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家工作组 中国静脉介入联盟 +2 位作者 李燕 葛静萍 尹媛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共13页
为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介入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制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该指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基础上,通... 为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介入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制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该指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基础上,通过检索近10年国内外的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循证证据、临床试验结果,并结合国内研究热点与临床经验,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修订指导原则(2022版)》,由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家工作组、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的45名医疗及护理专家联合制订。该指南最终形成针对DVT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风险评估、专科评估、体位护理、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和健康指导等19个临床问题和7个并发症防治问题,135条推荐意见,旨在为DVT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供专业、科学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机器学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侯泽金 李荣其 +4 位作者 李健 冯怡宁 靳茜茜 孙俊红 曹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3,共9页
通过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鼠血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筛选特征代谢物以此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用于DVT的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构建DVT大鼠模型,术后72 h采集心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得到大鼠血... 通过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鼠血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筛选特征代谢物以此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用于DVT的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构建DVT大鼠模型,术后72 h采集心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得到大鼠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谱.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Mann-Whitney U检验初步筛选得到与DVT发生相关的22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体内代谢通路有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三羧酸循环(TCA循环)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采用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Boruta)从上述差异代谢物中进一步筛选出13个与DVT强相关的特征代谢物集合,构建了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逻辑回归、线性判别分析和Adaboost集成算法)的DVT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对DVT的预测准确率可达87%,模型的精度、召回率、F1分数和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8,0.86,0.87和0.95.研究表明,采用GC-MS代谢组学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DVT预测模型可为DVT的诊断、治疗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 静脉血栓形成 机器 特征选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学及病理学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磊 卢德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9期749-754,共6页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既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滞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近20年来,CT、MRI和DSA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临床医师能在疾病的早期获得典型的影像学...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既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滞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近20年来,CT、MRI和DSA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临床医师能在疾病的早期获得典型的影像学证据;流行病学和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在病因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抗凝、局部溶栓和介入治疗,使临床症状迅速得到控制,大部分病人得以治愈。以至于有人乐观地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因此,本刊邀请几位专家分别在病理病因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期望能够反映出国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给神经科同行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血栓形成 病因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因及治疗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会刚 周卫东 +2 位作者 王得新 贾健平 袁丽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经血管造影、手术、DSA与MRA综合确诊的CVST病人8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未发现明确病因者40例,发现可能病因者46例:其中围产期9例,感冒史8例,偏头痛8例,... 目的 研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经血管造影、手术、DSA与MRA综合确诊的CVST病人8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未发现明确病因者40例,发现可能病因者46例:其中围产期9例,感冒史8例,偏头痛8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8例,口服避孕药6例,外伤手术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单纯缺血性贫血1例,白塞氏病1例。经抗凝、溶栓治疗,痊愈35例,显效18例,好转24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 CVST可能的病因出现多样化;溃疡性结肠炎及孕高症延误治疗会导致CVST,应引起注意。治疗以抗凝和静脉内溶栓为主,抗凝治疗有效且相对安全;溶栓药物和剂量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强 蒲传强 +3 位作者 吴卫平 郎森阳 黄旭升 刘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systemthrombosis,CVST)的病因。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CVST的住院患者 5 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 2例中 ,男女各 2 6例 ,平均年龄 36岁 (2 0~ 6 0...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systemthrombosis,CVST)的病因。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CVST的住院患者 5 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 2例中 ,男女各 2 6例 ,平均年龄 36岁 (2 0~ 6 0岁 )。慢性起病 42例 (81% ) ,亚急性起病 7例 (13% ) ,急性起病 3例 (6 % )。累及 2个以上静脉窦者 34例(6 5 % ) ,1个静脉窦者 11例 (2 1% ) ,大脑深静脉者 7例 (14% ) ;其中 3例合并颅外静脉血栓形成。在 5 2例CVST患者中 ,33例 (6 3% )未发现明确病因 ;发现可能原因的有 19例 ,如感冒发热史 5例 (10 % ) ,贫血 4例 (7% ) ,服用避孕药史 3例 (6 % ) ,牙龈炎 2例 (4 % ) ,硬脑膜动静脉瘘 2例 (4 % ) ,Behcet病 1例 (2 % ) ,偏头痛 1例 (2 % )和头颅外科手术后 1例 (2 % )。结论 本组CVST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年人 ;半数以上未发现明确病因 ;存在原因者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 ,应进一步研究CVST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病因 CV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越涛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9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VT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青年女性稍多,妊娠、感染、...