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测犬自体静脉移植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军 钱蕴秋 +3 位作者 孙晓英 张俊 贺建国 赵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本实验应用超声对15只犬,24条股动脉自体静脉移植血管分二组(连续观察组和随机取样组)进行检查。二维超声检查显示连续观察组术后即刻和24h移植血管与宿主动脉的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血管中部内径大于近、远端吻合口(P<0.... 本实验应用超声对15只犬,24条股动脉自体静脉移植血管分二组(连续观察组和随机取样组)进行检查。二维超声检查显示连续观察组术后即刻和24h移植血管与宿主动脉的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血管中部内径大于近、远端吻合口(P<0.05),管壁呈不均匀增厚并经组织学证实。多普勒测定发现最大流速随移植时间不同有变化,术后即刻较慢,24h开始增快。移植血管远端血流量,搏动和阻力指数则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表明尽管移植血管发生了组织改建、形态学和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但并未对流经该段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影响,仍能维持远端动脉的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技术 血液动力学 自体静脉移植血管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病患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凤思苑 巩晓文 +5 位作者 崔壮 高静 李长平 刘媛媛 刘寅 马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个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病患病风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CABG术后超过一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应用径向基SVM、多项式SVM...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个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病患病风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CABG术后超过一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应用径向基SVM、多项式SVM和BP神经网络建立晚期SVGD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精确率、召回率及F1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BP神经网络在测试集中反映模型精确率和召回率的F1值为0.84,而ROC曲线下面积均值为0.773,大于其他两种SVM预测模型。结论 BP神经网络对晚期SVGD的预测表现更佳,有助于临床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移植血管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自体血管移植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3
作者 陈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自体血管移植 静脉血管移植 动脉血管移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寅 张敬霞 +6 位作者 王林 赵茹 刘玉洁 肖健勇 高明东 张颖 孙根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5-945,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路移植血管共199支,其中左内乳动脉桥41支,大隐静脉桥156支,桡动脉桥2支。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原位冠状动脉造影。选用JR4.0导管,确定移植血管位置,旋转导管入静脉移植血管的开口进行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造影术 移植术后 心绞痛 复发 旁路移植血管 静脉移植血管 桡动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GD分类预测的梯度提升机与随机森林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巩晓文 凤思苑 +5 位作者 崔壮 高静 李长平 刘媛媛 刘寅 马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采用梯度提升机与随机森林法对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CABG手术后出现复发缺血性症状的患者是否会发生SVGD进行预测,并评价两种模型的分类性能。方法将606例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用NRI和IDI评... 目的采用梯度提升机与随机森林法对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CABG手术后出现复发缺血性症状的患者是否会发生SVGD进行预测,并评价两种模型的分类性能。方法将606例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用NRI和IDI评价两种集成算法对CART基分类器的提升程度,并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指标对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以CART基分类器为参照,梯度提升机的NRI和IDI分别为0.31和0.15,而随机森林NRI和IDI分别为0.08和0.08。在测试集上GBM的AUC和ACC分别为0.89和0.83高于RF 0.80和0.73。二者筛选出的最重要的5个临床指标相同,依次为桥龄、左室舒张期径长、VLDL、隐静脉桥支数和心脏病类型。结论梯度提升机和随机森林法均能提升基分类器的分类性能,且前者优于后者。梯度提升机比随机森林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更适合对外部数据的分类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机 随机森林 静脉移植血管病变 分类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