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下遥感图像融合 被引量:6
1
作者 熊璋玺 刘明亮 +1 位作者 郭擎 李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果以满足图像进一步应用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基于区域清晰度加权和导向滤波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剪切波变换将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 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果以满足图像进一步应用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基于区域清晰度加权和导向滤波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剪切波变换将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与全色图像分别分解为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针对高低频子带的特点分别设计高低频子带融合规则;对融合系数取剪切波逆变换和亮度-色度-饱和度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与6种典型融合方法通过9种包含光谱和空间质量评价的指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都达到了极好效果,在提升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的保留了光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光谱图像 全色图像 区域清晰度加权 导向滤 非下采样剪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参数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汤韦 李景叶 +3 位作者 王建花 薄昕 耿伟恒 叶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1,I0002,I0003,共12页
常用的叠后地震属性主要有相干体(描述波形相似性)、曲率体(表征构造应力引起的地层弯曲程度)、倾角体(刻画地层构造变化特征)等,但仅仅依靠单一属性很难准确地预测地下裂缝分布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参数... 常用的叠后地震属性主要有相干体(描述波形相似性)、曲率体(表征构造应力引起的地层弯曲程度)、倾角体(刻画地层构造变化特征)等,但仅仅依靠单一属性很难准确地预测地下裂缝分布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参数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A-PCNN)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NSST分解算法,将多种属性数据分解为高、低频子带,将融合后的多尺度、多方向高、低频子带进行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多属性融合结果,可进一步提取裂缝的轮廓及细节信息。具体步骤为:①提取描述相同尺度裂缝的多种地震属性(相干、曲率及倾角等属性),通过NSST将多种属性分解为高、低频子带,其中高频子带包含更多的裂缝细节信息,低频子带可更好地刻画裂缝轮廓且具有丰富的能量信息。②对高频子带运用PA-PCNN模型进行融合,无需人工设置参数,得到更全面的高频数据;结合八邻域的改进拉普拉斯算子加权和与局部能量加权方法对低频子带进行融合,使低频数据更好地保留细节及能量信息,以得到丰富的低频数据。③通过逆NSST方法有效地完成属性融合裂缝预测。运用所提方法对M区属性数据进行测试,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结果,证明基于NSST—PAPCNN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预测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剪切变换 脉冲偶合神经网络 自适应参数 属性融合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三变量模型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满红 刘卫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5-1053,共9页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三变量阈值滤波和多分辨引导滤波,本文提出一种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图像去噪的有效方法。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以三变量非高斯模型对方向带通子带系数间相关性进行建模,采用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推导出三变量收...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三变量阈值滤波和多分辨引导滤波,本文提出一种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图像去噪的有效方法。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以三变量非高斯模型对方向带通子带系数间相关性进行建模,采用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推导出三变量收缩阈值函数。此外,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多分辨引导滤波进行平滑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噪声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去噪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同时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与其他滤波算法相比,该去噪算法可得到更高的客观数据及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变换 三变量非高斯模型 引导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傅瑶 孙雪晨 +3 位作者 薛旭成 韩诚山 赵运隆 曲利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9-434,共6页
为了同时改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提高遥感图像信息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融合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HIS变换,获取其亮度分量;分别对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非... 为了同时改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提高遥感图像信息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融合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HIS变换,获取其亮度分量;分别对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取其高低频系数;采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算法和加权融合对高低频系数进行选取;最后,经过逆HIS变换和逆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得最终融合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融合方法处理后遥感图像的光谱失真少,信息量和清晰度都优于其他传统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下采样小波变换红外光谱数据去噪 被引量:15
5
作者 宗靖国 秦翰林 +3 位作者 何国经 袁胜春 刘德连 赵小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5-1109,共5页
