为准确预测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选取开采厚度M、煤层埋深H、工作面倾斜长度L、煤层倾角α、覆岩力学性质R、覆岩结构特征S为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量纲分析建立了导水裂缝带高度与M,H,L,α,S间的无量纲关系... 为准确预测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选取开采厚度M、煤层埋深H、工作面倾斜长度L、煤层倾角α、覆岩力学性质R、覆岩结构特征S为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量纲分析建立了导水裂缝带高度与M,H,L,α,S间的无量纲关系式。结合30组实测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得到无量纲关系式的最优函数关系式。选取2个非充分采动工作面导水裂缝带现场实例对预测模型进行了工程验证,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其相对误差分别为3.64%和2.93%,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可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现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采动 导水裂缝带高度 量纲分析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非充分采动对地表民房的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于秋鸽 郭文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1-195,共5页
为了研究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采动影响范围,在分析李宅煤矿非充分采动对马寨镇申咀村部分民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非充分采动影响范围调整系数"概念,通过求取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充分采动系数综合计算非充分采动影响范围,并利... 为了研究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采动影响范围,在分析李宅煤矿非充分采动对马寨镇申咀村部分民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非充分采动影响范围调整系数"概念,通过求取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充分采动系数综合计算非充分采动影响范围,并利用非充分采动影响范围调整系数来进行采动影响范围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利用概率积分法预计软件预计的开采影响范围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利用边界角计算的采动影响范围比实际情况大;根据概率积分法预计并结合充分采动系数能够很好地计算出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采动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 非充分采动 影响范围 概率积分法 调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娄高中 郭文兵 高金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1,共8页
为确定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首先分析和确定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并采用层次分析... 为确定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首先分析和确定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加权关联度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非充分采动导水裂缝带高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作面倾斜长度、开采厚度、覆岩结构特征、开采深度和煤层倾角,非充分采动工作面必须考虑工作面倾斜长度对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采动 导水裂缝带 敏感性分析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非充分采动下覆岩裂隙场可视化探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玉涛 刘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4,共8页
覆岩采动裂隙分布规律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探测是煤矿安全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矿井水害防治与瓦斯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深埋煤层在非充分采动下覆岩裂隙场分布特征及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以济宁煤田某矿为试验矿井,采用传统经... 覆岩采动裂隙分布规律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探测是煤矿安全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矿井水害防治与瓦斯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深埋煤层在非充分采动下覆岩裂隙场分布特征及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以济宁煤田某矿为试验矿井,采用传统经验公式、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及钻孔电视观测3种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定量探测和定性分析。探测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6°、埋深538~595 m、条带式非充分采动下,导水裂隙带高度66.0 m,为采高的23.6倍;垮落带高度8.45 m,为采高3.02倍;覆岩采动裂隙主要为NEE向斜裂缝形式,发育在垮落带与裂隙带下部,主要发育范围为采空区底板以上约33.55 m,约为采高的12倍,占导水裂隙带高度的50.8%;采动覆岩裂隙在裂隙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层性,裂隙带上部裂隙发育强度与宽度有限,虽具有水文意义,但对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影响较小;裂隙带下部裂隙发育强烈,存在多处离层,对地下水渗流和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均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对比分析表明,3种方法在精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钻孔彩色电视观测效果最优,可精确探测岩体内部裂隙分布及其产状;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效果次之,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数据;传统经验公式精度最差,仅能确定大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采动 裂隙场 可视化探测 钻孔冲洗液漏失 钻孔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采动区地表移动规律数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石飞 贺健 《江西有色金属》 2007年第4期16-17,30,共3页
采用FLAC岩土软件数值模拟采区尺寸为非充分采动时的地表移动,总结工作面推进量与地表移动量(水平分量、垂直分量)的关系。对非充分采动区地表移动定量分析,对指导圈定矿山地表错动范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表移 非充分采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岩破坏充分采动程度定义及判别方法 被引量:40
8
