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非事件性新闻写作的理性思考(下)
1
作者 彭朝丞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5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非事件性新闻 思考 新闻写作 新闻事实 “用事实说话” 新闻作品 题材 现场短新闻 思想 新闻素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非事件性新闻写作的理性思考(上)
2
作者 彭朝丞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非事件性新闻 思考 新闻写作 新闻传播 新闻事实 中国新闻奖 指导 新闻主题 新闻由头 系列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事件性新闻的指导性特质
3
作者 叶凌 祁承华 《新疆新闻界》 1992年第4期13-13,共1页
非事件新闻是指综合记述、评论某些事实的新闻。它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世界变化的多重信息的同时,以强烈的理性征服读者,显现出独立的指导品格和目标个性。(一) 1991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述评《变化就在你的身边——从衣食住行看... 非事件新闻是指综合记述、评论某些事实的新闻。它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世界变化的多重信息的同时,以强烈的理性征服读者,显现出独立的指导品格和目标个性。(一) 1991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述评《变化就在你的身边——从衣食住行看中国》。文章以大量典型材料,勾画出当代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恢宏图景,充分展示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深刻变化。通过对世象的描述,作者还把物质生活变化对人们固有观念的冲击与改变加以阐发,从而把这种变化推入一个更加深刻的层面,标明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而且推动着时代变迁。这是一篇指导性很强的新闻,但它不是报道一两个突出的事件,而是写了一个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断面,并且不具有明确的时间、地点、情节、场景,由此可以判定它是一篇非事件新闻。本文所论述的非事件新闻的指导性,即是指它在政治思想方面(包括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对人们所能起到的指点、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事件性新闻 事件新闻 记者述评 工作方法 固有观念 事件 引导作用 事物发展规律 现实生活 人民物质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事件性新闻及其写作
4
作者 宋志耀 《新疆新闻界》 1991年第5期31-31,共1页
一、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 1963年第1期《新闻业务》上,曾发表了寄晨同志撰写的《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就提出了“非事件性新闻”这个概念。该文谈到新闻写作时认为,还有一类新闻不能完全用我们所肯定的新闻写作理论的... 一、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 1963年第1期《新闻业务》上,曾发表了寄晨同志撰写的《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就提出了“非事件性新闻”这个概念。该文谈到新闻写作时认为,还有一类新闻不能完全用我们所肯定的新闻写作理论的框框去套,作者说:“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一部分非事件性的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组织性的新闻”。从此,“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界就作为一个新闻种类被提出来了。1980年5月新华社在国内新闻业务改革座谈会上,又重点研究了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问题。接着在该社业务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探讨性文章。随后,一些新闻刊物也相继发表了探讨性的文章。比如1981年第1期《新闻战线》上发表了张铭青同志的《探讨“非事件性新闻”》一文;1982年第1期《福建日报通讯》上发表了祁泰同志的《“非事件性新闻”浅析》;1982年第11期上海《青年报之友》上编发了《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材料,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事件性新闻 新闻写作 事件 青年报 福建日报 新闻业务 《新闻战线》 业务改革 事件新闻 《北京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早期淡漠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昕 杜冰滢 +3 位作者 谷正盛 孙旭 蔡晨 毕晓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探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患者早期淡漠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ICE患者244例,男156例、女88例,年龄为(63.1±9.7)岁。根据入院时淡漠... 目的探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患者早期淡漠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ICE患者244例,男156例、女88例,年龄为(63.1±9.7)岁。根据入院时淡漠评估量表-临床医师版(AES-C)评分分为淡漠组(评分≥33分,n=64)和非淡漠组(评分<33分,n=180)。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液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病因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卒中,后者再进行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试验(TOAST)分型;使用Fazekas量表对白质损伤进行评分。于发病2周内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听觉语词学习测验(AVLT)、数字广度测验(DST)、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数字连线测验(TM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和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期淡漠的影响因素。结果NICE患者早期淡漠的发生率为26.2%(64/244)。与非淡漠组相比,淡漠组患者的年龄较大,而BMI和受教育年限较低(均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首次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azekas量表评分结果提示,淡漠组患者的脑白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04)。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提示,淡漠组患者认知障碍(MoCA总分<26分)发生率高于非淡漠组[46.1%(83/180)vs 59.4%(38/64),P=0.047]。淡漠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能力明显减退(均P<0.05),两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淡漠组PSQI、HAMA、HAMD得分高于非淡漠组,且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于非淡漠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D得分、年龄和TMT-A用时为NICE后早期淡漠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淡漠的NICE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且更易出现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HAMD得分、年龄和TMT-A用时为NICE后早期淡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淡漠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的神经科应用:未来路在何方?——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血小板反应性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玮琪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20-422,共3页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神经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元老级药物,多项临床研究已经明确其在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氯吡格雷则是继阿司匹林后又一重磅药物,对于神经内科缺血性卒中患者安全...