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基石——抗凝药物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小莉 高秀容 +2 位作者 何琴 骆竹媚 蒋倩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6-772,共7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防治手段仍是抗凝,但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由于肿瘤患者在肿瘤类型、分期、并发症、肿瘤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不可控性,导致CAT预防和治疗较为复杂且具挑战性。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常用抗凝药物分类,聚焦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 抗凝药 肝素 低分子肝素 新型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质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帅 黄晓燕 +2 位作者 陆勇 许媛媛 侯冷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 评价上海市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信息化质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信息统计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评价市级医院VTE信息化质控效果。结果 上海市级医院建立了较... 目的 评价上海市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信息化质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信息统计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评价市级医院VTE信息化质控效果。结果 上海市级医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2023年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为88.43%,VTE出血风险评估率为55.97%,VTE适当预防率为74.14%,VTE发生率为0.86%,医院相关性VTE发生率0.47%。结论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信息监测平台的建立有效提升了院内VTE规范化防治水平和医院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信息化 质控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静脉泵对骨科大手术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
3
作者 童亚慧 朱红霞 +3 位作者 邹叶芳 冯晓兰 钮美娥 徐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对骨科大手术后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1 h组、>1~6 h组、>6~1...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对骨科大手术后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1 h组、>1~6 h组、>6~12 h组、>12~<18 h组、≥18 h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进行干预,1 h组、>1~6 h组、>6~12 h组、>12~<18 h组、≥18 h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足底静脉泵进行干预,每日干预时间依次为1 h、>1~6 h、>6~12 h、>12~<18 h、≥18 h,直至出院。比较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D‐二聚体水平、患肢腿围。结果:研究过程中,20例病人失访,最终对照组有30例病人完成研究,1 h组有29例病人完成研究,>1~6 h组有28例病人完成研究,>6~12 h组有25例病人完成研究,>12~<18 h组有24例病人完成研究,≥18 h组有24例病人完成研究。6组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D‐二聚体水平存在时间、组间效应(P<0.05);≥18 h组病人术后第7天大腿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组、>12~<18 h组、≥18 h组病人术后第7天小腿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足底静脉泵使用时间较长有利于降低骨科大手术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缓解患肢肿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骨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
4
作者 金杰 徐清 +4 位作者 卢洁 赵佳月 张晴 孔杨 许红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27-2335,共9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相关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病人随机...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相关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病人随机划分为训练集(636例)和验证集(273例)。以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为结局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Brier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选出最优模型。采用SHAP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结果: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中258例病人发生VTE,VTE发生率为28.4%。4种模型中随机森林的AUC(0.803)、准确度(0.733)、灵敏度(0.662)和特异度(0.760)均较高,Brier分数最低(0.171)。结论:基于随机森林开发的老年重症病人VTE风险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优化老年重症病人VTE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老年人 静脉血栓栓塞 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预测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临床应用与优化研究
5
作者 靳敏艳 李梦瀓 +2 位作者 张春辉 段新春 李亚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目的 研究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合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探讨在预测肺癌术后VT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目的 研究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合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探讨在预测肺癌术后VT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5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VTE发病率、比较VTE组和无VTE组组间临床参数的差异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构建VTE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125例肺癌患者术后VTE的发病率为16.0%(20/125)。年龄、D-二聚体(D-Dimer)和术后D-Dimer在VTE组和无VTE组中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术后D-Dimer和ΔD-Dimer (术前术后D-Dimer差值)是肺癌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ΔD-Dimer是肺癌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单纯改良版Caprini RAM预测VTE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而改良版Caprini RAM结合ΔD-Dimer在预测VTE发生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ΔD-Dimer是影响肺癌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版Caprini RAM结合ΔD-Dimer有助于提高对VTE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
6
作者 陈宋林 曲军 +1 位作者 黄聪 肖劲逐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1-727,共7页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4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无发生VTE,分为VTE组(n...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4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无发生VTE,分为VTE组(n=64)与无VTE组(n=7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VTE的发生率为7.6%(64/864)。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既往腹部手术史、既往VTE病史、手术时间≥4 h、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后D-二聚体(D-D)水平、Caprini评分和术后制动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BMI增高,既往有恶性肿瘤、腹部手术史、VTE病史,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延长,以及术后D-D水平和Caprini评分增高是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彼此之间的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X=0.054×年龄+0.105×BMI+0.902×既往腹部手术史+1.172×既往VTE病史+0.787×手术时间+1.546×恶性肿瘤+0.867×术后D-D+1.303×Caprini评分+0.544×术后制动时间-13.888。预测模型的列线图区分度评价C指数为0.827,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 0.776~0.878),敏感度为64.1%,特异度为87.7%;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提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年龄增长,BMI增高,既往有恶性肿瘤、腹部手术史、VTE病史,手术时间及术后制动时间延长,以及术后D-D水平和Caprini评分增高是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 腹腔镜手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楠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的15倍,DVT和PE的发病率范围分别为17%~40%和1%~2.6%[1]。VTE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级上升,高龄作为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广泛共识[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老年肿瘤指南中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人群。