为了降低噪声对实测红外光谱信号的影响,引入了一种非下采样小波变换的红外光谱数据去噪方法。采用非下采样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的多尺度细节特征;根据光谱信号和噪声在不同尺度上的差异,通过应用变分偏微分... 为了降低噪声对实测红外光谱信号的影响,引入了一种非下采样小波变换的红外光谱数据去噪方法。采用非下采样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的多尺度细节特征;根据光谱信号和噪声在不同尺度上的差异,通过应用变分偏微分方程方法调整分解后的各子带系数;重构各子带就可以将原始光谱信号中真实信号和噪声分离,从而达到剔除噪声的目的。通过两组实验对比传统小波和该方法针对红外光谱数据的消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非下采样小波变换在红外光谱数据去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噪声,很好地保持信号的形状,并且均方误差较小;在实际的红外光谱数据处理中能够获得较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数据 光谱去噪 非下采样变换 变分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多聚焦图像融合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帅奇 王洁 +3 位作者 安彦玲 李子奇 胡绍海 王文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1,共6页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时频分离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ST分解,其次对分解的低...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时频分离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ST分解,其次对分解的低频系数进行基于CNN的融合策略.最后对分解的高频系数进行基于向导滤波(guided filtering,GF)的改进加权的拉普拉斯能量和(improved weighted sum of Laplace energy,IWSML)模取大融合策略,然后将根据不同融合规则融合后的频率系数进行NSST反变化获取输出的清晰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利于人眼接受的视觉效果图,且有效地提高了融合图像的客观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聚焦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向导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中子/X射线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贺林峰 张晓敏 +4 位作者 武梅梅 林强 袁石磊 刘晓光 杨民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2-674,共13页
由于中子与X射线的成像特性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将这两种成像模式下的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进行融合,可以丰富图像细节的信息量。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中子/X射线图像融合算法... 由于中子与X射线的成像特性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将这两种成像模式下的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进行融合,可以丰富图像细节的信息量。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中子/X射线图像融合算法,所提出的方法通过NSCT算法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有效地保留了各层信息,使得融合图像展现出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同时,为了更好地保留源图像的信息,本研究对图像的不同频带分别采用取平均、绝对值取大和结合PCNN系数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通过选取结构较为复杂的石英表、机械表以及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的U盘进行中子与X射线图像采集,并利用多种客观评价指标定量评价基于小波变换融合、拉普拉斯变换融合、NSCT融合、NSCT-PCNN融合、Zhu的方法以及本文提出的方法生成中子与X射线融合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融合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图像融合效果,获得清晰的目标信息,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同时保留丰富的细节信息,在客观评价标准和视觉效果上均优于其他典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中子图像 X射线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基于稀疏表示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春晖 郭蕴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73-1780,共8页
为了提高图像融合的效率和质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和4方向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快速NSCT分解,生成一系列低通和高通子带。对于低频子带,利用自适应生成的DCT过完备字典进行快速的... 为了提高图像融合的效率和质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和4方向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快速NSCT分解,生成一系列低通和高通子带。对于低频子带,利用自适应生成的DCT过完备字典进行快速的4方向稀疏表示和系数融合;对于高频子带,则利用高斯加权区域能量最大的融合规则进行系数融合。快速NSCT将传统NSCT的树形滤波结构转变为多通道滤波结构,能成倍提高分解效率;快速的稀疏融合则抛弃了传统的滑动窗口方法,以水平、垂直、对角线4个方向进行稀疏表示和稀疏融合,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算法能在不影响融合质量的条件下将算法效率提高近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稀疏表示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秋余 杨子 +2 位作者 李凯 晏燕 豆奇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101,共7页
针对现有的图像哈希算法普遍存在对几何攻击(如:尺度、旋转)鲁棒性不足,以及不适合彩色图像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图像正则化,对分块后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把对变换系数... 针对现有的图像哈希算法普遍存在对几何攻击(如:尺度、旋转)鲁棒性不足,以及不适合彩色图像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图像正则化,对分块后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把对变换系数求得的统计值作为中间感知哈希;然后利用块与块统计值之间的关系对中间感知哈希进行量化;最后利用混沌序列对量化后的感知哈希序列进行加密,得到最终感知哈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内容保持操作具有强鲁棒性,并具有很好的唯一性,在碰撞率和检错率方面均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认证 图像哈希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图像正则化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检测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仕茹 杨红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4,共7页
针对灰度图像融合的分辨率低及现有的彩色图像融合方法融合的图像色彩不自然、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的特点,在此提出一种基于Snake模型的区域检测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的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首先对彩色可见光图像进行... 针对灰度图像融合的分辨率低及现有的彩色图像融合方法融合的图像色彩不自然、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的特点,在此提出一种基于Snake模型的区域检测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的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首先对彩色可见光图像进行亮度、色度和饱和度(IHS)颜色空间变换提取亮度分量,并用Snake模型对红外图像的目标区域进行检测;然后对亮度分量和目标替换的红外图像应用NSCT分解,对所得到的高频系数采用像素点"绝对值和取大"、低频系数采用基于"亮度重映射技术"的加权融合规则进行融合;通过对融合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的亮度分量,最后运用颜色空间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融合方法既能保持可见光图像的高分辨率和自然色彩,又能准确保留红外图像中检测出的目标信息,获得视觉效果较好、综合指标较优的融合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KE模型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红外与彩色可见光图像 彩色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KF矢量HMT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数字水印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向阳 牛盼盼 +2 位作者 田静 杨红颖 徐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9,共10页
