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孙黎 贺芳 +6 位作者 沙晓妍 黄文娟 周军 刘美仪 梁茜 顾莺 林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入、维护、拔除等方面文献,提取具体措施后,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并制定嵌入信息系统的方式,形成证据转化信息平台,并于2020年1月正式全面应用,比较使用前(2019年)、使用后(2020年—2023年)住院儿童CVADs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结局指标情况。结果:应用平台后,住院儿童CVADs相关的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率较应用前均有所下降(P<0.001)。结论: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从置管、维护到拔除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循证证据的依从性,实现了儿童健康教育同质化,降低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平台的应用能及时、客观地提供数据并预警,使各部门实现信息联通共享,提高了导管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儿童导管安全 信息平台 循证实践 智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管应力松弛实验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马洪顺 陆有 +1 位作者 杨清江 李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4-96,共3页
静脉血管应力松弛实验研究马洪顺陆有(吉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长春130025)杨清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长春)李佳(长春中医学院,长春)BIOMECHANICALEXPERIMENTAESTUDYONGRE... 静脉血管应力松弛实验研究马洪顺陆有(吉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长春130025)杨清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长春)李佳(长春中医学院,长春)BIOMECHANICALEXPERIMENTAESTUDYONGREATSAPHENOUSVEIN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血管 静脉血管 应力松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堡茶多糖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及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应乐 潘越 +1 位作者 王岳飞 徐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7,共13页
以六堡茶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脱蛋白纯化后用30%、50%、70%的乙醇溶液进行分段,得到3种六堡茶多糖LTPS-30、LTPS-50和LTPS-70,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以自由基清除法(ABTS)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 以六堡茶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脱蛋白纯化后用30%、50%、70%的乙醇溶液进行分段,得到3种六堡茶多糖LTPS-30、LTPS-50和LTPS-70,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以自由基清除法(ABTS)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以Na2S2O3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探讨了它们对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3种六堡茶多糖样品均为主要含有2个组分的非均一酸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和总糖含量均为LTPS-70<LTPS-50<LTPS-30;而在蛋白质和总酚含量及两种抗氧化体系下的抗氧化活力均为LTPS-70>LTPS-50>LTPS-30,且LTPS-70表现出最强的细胞保护作用。说明茶多糖粗品经70%乙醇纯化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茶多糖 抗氧化活性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管蠕变函数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振平 马洪顺 +1 位作者 朱卫民 李英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研究了正常大隐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硬化致死的新鲜尸体大隐静脉血管的蠕变性能,得出了蠕变曲线和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1概述国内外学者对血管的力学性质做了一些研究,但动物血管居多,鉴于此作者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大隐静脉血管和... 研究了正常大隐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硬化致死的新鲜尸体大隐静脉血管的蠕变性能,得出了蠕变曲线和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1概述国内外学者对血管的力学性质做了一些研究,但动物血管居多,鉴于此作者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大隐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硬化致死的新鲜大隐静脉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血管 蠕变 蠕变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总黄酮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损伤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苑博 张放 +1 位作者 程嘉艺 康廷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沙棘总黄酮对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CRL-1730细胞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加入250μmol/L H2O2;沙棘组加入沙棘总黄酮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 目的探讨沙棘总黄酮对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CRL-1730细胞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加入250μmol/L H2O2;沙棘组加入沙棘总黄酮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m l,继续培养24 h后加入H2O2(剂量同上);丹参组加入丹参注射液终浓度2.5 mg/m l,继续培养24 h后加入H2O2(剂量同上)。细胞干预4 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S期细胞比率降低,G2/M期细胞比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沙棘组及丹参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期及G2/M期细胞比率均增加。结论沙棘总黄酮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提高细胞增殖活性,增加S期细胞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总黄酮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周期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静脉血管成像在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崔天蕾 李真林 +2 位作者 曾筱茜 杨莹莹 付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MDCTV)在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心静脉导管动能障碍但胸片及颈内静脉超声无异常发现的患者31例,行MDCTV观察导管走形、中心静脉狭... 目的探讨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MDCTV)在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心静脉导管动能障碍但胸片及颈内静脉超声无异常发现的患者31例,行MDCTV观察导管走形、中心静脉狭窄、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等。