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1
作者 邱攀攀 何小海 +1 位作者 梁子飞 吴小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45-149,共5页
现有的大多数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在提高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不能很好地增强图像的边缘细节、保持色彩信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种结合DCT变换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算法根据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后不同子带的... 现有的大多数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在提高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不能很好地增强图像的边缘细节、保持色彩信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种结合DCT变换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算法根据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后不同子带的特点对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采用不同的增强方法进行处理。为了修复增强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偏移,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了颜色修复。最后通过简单锐化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算法提高了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保留了完整的边缘细节信息,具有更好的色彩保真度,从视觉效果和性能指标上来看都优于curvelet变换的方法和DCT变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变换 curvelet变换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采样光电编码器莫尔条纹信号分析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左洋 龙科慧 +3 位作者 刘兵 刘金国 周磊 乔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36-1940,共5页
为实现高精度光电编码器非匀速转动时动态细分误差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采样的莫尔条纹光电信号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将采集到的编码器非均匀信号数据重构出真实的信号波形.然后,根据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分析... 为实现高精度光电编码器非匀速转动时动态细分误差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采样的莫尔条纹光电信号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将采集到的编码器非均匀信号数据重构出真实的信号波形.然后,根据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分析重构信号,同时推导出信号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的计算表达式,运用软件仿真评估算法可行性.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21位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精码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信号参数与细分误差的关系获得动态细分误差,其细分极值误差为+2.41"和-3.0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利用信号重构和傅里叶变换算法得到信号参数,真实的反应了莫尔条纹信号质量,在编码器非匀速转动时,可有效地测量动态细分误差,为实际工作现场编码器精度误差的实时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编码器 均匀采样 细分误差 莫尔条纹 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非均匀采样复原理论进行裂纹修复的混合分辨率多视角图像超分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兰 傅志中 +1 位作者 李晓峰 曾蕾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82,共7页
混合分辨率模型是多视角视频编码用来降低比特率的一种重要描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图像/视频序列的超分辨方法。在多视角框架中,使用相邻高分辨图像的高频信息对当前视角的低分辨图像进行高频成分补充,从而实现超分辨。邻域高... 混合分辨率模型是多视角视频编码用来降低比特率的一种重要描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图像/视频序列的超分辨方法。在多视角框架中,使用相邻高分辨图像的高频信息对当前视角的低分辨图像进行高频成分补充,从而实现超分辨。邻域高分辨图像帧的投影图包含裂纹,本文使用了非均匀采样复原理论对其进行了修复,投影图中的其它空洞则由原始低分辨图像帧的上采样图像进行了填充。接着使用空洞填充反变换方法以及DCT离散余弦变换对图像进行频率分解,将投影图的高频成分与原始低分辨图像的低频成分进行融合,再经过IDCT离散余弦反变换即得到了最终的超分辨图像。实验仿真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超分辨图像比传统的插值上采样图像以及基于DCT的上采样图像无论是主观和客观评价,均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辨率 图像超分辨 DCT离散余弦变换 均匀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衬底温度和贝叶斯估计的红外非均匀性校正(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艳秋 孙强 +1 位作者 赵建 姚凯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共8页
分析了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校正法(NUC)和基于场景的NUC算法各自的优势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根据上电时刻焦平面衬底的温度值,从FLASH中提取事先存储的对应温度区间的增益和偏置校正参数... 分析了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校正法(NUC)和基于场景的NUC算法各自的优势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根据上电时刻焦平面衬底的温度值,从FLASH中提取事先存储的对应温度区间的增益和偏置校正参数,初步消除探测器的非均匀性。通过分析初步校正后图像残余非均匀性噪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算法NSCT,对经过NSCT分解后的子带图像,利用贝叶斯阈值逐点进行信号方差和噪声方差估计,计算出残余非均匀性噪声后并加以去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校正精度,并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联合非均匀性校正 基底温度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贝叶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UDC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扬 戴明 周箩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966,共6页
针对同一场景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提出了基于非下采样均匀离散Curvelet变换(NSUDCT)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使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MCWS)算法对源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对各分割结果进行叠加得到联合区域图。然后对源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均匀... 针对同一场景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提出了基于非下采样均匀离散Curvelet变换(NSUDCT)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使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MCWS)算法对源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对各分割结果进行叠加得到联合区域图。然后对源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均匀离散Curvelet分解,分解后的低频系数采用区域对比度和区域标准差作为量测指标进行融合,高频方向系数使用基于局部能量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并对融合系数做一致性检测。最后通过各频带融合系数重建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视觉效果和量化数据,相比基于NSUDCT的像素融合方法,此文方法的熵值提高了9.87%,交叉熵减少了68.04%,互信息提高了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均匀离散curvelet变换 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梯波的周期非正弦电压精密测量——阶梯波研究之四 被引量:5
6
作者 陆祖良 杨雁 +1 位作者 黄璐 王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1-490,共10页