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及隐马尔可夫树(HMT)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BKF(Bessel K Form)矢量HMT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图像水印算法.水印嵌入时,首先对原始载体图像进行NSST;然后构造自适应高阶水印嵌入强度函数;最后选择重要的NSS... 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及隐马尔可夫树(HMT)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BKF(Bessel K Form)矢量HMT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图像水印算法.水印嵌入时,首先对原始载体图像进行NSST;然后构造自适应高阶水印嵌入强度函数;最后选择重要的NSST高频系数乘性嵌入水印.水印检测时,首先根据NSST系数的非高斯分布特性及NSST系数间的子带内、方向间、尺度间等多种相关特性,建立具有强描述能力的BKF矢量HMT模型;然后利用最大期望(EM)方法,估计出BKF矢量HMT模型参数;最后结合BKF矢量HMT模型和最大似然(ML)检验理论,构造出数字水印检测器并提取水印.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 矢量HMT BKF分布 非下采样剪切变换 自适应嵌入强度 最大似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地物分割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闵锋 彭伟明 +2 位作者 况永刚 毛一新 郝琳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5,共7页
针对遥感地物图像具有背景复杂且种类众多的特点,利用传统算法进行分割会导致边缘模糊、信息丢失及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的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在主干网络中引入改进后的特征提取网络CHRNet;其次,使用非... 针对遥感地物图像具有背景复杂且种类众多的特点,利用传统算法进行分割会导致边缘模糊、信息丢失及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的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在主干网络中引入改进后的特征提取网络CHRNet;其次,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算法重构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模块中的全局池化操作;最后,在模型编码和解码阶段添加无参数的注意力机制SimAM,加强模块间的特征传递,提高特征利用率。实验表明,在PASCAL VOC2012和WHDLD数据集上,改进算法的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达到了81.56%和64.2%,较原有算法分别提升了约4.61和2.8个百分点,改进算法在保证分割速率的同时,提升了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DeepLabV3+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非下采样剪切波的SAR图像舰船检测
13
作者 李利杰 邹国兵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4-1740,共7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舰船检测算法泛化能力差、计算复杂耗时以及检测精度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非下采样剪切波的检测算法。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高低频分解,并提取...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舰船检测算法泛化能力差、计算复杂耗时以及检测精度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非下采样剪切波的检测算法。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高低频分解,并提取两级高频子带图像与原图像共同构成三通道伪彩色图像,以此增强图像的边缘纹理结构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YOLOv3的四尺度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并在不同分辨率的特征层上独立预测目标,提升网络对不同尺度目标的适应能力和敏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设定合理且检测性能优越,平均检测精度达9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剪切变换 深度学习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织物缺陷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磐霞 景军锋 +2 位作者 张蕾 张宏伟 王晓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34-141,147,共9页
为检测织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提出一种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aive Bayes classifier,NBC)相结合的缺陷检测算法.该方法分为2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检测阶段.在学习阶段,分... 为检测织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提出一种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aive Bayes classifier,NBC)相结合的缺陷检测算法.该方法分为2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检测阶段.在学习阶段,分别提取有缺陷和无缺陷织物的子块集合,首先利用NSCT进行滤波去噪;然后提取每个子块的广义高斯分布的混合(mixture of the generalized Gaussion distribution,MoGG)模型,并计算子块之间的相对熵(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D);最后利用得到的数据训练NBC.在检测阶段,将待检测图像分割成子块,利用经过训练的NBC检测子块,输出缺陷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灰度均匀织物及净色纹理织物的缺陷检测均具有良好效果,并且利用该算法可以检测出多种缺陷类型,检测精度可达到97%,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广义高斯分布的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矿井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满利 田子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51-3362,共12页
为提高煤矿井下低照度、大噪声图像的可观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矿井图像增强算法,该方法克服了常规图像增强算法无法兼顾对比度提高与噪声抑制的不足。根据Retinex理论,推导出了低照度含噪声图像的Retinex增强框架,... 为提高煤矿井下低照度、大噪声图像的可观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矿井图像增强算法,该方法克服了常规图像增强算法无法兼顾对比度提高与噪声抑制的不足。根据Retinex理论,推导出了低照度含噪声图像的Retinex增强框架,该框架解除了噪声对估计光照图的干扰,并且分离实现了图像的对比度提高和噪声抑制。依据该图像增强框架,首先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输入图像分解为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方向子带系数,解除估计光照图与抑制噪声的耦合;然后在轮廓波变换域,利用R,G,B三个颜色通道的低频子带系数,求出3个低频子带系数的亮通道图像,但该亮通道图像存在细节突变和过低灰度值,不符合光照图缓慢变化的特征,对亮通道图像做进一步的Gamma校正和均值滤波,获得灰度值提高了的平滑光照图估计值;接着在轮廓波变换域,根据阈值函数收缩高频方向子带系数实现噪声抑制;最后,为突显某一频带方向的细节信息和提高整体对比度,将收缩的高频方向子带系数乘以相应的增益完成特定细节加强,再利用细节加强的高频子带系数、低频子带系数和光照图估计值重构出整体对比度提高的增强图像。数值实验表明,该图像增强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矿井图像的对比度提高、噪声抑制和细节加强,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矿井下图像增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噪声抑制 图像分解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前视声呐图像融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健 卞红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3-1379,共7页
