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径流年际变化规律及丰枯统计特征
1
作者 黄静 李想 +4 位作者 沈延青 包娟 刘靖 魏加华 王战策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6,共12页
【目的】黄河上游水量和库容占全流域的近2/3和4/5,是流域主要产水区和径流年际调蓄区。然而,长期以来径流年际变异大且难以准确预测,制约了上游水库工程“蓄丰补枯”效益发挥和水资源安全保障。【方法】为进一步增强对径流的认知,搜集... 【目的】黄河上游水量和库容占全流域的近2/3和4/5,是流域主要产水区和径流年际调蓄区。然而,长期以来径流年际变异大且难以准确预测,制约了上游水库工程“蓄丰补枯”效益发挥和水资源安全保障。【方法】为进一步增强对径流的认知,搜集了黄河干流主要断面1956—2022年还原径流(唐乃亥、兰州、利津)以及1736—1911年考古径流(青铜峡),采用Copula函数、非一致性检验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了上游对全流域径流贡献度、上游径流年际变化规律以及丰枯统计特征。【结果】研究表明,兰州与全流域径流丰平枯同步概率71.5%,其中同枯和同丰发生概率分别为32.2%和20.3%。兰州断面单年枯水和丰水发生概率分别为43.3%和26.9%,其中特丰发生概率为7.5%,研究期未发生特枯;两年连枯和连丰发生概率分别为19.7%和12.1%,三年连枯和连丰发生概率分别为7.7%和4.6%;丰枯转移发生概率为16.7%。【结论】为有效应对特丰特枯、连丰连枯不利影响,一方面须提升径流长期预测水平并充分挖潜龙羊峡水库年际调蓄能力,另一方面须加快构建黄河流域“一线七库”水网工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特丰特枯 连丰连枯 COPULA函数 非一致性检验 黄河上游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