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5Nx禽流感病毒交叉反应性CD4^(+) T细胞表位预测
1
作者 谢爽 陈瑶 黄俊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9,共10页
【目的】评估预先存在的H5Nx交叉反应性免疫记忆,为人类H5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人源H5Nx禽流感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共同保守的交叉反应性CD4^(+) T细胞表位,进一步分析保... 【目的】评估预先存在的H5Nx交叉反应性免疫记忆,为人类H5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人源H5Nx禽流感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共同保守的交叉反应性CD4^(+) T细胞表位,进一步分析保守表位嵌套CD8^(+)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情况以及在中国人群中的覆盖率。【结果】92.3%(513/555)的H5Nx CD4^(+) T细胞表位在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中具有交叉反应性,其中172个表位嵌套CD8^(+) T细胞表位和5个表位嵌套B细胞表位。这些表位与相应HLA-DRB1等位基因在全世界人群中的覆盖率为88.65%。【结论】由于反复接触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人群中存在一定水平的的H5Nx交叉反应性免疫记忆,能够为H5Nx感染提供部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x流感病毒 共同保守 交叉反应 CD4^(+)t细胞表位 嵌套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相互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向肝细胞癌转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涵 田德安 +2 位作者 WANG H ZHANG H WANG Y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5-195,共1页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12月报道】题: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相互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向肝细胞癌的转化(作者Wang H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困扰着很大一部分西方人口,并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非...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12月报道】题: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相互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向肝细胞癌的转化(作者Wang H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困扰着很大一部分西方人口,并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NAFLD的一种侵袭性形式。在美国,10%~20%的NASH患者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并在5~10年内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HCC)。迄今为止,尚无能够阻止或者逆转NASH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t淋巴细胞 酒精脂肪肝炎 细胞胞外陷阱 终末期肝病 NAFLD 侵袭 NASH 干预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感染是否总是有害?
3
作者 高文娜 朱瑞琳 杨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7-1051,共5页
微生物感染(包括寄生虫感染)可以打破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症状。分子模拟作为外来抗原与自身抗原之间的一种常见现象,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 微生物感染(包括寄生虫感染)可以打破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症状。分子模拟作为外来抗原与自身抗原之间的一种常见现象,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中的模拟抗原肽非但不会诱导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症状,甚至还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修饰抗原肽,对再次受到相似抗原入侵的机体从抗体水平或者T细胞水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立足于分子模拟的机制,综述了微生物感染后被感染机体可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修饰抗原肽 天然自身抗体 非侵袭性交叉反应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2
4
作者 康闽 王宏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6-827,共2页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感染 自身免疫病 溶血链球菌感染 自身反应t细胞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disease 自身免疫损伤 发病机制 交叉反应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胰岛素与GAD之间的分子联系
5
作者 王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20,共2页
有许多理论解释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mellitus(IDDM)是如何发生的,其中一些可以被一种思想总括,即:自体反应性T细胞被结构酷似胰岛素-生成胰岛细胞的抗原蒙骗而卷入致病过程。胰岛素与自体抗原(如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分子相似性可能是T... 有许多理论解释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mellitus(IDDM)是如何发生的,其中一些可以被一种思想总括,即:自体反应性T细胞被结构酷似胰岛素-生成胰岛细胞的抗原蒙骗而卷入致病过程。胰岛素与自体抗原(如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分子相似性可能是T细胞错误地袭击胰岛细胞的原因。已知GAD位于β细胞上,长期以来人们就认为它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有关,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人明确阐述它与胰岛素之间的分子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原 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t细胞 分子相似 自体抗原 成胰岛细胞 交叉反应 谷氨酸脱羧酶 研究者 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