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LASIK术后干眼患者非侵入性泪液功能指标与干眼症状和体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杰 吴菊芬 +4 位作者 王兰 吕菊玲 张鹏 霍淑平 陈金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4,168,共4页
目的探讨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干眼患者的非侵入性泪液功能指标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鄂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12月行LASIK且术后1个月被诊断为... 目的探讨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干眼患者的非侵入性泪液功能指标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鄂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12月行LASIK且术后1个月被诊断为干眼的患者40例(40眼),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av)、Oculus自动干眼分级、下泪河高度(lower tear meniscus hight,LTMH);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评分、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IBUTf、NIBUTav、Oculus自动干眼分级、LTMH与SⅠT、FS、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NIBUTf、NIBUTav与Oculus自动干眼分级均呈负相关(r=-0.430,P=0.006;r=-0.747,P=0.000);SⅠT与NIBUTf、NIBUTav、LTMH均呈正相关(r=0.459,P=0.003;r=0.394,P=0.012;r=0.733,P=0.000),SⅠT与Oculus自动干眼分级无相关性(r=-0.259,P=0.107);CFS评分与NIBUTav、LTMH均呈负相关(r=-0.466,P=0.002;r=-0.687,P=0.000),CFS评分与NIBUTf、Oculus自动干眼分级均无相关性(r=-0.189,P=0.244;r=0.301,P=0.059);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与NIBUTf、NIBUTav均呈负相关(r=-0.530,P=0.000;r=-0.700,P=0.000),与Oculus自动干眼分级呈正相关(r=0.623,P=0.000)、与LTMH无明显相关性(r=-0.243,P=0.130)。结论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客观地测量非侵入性泪液功能指标,与干眼其他指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辅助LASIK术后干眼诊断和随访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表综合分析仪 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ratograph对不同阶段圆锥角膜干眼特征参数的检测及各参数对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勇 杜婧 +4 位作者 魏升升 李晶 刘建国 万雅群 李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应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比较不同阶段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干眼特征参数,探讨干眼特征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圆锥角膜患者35例(44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另选拟进行激... 目的应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比较不同阶段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干眼特征参数,探讨干眼特征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圆锥角膜患者35例(44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另选拟进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45例(45眼)作为正常角膜组。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msler-Krumeich分级法将圆锥角膜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圆锥角膜19眼,中度15眼,重度10眼。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检测患者双眼非侵入式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平均BUT、泪河高度及眼红指数。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结果圆锥角膜组的水平中央曲率、垂直中央曲率、表面变异指数、圆锥角膜指数、角膜后表面高度、眼红指数均高于正常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的首次BUT、平均BUT、泪河高度均小于正常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同程度圆锥角膜患者的水平中央曲率、垂直中央曲率、表面变异指数、圆锥角膜指数、角膜后表面高度、首次BUT、平均BU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为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首次BUT、平均BUT均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中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平均BUT与水平中央曲率、垂直中央曲率、表面变异指数、圆锥角膜指数、角膜后表面高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0.05)。而平均BUT与泪河高度和眼红指数间无相关性(均为P>0.05)。分别将平均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和圆锥角膜指数作为诊断指标,作ROC诊断曲线。圆锥角膜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为0.985,95%置信区间为0.963~1.000(P<0.001)。此外,ROC曲线下面积平均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诊断效果均差于圆锥角膜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能够有效地测量角膜的干眼特征参数,其测量参数中平均BUT对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最高,对轻度圆锥角膜患者的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圆锥角膜 干眼综合分析仪 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田磊 宋文秀 +2 位作者 王智群 张阳 孙旭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K5M)对比干眼病人和正常志愿者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和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探讨NIKBUT和TMH联合应用在干眼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K5M)对比干眼病人和正常志愿者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和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探讨NIKBUT和TMH联合应用在干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干眼病人110例,110眼(干眼组);正常志愿者108人,108眼(对照组)。所有入选受检者均完成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应用K5M测量TMH和NIKBUT[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av)];角膜荧光染色测量传统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Ⅰ试验(SⅠt)测量泪液分泌量。比较分析2组受检者各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干眼组和对照组OSDI评分、BUT、SⅠt值、角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干眼组和对照组的NIKBUTf值分别为(5.9±3.96)s和(8.78±4.33)s(P<0.001);NIKBUTav值分别为(8.07±4.34)s和(12.67±4.43)s(P<0.001);TMH分别为(0.22±0.06)mm和(0.28±0.09)mm(P<0.001)。ROC分析显示,NIKBUTf、NIKBUTav和TMH单独诊断干眼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40、80%和67.59%;0.798、64.55%和83.33%;0.660、33.63%和94.44%。三参数联合诊断干眼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9、67.3%和86.1%。