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VT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青年女性稍多,妊娠、感染、免疫性疾病等为常见病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多见(82.7%),其次为癫发作(3.85%)或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3.5%)。腰椎穿刺检查多数病例压力升高(86.7%),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病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MRI平扫可见病变静脉窦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病变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抗凝、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部分病例行溶栓治疗后,多数病例病情好转(86.5%),少数病例病情恶化(5.7%)。结论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腰椎穿刺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高度警惕CVT可能。围产期女性为高危人群。疑似病例应尽早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DSA是CVT诊断的金标准并可指导溶栓路径。治疗上早期应用抗栓治疗,严重病例经动脉或静脉行局部溶栓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此外还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病因追踪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霍芊竹 代远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拓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诊断认识,减少误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23例首诊为LEDVT,但最后确诊的主要诊断并非为LEDVT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病例中,漏诊妇科肿瘤13例,子宫腺肌病1例,直肠... 目的:拓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诊断认识,减少误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23例首诊为LEDVT,但最后确诊的主要诊断并非为LEDVT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病例中,漏诊妇科肿瘤13例,子宫腺肌病1例,直肠癌3例,肺癌2例,膀胱癌2例,前列腺癌1例、腹股沟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必须要重视追问病史。对于不明原因出现的DVT,尤其需要注意对其潜在的病因进行追踪分析,以防止发生误漏诊,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流行病学及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啸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肺栓塞(PE)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而绝大多数PE病人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存。欧美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对DVT、PE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病因学进行了报道。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影响... 肺栓塞(PE)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而绝大多数PE病人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存。欧美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对DVT、PE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病因学进行了报道。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影响DVT、PE发病的后天性因素,先天性的遗传因素,以及发病率、死亡率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其综合治疗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60-664,共5页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is a very common disease clinically and can greatly affect people in their work and life without proper treatment promptly.The author reviewed the etiology,diagnosis,pr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is a very common disease clinically and can greatly affect people in their work and life without proper treatment promptly.The author reviewed the etiology,diagnosis,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he synthetic therapies for dealing th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合治疗 病因 血流动力 血液凝固性 DVT 文献报道 生活质量 血管内膜 初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及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亚群 覃修福 薛新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60-62,共3页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国内文献报告较少。本文报道13例经静脉造影证实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了本病的病因,介绍了非手术治疗方法。除3例病程超过3个月来诊,疗效不显著外,另10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缩短了血栓再...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国内文献报告较少。本文报道13例经静脉造影证实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了本病的病因,介绍了非手术治疗方法。除3例病程超过3个月来诊,疗效不显著外,另10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缩短了血栓再通的自然病程,为手术重建静脉通路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病因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斌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0期811-813,共3页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组具有较大异质性的临床血管综合征,文献报道CVT发病率较低,为所有卒中类型的0.5%~1%[1]。不过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以及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VT患者被发现并获得诊治。CVT...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组具有较大异质性的临床血管综合征,文献报道CVT发病率较低,为所有卒中类型的0.5%~1%[1]。不过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以及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VT患者被发现并获得诊治。CVT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急性期的死亡率为3%~15%[2-4],但经过治疗很多患者可以痊愈。这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CVT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血栓形成 病因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春来 康智敏 +2 位作者 李继梅 薛启蓂 梁宇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诊断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对 6例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多表现颅内高压征象 ,伴有全脑症状或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 (MRV)诊断颅内静脉窦和... 目的探讨诊断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对 6例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多表现颅内高压征象 ,伴有全脑症状或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 (MRV)诊断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有肯定的价值 ,而血管数字减影 (DSA)是诊断该病的最可靠手段。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13
