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危重心脏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正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危重心脏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9例危重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均采用OPCABG治疗,使用舒芬太尼作为麻醉镇痛药物,观察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患...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危重心脏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9例危重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均采用OPCABG治疗,使用舒芬太尼作为麻醉镇痛药物,观察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患者开胸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与诱导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搭桥后1 min及术终心脏指数(CI)与插管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的心率(HR)、MAP、CI、中心静脉压(CVP)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在OPCABG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作为麻醉镇痛,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 危重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
2
作者 吴皆男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收治的52例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2月。根据麻醉诱导前给药方案的不... 目的:探讨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收治的52例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2月。根据麻醉诱导前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予以观察组右美托咪定,予以对照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1~T5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麻醉诱导前15 min时,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毕、术后24 h时,观察组CK、CK-MB、LDH、cTnⅠ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保护心肌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保证患者麻醉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右美托咪定 心肌酶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麻醉的影响
3
作者 李金瑞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OPCAB)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行OPCAB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试验组予以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OPCAB)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行OPCAB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试验组予以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征变化情况,麻醉镇痛、镇静效果,苏醒情况,苏醒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麻醉方案下,试验组T0、T2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后VAS、RASS的评分,术中知晓率与常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T1、T3时的HR、MAP均高于常规组,苏醒时间、CS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麻醉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基础体征稳定,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移植血管流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崔仲奇 杨碧波 +2 位作者 高峰 刁国华 马旭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CABG)移植血管通畅性。方法利用瞬时血流测定技术(t...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CABG)移植血管通畅性。方法利用瞬时血流测定技术(transit-time flow meter,TTFM)对105例CCABG和140例OPCABG移植血管进行测量,并记录平均流量(mean flow,Qm)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2组旁路移植血管数目及血管材料无差异。流量测定结果,乳内动脉OPCABG组(n=101)Qm(37.2±26.6)ml/min,PI3.3±1.3;CCABG组(n=75)Qm(39.5±21.8)ml/min,PI3.3±1.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0.612、0.000,P>0.05),大隐静脉流量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OPCABG组(n=335)Qm(36.8±27.4)ml/min,PI3.1±1.5;CCABG组(n=281)Qm(40.9±26.4)ml/min,PI2.9±1.3,t=-1.881、1.751,P>0.05]。2组各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系统移植血管流量测定Qm及PI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OPCABG组与CCABG组比较,移植血管流量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瞬时超声血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出血成功救治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圣 王盛宇 +3 位作者 刘东 赵铁夫 郭小峰 马金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187-187,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因“活动后胸闷痛8年,加重3月”为主诉入院。3个月前发作急性心梗,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部及背部放射,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冠脉三支病变。行药物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但出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因“活动后胸闷痛8年,加重3月”为主诉入院。3个月前发作急性心梗,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部及背部放射,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冠脉三支病变。行药物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但出院后患者仍间断发作胸闷痛,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血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移植血管流量特点分析
6
