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智慧用能实验平台设计
1
作者 刘博 栾文鹏 +3 位作者 宋关羽 张金江 张建锋 秦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6,共5页
为满足智能电网负荷状态监测相关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设计了智慧用能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采用云-端协同架构,由实验操作界面、数据服务器集群和零碳智慧小屋三部分构成,并具有拓扑灵活、扩展性强、重构性强的特... 为满足智能电网负荷状态监测相关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设计了智慧用能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采用云-端协同架构,由实验操作界面、数据服务器集群和零碳智慧小屋三部分构成,并具有拓扑灵活、扩展性强、重构性强的特点,同时支持多种分布式电源与负荷设备灵活接入,平台可开展非侵入式负荷状态感知实验、家庭能量管理实验及低压故障电弧检测实验。围绕该实验平台,可进一步设计多种理论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实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用能 侵入负荷监测 用户能量管理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谐波导纳参数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数据模拟生成方法
2
作者 王谱宇 丁一帆 +4 位作者 陈鉴祥 刘兴江 方凯杰 程含渺 张小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3-935,I0010,共14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va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在推动电力系统管理智能化及引导用户用电计划合理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用电负荷数据集规模与真实度的制约。现有公共数据集中样本数量与种类以及自建...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va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在推动电力系统管理智能化及引导用户用电计划合理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用电负荷数据集规模与真实度的制约。现有公共数据集中样本数量与种类以及自建数据集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均有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应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居民负荷数据模拟生成方法。首先,通过对采样得到的有限原始电气负荷数据进行规范化预处理及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出其动态谐波导纳参数;其次,提出导纳转移方法将动态导纳参数进行处理,将其约束至一/四象限内以便于仿真验证,利用处理后得出的各谐波次数下导纳与电源参数推导电气负荷谐波导纳数学模型;再次,搭建仿真模型以模拟生成此电气负荷的标准电流波形。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评估提出的方法具有在多场景中(从简单开关负荷到多阶段连续变化负荷、从微秒级周期电流到小时级长时间段过程电流、从单一种类负荷模拟到多种类负荷用电场景构建)均有良好拟合效果,对比现有数据生成方法,在拟真性、广泛性及应用范围上具有显著优势;最后,在动态参数中进一步引入服从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以模拟实际负荷的随机误差,可生成计及实际误差的电气负荷区间电流,极大地提升了所生成数据的科学性与丰富性,可作为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数据集的可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数据集 居民负荷数据模拟生成 动态谐波导纳参数 导纳转移 区间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序列到多序列的轻量级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3
作者 陈文权 吴青华 +1 位作者 季天瑶 李梦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能让用户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获取家庭中各用电器的耗电情况,有利于推动实现碳中和,提升需求侧管理能力。针对一般NILM算法面对的负荷分解误差和模型计算成本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能让用户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获取家庭中各用电器的耗电情况,有利于推动实现碳中和,提升需求侧管理能力。针对一般NILM算法面对的负荷分解误差和模型计算成本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序列到多序列的轻量级NILM模型。模型采取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全卷积结构,并利用卷积核不同通道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了多输出,极大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时间;然后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为不同通道的特征赋予权重,降低模型的负荷分解误差。在数据处理上,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将电器分为单运行状态和多运行状态两类,分别采取功率估计和状态估计两种方式以降低分解误差。模型在REFIT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模型能在大幅度减少计算成本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分解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多输出 深度可分离卷积 通道注意力机制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复杂度自注意力机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4
作者 廖耀华 常艳平 +3 位作者 王恩 魏龄 潘国兵 王海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205,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对于实现智慧用电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对特征相似电器以及微小负荷变化监测精度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力操作视觉变...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对于实现智慧用电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对特征相似电器以及微小负荷变化监测精度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力操作视觉变换器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based on unit force operated vision transformer,UFONILM)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深度学习框架。UFONILM模型的单位力操作(unit force operated,UFO)模块通过层归一化和一系列卷积层有效地提取和利用了多尺度的时间序列数据,特征。在标准的UK-DALE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显示,UFONILM模型在准确性和F1得分上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细粒度的负荷监测场景中。研制了基于UFONILM模型的嵌入式系统,实现了边缘计算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可实时监测和响应电网中的异常用电行为,如违规充电事件。实验检测证明,UFONILM模型嵌入式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监测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具有高效、便捷安装、可扩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边缘侧 侵入负荷监测 深度学习 UFO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算法融合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