结果 MDCTV示导管位置异常10例,中心静脉狭窄5例,中心静脉血栓形成4例(2例伴有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管周纤维鞘形成7例,无明显异常者5例。结论 MDCTV可有效评估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功能障碍 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伴侣Jiv9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伟 杨幼聪 +1 位作者 李宇立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研究分子伴侣Jiv90对猪瘟病毒复制的影响,克隆了分子伴侣Jiv90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根据牛的Jiv90基因序列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设计引物,经PCR扩增,成功克隆到猪Jiv90基因,回收后与pEGFP-C1载... 为研究分子伴侣Jiv90对猪瘟病毒复制的影响,克隆了分子伴侣Jiv90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根据牛的Jiv90基因序列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设计引物,经PCR扩增,成功克隆到猪Jiv90基因,回收后与pEGFP-C1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Jiv90,提取质粒并采用脂质体法转染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转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经G418抗性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GFP-C1-Jiv90真核表达载体,得到稳定表达Jiv90的细胞株,为今后开展分子伴侣对猪瘟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真核表达 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Jiv9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小静 王彦洁 +2 位作者 王宇 杨欣 李晓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5-919,共5页
目的目前认为内质网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其应激反应在高血压心血管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建立衣霉素及二硫苏糖醇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 目的目前认为内质网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其应激反应在高血压心血管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建立衣霉素及二硫苏糖醇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凋亡模型,探讨17-β雌二醇对衣霉素/二硫苏糖醇诱导HUVECs ERS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前期已确定10μmol/L衣霉素处理细胞10 h或2 mmol/L二硫苏糖醇处理细胞8 h为诱导细胞ERS凋亡最佳浓度和时间。浓度为10-8mol/L的17-β雌二醇对ERS的保护作用最明显。根据是否用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G15)处理进行如下分组:1空白对照A、B组;2衣霉素/二硫苏糖醇组;3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组;4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组;5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G15组;6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G15组。Western blot检测ERS诱导凋亡的标志分子GRP78、剪切的caspase 12及CHOP的表达,及Hochest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数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A、B组比较,衣霉素/二硫苏糖醇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升高(P<0.05);与衣霉素组比较,衣霉素+17-β雌二醇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均下降(6.80±1.07 vs4.01±0.46,1.54±0.32 vs 0.88±0.10,1.91±0.37 vs 0.91±0.02,P<0.05);与衣霉素+17-β雌二醇组比较,衣霉素+17-β雌二醇+ICI组CHOP表达升高(0.91±0.02 vs 0.96±0.02,P<0.05),衣霉素+17-β雌二醇+G15组GRP78、caspase-12表达升高(4.01±0.46 vs 5.25±0.80,0.88±0.10 vs 1.02±0.07,P<0.05),衣霉素+17-β雌二醇+ICI+G15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升高(P<0.05)。与二硫苏糖醇组比较,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组GRP78和CHOP表达均下降(1.81±0.08 vs 1.30±0.14,1.00±0.13 vs 0.51±0.01,P<0.05);与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组比较,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组GRP78和CHOP的表达下降(P<0.05),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G15组GRP78表达升高(P<0.05),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G15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升高(P<0.05)。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数目的变化与Western blot的结果一致。结论 17-β雌二醇可抑制衣霉素/二硫苏糖醇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RS引起的凋亡,雌激素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保持ERS的稳态,进而保护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内质网应激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按摩法处理早期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血管危象2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白萍 康晓伟 +1 位作者 王佃灿 姜莹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期92-93,共2页
近年来,各种血管化游离皮瓣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不仅进一步扩大了肿瘤根治术的适应证,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患者的咀嚼、吞咽、言语和感觉功能性重建的质量也获得明显提高,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创伤及痛苦,尽早恢... 近年来,各种血管化游离皮瓣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不仅进一步扩大了肿瘤根治术的适应证,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患者的咀嚼、吞咽、言语和感觉功能性重建的质量也获得明显提高,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创伤及痛苦,尽早恢复社会生活。但是,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还不理想,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达2.8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鳞状细胞癌 皮瓣按摩法 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 静脉血管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紫外线辐照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和IL-6、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喻晶 张宜 刁波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探究JAK-STAT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n6、8,IL-6、IL-8)是否参与中波紫外线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辐射损伤,使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10、20、40 J/m^2)照... 