作者 郭文兵 娄高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5-766,共12页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非充分采动工作面越来越多。导水裂缝带高度是实现保水开采的关键参数,但非充分采动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小于充分采动工作面。为进一步研究其原因,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非充分采动工作面越来越多。导水裂缝带高度是实现保水开采的关键参数,但非充分采动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小于充分采动工作面。为进一步研究其原因,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导水裂缝带高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及其与工作面尺寸的关系,提出了覆岩破坏充分采动程度的定义及判别方法。结果表明:工作面尺寸对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影响仅次于开采厚度。当工作面尺寸较小时,覆岩破坏不发育;当工作面尺寸增加到一定值时,覆岩破坏仅形成垮落带;当工作面尺寸继续增加时,覆岩破坏形成裂缝带且导水裂缝带高度随着工作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当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至最大值后,导水裂缝带高度不再随工作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加。覆岩破坏过程中仅形成垮落带的阶段定义为覆岩破坏的极不充分采动(即覆岩极不充分破坏);覆岩破坏过程中形成裂缝带且导水裂缝带高度随工作面尺寸增加而增加的阶段定义为覆岩破坏的非充分采动(即覆岩非充分破坏);导水裂缝带高度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工作面尺寸增加而增加的阶段定义为覆岩破坏的充分采动(即覆岩充分破坏)。导水裂缝带高度刚达到最大值时的工作面尺寸为工作面临界尺寸。当工作面尺寸小于工作面临界尺寸时,覆岩破坏为非充分采动;当工作面尺寸大于工作面临界尺寸时,覆岩破坏为充分采动。覆岩破坏充分采动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作面尺寸、开采厚度、开采深度、覆岩力学性质、覆岩结构特征和覆岩破断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采动 导水裂缝带高度 覆岩破坏充分 工作面临界尺寸 保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煤层群非充分重复采动地表移动规律及参数变化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瞿光金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通过对老鹰山井田不同时期,不同开采深度的地表移动观测站成果分析,总结了倾斜煤层群非充分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各时期的移动规律,分析了非充分重复采动各种地表移动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机理。
关键词 倾斜煤层 地表移规律 充分重复 参数 变化机理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深综放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余学义 王昭舜 杨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5-563,共9页
为研究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陈家沟煤矿八采区8512,8513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与开采两个工作面后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另外,运用概率积分法建立模... 为研究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陈家沟煤矿八采区8512,8513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与开采两个工作面后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另外,运用概率积分法建立模型,根据观测数据进行反演模拟修正预计参数,得出在该条件下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并总结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大采深综放开采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时,地表属于极不充分采动,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变形一般较小,地表损害一般在Ⅰ级以内,开采后地表建筑物能够安全使用;开采两个工作面后,地表属非充分采动,地表水平移动范围较常规开采条件下范围要大,且水平移动范围一般比下沉范围大;预计在第四个工作面开采后地表达到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条件下,下沉盆地呈非对称分布,最大下沉点不在采空区中心上方;在达到充分采动条件时,最大下沉值处于采空区中心上方,从盆地中心至边缘下沉值逐渐减小趋于0;拐点处的水平变形值与曲率值均为0.反演得出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预计参数及地表移动角量参数,预计地表达到稳态时,地表最大下沉量为5 003 mm.此成果能够为该矿"三下开采"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沉陷 非充分采动 概率积分法 地表移变形 反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余学义 李星亮 王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69,73,共4页
以华亭陈家沟煤矿综放采场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成果数据为基础,应用FLAC3D反演计算模拟分层综放开采引起的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分层综放开采后覆岩移动破坏形成"拱"式承载结构,拱脚压应力高... 以华亭陈家沟煤矿综放采场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成果数据为基础,应用FLAC3D反演计算模拟分层综放开采引起的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分层综放开采后覆岩移动破坏形成"拱"式承载结构,拱脚压应力高度集中;导水裂隙带发育形态也近似为"拱形",与实际探测高度拟合度较好;分析了开采过程中覆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破坏区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综放 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 FLAC3D 冒裂带 非充分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等建筑物保护煤柱内巷道布置的沉陷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超 徐乃忠 +1 位作者 刘贵 田国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我国村庄等建筑物下压煤情况非常常见,为减少巷道的掘进长度、保证采区规划的方正与规整性、尽早出煤获得经济效益,许多矿井将开拓或准备巷道布置在村庄等建筑物的保护煤柱内。为解决村庄等建筑物保护煤柱内巷道布置的地面沉陷预计问题... 我国村庄等建筑物下压煤情况非常常见,为减少巷道的掘进长度、保证采区规划的方正与规整性、尽早出煤获得经济效益,许多矿井将开拓或准备巷道布置在村庄等建筑物的保护煤柱内。为解决村庄等建筑物保护煤柱内巷道布置的地面沉陷预计问题,提出将概率密度函数法用于建(构)筑物保护煤柱内巷道布置的地表沉陷预计中,同时对保护煤柱内巷道布置完全垮塌后地表下沉率、拐点偏移距等参数选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借助Matlab程序平台对巷道布置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及工程应用表明,概率密度函数法及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的巷道布置地表沉陷参数选取体系适用于村庄等建筑物保护煤柱内巷道布置的地表沉陷预计工作;结合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极限拉伸变形值研究成果,得到保护煤柱内三条巷道布置的地表最大沉陷值约为双巷布置的1.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煤柱 巷道布置 Matlab 地表移变形 非充分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白垩系砂岩下地表移动规律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学义 刘俊杰 +1 位作者 郭文彬 许文强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7,14,共4页
针对彬长矿区开采煤层覆岩上段厚黄土层、厚洛河组砂岩的特殊条件,在亭南煤矿进行了地表移动观测。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洛河组砂岩对地表移动变形起着控制作用,在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很小,下沉率仅为0.046,地表变形微弱,不会对地... 针对彬长矿区开采煤层覆岩上段厚黄土层、厚洛河组砂岩的特殊条件,在亭南煤矿进行了地表移动观测。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洛河组砂岩对地表移动变形起着控制作用,在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很小,下沉率仅为0.046,地表变形微弱,不会对地表建筑设施造成损坏;在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增幅较大,变形明显,下沉率达到0.22,但远未达到最大下沉值;非充分采动沉陷范围与充分采动基本一致,黄土层的移动角大小取决于黄土层厚度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砂岩 地表移 非充分采动 角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