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殷恒婵
陈勇嘉
杨俊茹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
文摘
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用自编《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5个维度的7个项目上。体育专业大学生随年级的增长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逐渐增加,三年级学生较二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提高,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5个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5个项目涉及4个维度,分别为:成功体验与控制感,环境适应与控制挑战,表现自我,自我接纳和认同维度。
-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心理健康
体育专业大学生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
Keywords
sports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sports majors
non-sports majors
-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关于我国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行为初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韩增源
韩丁
-
机构
天津外语学院
天津体院
-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11-17,共7页
-
文摘
一、前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体育的测定评价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情感行为的测定评价上。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的情感行为包括:态度、价值、兴趣、心理特征和个体的情感状态。据现有资料可知,几年来,国外对体育活动态度的测定评价方法有很多,但经常被采用的还是凯尼恩(Kan Yon)(1968)的对体育活动(ATPA)调查表。这个调查表是基于“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性格”的理论而提出的,但还没有形成手册,
-
关键词
体育活动态度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身心健康
调查表
测定评价
体育教育工作者
心理特征
场地器材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行为分析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鲁琦
吴本连
-
机构
巢湖学院体育系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6,89,共4页
-
文摘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和产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较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卡特尔16PF测试中,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和怀疑性4项指标,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呈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攻击行为倾向于客观归因。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性教育,减少其攻击行为。
-
关键词
体育专业大学生
攻击行为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客观归因
-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aggressive behavior
university students not in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objective cause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