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贞 邢笑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为了解决单一模态医学图像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NSST将待融合的医学图像分解成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并利用区域能量加权(WLE)的方法对分解后的低频系数进行融合,使用区... 为了解决单一模态医学图像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NSST将待融合的医学图像分解成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并利用区域能量加权(WLE)的方法对分解后的低频系数进行融合,使用区域能量和平均梯度加权的方法对分解后医学图像的高低频系数进行融合,采用NSST逆变换重建融合后的图像.选择信息熵、平均梯度和空间频率3个参数作为融合图像的客观评价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的融合结果比离散小波、轮廓波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等传统方法更好,计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多模态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区域能量加权 平均梯度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方向信息测度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邢雅琼 王晓丹 +1 位作者 梁兵杰 秦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198,共8页
根据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 shearlet transform,NSST)在图像融合领域的优势和多聚焦图像的成像特点,将NSST运用于多聚焦图像融合。在NSST变换域中,利用方向信息测度能够突出图像边缘纹理特征以及降低图像噪声,将其运用在高... 根据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 shearlet transform,NSST)在图像融合领域的优势和多聚焦图像的成像特点,将NSST运用于多聚焦图像融合。在NSST变换域中,利用方向信息测度能够突出图像边缘纹理特征以及降低图像噪声,将其运用在高频子带系数的融合规则中,并对传统的低频融合策略进行改进,将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的融合图像进行NSST的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剪切波变换的融合策略,本文提出的图像融合方法提高了图像的融合质量,增加了图像的信息量,并能降低图像噪声,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方向信息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的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蒋燕 范恩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2-202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的彩色图像增强方法。首先,该方法对原始彩色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并利用Naka-Rushton视觉适应方法对变换图像进行了增强,然后根据Weber-Fechner对比定律来实现局部对比增强。最后,在更改响...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的彩色图像增强方法。首先,该方法对原始彩色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并利用Naka-Rushton视觉适应方法对变换图像进行了增强,然后根据Weber-Fechner对比定律来实现局部对比增强。最后,在更改响应值之后逆向变换生成最终增强图像。对若干彩色图像进行了实验测试,在视觉分析和背景方差等方面,对提出方法与其他两种常用彩色图像增强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常用方法,提出方法的增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图像增强 Naka-Rushton Weber-Fech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元素分布与形貌信息融合方法在触头表面微观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华 赵培董 +2 位作者 赵正元 潘如政 胡康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331-3340,共10页
针对观察单模态图像难以对触头表面进行完整评价的问题,为将所有相关信息从多种模式有效部署到单个图像中,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元素分布与形貌信息融合方法。对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 针对观察单模态图像难以对触头表面进行完整评价的问题,为将所有相关信息从多种模式有效部署到单个图像中,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元素分布与形貌信息融合方法。对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记录的触头表面的元素分布与三维非接触式分析系统记录的表面微观形貌信息,首先在鲸鱼优化算法(WOA)的帮助下,采用基于B样条配准方法;其次应用一种新的加权能量融合规则,实现了具有不同分辨率的多模图像的融合;最后从融合触头图像中圈定出不同元素分布。通过融合结果,该文分析了触头材料转移和微观形貌,研究了触头表面元素分布,为分析触头表面结构变化、分析并定位表面聚集膜以及准确地计算接触电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器触头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下遥感图像融合 被引量:7
5
作者 熊璋玺 刘明亮 +1 位作者 郭擎 李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果以满足图像进一步应用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基于区域清晰度加权和导向滤波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剪切波变换将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 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果以满足图像进一步应用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基于区域清晰度加权和导向滤波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剪切波变换将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与全色图像分别分解为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针对高低频子带的特点分别设计高低频子带融合规则;对融合系数取剪切波逆变换和亮度-色度-饱和度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与6种典型融合方法通过9种包含光谱和空间质量评价的指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都达到了极好效果,在提升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的保留了光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光谱图像 全色图像 区域清晰度加权 导向滤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曲率优化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高密度混合噪声去除算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满利 田子建 +1 位作者 桂伟峰 吴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5-220,共16页