针对前视声呐图像清晰程度不同,局部区域模糊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前视声呐图像融合算法。依据图像多尺度分解的理论,对源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得到一系列多尺度子带分解系数;根据图像中清晰目标反射声... 针对前视声呐图像清晰程度不同,局部区域模糊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前视声呐图像融合算法。依据图像多尺度分解的理论,对源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得到一系列多尺度子带分解系数;根据图像中清晰目标反射声波能量大、对比度高特点,构建前视声呐图像融合规则,即低频子带采用Gabor能量、高频子带计算局部对比度指导融合规则,提出区域一致性校验准则抑制图像噪声,产生融合图像多尺度子带分解系数,并应用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声呐图像融合对比实验证明,采用提出方法生成的融合图像在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上均优于其他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尺度分析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前视声呐图像 融合规则 Gabor能量 局部对比度 区域一致性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特征提取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慧洁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现有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特征提取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NSST)特征提取的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NSST对SAR图像进行分解获得多层次的子代图像,这些子代图像具有良好的平移不变性并且可以很好地反映目标的主要... 针对现有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特征提取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NSST)特征提取的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NSST对SAR图像进行分解获得多层次的子代图像,这些子代图像具有良好的平移不变性并且可以很好地反映目标的主要和细节特征。在分类阶段,采用联合稀疏表示对多层次NSST子代图像进行联合表征;联合稀疏表示在独立表示各个分量的同时考察了不同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联合表征的精度;最终,根据整体重构误差判定测试样本的目标类别。基于MSTAR数据集对提出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标准操作条件、型号差异、俯仰角差异以及噪声干扰的条件下均可以保持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非下采样剪切 联合稀疏表示 MSTAR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扫声纳图像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域分区增强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鹤龙 邱政 张维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63-1470,共8页
成像机理的限制以及海洋中存在的丰富噪声源,导致侧扫声纳图像出现噪声污染严重、目标和背景区域灰度值对比度低以及边缘呈现强度较弱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侧扫声纳图像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分区增强方法。对于声纳图像... 成像机理的限制以及海洋中存在的丰富噪声源,导致侧扫声纳图像出现噪声污染严重、目标和背景区域灰度值对比度低以及边缘呈现强度较弱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侧扫声纳图像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分区增强方法。对于声纳图像低频部分,使用非线性函数增强方法,提升低频图像对比度;对于声纳图像高频部分,通过分析声纳高频图像在NSCT域上同一尺度不同方向子带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分布规律,进行噪声和纹理边缘的划分以及对应的处理。将所提方法与小波硬阈值增强方法、小波Shrinkage自适应阈值增强方法做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好地消除噪声,而且可以抑制琐碎纹理、提升弱边缘,侧扫声纳图像增强效果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纳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 系数差值 分区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 被引量:29
19
作者 贾建 焦李成 孙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34-1938,共5页
根据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同时具有多尺度多分辨分析和平移不变性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方法,将其应用于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两个重要领域——多聚焦图像融合和高分辨、多光谱图像融合,从视... 根据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同时具有多尺度多分辨分析和平移不变性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方法,将其应用于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两个重要领域——多聚焦图像融合和高分辨、多光谱图像融合,从视觉效果和信息量指标方面对融合图像进行主观评判和数值评价.实验中将本文方法与Contourlet变换、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结果具有更优的视觉质量和量化指标,能很好地将源图像的细节信息融合在一起,拓广了NSCT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SAR图像增强 被引量:12
20
作者 沙宇恒 刘芳 焦李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16-1721,共6页
该文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SAR图像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SAR图像增强方法,给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塔型分解的斑点噪声方差估计算法和一种基于方向邻域模型的弱边缘增强算法。该文在不同方向子代进行斑点方差估计,利用局部方... 该文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SAR图像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SAR图像增强方法,给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塔型分解的斑点噪声方差估计算法和一种基于方向邻域模型的弱边缘增强算法。该文在不同方向子代进行斑点方差估计,利用局部方向统计信息对NSCT系数并进行强边缘、弱边缘和噪声分类并进行弱边缘的增强和噪声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方向信息保留和斑点抑制上优于非下采样小波变换(NSWT)相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增强 几何多尺度分析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非下采样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