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主成分含噪密度聚类与综合关联分析的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伟 唐晓杰 +4 位作者 李龙 徐晓东 洪洲 张雪 吕干云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监控的准确性,研究融合主成分含噪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DBSCAN)的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针对原始负荷特征维度较...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监控的准确性,研究融合主成分含噪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DBSCAN)的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针对原始负荷特征维度较高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原始特征数据降维,构建负荷特征模板库,同时,获取负荷电流波形,构建负荷电流模板库。其次,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负荷特征模板库内的样本进行非监督聚类,提取各聚类簇中心。然后,计算待辨识负荷与各特征模板库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完成负荷特征匹配,并计算待辨识负荷的电流波形与电流模板库内各电流波形的综合关联度,完成负荷电流波形匹配。最后,混合两次匹配结果,综合判断待辨识负荷,从而实现高可靠辨识。基于用电数据测试数据集的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各项指标均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主成分分析 特征降维 DBSCAN聚类 综合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及其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以良 周鹏 +1 位作者 叶卫 戚伟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9,共8页
智能电网融合了信息系统,能够为能源供应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关键部分,对智能电表数据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非侵入式负荷辨识(NILM)技术为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但现有方... 智能电网融合了信息系统,能够为能源供应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关键部分,对智能电表数据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非侵入式负荷辨识(NILM)技术为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但现有方式需要用户和NILM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泄露了隐私信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2D-卷积神经网络(2D-CNN)金字塔网络的NILM,并采用同态加密和安全多方计算技术进行隐私保护,针对金字塔网络的卷积、全连接、批标准化、平均池化、Re LU和上采样等算子设计隐私保护协议,组合隐私保护算子构建隐私保护的2D-CNN金字塔网络。整个过程没有还原数据和中间结果的原始信息,从而保护了双方隐私。在UK-DAL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2D-CNN的金字塔网络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准确率达到95.81%,并且隐私保护的2D-CNN金字塔网络能够在保护客户端数据和服务端模型参数隐私性的情况下保持2D-CNN金字塔网络的推理效果,精确率、召回率和准确率等保持一致。同时,隐私保护的2DCNN金字塔网络在广域网中计算时间不到5 s,在局域网中不到0.5 s,并且通信量仅需4.79 MB,能够适用于NILM任务的现实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金字塔网络 同态加密 安全多方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 被引量:83
3
作者 王守相 郭陆阳 +1 位作者 陈海文 邓欣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110,共8页
针对使用单一设备特征进行负荷辨识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通过分析设备的高频采样数据提取了V-I轨迹图像特征与功率数值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高级特征提取能力,实现了V-I轨迹图像... 针对使用单一设备特征进行负荷辨识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通过分析设备的高频采样数据提取了V-I轨迹图像特征与功率数值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高级特征提取能力,实现了V-I轨迹图像特征与功率数值特征的融合。最后以复合特征作为设备新的特征训练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使用PLAID数据集对算法辨识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对比了不同分类算法对特征融合的有效性与负荷辨识能力。结果表明,该算法利用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克服了使用V-I轨迹特征无法反映设备功率大小的缺点,从而提高了V-I轨迹特征的负荷辨识能力,并且在嵌入式设备中的运算速度为毫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V-I轨迹 复合特征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W算法与稳态电流波形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54
4
作者 祁兵 董超 +1 位作者 武昕 崔高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6,共7页
非侵入家用负荷识别技术可以指导家庭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提高用能效率,同时也为电力部门提供家庭用电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了解负荷用电规律及趋势,完善电力规划。由于家庭用户用电负荷的稳态特征值存在相似和无规律的问题,现有的方法多采... 非侵入家用负荷识别技术可以指导家庭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提高用能效率,同时也为电力部门提供家庭用电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了解负荷用电规律及趋势,完善电力规划。由于家庭用户用电负荷的稳态特征值存在相似和无规律的问题,现有的方法多采用高级算法对所有的用电负荷组合进行训练。针对现有采用负荷稳态特征值方法进行识别所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家用负荷稳态波形具有独特性和叠加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计算与模版库波形的距离来识别家用负荷的辨识方法。首先,建立负荷稳态波形模版库;然后,在电压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测量家庭用户电流的稳态波形;最后,利用DTW算法计算出最小距离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负荷电流稳态波形 动态时间弯曲算法 电流稳态波形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治策略的NP-MLSTM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易灵芝 黄其森 +3 位作者 刘文翰 赵健 陈章 罗显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118,共7页