5
作者 史茗元 钱本华 +2 位作者 宋自强 王睿 刘尧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95,206,共12页
尽管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存在多工作状态电器预测困难的问题,导致预测精度显著降低。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算法融合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首... 尽管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存在多工作状态电器预测困难的问题,导致预测精度显著降低。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算法融合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首先,对REDD低频数据集进行基于时间的插值、过采样等方式预处理数据。其次,模型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GC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功率特征,将功率特征输入到自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有效提取了输入信号中的关键特征,提高多工作状态电器的预测精度。最后,利用预处理后REDD低频数据集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MAE、SAE和R^(2)指标上均优于对比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负荷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自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数据的生成
6
作者 肖勇 谈竹奎 +4 位作者 钱斌 张俊玮 罗奕 张帆 黄军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是一种无需进入每个用电器内部系统,仅在用户总线入口处安装监测设备的技术.在开展NILM技术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大规模的用户负荷数据来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普适性,此需求不可避免地...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是一种无需进入每个用电器内部系统,仅在用户总线入口处安装监测设备的技术.在开展NILM技术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大规模的用户负荷数据来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普适性,此需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繁重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负担.为克服该挑战,设计了一种结合周期信号频率不变变换(frequency invariant transformation for periodic signals,FIT-PS)原理与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time serie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TimeGAN)的混合模型,记为FIT-PSTimeGAN.针对全球家庭与工业瞬态能量数据集(worldwide household and industry transient energy dataset,WHITED)中的空调、微波炉、吸尘器、冰箱和热水壶5种电器,运用FIT-PS对负荷数据集进行切割和拼接,构建TimeGAN不同状态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评估测试集的效果发现,生成的波形数据与真实数据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进一步采用FIT-PS对训练得到的生成数据进行截取和拼接,生成满足测试需求的完整的单负荷波形和多负荷波形.对这些生成的波形与相同状态下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吻合度很高.与自回归模型和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模型相比,FIT-PS-TimeGAN模型在生成数据的性能方面表现更优.研究结果表明,FIT-PS-TimeGAN混合模型能够有效生成符合标准电器运行规律的波形和场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人工智能 侵入负荷监测 数据生成方法 周期信号频率不变变换 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干扰式智能监测的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特征
7
作者 郭强 陈志强 杨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1,56,共10页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课运动负荷达标率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均为大体育课>篮球课>田径课;②不同性别(t=1.682,P<0.05)、不同年级(t=−3.335,P<0.01)的运动负荷达标率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在80%(OR80%=3.02,P<0.05)和8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OR85%=4.33,P<0.05),男生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女生;在7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时,八年级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七年级(OR75%=6.91,P<0.05)。结论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存在显著的项目、年级和性别差异;②不同体测等级和体重等级下的运动负荷达标率不存在差异性;③运动负荷达标率达到80%及以上水平时,男生达标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运动负荷 智能穿戴 中学体育 干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主成分含噪密度聚类与综合关联分析的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荣伟 唐晓杰 +4 位作者 李龙 徐晓东 洪洲 张雪 吕干云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监控的准确性,研究融合主成分含噪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DBSCAN)的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针对原始负荷特征维度较...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监控的准确性,研究融合主成分含噪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DBSCAN)的混合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首先,针对原始负荷特征维度较高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原始特征数据降维,构建负荷特征模板库,同时,获取负荷电流波形,构建负荷电流模板库。