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妇科肿瘤的自身特点,将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界定为年龄≥65周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属于VTE的高发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个体化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肿瘤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良性疾病 美国国立综合癌网络 血管管腔 老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感受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彤 任晓霞 +5 位作者 符美玲 王俊 陈登菊 柏若男 赵庆华 肖明朝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及需求,为该类患者制订支持性的照护策略和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3例VTE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及需求,为该类患者制订支持性的照护策略和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3例VTE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总结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正性的情感体验(角色功能强化、自我成长增强、心理弹性提升)、负性的情绪体验(多重压力下焦虑、能力不足的自责、角色冲突不适应)、支持性照护需求(教育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结论VTE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承受着身体疲劳、知识欠缺、心理、经济等多重压力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其情绪变化,多关注照顾者需求,从而提高照护质量,降低照护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照顾者 心理感受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薇薇 文彦 +3 位作者 梁娟 汪建琼 罗莎 严文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4,29,共6页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构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严格遵循复杂干预方案...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构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严格遵循复杂干预方案的开发指南构建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实施。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2个月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行为、管理满意度、风险自我评估率、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不同时间,干预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 健康行为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PDSA循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有 周芸 +3 位作者 尉志刚 王灿 王敬贤 彭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3-2068,共6页
目的:探讨plan⁃do⁃study⁃act(PDSA)循环在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质量方面的作用,为健全VTE防治管理体系、提高VTE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重点科室2022年1月—6月入院的4751例病人作为对... 目的:探讨plan⁃do⁃study⁃act(PDSA)循环在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质量方面的作用,为健全VTE防治管理体系、提高VTE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重点科室2022年1月—6月入院的47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3年1月—6月入院的5614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干预组应用多学科协作的PDSA改进方法,比较两组VTE相关监测指标。结果:干预组实施VTE预防措施率(81.46%)高于对照组(54.02%);医院相关性VTE检出率(2.94%)低于对照组(3.79%);病人VTE初始风险评估率(89.38%)高于对照组(79.69%);VTE风险评估率(95.53%)高于对照组(90.72%);VTE中高风险率(60.43%)低于对照组(56.52%),医院相关性VTE死亡率(0.05%)低于对照组(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借助多学科协作的PDSA循环能有效提高VTE规范预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PDSA循环 多学科协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梦圆 秦梦真 +1 位作者 王海燕 董钰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筛选出的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0个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其中9个是模型开发,1个是模型更新。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8,95%CI(1.66,2.13),Z=9.84,P<0.001]、D-二聚体升高[OR=2.13,95%CI(1.51,3.00),Z=4.30,P<0.001]、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病史[OR=1.64,95%CI(1.35,2.00),Z=4.87,P<0.001]和既往有肺血栓栓塞症病史[OR=2.69,95%CI(1.98,3.65),Z=6.36,P<0.001]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仍需继续发展,未来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一种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高的预测模型,应用并监测其预测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男性、D-二聚体升高、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病史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复发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VTE评分表在国内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川林 张泽菊 +1 位作者 王雪琴 米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40-2144,共5页
目的:探讨ICU⁃VTE评分表在国内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中的有效性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ICU病人一般资料表和ICU⁃VTE评分表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 目的:探讨ICU⁃VTE评分表在国内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中的有效性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ICU病人一般资料表和ICU⁃VTE评分表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4例病人的相关数据,分析ICU⁃VTE评分对病人VTE的预测效果,并根据是否发生VTE分成两组,分析ICU病人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464例病人中72例(15.5%)病人发生VTE;ICU⁃VTE得分0~8分的病人占65.9%,9~14分的病人占33.5%,15~18分的病人占0.6%;VTE组病人ICU⁃VTE得分[(9.5±3.3)分]高于非VTE组[(6.2±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U⁃VTE预测VTE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敏感度为69.44%,特异度为64.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027)、D⁃二聚体升高(OR=1.028)、有VTE疾病史(OR=7.438)、有创机械通气(OR=2.626)、不能活动≥4 d(OR=5.343)和血小板>250×109/L(OR=2.190)是ICU病人V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VTE评分表对国内ICU病人VTE风险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应用该评分表评估时应关注病人的年龄及D⁃二聚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vte评分表 静脉血栓栓塞 监护病房 预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评估和改良评估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晓鹏 李丹妮 +7 位作者 白俊 陈俊瑶 覃心菱 朱虹丽 刘丽秀 李楠 李小宁 王海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和改良VTE评估模型对妇科手术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妇科手术后并发VTE患者41例为血栓组,按照1∶4的比例抽取同期妇科手术患者164例作...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和改良VTE评估模型对妇科手术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妇科手术后并发VTE患者41例为血栓组,按照1∶4的比例抽取同期妇科手术患者164例作为非血栓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手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构建改良VTE危险因素快速评估模型(简称改良VTE评估表),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妇科手术患者VTE的预测价值,并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简称Caprini量表)进行比较。结果: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恶性肿瘤、手术时间>3小时、血栓病史、手术前后D-二聚体(D-D)差值增大是影响妇科手术后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②改良VTE评估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3,约登指数81.10%、敏感度87.80%、特异度93.29%;Caprini量表的AUC为0.888,约登指数63.41%、敏感度73.17%、特异度90.24%。改良VTE评估表和Caprini量表分别可将92.68%和85.37%的VTE患者评估为高危或极高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影响妇科手术患者VTE的6项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点关注。改良VTE评估表与Caprini量表对VTE识别水平相当,但其简单、易操作,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指南》出版: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方法与护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金素 刘越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
