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毅 王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4期4492-4493,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9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接受鼻内镜手术与氟康唑鼻窦内灌...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9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接受鼻内镜手术与氟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治疗,研究组51例接受鼻内镜与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与对照组(8.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疾病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霉素B鼻窦内灌注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阙镇如 黄钦辉 +2 位作者 冉骞 蔡继一 张智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的120例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另118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二种方法的疗效.结果鼻内镜治疗组120例中,一次性治愈119例(治愈率99.2%),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的120例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另118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二种方法的疗效.结果鼻内镜治疗组120例中,一次性治愈119例(治愈率99.2%),术后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常规方法治疗118例中,治愈95例(治愈率80.5%),复发11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于鼻腔和鼻窦内解剖异常而引起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一次性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侵袭真菌性 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行鼻内镜手术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用电子鼻咽喉镜换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洪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91-292,共2页
目的 :分析应用电子鼻咽喉镜为行鼻内镜手术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术后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为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术后换药,对其进行3-12个... 目的 :分析应用电子鼻咽喉镜为行鼻内镜手术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术后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为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术后换药,对其进行3-12个月的术后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在术后1个月内,本研究中54例患者的患处均未出现干酪样团块和脓性分泌物,对其进行3~12个月术后随访的结果显示,其病情全部被治愈且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其窦口不存在粘连与闭锁等情况,其窦腔黏膜上皮化良好。结论 :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术后换药的操作简单,换药效果彻底,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咽喉镜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梁悦浓 李转群 许教远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228-230,237,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 目的研究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两组的VAS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采取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0%,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0%,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页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9.01±1.02)分降至(4.01±1.35)分(P<0.05),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5.58±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采取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不但疗效较好,且治疗后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鼻窦炎 内窥镜手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付亚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2-883,886,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21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3年,原有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21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3年,原有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创伤小,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且治愈率高,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侵袭真菌 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术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氟康唑及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鼻腔冲洗的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郑书希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为术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氟康唑及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鼻腔清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后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 目的:探讨为术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氟康唑及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鼻腔清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后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为常规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氟康唑及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鼻腔冲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鼻腔冲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术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氟康唑及碳酸氢钠进行鼻腔清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康复,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腔清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联合术后抗生素鼻腔冲洗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强 《北方药学》 2023年第9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术后抗生素鼻腔冲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术后抗生素鼻腔冲洗)和对照组(术后生理盐水冲洗)...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术后抗生素鼻腔冲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术后抗生素鼻腔冲洗)和对照组(术后生理盐水冲洗),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实施抗生素鼻腔冲洗,对于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复发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抗生素 鼻腔冲洗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2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 目的:评价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并发症与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其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减少,同时能降低疼痛感及复发率,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复发 鼻内镜手术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德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Endoscope组和Control组。为Endoscop... 目的:观察分析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Endoscope组和Control组。为Endoscope组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为Control组患者应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Endoscope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65%(66/69),Control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9.71%(55/69)。Endoscope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Control组患者,P<0.05。2)在随访期间,Endoscope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1.45%(1/69),Control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11.59%(8/69);Endoscope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Control组患者,P<0.05。结论: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保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鼻内镜手术组(n=25)与药物治疗组(n=25)。对鼻内镜手... 目的:探讨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鼻内镜手术组(n=25)与药物治疗组(n=25)。对鼻内镜手术组患者与药物治疗组患者分别进行鼻内镜手术与药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鼻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的12个月内,鼻内镜手术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药物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泼尼松 伊曲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述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试验组采取鼻内镜治疗;参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试验组采取鼻内镜治疗;参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增加有效率的基础上,能减少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
12
作者 王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9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效果。方法:将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NIFRS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 目的:探究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效果。方法:将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NIFRS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对联合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术后6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更低,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P<0.05。结论:与对NIFRS患者单纯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相比,对其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虽然会增加其术中的出血量,延长其手术时间,但能提高其疗效,降低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 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6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建武 刘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35例,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是非侵...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35例,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内镜鼻窦手术 真菌性 鼻窦炎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检查,对照组给予传统柯-陆氏手术(Caldwell-Luc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检查,对照组给予传统柯-陆氏手术(Caldwell-Luc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NIFR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窦炎 侵袭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福路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对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名非侵袭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试验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对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名非侵袭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试验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优于试验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计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临床上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鼻窦内镜手术 侵袭 真菌性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洪义 刘钧 郑世信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2-713,716,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 ̄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 ̄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S组复发1例(4%),效果优于RMA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FESS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内镜鼻窦手术 真菌性 鼻窦炎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2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少恒 陶祥明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总结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2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本病初诊时最常见的症状为涕中带血... 目的总结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2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本病初诊时最常见的症状为涕中带血或/和回吸性涕中带血;单侧鼻窦及鼻腔发病,上颌窦发病最高;鼻窦CT显示的病变区高密度点状斑点有特征性表现;全部病例均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经6个月~3年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本病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鼻窦CT扫描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绝大多数病例术前可明确诊断;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窦炎 侵袭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丁晓丽 徐改萍 +1 位作者 雷丽红 刘宏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90-2293,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113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56例)常规交接班模式,给予观察组(57例)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 目的 探究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113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56例)常规交接班模式,给予观察组(57例)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效果、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心境状态。结果 观察组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分、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交接班缺陷率、简明心境问卷(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交接班效果,改善患者自护能力,降低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旁交接模式 沟通流程 侵袭霉菌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杰 刘继远 +1 位作者 陆灵娟 龙增勇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采用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应用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清除病灶,改善...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采用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应用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清除病灶,改善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均治愈。[结论]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避免抗真菌药对肝肾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鼻窦CT 功能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春燕 朴颖实 +2 位作者 田澄 李丽丽 刘红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8~2009年18例A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 目的探讨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8~2009年18例A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环六亚甲基四胺银(gomori methenamine silver,GMS)染色显示组织病变特点及真菌的形态特征。结果 17例有基础疾病(糖尿病7例,恶性肿瘤9例,智齿冠周炎行智齿拔除1例),仅1例无特殊病史。8例表现为急性暴发型。真菌培养检出毛霉目真菌5例,曲霉菌1例,毛霉菌及曲霉菌同时阳性1例。6例死于真菌性脑病,4例死于基础疾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组织凝固性坏死、真菌性血管炎及肉芽肿,伴有骨质破坏及神经侵犯。结论 AIFRS主要见于糖尿病和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极少见于无基础疾病者,病死率高。常见致病菌为毛霉目真菌,在以大片坏死为主的组织中找到真菌菌丝并结合临床病程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病理学 侵袭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