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
1
作者 何罗宜 刘品晶 +2 位作者 黄静铭 古立新 汤展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了解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ICU 1区、ICU 2区115例VA-ECMO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了解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ICU 1区、ICU 2区115例VA-ECMO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观察此类患者是否合并CLS及其VA-ECMO运行时间及状态;同时记录各患者疾病类型、血气分析pH值、HCO3-浓度、乳酸值(LAC)、血清白蛋白等。各因素对VA-ECMO并CLS之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结果总体VA-ECMO患者发生CLS为61例,占比高达53.04%。脓毒症、ECPR、pH值、LAC值为VA-ECMO并CLS危险因素(P<0.05)。CLS组ECMO 24 h运行失败率高达49.18%,高于非CLS组(P<0.001)。CLS组ECMO运行时间均值为39.53 h,低于非CLS组(t=2.318,P<0.05)。CLS组死亡率高达88.24%,高于非CLS组(57.69%)(χ^(2)=14.18,P<0.001)。结论VA-ECMO合并CLS比例并不低,脓毒症、ECPR、pH值、LAC为VA-ECMO并CLS危险因素,VA-ECMO合并CLS严重影响ECMO运行。对于VA-ECMO患者,应高度关注毛细血管渗漏状态及其危险因素,早期处理潜在病因,促使ECMO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毛细血管渗漏综 外心复苏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减压策略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师博艺 彭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主要用于维持严重心源性休克或顽固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循环和呼吸支持。虽然V-A ECMO能够让心脏得到有效的休息,但其在部分患者中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主要用于维持严重心源性休克或顽固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循环和呼吸支持。虽然V-A ECMO能够让心脏得到有效的休息,但其在部分患者中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扩张,从而导致心肌进一步损伤和肺水肿,这与ECMO的原理相违背。因此,正确有效的左心室减压策略对V-A ECMO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对左心减压机械辅助策略在V-A ECMO使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左心室减压 左心室扩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早期容量超负荷的管理效果研究
3
作者 杨洁梅 孙娜 +2 位作者 朱逸凡 刘亚平 马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7-982,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ABC管理法的容量管理对心力衰竭的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早期容量超负荷的作用,为VA-ECMO患者的容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3月... 目的:评价基于ABC管理法的容量管理对心力衰竭的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早期容量超负荷的作用,为VA-ECMO患者的容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VA-ECMO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常规容量管理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接受ABC容量管理法的19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VA-ECMO治疗3天的容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累计液体平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幅度更大(P=0.020),脑钠肽水平降低幅度更大(P=0.002);两组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第3天比第2天明显降低(P=0.033)。结论:应用ABC容量管理法可降低VA-ECMO患者早期容量负荷,有效改善心功能,加快肾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管理 ABC管理法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早期容量超负荷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儿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4
作者 周晶晶 邵钧捷 +4 位作者 岳帅 闫浩杰 史树锦 洪小杨 张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ratio,RAR)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支持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ratio,RAR)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支持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患儿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2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及其他6个ECMO中心因AFM接受VA-ECMO治疗的患儿125例。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RAR截断值,并分为RAR<0.38组和RAR≥0.38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RAR与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结果研究期间36例(28.8%)患儿发生院内死亡。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RAR每增加1个标准差,院内死亡风险增加93%(OR=1.93,95%CI:1.1~3.39,P=0.022)。与RAR<0.38组相比,RAR≥0.38的院内风险增加6.5倍(OR=7.5,95%CI:1.85~30.32,P=0.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RAR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Pnonlinear=0.325)。亚组分析发现,性别与RAR在评估院内死亡发生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结论RAR升高与AFM患儿VA-ECMO院内死亡高风险相关,提示RAR可能是临床预后判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脱机结局影响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娟 易仁凤 周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37例接受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是否耐受脱机试验分为可耐受组及不耐受组;再据最终是否成功脱机将可耐受组患者分为成功脱机亚组(...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37例接受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是否耐受脱机试验分为可耐受组及不耐受组;再据最终是否成功脱机将可耐受组患者分为成功脱机亚组(脱机且30天内存活)及脱机失败亚组,比较2亚组患者相关资料,以及脱机试验过程中最低流量水平下2亚组超声测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37例中,32例可耐受脱机试验(可耐受组),5例无法耐受(不耐受组)。可耐受组患者年龄(P=0.04)及ECMO辅助中出血率(P<0.01)均低于不耐受组,2组患者性别、原发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耐受组32例中,22例成功脱机,7例脱机失败,3例死亡。