其次,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负荷特征模板库内的样本进行非监督聚类,提取各聚类簇中心。然后,计算待辨识负荷与各特征模板库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完成负荷特征匹配,并计算待辨识负荷的电流波形与电流模板库内各电流波形的综合关联度,完成负荷电流波形匹配。最后,混合两次匹配结果,综合判断待辨识负荷,从而实现高可靠辨识。基于用电数据测试数据集的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各项指标均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侵入负荷辨识 主成分分析 特征降维 DBSCAN聚类 综合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张量补全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缺失数据修复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挺 叶芷杉 +1 位作者 徐嘉成 杨振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04,共11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作为实现智能电网用户侧细粒度感知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需求响应、提高“源-网-荷”互动效率和优化用能,助力实现“30·60目标”。高质量的量测信息是数据驱动型NILM的...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作为实现智能电网用户侧细粒度感知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需求响应、提高“源-网-荷”互动效率和优化用能,助力实现“30·60目标”。高质量的量测信息是数据驱动型NILM的基础,但由于数据采集装置故障、通道拥塞以及延时等都会导致数据缺失,尤其是严重的连续性缺失,由此造成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与分解的精度下降,影响用户画像、需求响应等高级应用。因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P分解的正则化低秩张量补全的量测数据缺失修复方法。算法突破传统单维数据处理局限,对NILM多维量测数据构建了三阶观测张量,从而利用数据内部时序关联性和参量维度间电气关联性进行正则化低秩张量补全。并针对每次核范数计算过程中奇异值分解计算量过大问题,采用基于CP因子矩阵分解的核范数计算降低计算量,减少计算时长,并证明了变换的等效性。最后基于NILM公开数据集iAWE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修复精度,在高缺失率和连续缺失情况下仍能有较好地补全效果,并且通过非侵入式负荷分解实验证明其可有效提高分解精度,对智能电网提升细粒度感知能力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修复 低秩张量 核范数 侵入负荷监测 连续性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PSO-SVM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
10
作者 杨锐 邹晓松 +3 位作者 熊炜 袁旭峰 郑华俊 刘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9,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智能用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负荷的分解与辨识是实现该技术的重要环节。鉴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VMD-FastICA(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智能用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负荷的分解与辨识是实现该技术的重要环节。鉴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VMD-FastICA(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和VMD-Entropy-PSOSVM(variational mode decamposition-entropy-particle swanm optimization fo optimiz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的负荷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VMD对总负荷功率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再依据峭度准则和奇异值分解对分解后的模态分量重构,将单通道盲源分离虚拟成多通道盲源分离,输入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进行负荷信号分离,求取分解负荷波形模态分量的能量与能量熵。构建多维特征矩阵输入建立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optimiz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PSO-SVM),进行负荷的分类辨识。采用开源数据集(reduced electricity dataset,REDD)对实验算法进行仿真,与其他算法相比,验证算法在分解和识别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单通道盲源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能量熵 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计算的轻量级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研究
11
作者 叶灿燊 骆德汉 何家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8,共9页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难以在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端部署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结构的轻量级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分别计算空间注意力和改进后的通道注意力,提高负荷分解的...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难以在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端部署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结构的轻量级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分别计算空间注意力和改进后的通道注意力,提高负荷分解的准确性。另外,文中对不同解码器的设计进行研究,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上采样层中的残差块,减少卷积层中的卷积核个数,使得模型在保证良好的负荷分解性能的同时,拥有更少的参数量和计算量。文中利用公开数据集UK-DALE进行测试,验证所提模型的负荷分解性能和在边缘端部署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分解 注意力机制 编解码器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非介入式负荷监测研究综述
12
作者 黄颖祺 颜钟宗 +1 位作者 郝芃斐 温和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3,共13页