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神经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元老级药物,多项临床研究已经明确其在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氯吡格雷则是继阿司匹林后又一重磅药物,对于神经内科缺血性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致残脑血管事件 研究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要关注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及其定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玮琪 马琳 +2 位作者 荆京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69-472,469,共4页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在我国具有庞大的人群基础。NICE人群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轻型缺血性卒中、迅速缓解且未遗留残疾的卒中。其中轻型...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在我国具有庞大的人群基础。NICE人群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轻型缺血性卒中、迅速缓解且未遗留残疾的卒中。其中轻型卒中和TIA患者在临床表现、临床预后和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均较为相似,所以建议统一进行诊疗。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群健康素质及面临的防治任务,NICE人群是最为重要的防治对象,也是目前脑血管病的最佳防控窗口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轻型卒中 短暂脑缺血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玮琪 马琳 +2 位作者 荆京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89-493,共5页
分子标记物可使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更加精确,但不同种族人群间存在卒中发生的原因以及基因位点的差异,... 分子标记物可使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更加精确,但不同种族人群间存在卒中发生的原因以及基因位点的差异,从而使其对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也不尽相同。由于基因类型和蛋白存在与否的不同,患者对相同药物可能存在不同的收益,所以在决定诊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新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无需代谢、直接起效,可能为未来的精准化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分子标记物 药物基因组学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及预后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梦圆 陈玮琪 +2 位作者 荆京 王拥军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73-476,共4页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轻型卒中,在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比例及其流行病学趋势逐年升高。NICE早期复发风险高,且存...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轻型卒中,在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比例及其流行病学趋势逐年升高。NICE早期复发风险高,且存在低知晓率、低诊疗率、低住院率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改进TIA的定义,制定预防早期卒中的最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TIA和轻型卒中认识的深入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TIA的发病率及卒中复发风险在发达国家存在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流行病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定义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冲 陈玮琪 +2 位作者 荆京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77-482,共6页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处于不稳定状态,早期复发进展为严重卒中的风险较高。目前,不同的临床评分系统是临床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模型,但随着近些年对影像及...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处于不稳定状态,早期复发进展为严重卒中的风险较高。目前,不同的临床评分系统是临床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模型,但随着近些年对影像及分子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同样能够预测卒中复发风险,进而指导HR-NICE人群的早期干预及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同时可以降低国家卒中负担。本文根据近年对于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对HR-NICE的定义、临床、影像和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其预后评判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短暂脑缺血发作 轻型卒中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预后评估
11
作者 郭艺楠 裴璐璐 +2 位作者 司盼 许予明 宋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在我国NICE拥有庞大的人群基础,2012年开展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在我国NICE拥有庞大的人群基础,2012年开展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RⅡ)结果显示,与2007年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循证医学治疗
12
作者 马琳 陈玮琪 +2 位作者 荆京 王拥军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83-488,共6页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对HR-NICE人群进行快速评估、早期干预以及建立专病管理系统等综合管理。同时在治疗方...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对HR-NICE人群进行快速评估、早期干预以及建立专病管理系统等综合管理。同时在治疗方面,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HRNICE人群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抗凝或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就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管理和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致残脑血管事件 综合管理系统 抗栓 二级预防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振华 刘著 胡全忠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407-412,共6页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60%。近年来,NICE的治疗从最初的单药抗血小板到双联抗血小板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证明21 d的短程、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具有更高的...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60%。近年来,NICE的治疗从最初的单药抗血小板到双联抗血小板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证明21 d的短程、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NICE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获益的同时会增加出血风险,目前对于NICE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溶栓治疗仍存在争议,但可预知的是,NICE的类型、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药物剂量等可作为后续研究设计考虑的影响因素。