脱机试验中最低流量水平下,脱机成功亚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Sa)均高于脱机失败亚组(P均<0.05)。结论SvO2、LVOT-VTI、LVEF及Sa均为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克患者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心源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流动力学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相关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乐 刘福荣 +5 位作者 杨进福 高雪 晏薇 文治强 郑荃 熊瑶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754,共7页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治疗可逆性心肺衰竭危重患儿的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然而使用ECMO的患者病死率与ECMO并发症息息相关,特别是出血、血栓形...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治疗可逆性心肺衰竭危重患儿的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然而使用ECMO的患者病死率与ECMO并发症息息相关,特别是出血、血栓形成及感染等,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成为ECMO成功与否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心脏术后静脉-动脉ECMO(venoarterial-ECMO,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21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心脏外科手术后行VA-ECMO治疗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患者病死例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术后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8例患儿中,18例(47.4%)发生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感染组),包括7例血液感染和11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16株,88.9%),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株)。与非感染组(20例)相比,感染组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及VA-ECMO辅助时间较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OR=1.012,95%CI:1.002~1.022;P=0.021)是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的存活出院例数少于非感染组(1 vs 11,P<0.05)。结论:体外循环时间是儿童心脏术后VA-ECMO相关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缩短体外循环的时间可能会降低患儿VA-ECMO相关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否发生VA-ECMO相关院内感染影响患儿存活出院的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医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功能参数监测经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患者心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易仁凤 郭娟 +4 位作者 周青 宋宏宁 周燕翔 姚雪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监测经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辅助患者左心室功能参数变化及预测脱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V-A ECMO辅助治疗患者,根据脱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12例、失败组6例;对比2组ECMO支持第1天、脱机前...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监测经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辅助患者左心室功能参数变化及预测脱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V-A ECMO辅助治疗患者,根据脱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12例、失败组6例;对比2组ECMO支持第1天、脱机前1天及脱机即刻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主动脉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AV-V_(max))、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收缩期二尖瓣环侧壁位点运动速度(TDI lat s')及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间隔壁位点运动速度(e'),计算E/e';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及应变率(LVGLSR)。结果脱机前1天,成功组LVEF、TDI lat s'、AV-V_(max)、VTI、LVGLS及LVGLSR均明显高于失败组(P均<0.05),ECMO流量明显低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脱机前1天LVEF、TDI lat s'、AV-V_(max)、VTI、LVGLS及LVGLSR均显著高于、ECMO流量低于ECMO支持第1天(P均<0.05);脱机即刻LVEF、TDI lat s'、VTI及LVGLS较脱机前1天进一步增高(P均<0.05)。脱机前1天,LVEF、TDI lat s'、AV-V_(max)、VTI和LVGLS预测成功脱机的AUC分别为0.926、0.917、0.861、0.944和0.981,截值分别为34.50%、9.40 cm、5.50 cm/s、-6.75%和85.00 cm/s时,敏感度分别为88.90%、88.90%、77.80%、100%和88.90%,特异度分别为83.30%、83.30%、83.30%、83.30%和100%。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实时监测接受ECMO支持患者,对评估ECMO疗效、选择脱机时机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外膜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辅助顺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崔晓娜 冯瑞霞 +3 位作者 韩雨澎 周瑶瑶 刘小军 李建朝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39-4445,共7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病死率极高,及时有效的循环支持是挽救此类患者生命的关键。研究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顺序对AMI-C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病死率极高,及时有效的循环支持是挽救此类患者生命的关键。研究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顺序对AMI-C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VA-ECMO和IABP联合辅助下,二者辅助顺序对AMI-C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探讨相关指标变化原因及意义,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AMI-CS患者寻求相对安全、有效的机械性循环辅助方式。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2022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VA-ECMO联合IABP治疗的AMI-C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VA-ECMO与IABP联合辅助模式,根据VA-ECMO和IABP辅助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先IABP后VA-ECMO辅助,n=42);B组(先VA-ECMO后IABP或VA-ECMO与IABP同期辅助,n=40)。