非介入式负荷监测(NILM)能实时获取工业设备负荷状态和能耗信息,为工业节能提供重要数据支撑。NILM在居民负荷监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在工业应用中遇到挑战,主要原因是:1)工业数据涉及行业隐私,公开的工业NILM数据集稀缺;2)工业设备运... 非介入式负荷监测(NILM)能实时获取工业设备负荷状态和能耗信息,为工业节能提供重要数据支撑。NILM在居民负荷监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在工业应用中遇到挑战,主要原因是:1)工业数据涉及行业隐私,公开的工业NILM数据集稀缺;2)工业设备运行特性和工作模式复杂多变。该文从工业NILM数据集、工业负荷特征的提取和选择方法、工业负荷辨识与电量分解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工业NILM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工业NILM模型的优化、适应多行业负荷辨识模型迁移、大规模负荷辨识模型轻量化、负荷辨识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展望。该文的工作对推动工业非介入式负荷监测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介入负荷监测 负荷分解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BiLSTM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13
作者 徐健 胡博 +1 位作者 邢作霞 张鹏飞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142,共10页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负荷分解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欧氏空间序列的输入,难以精确刻画电气设备工作过程中的时序相关性,从而降低了对电气设备的解析精度。此外,家电开关动作可能在时间序列数据中产...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负荷分解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欧氏空间序列的输入,难以精确刻画电气设备工作过程中的时序相关性,从而降低了对电气设备的解析精度。此外,家电开关动作可能在时间序列数据中产生长距离影响,但现有模型很少考虑负荷数据的长距离依赖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该方法基于图理论将总负荷序列转换为包含节点和边的图结构数据,充分考虑节点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并利用GCN进行特征提取。同时,引入BiLSTM神经网络以处理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局限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在分解精度和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分解 深度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叠集成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高精度辨识方法
14
作者 黄宇 何耿生 +4 位作者 刘西卓 刘玺 牟景艳 陈学艳 曾金灿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3-328,共6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通过分析电力总线数据估计单个负荷的功率波形,是电力系统能耗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用户对设备能耗管理需求的增加,NILM的准确性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但它容易受到功率类型、功率水平和负荷变化的影响。单一N...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通过分析电力总线数据估计单个负荷的功率波形,是电力系统能耗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用户对设备能耗管理需求的增加,NILM的准确性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但它容易受到功率类型、功率水平和负荷变化的影响。单一NILM模型面对不同类型的负荷时准确性差异较大,使用单一方法难以在各类负荷上均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堆叠集成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高精度辨识方法 AMEL(Aggregation Method based on Ensemble Learning)。首先,选择在各种类型的负荷中表现最优的几种方法构建NILM模型库;其次,建立一个基于多层感知机(MLP)的NILM模型偏好框架,以实现对不同负荷的高精度监测。在UK-DAL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典型的NILM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降低了35.6%,F1、召回率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分别平均提升了33.5%、30.6%和32.1%。此外,通过比较现有的堆叠集成方法和各类设备的辨识波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集成学习 堆叠方法 序列到序列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去噪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V-I轨迹融合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
15
作者 程志友 胡乐乐 +1 位作者 陈思源 杨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3-71,共9页
在负荷识别领域中,仅使用单一负荷特征难以有效区分相似轨迹的负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V-I(电压-电流)轨迹融合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高频采样数据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基波电压(V_(1))、基波电流(I_(1))... 在负荷识别领域中,仅使用单一负荷特征难以有效区分相似轨迹的负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V-I(电压-电流)轨迹融合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高频采样数据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基波电压(V_(1))、基波电流(I_(1))以及最大谐波电流(I_(h max))。随后使用基波电压分别与基波电流和最大谐波电流相结合,构建了V_(1)-I_(1)轨迹和V_(1)-I_(h max)轨迹。最后将这两种轨迹特征输入到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2D-CNN)中进行负荷分类,通过PLAID和WHITED两个公共数据集进行验证,所提出的负荷识别方法的准确率高达99.66%和99.81%。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增加了信息量,还提高了负荷识别的准确率,在实际电力监控和负荷管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识别 相似轨迹 V_(1)-I_(1)轨迹 V_(1)-I_(h max)轨迹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和残差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16