为降低电力负荷数据样本类别不平衡、提高负荷辨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二分类多层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对负荷样本进行平衡化处理,降低样本间的不平衡度;然后,选择合适的特征变量,并进行特征变量与样... 为降低电力负荷数据样本类别不平衡、提高负荷辨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二分类多层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对负荷样本进行平衡化处理,降低样本间的不平衡度;然后,选择合适的特征变量,并进行特征变量与样本标签的相关性分析;接着,利用分治策略的思想将多分类问题转化为多层择优二分类问题,构建基于分治策略的NP-MLSTM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型;最后,选用公开数据集对55户家庭中的11种不同类别的电器进行负荷辨识测试,并与其他模型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负荷辨识模型综合精确度达到92%以上,各性能指标均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类别不平衡 特征选取 核典型关联分析 长短时记忆网络 辨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和关联规则挖掘的用户柔性负荷区间预测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彦璐 张震 +1 位作者 张喆 柯德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6,共7页
柔性负荷可调区间预测,将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和大数据挖掘相结合,大数据挖掘得到柔性负荷功率的概率特性曲线,再基于非侵入式的方法在线辨识柔性负荷实际开启时段,在柔性负荷功率的概率统计特性曲线上截取位于该段时间窗口内的曲线,最后... 柔性负荷可调区间预测,将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和大数据挖掘相结合,大数据挖掘得到柔性负荷功率的概率特性曲线,再基于非侵入式的方法在线辨识柔性负荷实际开启时段,在柔性负荷功率的概率统计特性曲线上截取位于该段时间窗口内的曲线,最后对多户家庭进行聚合,得到柔性负荷可调区间预测实用模型。相比于传统安装检测设备的方法,非侵入式辨识更加注重用户的隐私,也节约了安装设备的成本。再通过Apriori规则量化得到用能习惯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居民用户柔性负荷功率的概率特性曲线$将二者结合便可以得到柔性负荷可调区间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柔性负荷可调容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耦合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易仕琪 孔政敏 +1 位作者 王帅 霍梓航 《广东电力》 2023年第8期89-96,共8页
新一代智能电表实现了电压、电流数据高频采样,使得用户电力负荷的辨识特征具有更多的可选性,同时多类别的负荷特征输入对于增强负荷辨识算法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弱分类器耦合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提取家... 新一代智能电表实现了电压、电流数据高频采样,使得用户电力负荷的辨识特征具有更多的可选性,同时多类别的负荷特征输入对于增强负荷辨识算法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弱分类器耦合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提取家用电器的电量和非电量等多种负荷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作为弱分类器的输入;然后,将各个弱分类器的输出进行耦合,采用经典的Adaboost架构提高分类器的性能,实现非侵入式电力负荷辨识。最后,在AMPds公用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负荷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弱分类器 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MF-SE联合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被引量:5
8
作者 安国庆 梁宇飞 +6 位作者 蒋子尧 李争 安琪 陈贺 李峥 王强 白嘉诚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2-469,共8页
针对目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存在模型训练时间过长以及负荷特征相近的电器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F-MF-SE联合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以稳态电流信号为基础,通过提取峰值因数表征波形的畸变程度,采用裕度因子表征信号... 针对目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存在模型训练时间过长以及负荷特征相近的电器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F-MF-SE联合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以稳态电流信号为基础,通过提取峰值因数表征波形的畸变程度,采用裕度因子表征信号的平稳程度,谱熵表征频谱结构复杂程度,并结合PSO-SVM实现负荷辨识。结果表明,新方法可解决电器电流波形相近不易识别的难题,减少训练时间,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和效率。所提方法将振动信号特征作为负荷特征引入负荷辨识领域,为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特征选取提供了新思路,其中谱熵作为对负荷敏感的关键特征,与其他特征组合可明显提高辨识率,为实际应用中负荷特征的灵活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测量技术及其仪器仪表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谱熵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的辨识和监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德省 尹建丰 周琨荔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3-13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llat小波变换的电力负荷瞬态和动态轨迹综合辨识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不同种电力负荷的动态和静态频域特征不尽相同;通过对负荷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采样,并对其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实时计算,然后通过Mallat小波变换...