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联合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和72 h临床指标、治疗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组间对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动脉血乳酸(Lac)、肌钙蛋白I(cTnI)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间对肾小球滤过率(GFR)、脑利钠肽(BNP)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MAP、CI、GFR、Lac、cTnI、BNP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对CI、GFR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对MAP、Lac、cTnI、BNP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72h的MAP、CI、GFR高于治疗前,Lac、cTnI、BNP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CI高于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的Lac、cTnI、BNP低于治疗后24 h(P<0.05)。B组患者治疗后24、72 h的MAP、CI、GFR高于A组,Lac、cTnI低于A组(P<0.05)。A组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使用比例高于B组(P<0.05)。A组急性肾损伤(AKI)比例高于B组,出院生存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先IABP后VA-ECMO,先VA-ECMO后IABP(或ECMO与IABP同期)的联合辅助顺序在改善AMI-C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肾功能和组织灌注水平更优,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例更少,并发症AKI的发生率更低,出院生存率更高,改善了AMI-CS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机械性循环辅助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外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单肺通气技术救治患儿创伤性支气管损伤一例
9
作者 陈三冬 邱永升 +4 位作者 翟波 陈振良 全雪丽 高刘炯 贾英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59,共2页
患儿,女,4岁10个月,100 cm,20 kg,因“高空坠落伤后呼吸困难”入院。患儿自8楼窗户坠落,着地后抽搐一次,表现为双下肢抖动,伴呼吸困难,无发热、呕血、寒战等,物业发现后拨打120后送至当地人民医院,行胸腹部CT示:双侧血气胸、纵隔积气、... 患儿,女,4岁10个月,100 cm,20 kg,因“高空坠落伤后呼吸困难”入院。患儿自8楼窗户坠落,着地后抽搐一次,表现为双下肢抖动,伴呼吸困难,无发热、呕血、寒战等,物业发现后拨打120后送至当地人民医院,行胸腹部CT示:双侧血气胸、纵隔积气、肝挫伤,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胸腔穿刺引流、清创缝合等处理,胸腔闭式引流可见大量气泡及少许血性液体流出,建议转院。当晚23:00转至上级医院,继续对症处理,维持经皮氧饱和度70%~90%,右侧胸腔引流管持续有大量气泡,气管导管内持续有血液溢出,动脉血气示:pH 6.83,PaCO_(2)超过检测范围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支气管损伤 静脉-静脉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
10
作者 管清燕 辛晨 +3 位作者 郭小靖 逄慧敏 刘庆伟 盖玉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9-1566,共8页
目的分析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41例V-V 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目的分析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41例V-V 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医院感染的特征,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1例V-V ECMO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7.59%(53例)。感染组患者共培养出病原体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56.79%(46株),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达28.39%[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占16.05%]。V-V ECMO患者医院感染主要类型为单纯肺部感染(54.72%),其次为单纯血流感染(20.75%),多部位感染占22.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免疫抑制类药物应用史、ICU转入史、手术史、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接受肾脏替代治疗、ICU住院时长、气管插管和/或气管切开时长、导尿管插管时长、胃管置入时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长、V-V ECMO支持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CU转入史、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是V-V ECMO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6.850、4.643,均P<0.05)。结论医院应针对V-V ECMO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静脉-静脉外膜 机械通气 鲍曼不动杆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倩 张艳 +1 位作者 乔荞 邓爱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接受VA-E... 目的探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接受VA-ECMO辅助行PCI治疗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ECMO撤机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成功组(54例)和失败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结果,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成功组ECMO辅助时间明显小于失败组(P<0.05),其余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IMI分级、病变血管支数、IVUS使用情况、心电图结果、SYNTAX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ECMO辅助PCI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侧壁瓣环收缩速度(Sa)、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频谱(AV)、速度-时间积分(VTI)、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明显升高(P<0.05),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明显降低(P<0.05)。与失败组对比,成功组的心率(HR)、休克指数(SI)、血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更低(P<0.05)。两组ECMO流量、Sa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辅助时间、HR、Lac、CRP、AST及TBIL是影响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撤机失败的因素。