书名: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指南主编:李海燕,张玲娟,陆清声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11915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作为一种严重的医疗并发症,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该病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对患者的生活质量... 书名: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指南主编:李海燕,张玲娟,陆清声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11915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作为一种严重的医疗并发症,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该病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构成重大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诊断敏感性的提高,VTE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患者一旦罹患VTE,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这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也极大地消耗了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敏感性 护理问题 医疗资源 护理指南 医疗并发 预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horana评分构建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
15
作者 祝甜 肖珍 +2 位作者 何秀 朱菊花 姚梦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Khorana评分的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老年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未发生VTE组,收集... 目的:构建基于Khorana评分的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老年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未发生VTE组,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分析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结果:本组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有4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20.2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OR=3.637,95%CI:1.133~11.679)、卧床时间(OR=4.841,95%CI:1.485~15.780)、白细胞计数(OR=2.940,95%CI:1.723~5.015)、血红蛋白水平(OR=0.944,95%CI:0.895~0.995)、D-二聚体水平(OR=12.630,95%CI:3.505~45.508)、血栓调节蛋白水平(OR=1.575,95%CI:1.204~2.060)均是老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公式为:Logit(P)=-12.969+1.291×(BMI)+1.577×(卧床时间)+1.078×(WBC)-0.058×(Hb)+2.536×(D-D)+0.454×(T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0.916~0.980,P<0.05),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87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Khorana评分的预测老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识别高风险VTE老年肺癌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 Khorana评分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3
16
作者 王晓杰 陈亚萍 +8 位作者 徐园 邓海波 佟冰渡 陆欣欣 丁炎明 汪晖 李卡 石丽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设问卷于2017年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会对不同省市2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285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培训不足,培训率仅为60.6%...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设问卷于2017年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会对不同省市2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285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培训不足,培训率仅为60.6%,初级职称的护士是培训的重点人群。接受调查外科护士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规范流程使用率高达90.4%,与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比较,骨科与普外科的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规范流程使用率更高(P<0.0024)。接受调查外科护士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作落实不到位,风险评估表使用率仅为83.2%。静脉血栓栓塞症基本预防措施使用率低。结论:外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不同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标准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临床工作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 预防 外科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与静脉血栓栓塞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连芬 童晓明 侯家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vte 并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郑娥 唐煜东 +5 位作者 杨梅 车国卫 张嘉妮 杜娜 程南生 胡秀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1-6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了解我国医院肺癌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与护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第一届胸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华西论坛上,对全国108名胸外科护... 背景与目的了解我国医院肺癌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与护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第一届胸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华西论坛上,对全国108名胸外科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1)评估工具与预防规范:97.22%的医院已采用不同评估工具对肺癌围术期患者进行VTE风险分级,其中67.59%的医院已形成VTE预防护理规范。(2)筛查、预防与随访:56.48%的医院对肺癌患者进行了VTE术前筛查,90.74%的医院对住院患者进行了VTE预防,52.78%的医院对出院患者继续进行了VTE预防,仅有17.59%医院对出院患者VTE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随访。(3)不同类型医院肺癌围术期患者VTE预防现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VTE风险评估、住院患者VTE预防方面专科医院所有患者已全面实现(100.00%)。结论肺癌围术期VTE预防工作已受到广泛重视,但尚缺乏有效的VTE风险评估工具和标准化的VTE预防护理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评估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辰 刘常清 +3 位作者 安晶晶 谭永琼 廖安鹊 罗艳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211-4217,共7页
介绍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综述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在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病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介绍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综述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在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病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可以指导病人个体化预防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 肺动脉血栓栓塞 风险评估 评估工具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泉芳 王威 +5 位作者 邹小英 凌志安 巫艳彬 孔晋亮 徐邦浩 杜清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方法:28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有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成VTE组(n=72)与无VTE组(n=210),记录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血小板计数、血黏稠度、D...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方法:28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有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成VTE组(n=72)与无VTE组(n=210),记录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血小板计数、血黏稠度、D-二聚体以及治疗措施。结果:VTE组的腺癌占65.28%、Ⅳ期占87.50%、血黏稠度增高占65.28%和D-二聚体增高占70.83%,均高于无VTE组的51.43%、75.71%、51.43%和56.67%(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分期、D-二聚体水平、吸烟、年龄以及血黏稠度水平与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高度相关,其OR值分别为3.802、2.339、5.814、3.875与6.4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效果:72例肺癌化疗合并VTE患者1例并发大出血死亡;其余经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后36例治愈,8例好转,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Ⅳ期的肺腺癌、吸烟、高龄以及血黏稠度和D-二聚体的增高为肺癌化疗患者合并VTE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时评估肺癌化疗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与早期抗凝治疗,可提高其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