为提高矿井混合噪声图像的可观测性,提出了基于高斯曲率优化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高密度混合噪声去除算法.使用局部高斯曲率优化混合噪声图像,抑制椒盐噪声对噪声分布的影响,使混合噪声分布近似为高斯噪声分布.使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 为提高矿井混合噪声图像的可观测性,提出了基于高斯曲率优化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高密度混合噪声去除算法.使用局部高斯曲率优化混合噪声图像,抑制椒盐噪声对噪声分布的影响,使混合噪声分布近似为高斯噪声分布.使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分解高斯曲率优化图像,实施自适应硬阈值收缩降噪,去除混合噪声中的高斯噪声成分.最后,迭代使用局部高斯曲率优化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降噪去除残余噪声,直至输出图像梯度能量满足停止条件.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构成的高密度混合噪声,且有效抑制了剪切波变换降噪引起的伪吉布斯现象,有效地降低了矿井图像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降噪 高斯曲率优化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混合噪声 阈值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参数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汤韦 李景叶 +3 位作者 王建花 薄昕 耿伟恒 叶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1,I0002,I0003,共12页
常用的叠后地震属性主要有相干体(描述波形相似性)、曲率体(表征构造应力引起的地层弯曲程度)、倾角体(刻画地层构造变化特征)等,但仅仅依靠单一属性很难准确地预测地下裂缝分布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参数... 常用的叠后地震属性主要有相干体(描述波形相似性)、曲率体(表征构造应力引起的地层弯曲程度)、倾角体(刻画地层构造变化特征)等,但仅仅依靠单一属性很难准确地预测地下裂缝分布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参数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A-PCNN)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NSST分解算法,将多种属性数据分解为高、低频子带,将融合后的多尺度、多方向高、低频子带进行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多属性融合结果,可进一步提取裂缝的轮廓及细节信息。具体步骤为:①提取描述相同尺度裂缝的多种地震属性(相干、曲率及倾角等属性),通过NSST将多种属性分解为高、低频子带,其中高频子带包含更多的裂缝细节信息,低频子带可更好地刻画裂缝轮廓且具有丰富的能量信息。②对高频子带运用PA-PCNN模型进行融合,无需人工设置参数,得到更全面的高频数据;结合八邻域的改进拉普拉斯算子加权和与局部能量加权方法对低频子带进行融合,使低频数据更好地保留细节及能量信息,以得到丰富的低频数据。③通过逆NSST方法有效地完成属性融合裂缝预测。运用所提方法对M区属性数据进行测试,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结果,证明基于NSST—PAPCNN的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预测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脉冲偶合神经网络 自适应参数 属性融合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低秩分解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视频图像去雪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云鹏 周浦城 薛模根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7-954,共8页
在雪天条件下,雪花会对视频监控系统造成遮挡,使部分重要景物信息无法被捕获,严重降低获取的视频图像质量,对后续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高级图像处理造成强烈干扰。现有视频图像去雪方法普遍存在去雪效果不稳定,运算耗时长等缺陷。针对该问题... 在雪天条件下,雪花会对视频监控系统造成遮挡,使部分重要景物信息无法被捕获,严重降低获取的视频图像质量,对后续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高级图像处理造成强烈干扰。现有视频图像去雪方法普遍存在去雪效果不稳定,运算耗时长等缺陷。针对该问题,首先利用张量能充分挖掘视频图像中蕴含的空间位置信息的优势,通过张量低秩分解模型与三维全变分正则化相结合,将受到雪花污染的监控视频分解为静态背景层和运动前景层;然后,采用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将运动前景层进一步分解为运动物体层和雪层;最后,将静态背景层和运动物体层进行重构,得到最终去雪后的视频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视频图像中的雪花干扰,清晰保留景物边缘信息,在处理效果和运算效率上均优于现有先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低秩分解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视频去雪 数学形态学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三变量模型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满红 刘卫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5-1053,共9页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三变量阈值滤波和多分辨引导滤波,本文提出一种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图像去噪的有效方法。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以三变量非高斯模型对方向带通子带系数间相关性进行建模,采用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推导出三变量收...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三变量阈值滤波和多分辨引导滤波,本文提出一种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图像去噪的有效方法。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以三变量非高斯模型对方向带通子带系数间相关性进行建模,采用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推导出三变量收缩阈值函数。此外,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多分辨引导滤波进行平滑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噪声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去噪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同时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与其他滤波算法相比,该去噪算法可得到更高的客观数据及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三变量非高斯模型 引导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多聚焦图像融合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帅奇 王洁 +3 位作者 安彦玲 李子奇 胡绍海 王文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1,共6页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时频分离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ST分解,其次对分解的低...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时频分离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ST分解,其次对分解的低频系数进行基于CNN的融合策略.最后对分解的高频系数进行基于向导滤波(guided filtering,GF)的改进加权的拉普拉斯能量和(improved weighted sum of Laplace energy,IWSML)模取大融合策略,然后将根据不同融合规则融合后的频率系数进行NSST反变化获取输出的清晰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利于人眼接受的视觉效果图,且有效地提高了融合图像的客观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聚焦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向导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方向性的非下采样剪切波水印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健 范帅帅 +1 位作者 徐文胜 张婉如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67,共5页