结论VA-ECMO辅助PCI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参数(LVESV、LVSV、LVEF、Sa、AV、VTI、TAPSE)及临床指标(HR、Lac、CRP、AST、TBIL)动态评估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超声心动图 静脉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机械辅助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解衍博 侯剑峰 +2 位作者 刘盛 吉冰洋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0-366,共7页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采用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支持治疗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2月至2019年12月307例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使用VA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VA...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采用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支持治疗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2月至2019年12月307例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使用VA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VA-ECMO的适应证及不同年龄段应用的患者分析总结,对比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VA-ECMO辅助患者的临床转归差异。结果:307例患者中,177例(57.7%)为成年患者,男性211例(68.7%),平均VA-ECMO辅助时间为(119.2±72.7)h,209例(68.4%)成功脱机,158例(51.5%)恢复后顺利出院。VA-ECMO机械辅助并发症最为常见的是急性肾功能不全(51.1%)、肺部感染(36.8%)和出血(30.2%)。联合应用IABP者较不用IABP者VA-ECMO辅助时间未能缩短,但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131.5 h vs.158.6 h,P=0.013)以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119.0 h vs.153.2 h,P=0.002)明显缩短,急性肾功能不全(40.0%vs.64.0%,P=0.035)以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7.6%vs.24.0%,P=0.044)明显降低。在术中建立VA-ECMO辅助循环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较ICU床旁建立VA-ECMO者脱机率(77.8%vs.57.9%)和出院后30 d生存率(66.0%vs.35.2%)更高(P均<0.05),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更低(37.0%vs.66.9%,P<0.05)。结论:VA-ECMO可为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出现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IABP搏动性血流对于VA-ECMO辅助过程中外周器官灌注有积极作用,早期及时应用VA-ECMO有助于获得更优的短期辅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静脉-动脉模式 外膜 动脉内球囊反搏 辅助 机械循环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腋动脉入路紧急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报道
13
作者 梁长彬 李福杭 +2 位作者 高远 张海山 郭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5,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循环崩溃伴瓣膜移位后,紧急经腋动脉剖开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最终手术成功完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循环崩溃的高风险患者术中紧急体外... 本文报道了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循环崩溃伴瓣膜移位后,紧急经腋动脉剖开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最终手术成功完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循环崩溃的高风险患者术中紧急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和入路选择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外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戴伟英 庄一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设计并应用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降低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的发生。方法:设计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V-A ECMO治疗的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设计并应用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降低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的发生。方法:设计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V-A ECMO治疗的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上机时r St O_(2)、下肢缺血发生率、发现下肢缺血时间,了解医护人员对应用下肢缺血护理清单的评价。结果:两组病人下肢缺血发生率、发现下肢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访医护人员对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的应用效果给予肯定。结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能够降低V-A ECMO治疗病人下肢缺血的发生率,早期发现下肢缺血,促进干预措施的早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静脉外膜 下肢缺血 护理清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股动静脉鞘管体外膜肺氧合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孟丽 刘闯 +1 位作者 李杏杏 赵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时行紧急ECMO辅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心脏... 目的:探讨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时行紧急ECMO辅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心脏中心的2120例PCI患者,其中75例(3.5%)经评估定义为高危PCI,均于术前预置股动静脉鞘管;收集并分析其中因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而行紧急体外心肺复苏(ECPR)者的基线资料、心肺复苏(CPR)时间、ECMO操作时间、并发症、院内死亡率等相关资料。结果:在75例高危PCI患者中,15例(20.0%)因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而进行紧急ECPR,其中男性9例,中位年龄68.50(62.75,74.25)岁。15例患者的中位CPR时间为9.50(6.50,16.25)min,ECMO上机操作时间为6.00(4.75,9.00)min,ECMO运行时间为71.0(41.5,114.5)h。15例患者全部成功撤除ECMO,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院内死亡,其他患者均存活出院;1例患者在ECMO运行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经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分评估,所有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结论:高危PCI术前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ECMO床旁备机是可行的,可显著缩短CPR时间和ECMO上机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为PCI术中心脏骤停患者提供紧急心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置股动静脉鞘管 高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骤停 外心复苏 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辅助救治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阜外医院单中心十一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31