作者 邱德贵 朱育昌 +2 位作者 郑华 陈富嫦 邢永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产褥期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分析 脑脊液检查 血液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傅建辉 孙一忞 +2 位作者 耿昌明 汪柳霞 洪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头痛。确诊前有10例发生误诊,误诊率高达62.5%。15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者12例,阳性率80%。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的患者,均证实有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降颅压及抗凝治疗,9例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6例死亡。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误诊 影像特征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季节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斌 尚丹 +3 位作者 李毅清 王维慈 党一平 金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不同月份的发病构成比差异。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进行社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因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5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不同月份的发病构成比差异。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进行社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因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5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发病月份上的差异。结果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369例(70.96%),右下肢者107例(20.58%),双下肢者44例(8.46%)。除双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外,其它肢体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大致按月份呈周期性变化。总体上表现为上半年低于下半年,而3月份的发病人数往往高于上半年平均水平。结论不同肢体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都具备一定的发病周期性,且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这种周期性和差别可能与环境改变和机体免疫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季节性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郑昆文 马莎 张金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结果发病年龄以20~60岁多见,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结果发病年龄以20~60岁多见,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正常或增高,但感染性或癌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除外。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病因治疗等方法后,16例患者中6例基本痊愈,7例症状好转,1例无变化,2例死亡。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对临床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患者,应高度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时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联合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 诊断 治疗 临床特点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琪 郑一帆 +4 位作者 陈玲 方莹莹 黄林欢 黎锦如 梁秀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V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CVT多见于中青年,多为急性起病,大部分可找到...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V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CVT多见于中青年,多为急性起病,大部分可找到相关病因,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MRI联合MRV能清晰地显示静脉系统形态及阻塞情况,DSA能清楚显示静脉系统血栓的部位及继发于CVT的动静脉瘘。早期诊断及应用抗凝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CVT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联合MRV检查是目前CVT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对原因不明的颅内高压患者需行相应检查,一旦确诊,应予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尿液代谢物谱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洁 吕晓革 +4 位作者 李宇 靳茜茜 储晓云 王英元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大鼠尿液中代谢物谱,筛选出可用于DVT诊断和法医学鉴定的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下腔静脉完全结扎DVT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大鼠尿液中代谢物谱,筛选出可用于DVT诊断和法医学鉴定的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下腔静脉完全结扎DVT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在建模后48 h于代谢笼中收集24 h尿液,同时对照组收集24 h尿液。核磁共振检测其代谢物谱,SIMCA-P 14.1软件进行模式识别,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LS-DA,OPLS-DA)模型中的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结合Mann-Whitney U检验,寻找尿液中差异代谢物。结果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轮廓呈现显著性差异。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可以有效判别模型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VT大鼠尿液中亮氨酸、谷氨酰胺、肌酸、肌酐和蔗糖水平上调,3-羟基丁酸、乳酸、丙酮、α-酮戊二酸、柠檬酸和马尿酸水平下调。结论 DVT大鼠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有望成为该疾病的候选生物标志物,该结果可为DVT的诊断、治疗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 代谢组 静脉血栓形成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大鼠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策略 被引量:38
19
作者 王辰 翟振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非特征性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 ,使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误漏诊率及高死亡率 ,已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近年来 ,针对肺栓塞遗传流行病学、发病学、无创检查...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非特征性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 ,使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误漏诊率及高死亡率 ,已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近年来 ,针对肺栓塞遗传流行病学、发病学、无创检查技术、药物治疗、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法等的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肺栓塞在临床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高危人群的预防、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不足、治疗方法不规范等。本期专题对肺栓塞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及诊疗水平 ,降低肺栓塞的“三高”率 ,并推进本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预防策略 遗传流行病 发病 科领域 意识 国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 被引量:22
20
作者 温绍君 刘洁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lism,VTE)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PTE是肺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DVT,PTE经常是DVT致命的...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lism,VTE)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PTE是肺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DVT,PTE经常是DVT致命的并发症.据估计在血管疾病中,VTE的发生率处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之后,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VTE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误诊、漏诊率较高.现已成为导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VTE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 分子 因子V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