作者 崔仲奇 杨碧波 +1 位作者 刁国华 马旭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为6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患者合理评价手术效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利用瞬时血流测定技术(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对109例60岁以上(含60岁)及50例<... 目的为6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患者合理评价手术效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利用瞬时血流测定技术(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对109例60岁以上(含60岁)及50例<60岁OPCABG患者移植血管进行测量,并记录平均流量(mean flow,Qm)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60岁以上组乳内动脉Qm(37.4±28.1)ml/min,PI3.4±1.4(n=75),大隐静脉Qm(34.7±20.4)ml/min,PI3.7±2.4(n=259);60岁以下组乳内动脉Qm(41.5±23.6)ml/min,PI3.2±1.0(n=46),大隐静脉Qm(36.6±25.8)ml/min,PI3.4±1.7(n=12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60岁以上组低Qm(<20ml/min)比例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乳内动脉13%(10/75)vs2%(1/46),大隐静脉13%(33/259)vs6%(7/123),χ2=4.296、4.422,P<0.05],高PI(>5)的比例也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乳内动脉15%(11/75)vs2%(1/46),大隐静脉14%(35/259)vs5%(6/123),χ2=4.981、6.491,P<0.05]。结论对60岁以上OPCABG患者的移植血管,尤其应当根据流量测定和患者伴随疾病及血管条件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瞬时超声血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桥血管闭塞对远期再次再血管化的影响
7
作者 武恒朝 王现强 +1 位作者 张旌 孙寒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桥血管闭塞对远期再次再血管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施行OPCAB的连续540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完成冠脉CT检查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长...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桥血管闭塞对远期再次再血管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施行OPCAB的连续540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完成冠脉CT检查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长期随访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主要终点指标是再次再血管化。结果:按照早期是否存在桥血管闭塞分为两组,桥血管闭塞组(30例),桥血管通畅组(51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7.9±1.5年。桥血管闭塞组与桥血管通畅组患者相比,术前持续应用阿司匹林的比例低(46.7%vs.69.6%,P=0.0087),搭桥的血管支数多(3.6±0.8 vs.3.2±0.8,P=0.0046),远期再次再血管化的发生率高(16.7%vs.4.7%,P=0.004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桥血管闭塞组患者的再次血运重建的10年累积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桥血管通畅组(16.67%vs.5.61%P=0.003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桥血管闭塞组患者远期出现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术后早期桥血管闭塞会显著增加患者远期再次再血管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早期 血管闭塞 远期 再次再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尹红 曾丽若 +3 位作者 梅鲁刚 杨晨 胡萍 王晓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治疗,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分为MACCE组24例和无MACCE组17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MACCE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级、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无MACCE组,术中非体外循环比例明显低于无MAC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8,95%CI:1.469~3.690,P=0.000)、NYHA分级(OR=2.181,95%CI:1.184~4.021,P=0.013)、多支血管病变(OR=1.996,95%CI:1.187~3.355,P=0.009)、术中非体外循环(OR=0.660,95%CI:0.541~0.806,P=0.000)是CABG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721~0.923),敏感性为66.70%,特异性为80.60%。结论糖尿病、NYHA分级、多支血管病变、术中非体外循环是CABG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对CABG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预后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红涛 段秀卿 马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9期3-4,5,共3页
目的:通过对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的安全性、术后清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比较,了解舒芬太尼对于OPCABG是否较芬太尼更具优势。方法:拟择期行OPCABG病人40例,年龄40~70岁,体重50~90kg,美国麻醉... 目的:通过对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的安全性、术后清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比较,了解舒芬太尼对于OPCABG是否较芬太尼更具优势。方法:拟择期行OPCABG病人40例,年龄40~70岁,体重50~9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观察组,n=20)和芬太尼组(对照组,n=20)。2组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且相似,但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舒芬太尼用于OPCABG安全平稳,术后病人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芬太尼组,可作为快通道麻醉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舒芬太尼 镇痛药 阿片类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罗伟 孙莹杰 +3 位作者 刘晓宇 于洋 刘康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但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 目的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但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择期行OPCABG患者分为4组(n=15):右美托咪定0.2μg/(kg·h)组、0.4μg/(kg·h)组、0.6μg/(kg·h)组和等渗盐水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h)组、0.4μg/(kg·h)组、0.6μg/(kg·h)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持续时间10 min,随后分别以0.2、0.4、0.6μg/(kg·h)的速率维持至术毕,等渗盐水组以相同速率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分别于入室后(T_0)、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5 min后(T_2)、锯开胸骨时(T_3)、吻合前降支结束(T_4)、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左旋支结束(T_5)和术毕(T_6)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总量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T_3至T_6时段,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组、0.6μg/(kg·h)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较同时段等渗盐水组明显下降(P<0.05)。右美托咪定0.2μg/(kg·h)组、等渗盐水组的体循环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及肺循环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PVRI)在T_3至T_6时段较T_0时刻明显上升(P<0.05)。