16
作者 侯剑峰 陈凯 +6 位作者 唐汉韡 黑飞龙 吉冰洋 宋云虎 孙寒松 郑哲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PCS)患者中的救治经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60例因PCS而接受ECMO与IABP联合辅助循环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PCS)患者中的救治经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60例因PCS而接受ECMO与IABP联合辅助循环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生存出院(成功脱机并存活出院)患者与非生存出院(撤机后院内死亡或未成功脱机)患者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8例(63.3%)患者于术中安装ECMO,22例(36.7%)患者于术后安装ECMO。38例(63.3%)患者ECMO与IABP同时安装。接受联合辅助患者的主要手术类型为心脏移植术23例(38.3%)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例(43.3%)。ECMO成功脱机29例(48.3%),生存出院26例(43.3%)。生存出院患者的床边安装ECMO比例较非生存出院患者低(11.5%vs 41.2%, P=0.012),同期安装ECMO比例较非生存出院患者高(80.8%vs 50.0%, 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ABP同期安装ECMO是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OR=0.177, 95%CI:0.044~0.718, P=0.015)。生存出院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比例(15.4%vs 58.8%, P=0.001)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比例(0%vs 29.4%, P=0.003)均较非生存出院患者低。生存出院患者远期随访发现,心脏移植术患者比其他手术患者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P=0.0358)。结论:对于PCS患者,ECMO与IABP联合辅助是一种有效的短期生命支持治疗方法。同时安装IABP与ECMO进行循环辅助可能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 外膜 动脉球囊反搏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DS病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期间采用俯卧位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7
作者 游彤阳 付贞艳 +3 位作者 李维维 陈瑶 闵玉娣 权明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82,共4页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期间采用俯卧位治疗的意义、具体要求及护理要点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类病人提供更好的V-V ECMO期间俯卧位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 静脉-静脉外膜 俯卧位 适用性 流程 干预要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崇慧 谢钢 +5 位作者 吴丽英 张励庭 宁晔 尹刚 连丽虹 吴美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9-1921,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住院的54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其中23例行ECMO辅助,31例行IABP辅助,观察ECMO和IABP... 目的比较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住院的54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其中23例行ECMO辅助,31例行IABP辅助,观察ECMO和IABP辅助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行PCI治疗的情况。结果心脏指数,心排出量在ECMO辅助后明显增加,高于IABP辅助下的心脏指数和心排出量增加量,P<0.05。ECMO对患者动脉血压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IABP(P<0.05)。结论与IABP相比,ECMO能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为患者进行PCI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有望提高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外膜 动脉内气囊反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邱承杰 陈玉善 +3 位作者 解金红 柴爽爽 毛文峰 关怀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IABP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ECMO+IABP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和1年内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AMI合并CS患者,IABP组2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5.0±9.6)岁;ECMO+IABP组10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63.4±13.6)岁。ECMO+IABP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IA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30.4%,χ^(2)=1.585,P=0.212)。随访1年,ECMO+IABP组的院外生存率显著高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比47.8%,χ^(2)=5.192,P=0.033)。结论ECMO联合IABP救治AMI合并CS患者较单用IABP可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心原性 外膜 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中左心室卸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宋(综述) 刘敏 许红阳(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5-1120,共6页
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氧合(V-A ECMO)是一种有效的呼吸循环辅助装置,越来越多地作为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心肺功能衰竭的高级体外生命机械支持。但V-A ECMO在运行过程中常显著增加受支持心脏左心室后负荷,导致主动脉瓣开放受限、心室内压力增... 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氧合(V-A ECMO)是一种有效的呼吸循环辅助装置,越来越多地作为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心肺功能衰竭的高级体外生命机械支持。但V-A ECMO在运行过程中常显著增加受支持心脏左心室后负荷,导致主动脉瓣开放受限、心室内压力增加,引发一系列以左心室扩张为代表的不良预后。如未及时评估并干预,不利于心功能恢复。文章主要基于V-A ECMO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左心室卸载管理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外膜 左心室扩张 左心室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