结论 K5M能够有效测量干眼病人和正常志愿者眼表TMH和NIKBUT,且所测得参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H和NIKBUT单独应用对于干眼的诊断效率欠佳,但联合参数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率,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泪河高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与McMonnies问卷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军花 赵云娥 +2 位作者 林晓蕾 查亚萍 廉恒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研究各项主、客观干眼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及各项干眼检测项目与干眼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16例以"眼干"为主诉的连续的门诊患者,按序进行McMonnies问卷调查,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 目的研究各项主、客观干眼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及各项干眼检测项目与干眼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16例以"眼干"为主诉的连续的门诊患者,按序进行McMonnies问卷调查,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BUT)及眼红分析,传统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测定(荧光素试纸条法),荧光素钠眼表染色,Schirmer I试验,并根据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有干眼,将检测值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16例连续病例中85例诊断为干眼;无论是干眼组还是非干眼组,首次NI-BUT均短于平均NI-BUT,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6,P<0.001;t=-4.652,P<0.001)。各项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平均NI-BUT与NI-BUT分级呈负相关(r=-0.920,P<0.001);首次NI-BUT与平均NI-BUT呈正相关(r=0.815,P<0.001);首次NI-BUT与NI-BUT分级呈负相关(r=-0.738,P<0.001);平均NI-BUT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0.348,P<0.001);NI-BUT分级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341,P<0.001);首次NI-BUT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0.298,P=0.001);首次NI-BUT与MQ问卷得分呈负相关(r=-0.196,P=0.03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MQ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189,P=0.042)。各项检测项目与干眼诊断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泪河高度、平均NI-BUT、NI-BUT分级与干眼诊断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性由强至弱的排序为泪河高度(B=-18.152,P<0.001)、NI-BUT分级(B=7.389,P<0.001)、平均NI-BUT(B=0.665,P=0.005),而首次NI-BUT与干眼诊断之间并无相关性(B=-0.128,P=0.344)。结论泪河高度、平均NI-BUT、NI-BUT分级与干眼诊断之间存在相关性;与首次NI-BUT相比,平均NI-BUT对干眼诊断的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泪河高度 干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新 魏玲 +3 位作者 梁晓丽 卢莎 石瑜 宋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r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不同时间干眼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r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不同时间干眼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行SBK者106例(212眼)为SBK组,行LASIK者130例(260眼)为LASIK组,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SBK组分别有47眼(22.2%)和25眼(11.8%)出现干眼症状,而LASIK组分别有139眼(53.5%)和92眼(3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SBK组分别有39眼(18.4%)和18眼(8.5%)出现角膜着色,而LASIK组分别为125眼(48.1%)和81眼(3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SBK组基础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1.28±1.51)mm、(11.56±1.32)s和(13.57±2.36)mm、(14.39±1.01)s,LASIK组分别为(7.45±1.29)mm、(7.83±2.15)s和(8.15±1.80)mm、(8.57±1.46)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至术后6个月,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BK较LASIK治疗近视术后干眼发生率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 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张新 魏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42-1442,共1页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65例薄角膜患者,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泪液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8~1.5,,...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65例薄角膜患者,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泪液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8~1.5,,平均1.08±0.17,有153眼(98%)达到或超过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月的等效球镜为(-0.25~+1.25)D,平均为(0.32±0.18)D.等效球镜均≤1.25D,其中93.56%≤±0.5D.术后1周,1个月,2个月Schirmer 1实验分别为(6.11±2.35)mm,(7.45±1.29)mm,(8.15±1.80)mm两组分别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NIBUT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分别为(6.98±1.53)s,(7.83±2.15)s,(8.57±1.46)s,术后3个月Schirmer 1实验和NIBUT分别为(15.01±2.36)mm,(14.97±2.79)s,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角膜缘血管出血9眼(5.8%).术后并发症:术后2例(2.6%)患者出现轻度畏光流泪,3眼(1.92%)出现角膜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2眼(1.3%).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对于薄角膜患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 薄角膜 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图像处理的便携式干眼诊断仪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琪 李杰 +5 位作者 邱选兵 马晋 李帅伟 郭古青 李传亮 尚建平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针对目前市面上的干眼诊断设备有诸如成本高、体积大和由于使用帧差法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不高等一些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近红外图像诊断干眼的便携式设备。该设备使用基于近红外成像的Windows计算机进行检测,便于携带,可用于检测泪膜破... 针对目前市面上的干眼诊断设备有诸如成本高、体积大和由于使用帧差法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不高等一些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近红外图像诊断干眼的便携式设备。该设备使用基于近红外成像的Windows计算机进行检测,便于携带,可用于检测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TBUT)、睑板腺(meibomian gland,MG)与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等干眼症状。采用分形盒维数法检测TBUT,避免帧差法检测不准确;通过近红外(850 nm)补光成像技术检测MG,采用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contrast-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LAHE)算法处理,将腺体区域突出,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面积缺失率。为了验证该仪器检测结果准确性,使用50组测试样本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与意大利的CSO Antares(安达斯)仪器和SBM公司的ICP OSA等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该设备的TBUT和TMH检测的结果与两个对照组结果的相关系数为P<0.05,检测的结果一致性较好;MG的检测正确率为86%,特异度为84%。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作为干眼症的筛查和诊断设备用于眼科医院和视觉光学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近红外图像处理 侵入泪膜破裂时间 睑板腺诊断 分形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