T_2、T_6时刻与右美托咪定0.6μg/(kg·h)组比较,B组心率及MAP明显上升[T_2:(57±6)次/min vs(52±4)次/min,(72±7)mm Hg vs(63±5)mm Hg;T_0:(72±5)次/min vs(55±6)次/min,(68±5)mm Hg vs(63±5)mm Hg];T_4至T_6时段,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组心脏指数、SVRI、PVRI与同时段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0.6μg/(kg·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等渗盐水组相比,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组、0.6μg/(kg·h)组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单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均明显下降(P<0.05);右美托咪定0.6μg/(kg·h)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上升,单硝酸异山梨酯用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OPCABG中,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剂量、继以0.4μg/(kg·h)维持输注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心肌的氧供需平衡,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循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韦亚林 陈福芳 +6 位作者 陈文胜 关新强 张燕春 毛勇 周亚雄 罗伟 吴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234例OPCAB临床资料,术后出现新发房颤36例(房颤组),未出现房颤198例...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234例OPCAB临床资料,术后出现新发房颤36例(房颤组),未出现房颤198例(非房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新发房颤可能的预后因素有年龄、高血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合并心脏其他畸形、收缩压,术前肌酐、尿酸、射血分数(EF)、左房前后径和肺动脉压力,术后血钾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6.109,P=0.019),频发房早或房速(OR=9.915,P=0.017),肌酐增高(男性>106μmol/L,女性>97μmol/L)(OR=18.798,P=0.019),左房前后径增大(男性>38.7 mm,女性>36.8 mm)(OR=17.894,P=0.000)和EF减低(EF<55%)(OR=11.505,P=0.004)是OP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合并高血压、频发房早或房速、肌酐增高、左房增大和EF减低是OP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新发房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凌云鹏 陈彧 +3 位作者 陈生龙 江龙 沈冬焱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血分数(LVEF≤40%)施行OPCAB,将64例分为2组: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者列为IABP组,共19例;未应用IABP者列为对照组,共45例. 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衰血滤、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IABP组术后需要延长呼吸机带机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8例,对照组3例; χ2=9.429,P=0.002);IABP组术后监护时间延长(超过48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14例,对照组19例; χ2=4.110,P=0.043). 结论在无IABP辅助的情况下,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射血分数 动脉内球囊反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峰 庄熙晶 +1 位作者 高洋 石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接受择期OPCABG的患者435例,根据获取大隐静脉的方式,分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组217例及开放...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接受择期OPCABG的患者435例,根据获取大隐静脉的方式,分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组217例及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组218例,比较2组围术期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低心排综合征和腿部切口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6个月和1年,比较2组静脉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和腿部切口并发症。结果 EVH组围术期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2.30%vs 12.84%,P=0.000)。EVH组与OVH组围术期病死率(1.38%vs 2.29%,P=0.724)、急性心肌梗死(1.38%vs1.83%,P=1.000)和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1.84%vs 2.75%,P=0.7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EVH组与OVH组发生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6%vs 9.17%,P=1.000),EVH组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3.69%vs 17.89%,P=0.000)。术后1年随访,EVH组与OVH组发生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vs 14.22%,P=0.475),EVH组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5.53%vs 25.69%,P=0.000)。结论 EVH与OVH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EVH术后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VH,较OVH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血管移植术 围手术期 大隐静脉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13
14
作者 薛松 肖明第 +4 位作者 胡振雷 袁忠祥 吕志前 叶一舟 施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2月37例重症冠心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麻,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心脏稳定器局部固定心肌,显露...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2月37例重症冠心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麻,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心脏稳定器局部固定心肌,显露目标冠状动脉,切开后置入冠状动脉内血液分流器。一般先做左乳内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吻合,其余血管桥先做桥血管与主动脉的近心端吻合,然后再做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的吻合。结果全组病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搭桥1~6支,(32±05)支。术后10d死亡1例,其余36例未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成熟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的条件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Apelin浓度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殊 张建 +4 位作者 徐银丽 吴海波 金岩 薛晓东 王辉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Apelin检测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间的OPCABG手术病例,仅纳入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Apelin检测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间的OPCABG手术病例,仅纳入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共154例.