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llat小波变换的电力负荷瞬态和动态轨迹综合辨识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不同种电力负荷的动态和静态频域特征不尽相同;通过对负荷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采样,并对其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实时计算,然后通过Mallat小波变换,将电压与电流、有功与无功功率的分层频谱轨迹特征图实时计算出。通过预先对每种负载的预学习和辨识,在实际使用中便可准确地对各类负载的使用及运行状态做出识别。当系统辨识的负载与预存的数据出现严重差异,可以推测出所接入的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有新的负载被接入;系统便可以启动相应的报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从而达到对电力负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轨迹特征图 小波变换 负荷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分支网络的非侵入式冲击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磊 徐永进 +3 位作者 刁瑞朋 李亦龙 陆春光 王思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4,共9页
传统边缘侧电力设备无法有效检测出对电网影响较大的冲击性负荷的设备类别与功率启停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孪生分支网络的非侵入式冲击负荷辨识方法。通过总线入口处的高频采样数据提取波形的V-I轨迹特征和对角高斯谐波特征;预设多... 传统边缘侧电力设备无法有效检测出对电网影响较大的冲击性负荷的设备类别与功率启停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孪生分支网络的非侵入式冲击负荷辨识方法。通过总线入口处的高频采样数据提取波形的V-I轨迹特征和对角高斯谐波特征;预设多种先验信息对不同设备的冲击负荷特性进行训练,特别地,设计一种基于孪生分支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利用二分类交叉熵损失函数实现冲击负荷的分类辨识,同时引入最小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对冲击负荷功率进行分解;使用非侵入式的方式并基于ARM Cortex-M4平台进行算法部署与识别测试。对比不同识别算法对冲击负荷的辨识能力,结果表明,当电网发生大功率冲击性波动时,孪生分支网络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冲击负荷的设备类别,有效提高了对冲击负荷的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V-I轨迹 孪生分支网络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辨识结果连续性的Type-Ⅲ型工商业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段晶 李勇 +3 位作者 张振宇 李巍巍 蒋林 李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5-72,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可以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从而减少电量消耗。其中,由于状态的连续可变性,连续变化(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一直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可以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从而减少电量消耗。其中,由于状态的连续可变性,连续变化(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一直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首先,根据互信息理论进行负荷特征选择;然后,利用残差神经网络作为深度CNN的基本架构,提取负荷多维特征并实现Type-Ⅲ型负荷的初辨识;最后,为了解决CNN辨识结果中存在的状态断点问题,采用HMM完成负荷辨识结果的连续性优化。在复杂的工商业运行环境中,对具有代表性的Type-Ⅲ型负荷数据进行了算法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辨识Type-Ⅲ型工商业负荷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互信息 残差神经网络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与PSO特征优选KNN的分级负荷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琪 梁宇飞 +4 位作者 王耀强 王占彬 李争 李峥 安国庆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8,共10页
针对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中,单一V-I轨迹特征无法对相似的轨迹特征进行有效识别以及所提取特征易出现冗余甚至噪声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与PSO特征优选的分级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首先,利用K-means算法对负荷V-I轨迹的HO... 针对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中,单一V-I轨迹特征无法对相似的轨迹特征进行有效识别以及所提取特征易出现冗余甚至噪声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与PSO特征优选的分级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首先,利用K-means算法对负荷V-I轨迹的HOG特征进行初步分类,将轨迹相似的电器分为一类;然后,对每一类中的电器电流数据进行多维特征提取并采用PSO算法选取最优特征子集;最后,利用KNN模型进行二级负荷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负荷识别准确率;提取V-I轨迹的HOG特征解决了同一电器V-I轨迹波动的问题;对一级分类后的每一大类单独进行PSO特征优选KNN二级分类,解决了部分电器对特征子集适应性差的问题。所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冗余特征甚至噪声特征对辨识准确率的影响,为负荷特征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负荷辨识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测量技术及其仪器仪表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V-I轨迹 HOG特征 K-means聚类分析 特征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