为探究JAK-STAT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n6、8,IL-6、IL-8)是否参与中波紫外线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辐射损伤,使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10、20、40 J/m^2)照射血管内皮细胞,照射后24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 mRNA和IL-8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JAK1、JAK2、STAT1、STAT3和p-JAK1、p-JAK2、p-STAT1、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0 J/m^2)相比,细胞经不同剂量紫外线(10、20、40 J/m^2)照射24 h后,IL-6 mRNA和IL-8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与受照剂量呈剂量依赖性;JAK1、STAT1、p-JAK1、p-STAT1、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且上调程度与受照剂量呈剂量依赖性;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IL-6、IL-8参与中波紫外线照射HUVECs细胞损伤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JAK-STAT信号通路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参对过氧化氢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长凯 张晓燕 高允生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失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酶消化灌注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形态学观察和Ⅷ因子抗体免疫荧光检测法进行鉴定;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组进行干预,应用形态学观...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失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酶消化灌注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形态学观察和Ⅷ因子抗体免疫荧光检测法进行鉴定;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组进行干预,应用形态学观察法和MTT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结果H2O2损伤模型组细胞损伤明显,经白花丹参高、中、低各剂量组的干预,受损情况均有较明显地改善,使细胞活性(OD值)增高。结论白花丹参对H2O2所致的HUV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燕 李文 +1 位作者 易雪莲 钟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1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2年5例腮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病变及同侧腮腺全切除术,1例行病变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目的探讨腮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2年5例腮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病变及同侧腮腺全切除术,1例行病变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经病理组织确诊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形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年,除2例患者术后1周内有暂时面瘫外,患者均无肿瘤复发、涎瘘或Frey综合征发生。结论手术是治疗腮腺静脉血管畸形伴静脉石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外科手术 静脉血管畸形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B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良 殷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CPEB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UVECs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肿瘤细胞上清液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重悬细胞,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 目的探讨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CPEB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UVECs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肿瘤细胞上清液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重悬细胞,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CPEB1及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mRNA和蛋白表达;取对数生长期HUVECs细胞,待培养至细胞达70%~80%融合时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转染,细胞分为携带基因的质粒转染组(转染组)、不带任何基因的空质粒转染细胞组(转染对照组)和不经任何处理的细胞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转染后HUVECs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转染后HUVECs的迁移能力,RT-PCR法检测ADAM1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DAM17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中CPEB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DAM17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染48、72 h后,转染组吸光度值低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转染组细胞穿过小室膜数目低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转染组ADAMl7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 CPEB1可抑制HUVECs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DAM17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 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多因素联合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冰 顾立 +2 位作者 张婷 赵萌 陈美娟 《北方药学》 2013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葡萄糖、胰岛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联合诱导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培养及传代,通过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1~5组来进行实验,对各组进行细胞活性的测定(...