为解决水印算法中不可见性与鲁棒性不可兼顾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非下采样剪切波数字水印算法。对图像使用剪切波变换,变换后选取最强纹理方向性的子带作为水印的嵌入位置,利用奇异值分解实现水印的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结构相... 为解决水印算法中不可见性与鲁棒性不可兼顾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非下采样剪切波数字水印算法。对图像使用剪切波变换,变换后选取最强纹理方向性的子带作为水印的嵌入位置,利用奇异值分解实现水印的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结构相似性达到0.99以上,含水印图像在经过不同形式的攻击后,水印能够较好地被提取出来,且归一化相关系数平均值达到0.98,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纹理方向性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鲁棒性 不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KF矢量HMT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数字水印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向阳 牛盼盼 +2 位作者 田静 杨红颖 徐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9,共10页
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及隐马尔可夫树(HMT)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BKF(Bessel K Form)矢量HMT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图像水印算法.水印嵌入时,首先对原始载体图像进行NSST;然后构造自适应高阶水印嵌入强度函数;最后选择重要的NSS... 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及隐马尔可夫树(HMT)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BKF(Bessel K Form)矢量HMT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域图像水印算法.水印嵌入时,首先对原始载体图像进行NSST;然后构造自适应高阶水印嵌入强度函数;最后选择重要的NSST高频系数乘性嵌入水印.水印检测时,首先根据NSST系数的非高斯分布特性及NSST系数间的子带内、方向间、尺度间等多种相关特性,建立具有强描述能力的BKF矢量HMT模型;然后利用最大期望(EM)方法,估计出BKF矢量HMT模型参数;最后结合BKF矢量HMT模型和最大似然(ML)检验理论,构造出数字水印检测器并提取水印.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 矢量HMT BKF分布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自适应嵌入强度 最大似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奇异值分解的非下采样剪切波数字水印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健 梁凤梅 范帅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7-510,520,共5页
针对数字水印算法不可见性与鲁棒性的不可协调性,提出一种结合奇异值分解的非下采样剪切波数字水印算法,用于图像版权保护。该算法利用剪切波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特性,并应用奇异值分解把水印嵌入在能量最强的方向子带中,在满足不可见性... 针对数字水印算法不可见性与鲁棒性的不可协调性,提出一种结合奇异值分解的非下采样剪切波数字水印算法,用于图像版权保护。该算法利用剪切波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特性,并应用奇异值分解把水印嵌入在能量最强的方向子带中,在满足不可见性的基础上使水印能够抵抗一系列形式的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结构相似性值接近于1,平均NC值在0.98以上。相较于其他同类算法,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数字水印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与聚焦区域检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欧阳宁 邹宁 +1 位作者 张彤 陈利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0-494,共5页
为了提高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中聚焦区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与聚焦区域检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得到初始融合图像;其次,将初始融合图像与源... 为了提高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中聚焦区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与聚焦区域检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得到初始融合图像;其次,将初始融合图像与源多聚焦图像作比较,得到初始聚焦区域;接着,利用形态学开闭运算对初始聚焦区域进行修正;最后,在修正的聚焦区域上通过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IPCNN)获得融合图像。与经典的基于小波变换、Shea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以及当前流行的基于NSST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融合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客观评价指标互信息(MI)、空间频率和转移的边缘信息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源图像中的聚焦区域,能从源图像中提取出更多的清晰信息到融合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聚焦图像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聚焦区域检测 形态学开闭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与压缩感知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贞 邢笑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4-1031,共8页
针对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分解后图像的高频系数数据量较大且具有较大稀疏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NSST和压缩感知(CS)的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采用NSST对源图像进行分解;其次利用CS算法将NSST分解后的图像的高频系数进行压缩、... 针对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分解后图像的高频系数数据量较大且具有较大稀疏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NSST和压缩感知(CS)的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采用NSST对源图像进行分解;其次利用CS算法将NSST分解后的图像的高频系数进行压缩、融合及重构;然后利用"局部区域能量和局部区域方差"联合指导待融合图像的低频系数的融合;最后利用NSST逆变换重构融合图像。由于只需要对高频系数的压缩值进行融合,因此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融合效果的同时加快代码的运行速度。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需要原图像的先验知识就可以完成图像的融合,当图像的尺寸较大时,该算法牺牲了微小的融合图像质量,但却可以显著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减小代码的时间代价,降低对硬件系统的要求。该算法对于融合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压缩感知 局部区域能量 局部区域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域多尺度加权神经网络的全色锐化
16