经典傅里叶变换要求采样数据必须布满整个周期。以周期非正弦波分析为例,提出一种利用规则分布的部分采样数据仍可进行傅里叶变换的新方法。以阶梯波为参考的差分测量用于周期非正弦波,在每个阶梯波台阶上丢弃起始和结束部分的采样以克... 经典傅里叶变换要求采样数据必须布满整个周期。以周期非正弦波分析为例,提出一种利用规则分布的部分采样数据仍可进行傅里叶变换的新方法。以阶梯波为参考的差分测量用于周期非正弦波,在每个阶梯波台阶上丢弃起始和结束部分的采样以克服过渡过程和吉布斯现象后,高频分量的傅里叶变换将产生明显偏差。为克服这种偏差,将傅里叶变换的基函数(三角函数)作同样的离散,组成相应的影响矩阵,其逆矩阵将能恢复准确结果。由于影响矩阵的阶次是最高谐波次数的2倍,一般情况下求逆十分困难,并需要较大存储空间。提出了使影响矩阵成为稀疏因而简化运算的条件。进一步讨论了基于阶梯波的差分采样所需要的限幅条件在周期非正弦电压下的表现及其应对方法。模拟和演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极大减少计算量,仍具有较高准确度。最后探讨了该方法扩展到一般采样缺失情况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周期非正弦电压 阶梯波 谐波分析 离散傅里叶变换 均匀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T结合NSCT的快速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少辉 崔仲远 于来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4,共5页
将图像的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分开考虑,它们有各自的融合规则.首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获得高频系数部分,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得低频和高频信息进行初步融合,最后与离散小波变换的结果进行二次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优秀算法比较,此算... 将图像的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分开考虑,它们有各自的融合规则.首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获得高频系数部分,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得低频和高频信息进行初步融合,最后与离散小波变换的结果进行二次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优秀算法比较,此算法表现出更好的视觉融合效果和更短的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离散小波变换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二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CT和DFRFT的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绍海 赵思澄 郑蕾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11,共4页
为了有效地克服外界攻击对数字水印的破坏性,增强数字水印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ample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与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DFRFT)相结合的数字水印算... 为了有效地克服外界攻击对数字水印的破坏性,增强数字水印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ample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与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DFRFT)相结合的数字水印算法。首先,通过Logistic置乱处理水印信号,增强水印的安全性;然后,对宿主图像进行NSCT分解,对其中的低频分量进行DFRFT分解;最后,将置乱的水印图像嵌入到DFRFT分解系数中,从而进一步加强水印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还可以有效地抵抗外界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Logistic置乱 数字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涂刚 陈振东 王一举 《科技通报》 2018年第5期222-226,共5页
为实现数字水印的隐蔽嵌入,提高水印鲁棒性和信息量,基于小波离散变换(DWT)、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奇异值分解(SVD)提出了一种数字水印算法。利用Arnold变换实现水印图像的置乱加密;通过NSCT处理载体图像得到大小相同的低频子... 为实现数字水印的隐蔽嵌入,提高水印鲁棒性和信息量,基于小波离散变换(DWT)、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奇异值分解(SVD)提出了一种数字水印算法。利用Arnold变换实现水印图像的置乱加密;通过NSCT处理载体图像得到大小相同的低频子带,对该低频子带进行小波分解,然后进行SVD;确定嵌入强度,并将置乱的水印信息嵌入到奇异值中,重构低频分量;通过小波逆变换和NSCT逆变换实现水印嵌入。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水印嵌入信息量前提下,该算法能够满足水印的隐蔽性;同时可抵抗噪声、滤波、压缩、剪切、旋转等攻击,鲁棒性较强;PSNR值在30 d B以上,NMSE值均在0.2以下。所述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不可见性以及抵抗各种攻击的能力,对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小波离散变换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ST-DWT-ICSAPCNN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娜 潘晴 田妮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7-503,共7页
为了增加融合图像的信息量,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和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的互补优势,提出了改进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采用NSST对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 为了增加融合图像的信息量,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和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的互补优势,提出了改进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采用NSST对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分解,得到相应的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利用DWT将低频子带进一步分解为低频能量子带和低频细节子带,并利用最大值选择规则融合能量子带;采用改进连接强度的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Improved Connection Strength Adaptive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ICSAPCNN)分别融合细节子带和高频子带,并对能量子带和细节子带进行DWT逆变换,得到融合的低频子带;采用NSST逆变换重构出细节信息丰富的融合图像。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方面均优于其他几种算法,且能同时适用于红外与可见光源图像、医学源图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图像 图像融合 离散小波变换 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分解和改进稀疏表示的脑部图像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亚加 邱啟蒙 +1 位作者 刘恒 邵建龙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2-61,共10页
为克服单一模态脑部图像的局限性,进而突出病灶细节信息,提高视觉清晰度,降低时间成本,提出了一种NSST域下结合DWT和改进稀疏表示的算法框架。首先,NSST分解源图像获取高、低频分量,DWT对低频分量进一步分解生成对应的能量子带及细节子... 为克服单一模态脑部图像的局限性,进而突出病灶细节信息,提高视觉清晰度,降低时间成本,提出了一种NSST域下结合DWT和改进稀疏表示的算法框架。首先,NSST分解源图像获取高、低频分量,DWT对低频分量进一步分解生成对应的能量子带及细节子带。其次,利用SPCNN融合低频能量子带,多范数加权度量改进的稀疏表示融合低频细节子带,继而用逆DWT进行融合,并经SPCNN融合高频子带。最后,逆变换得到期望的脑部图像。从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两个维度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对比另外4种主流的活跃度水平计算方法,新推出的方法能够兼顾信息的数量和集中程度,效果最优。较之当前主流融合算法,新方法突出了病灶信息,提高了融合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在视觉效果和客观指标上均有显著优势,能够为临床诊断、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离散小波变换 改进稀疏表示 多范数加权度量 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于NSST-DCT的零水印算法
12
作者 蒋飞凤 刘俊言 +2 位作者 李婷 罗梦江 李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13期121-121,共1页
目前漫画作品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分析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两者各自的特点,并将两者应用于漫画零水印算法中。同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检测该算法的性能,浅谈零水印中引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和离散余... 目前漫画作品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分析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两者各自的特点,并将两者应用于漫画零水印算法中。同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检测该算法的性能,浅谈零水印中引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水印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 离散余弦变换(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