收集围术期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导致OPCABG-PoAF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吸烟、总胆固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术前血清Apelin值与OPCABG-PoAF具有相关性,其中总胆固醇(B=0.874,Wald=8.506,P=0.004,OR=2.396,95%CI 1.332~4.310)、左室舒张末期容积(B=0.017,Wald=6.305,P=0.012,OR=1.018,95%CI1.004~1.031)和术前血清Apelin值(B=0.000,Wald=4.107,P=0.043,OR=1.000,95%CI 0.999~1.000)是OPCABG-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Apelin值降低是OPCABG-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清Apelin值检测对OPCABG-PoAF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敏烈 孙寒松 +4 位作者 张瑛 罗新锦 唐跃 许建屏 胡盛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n=41)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n=57)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等级、既往病史及手术移植血管种类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2周、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显著改善(P〈0.05)。与CPB组相比,OPCAB组移植血管数目少[(2.6±0.5)支vs(3.0±0.4)支,t=-3.589,P=0.001],手术时间短[(4.43±0.80)h vs(5.35±1.24)h,t=-4.192,P=0.000],术后住院日短(Z=-4.030,P=0.00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Z=-1.985,P=0.047),术后较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3例(56.1%)vs44例(77.2%),χ2=4.907,P=0.027],并发症少[0/41(0%)vs6/57(10.5%),P=0.039],术后3个月随访LVEF[(50.42±9.00)%vs(46.09±9.10)%,t=2.037,P=0.045]和LVEDD[(53.2±5.4)mm vs(56.4±7.2)mm,t=-2.056,P=0.043]更理想。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单纯的心肌再血管化是一个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具有相同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非体外循环组的早期疗效优于体外循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功能不全 循环 循环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海军 刘国栋 +5 位作者 郑建伟 晋炳申 李征 矫艳 姜文斌 于文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2001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共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2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观察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金洪 高峰 +1 位作者 李志坚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非选择性病例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248例50岁以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前均拟定行OPCABG,全...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非选择性病例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248例50岁以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前均拟定行OPCABG,全身麻醉,正中开胸,取自身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等,心脏不停跳下对病变冠状动脉进行血管重建。根据患者年龄分为2组:年龄50~70岁为A组(n=164),年龄≥70岁B组(n=84),观察指标包括死亡率、并发症、术后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移植血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等。结果 A组术后输血量显著少于B组[0 ml(0~6400ml)vs.800 ml(0~2800 ml),Z=-4.606,P=0.000],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短于B组[11 h(3~118 h)vs.14 h(5~189 h),Z=-3.093,P=0.002],乳内动脉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60.4%(99/164)vs.90.5%(76/84),χ2=22.246,P=0.000],桡动脉使用率显著高于B组[60.4%(99/164)vs.11.9%(10/84),χ2=52.957,P=0.000],使用内镜血管取材率显著低于B组[56.7%(93/164)vs.72.6%(60/84),χ2=5.094,P=0.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5.5%(9/164)vs.13.1%(11/84),χ2=4.336,P=0.037],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CABG对高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维保温预防老年男性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佳佳 邱晨 赵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全维保温措施对老年男性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接受OPCABG治疗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手术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 目的探讨全维保温措施对老年男性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接受OPCABG治疗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手术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保温措施,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全维保温措施,分别于进入手术室、麻醉后、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手术结束各时间点记录体温变化,术后记录2组患者末梢循环恢复情况及寒颤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 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手术结束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后末梢皮温温热、肤色红润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2.6%vs 37.0%,P=0.001;91.3%vs 73.9%,P=0.028),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寒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16±0.52)s vs(2.49±0.55)s,P=0.001;2.2%vs 21.7%,P=0.004]。结论全维保温措施对老年男性OPCABG围术期低体温预防效果显著,可作为OPCABG围术期体温维护手段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围手术期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宏涛 宋先忠 郑诒璋 《安徽医学》 2018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CABG组83例和OPCABG组6...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CABG组83例和OPCABG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应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时间、二次开胸率及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输血量、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功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SF-36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