作者 马飞 孙陆鹏 +1 位作者 杨飞霞 徐光宪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为了解决全色锐化过程中存在的空间与光谱信息融合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下,基于多尺度加权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和低秩稀疏分解的全... 为了解决全色锐化过程中存在的空间与光谱信息融合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下,基于多尺度加权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和低秩稀疏分解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锐化模型。该模型分为低频和高频处理模块,对于高频子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度不同方向高频子带的加权方式,并针对其不同方向上的特性,采用一种自适应PCNN模型;对于低频子带,首先将其分解为低秩与稀疏2部分,并根据低秩部分与稀疏部分特点设计相应的融合规则,再采取逆NSST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在GeoEye,QuickBird与Pléiades数据集上进行,并针对高频信息多尺度加权模块设计了消融实验,相比于次优模型,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值分别提高了约1 dB,1.6 dB和2.2 dB。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指标评估中优于其他算法,并有效解决高频信息提取困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色锐化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多尺度加权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低秩稀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变换的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传博 李林福 +1 位作者 陈建军 徐艳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针对精密光学元件表面划痕缺陷形态大小随机分布,难于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和L0梯度最小化(LGM)的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首先,采用NSST将被测元件表面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子块;然后... 针对精密光学元件表面划痕缺陷形态大小随机分布,难于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和L0梯度最小化(LGM)的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首先,采用NSST将被测元件表面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子块;然后,在子块上基于自适应阈值使用LGM分离被测表面的纹理;最后,重构变换域子块,实现元件表面缺陷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包含256×256数据点的表面,特征分离仅需要0.7862 s,满足元件的自动化处理的时间要求。与小波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准确地分离器件表面的纹理与缺陷,在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特征提取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L0梯度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结合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符娇 刘荣 林凯祥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的融合质量(quality)及应用价值,解决融合中存在的光谱失真和空间细节损失问题,文章新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变换(PCA)结合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PCA提取多光谱图像的第一主成分;然后引入...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的融合质量(quality)及应用价值,解决融合中存在的光谱失真和空间细节损失问题,文章新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变换(PCA)结合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PCA提取多光谱图像的第一主成分;然后引入加权最小二乘滤波通过全色图像获取空间细节信息,并将其注入第一主成分后与全色图像分别进行NSST变换;再对高频和低频系数分别采用基于相位一致性和基于局部拉普拉斯能量的规则进行融合;最后进行NSST逆变换和PCA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文章采用三种卫星数据进行验证,对比传统方法文章算法的融合质量明显提升,融合图像纹理清晰、色彩自然,且在多个客观评价指标上均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文章算法对遥感图像具有较强适用性,能够在提高细节信息的同时,避免光谱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主成分分析法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加权最小二乘滤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变换的建筑物布局雷达环视图像融合方法
19
作者 谢洪途 邹鹏 +3 位作者 张琳 胡俊 朱楠楠 姜和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1-591,共11页
针对建筑物布局雷达成像存在墙体虚焦展宽、边缘毛刺和墙体空洞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变换的建筑物布局环视图像多尺度多方位融合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物布局的高精度重构。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将各视角雷达图像进行多尺... 针对建筑物布局雷达成像存在墙体虚焦展宽、边缘毛刺和墙体空洞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变换的建筑物布局环视图像多尺度多方位融合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物布局的高精度重构。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将各视角雷达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位分解;对低频图像采用基于形态学变换的融合方法进行处理,对高频图像采用区域方差取大的融合方法进行处理;分别将融合后的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逆变换,获得高质量的建筑物布局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建筑物布局图像,从而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墙雷达 建筑物布局 环视成像 多尺度多方位融合 形态学变换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展宽抑制 空洞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泡沫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
20
作者 孙磊 唐倩 +3 位作者 廖一鹏 廖玉华 董则希 何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9-1626,共18页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进行多尺度分解;其次,提出基于全局空间模块的色彩编解码网络,通过挤压提取、色彩编码、色彩解码、颜色校正构建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网络模型,对色度(H)、饱和度(S)分量进行颜色校正;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集增强V分量的低频子带图像,利用尺度相关系数有效滤除V分量中各高频子带的噪声成分,同时使用非线性增益函数对高频边缘系数进行显著增强处理;最后,对增强后的V分量各子带图像作NSST反变换重构,并将重构后的V分量与校正后的H分量、S分量融合转换回RGB空间。通过实验验证,与当前的主流方法相比,本文方法CIEDE平均降低14.8358,PSNR平均提高8.48 dB,结构相似度平均提高31.32%,连续边缘像素比保持在91%以上。本文方法显著改善了图像的亮度,提升了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熵,使图像颜色更接近真实色彩,保留了更多纹理细节,并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实现了边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 低照度图像 颜色校正 颜色深度编解码网络 多尺度增强与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