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葡萄糖、胰岛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联合诱导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培养及传代,通过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1~5组来进行实验,对各组进行细胞活性的测定(CCK-8)和增殖率的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治疗各组及卡托普利组对内皮细胞活性产生更有利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盐酸小檗碱(100、75、50、25ug.ml-1)组与卡托普利组相比更具优势(P<0.01)。结论:在抑制Glu、Ins、ox-LDL联合诱导下对HUVEC功能损伤的影响作用方面,盐酸小檗碱的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脑静脉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宁 刘文娟 齐先龙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脑静脉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经MRI诊断的脑静脉血管瘤病例,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均能在MRI上很好显示,扩张的髓静脉流速缓慢,管腔纤细,呈长T1长T2信号影,而引流静脉流速相对较...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脑静脉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经MRI诊断的脑静脉血管瘤病例,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均能在MRI上很好显示,扩张的髓静脉流速缓慢,管腔纤细,呈长T1长T2信号影,而引流静脉流速相对较快呈低信号流空影,MRI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楚,呈典型的"水母头"或"伞"状表现,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可较好地显示髓样静脉及引流静脉全貌,同时MRI还可以显示其并发症。结论磁共振成像(MRI)能反映出脑静脉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磁共振增强扫描及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血管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应为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管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静脉血管病变并发肾衰竭及其诊治(下)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君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9期499-501,共3页
关键词 静脉栓塞 病因 诊断 治疗 肾动静脉血管病变 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静脉血管病变并发肾衰竭及其诊治(上)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君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8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肾动静脉血管病变 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血栓形成 肾性高血压 血管动脉狭窄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能实验教学中舌下静脉血管注射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进 杜克莘 +2 位作者 孙晓明 刘新领 赵峰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787-788,共2页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是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经典内容之一,能否准确无误地进行舌下静脉血管注射给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笔者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自制了新型实用的舌下静脉血管注射辅助钳,不仅缩短...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是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经典内容之一,能否准确无误地进行舌下静脉血管注射给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笔者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自制了新型实用的舌下静脉血管注射辅助钳,不仅缩短了手术实验时间、节约实验动物、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而且通过舌下静脉血管注射辅助钳,简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可准确的完成舌下静脉血管注射给药,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失常实验 舌下静脉血管注射辅助钳 机能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呤醇对高糖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乔华 柳跃强 +2 位作者 顾丽萍 徐腊生 何胜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2期941-943,960,共4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高糖损伤后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UVEC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至第三代,分为:①20mmol/L高糖损伤对照组;②别嘌呤醇保护组(浓度分别为0.1mmol/L、0.2mmol/L、0.3mmol/...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高糖损伤后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UVEC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至第三代,分为:①20mmol/L高糖损伤对照组;②别嘌呤醇保护组(浓度分别为0.1mmol/L、0.2mmol/L、0.3mmol/L);③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浓度为100mg/L)。不同浓度别嘌呤醇及维生素C先与HUVEC孵育24h,再加入20mmol/L高糖诱导损伤48h,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别嘌呤醇(0.1mmol/L、0.2mmol/L、0.3mmol/L)药物保护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20mmol/L高糖组,其中以0.3mmol/L更为明显(P〈0.01);细胞培养液中SOD、NO的量均较20mmol/L高糖组增高,其中以0.3mmd/L别嘌呤醇组更为明显(P〈0.01)。药物保护组细胞培养液中合成MDA、ICAM-1较波动性高糖组降低,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5-49.30mmol/L)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①别嘌呤醇对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②别嘌呤醇对高糖体外诱导HUVEC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别嘌呤醇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
20
作者 孙阳 涂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3组进行不同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Bcl-2 m... 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3组进行不同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硫酸镁可以在X-射线照射24 h后改善HUVECs细胞G2/M期阻滞;在辐照后24、48、72 h可以提高细胞对X-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并增加细胞凋亡率(t=4.24、7.19、3.20,p<0.05);在辐照后48、72 h能明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照后24、48、72 h的Bcl-2 mRNA表达量减少(t=3.034、6.182、3.957,p<0.05)。结果提示,硫酸镁可以缓解X-射线照射后细胞G2/M期阻滞,增加照射后HUVECs的细胞凋亡率,降低X-射线诱导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X-射线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