作者 何健明 李梦诗 +1 位作者 张禄亮 季天瑶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可以从家庭电能表的总功率读数,估算出各用电器的功率。由于对于同一类用电器,其状态种类、各状态持续时长、各状态的功率波形都不同,这使得基于特征工程和聚类的模型的泛化能力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可以从家庭电能表的总功率读数,估算出各用电器的功率。由于对于同一类用电器,其状态种类、各状态持续时长、各状态的功率波形都不同,这使得基于特征工程和聚类的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强;回归模型的分解功率难以迅速跟踪真实功率。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将回归问题转化为在序列每个时刻的多分类问题,并提出基于Attention和残差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该模型基于具有编码器和解码器的seq2seq框架,首先通过嵌入矩阵将高维稀疏one-hot向量映射为低维稠密向量;在编码部分,通过双向GRU从前后两个方向提取序列信息,引入Attention机制计算序列中当前时刻最重要的信息,引入残差连接学习残差部分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异;在解码部分,用回归层组合BiGRU解码结果,取经过softmax函数处理的最大概率功率类别作为结果。该模型在选取REFIT数据集中表现良好,其中测试集与训练集完全独立,表明训练好的模型可以直接应用在新的住宅用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深度学习 BiGRU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与Informer混合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林池 高放 +4 位作者 赵子巍 郭苏杭 李想 张冬冬 武新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1,共8页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存在的负荷分解准确率低、模型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与Informer网络相结合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采用数据分段优化方法对功率信号进行分段,利用多尺度卷积核获取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序列...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存在的负荷分解准确率低、模型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与Informer网络相结合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采用数据分段优化方法对功率信号进行分段,利用多尺度卷积核获取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序列以及自适应提取多维度功率特征,从而形成特征矩阵;基于Informer网络中的概率稀疏自注意力机制在高维空间中充分捕获特性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从而提高预测准确率;利用分解值修正方法消除功率分解值中的“虚假”激活状态,以进一步提高分解精度。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多尺度卷积 Informer网络 分解值修正 数据分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博 葛少云 刘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416-6431,I0011,共17页
随着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其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领域的研究表现出滞后性。为此,在分析NILM中的CS应用必要性后,该文针对CS在NILM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和探... 随着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其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领域的研究表现出滞后性。为此,在分析NILM中的CS应用必要性后,该文针对CS在NILM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和探索。首先,对CS原理与NILM流程进行融合分析,提出压缩感知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3种应用模式;然后,针对3种应用模式的具体流程,展望各应用模式的研究方向和适用场景。在此基础上,从CS要素和负荷分析两个方面,重点探讨CS在NILM中应用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设计适应NILM的测量矩阵、稀疏基和重构算法等CS要素的改进思路,提出在CS框架下事件探测、负荷分解、负荷识别、特征提取等负荷分析方法的实现思路。该文所做工作旨在探索CS在NILM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侵入负荷监测 应用模 负荷分析方法 CS要素改进 事件探测 负荷分解 负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图与时序成像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克新 王小宇 +3 位作者 徐斌 琚佳彬 童力 诸葛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针对在多种电器设备同时运行的场景下,当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存在分解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频谱图与时序成像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进行负荷分解,利用频谱图变换原理将多种电器设备的聚合电流转换成频谱图矩阵,并通过词... 针对在多种电器设备同时运行的场景下,当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存在分解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频谱图与时序成像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进行负荷分解,利用频谱图变换原理将多种电器设备的聚合电流转换成频谱图矩阵,并通过词嵌入将频谱图矩阵变换到高维;然后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单个电器设备的频谱图矩阵并反变换为相应的时序电流;其次,进行负荷分类,将负荷分解得到的各类电器设备的时序电流转换为图像进行分类,分类模型为训练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解和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频谱图 时序成像 深度学习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任务学习框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嘉伟 季天瑶 +1 位作者 梅广 刘紫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4-2083,I0072,共11页
随着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不断升高,高精度与高泛化能力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负荷分解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任务学习框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将实例-批归一化网络与U形网络... 随着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不断升高,高精度与高泛化能力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负荷分解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任务学习框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将实例-批归一化网络与U形网络结合,提取总负荷数据的上下文信息,并利用跨越连接实现对不同尺度的细节特征与全局特征的融合。针对多特征特点,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网络,使模型聚焦重要特征。引入多任务学习框架与后处理操作,去除输出的假阳性片段,实现对目标电器的精准识别。将所提模型与几种代表性模型在UK-DALE(UK domestic appliance-level electricity)数据集与REDD(reference energy disaggregation data set)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性能优于对比模型,具有出色的负荷分解能力与状态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负荷监测 实例-批归一化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高效通道注意力网络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