对于携带CYP2C19 LOF基因的NICE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另外,其他基因的多态性对NICE的预后也存在较大影响,基因多态性研究或成为未来卒中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缺血卒中 短暂脑缺血发作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司盼 裴璐璐 +3 位作者 方慧 郭艺楠 许予明 宋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卒中和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统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具有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的特点,是严重的、需要紧急干预的事件。至今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卒中和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统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具有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的特点,是严重的、需要紧急干预的事件。至今尚无公认的对NICE预后预测价值高的生物标记物。寻找快速准确的NICE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血栓形成因子、炎症因子、代谢异常、基因学等对NICE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短暂脑缺血发作 生物学标记物 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新颖·深刻──谈新闻精品题材的特性
15
作者 陈金松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新闻精品 重大题材 人民群众 非事件性新闻 时代精神 农村改革 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改革开放 “两个文明”建设 热点问题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的快代谢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1例报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晓彤 刘佩芳 +2 位作者 蔡涵璐 王宇 王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8期814-816,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1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16小时”于2021年10月14日14:38入院。患者于16 h前睡前发现翻身困难,自觉右侧肢体稍无力,右上肢可抬举,右下肢可行走,未予药物治疗,约1 h后入睡。晨起时仍有右侧肢体无力,上肢抬举费力,于搀...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1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16小时”于2021年10月14日14:38入院。患者于16 h前睡前发现翻身困难,自觉右侧肢体稍无力,右上肢可抬举,右下肢可行走,未予药物治疗,约1 h后入睡。晨起时仍有右侧肢体无力,上肢抬举费力,于搀扶下可缓慢行走,伴言语笨拙,但可理解他人语言。无肢体麻木感,无头痛、头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缺血卒中 CYP2C19基因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发现携带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1例报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博 赵彩君 常立国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8期817-820,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3岁,农民。主诉“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4.5小时”,于2021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5 h吃饭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但语句尚连贯,伴右侧肢体无力,右面部及右上、下肢麻木不适,右上肢抬举及持物尚可,右下肢行...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3岁,农民。主诉“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4.5小时”,于2021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5 h吃饭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但语句尚连贯,伴右侧肢体无力,右面部及右上、下肢麻木不适,右上肢抬举及持物尚可,右下肢行走无明显拖拽。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声音嘶哑,无视物模糊、变形、闪光,无耳鸣、耳聋、听力下降,无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为求系统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缺血性卒中”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致残缺血脑血管事件 CYP2C19基因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新闻叙事个人化呈现技巧的三个“冲突” 被引量:2
18
作者 欧阳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0-151,共2页
个人化呈现是新闻叙事中的一种重要技巧。概括来说,就是在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时,往往先以引人人胜的人物小故事开头,通过故事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新闻主题,最后又回到开头时的人物身上,作点化式结尾。这种个人... 个人化呈现是新闻叙事中的一种重要技巧。概括来说,就是在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时,往往先以引人人胜的人物小故事开头,通过故事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新闻主题,最后又回到开头时的人物身上,作点化式结尾。这种个人化呈现及故事化描述的手法,常常使本来抽象、枯燥的非事件性新闻变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人情味,更能吸引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叙事 个人化 “冲突” 非事件性新闻 电视 故事化 新闻主题 吸引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S-V语序构式体系内的英语中动构式探析
19
作者 王凤娥 蒋向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0-176,共7页
通过比较英语中动构式与英语语言中符合S-V语序的几种相关构式之间的关系,对英语中动构式进行了探讨。以非事件性为语义特征,考察英语中动构式在英语语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构式之间的关系;以事件性、施事性、自控度作为参项,了解... 通过比较英语中动构式与英语语言中符合S-V语序的几种相关构式之间的关系,对英语中动构式进行了探讨。以非事件性为语义特征,考察英语中动构式在英语语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构式之间的关系;以事件性、施事性、自控度作为参项,了解英语中动构式的句法形式、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将英语中动构式的句子分为典型中动句和非典型性中动句两大类,典型中动句用于表达受事或非施事主语的某种特性或固有属性,此类句子具有非事件性特征;非典型性中动句用于表达受事或非施事主语在特定情景类型下的特定事件中体现出来的某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中动构式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非事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者的编辑意识
20
作者 沈兴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6期23-29,共7页
记者的编辑意识沈兴耕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是应用新闻学里的两个分支,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侧重学习写作方面的知识,研究写作方面的技巧,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在我看来,新闻写作与新闻编辑的关系,除了上面讲... 记者的编辑意识沈兴耕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是应用新闻学里的两个分支,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侧重学习写作方面的知识,研究写作方面的技巧,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在我看来,新闻写作与新闻编辑的关系,除了上面讲的一般意义上的关系、个性的关系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编辑意识 新闻写作 新闻编辑 全局观念 非事件性新闻 经济报道 地区平衡 编辑工作 平衡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