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多模式网络性能测试技术
1
作者 吴登勇 谷群 +1 位作者 于英杰 赵鑫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19-2225,共7页
为解决网络测试工具兼容性差、测试场景受限、国内无通用自主网络测试工具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erverClient-Ctrl三端模式的自主多模式网络性测试工具,旨在通过创新的架构、模块设计,提升测试工具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解决行业痛点。基于... 为解决网络测试工具兼容性差、测试场景受限、国内无通用自主网络测试工具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erverClient-Ctrl三端模式的自主多模式网络性测试工具,旨在通过创新的架构、模块设计,提升测试工具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解决行业痛点。基于国产自主ARM平台及X86平台开展的网络性能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工具不仅展现出良好的平台兼容性,还适用于多测试场景,并在测试中能有效提升测试工作效率,为网络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测量 带宽 时延 抖动 线程管理 一致内存访问 TCP/IP卸载引擎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众核处理器的阴阳K-means算法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天阳 王庆林 +4 位作者 李荣春 梅松竹 尹尚飞 郝若晨 刘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传统阴阳K-means算法处理大规模聚类问题时计算开销十分昂贵。针对典型众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阴阳K-means算法高效并行加速实现。该实现基于一种新内存数据布局,采用众核处理器中的向量单元来加速阴阳K-means中的距离计算... 传统阴阳K-means算法处理大规模聚类问题时计算开销十分昂贵。针对典型众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阴阳K-means算法高效并行加速实现。该实现基于一种新内存数据布局,采用众核处理器中的向量单元来加速阴阳K-means中的距离计算,并面向非一致内存访问(non-unified memory access, NUMA)特性进行了针对性的访存优化。与阴阳K-means算法的开源多线程实现相比,该实现在ARMv8和x86众核平台上分别获得了最高约5.6与8.7的加速比。因此上述优化方法在众核处理器上成功实现了对阴阳K-means算法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非一致内存访问 向量化 众核处理器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U与GPU的异构模板计算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博 黄东强 +3 位作者 贾金芳 吴利 王晓英 黄建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7,共7页
模板计算是一类使用固定模板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等领域,现有的模板计算存在计算并行度弱、缓存命中率低、无法充分利用计算资源等问题。在消息传递接口(MPI)计算模型和跨平台多线程(OpenMP)计算模型的基... 模板计算是一类使用固定模板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等领域,现有的模板计算存在计算并行度弱、缓存命中率低、无法充分利用计算资源等问题。在消息传递接口(MPI)计算模型和跨平台多线程(OpenMP)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MPI+OpenMP、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OpenMP两种混合计算模型。相较于常规的MPI计算模型,MPI+OpenMP计算模型通过使用MPI进行多节点之间的粗粒度通信,使用OpenMP实现进程内部的细粒度并行计算,并结合单指令多数据、非一致内存访问、数据预取、数据分块等技术,提高模板计算过程中的缓存命中率与计算并行能力,加快计算速度。在只采用CUDA进行模板计算时,CPU的计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大量计算资源,CUDA+OpenMP计算模型通过对计算任务的负载划分让CPU也参与到计算中,以减少通信开销及充分利用CPU的多核并行计算能力。实验结果表明,OpenMP+MPI计算模型相较于MPI计算模型的平均加速比为3.67,CUDA+OpenMP计算模型相较于CUDA计算模型的平均加速比为1.26,OpenMP+MPI和CUDA+OpenMP两种计算模型的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计算 消息传递接口 跨平台多线程 单指令多数据 非一致内存访问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MA架构的解释器访存优化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任彤 傅杰 靳国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1-668,共8页
为了提高非一致内存访问(NUMA)架构虚拟机解释器的访存性能,研究了解释器在NUMA架构下的访存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NUMA架构下的解释器访存优化方案,而且设计并实现了解释器的静态指令分派优化方法和动态指令分派优化方法。根据这一方案... 为了提高非一致内存访问(NUMA)架构虚拟机解释器的访存性能,研究了解释器在NUMA架构下的访存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NUMA架构下的解释器访存优化方案,而且设计并实现了解释器的静态指令分派优化方法和动态指令分派优化方法。根据这一方案虚拟机启动时首先获取NUMA节点信息,并在每个NUMA节点中自动生成解释器所需的全部数据结构;解释器在运行时,通过静态或动态的指令分派技术来实现其执行线程在NUMA节点上访存的局部化。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解释器在NUMA系统中的性能。在DaCapo测试集上的总体性能提升了8%,最高性能提升幅度高达23%,而且算法实现代价低,适用于绝大多数的NUMA服务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一致内存访问(NUMA) 虚拟机 解释器 响应速度 启动性能 访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A结构的高效实时稳定的垃圾回收算法
5
作者 廖彬 傅杰 +4 位作者 靳国杰 王一光 王磊 章隆兵 王剑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针对非一致性内存访问架构(NUMA)在垃圾回收(GC)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远程内存读写导致GC性能降低的问题,对GC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UMA结构的高效实时稳定的GC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NUMA结构改进传统分代GC机... 针对非一致性内存访问架构(NUMA)在垃圾回收(GC)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远程内存读写导致GC性能降低的问题,对GC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UMA结构的高效实时稳定的GC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NUMA结构改进传统分代GC机制的堆空间布局,然后通过控制GC过程中扫描活跃对象阶段的初始根对象选取、动态负载均衡阶段截取任务队列的选取以及复制活跃对象阶段对象复制位置的选取,大大减少GC过程中的远程访问次数。这种改进的GC机制对所有NUMA结构具有通用性。以Godson-3处理器的NUMA平台为例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优化的GC机制极大地缩短了GC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以及稳定性。在SPECjvm2008测试中,GC时间平均缩短了14.6%(GC总时间缩短4.1%-41.58%),应用程序的性能平均提升了4.68%(最高提升17.8%),应用程序的性能稳定性提升了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内存访问架构(NUMA) 垃圾回收(GC) 分代GC 活跃对象 根对象 动态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