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7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ipor VF DV_(50)除病毒过滤器处理低pH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策生 彭良俊 +1 位作者 杜兵 杨海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8-470,共3页
为探讨 Ultipor VF DV50 除病毒过滤器在人血低 p H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IVIG)中的使用情况 ,分别采用ф4 7m m膜片和 SBF1 DV50 p H4滤芯实验 ,实验前后均进行膜完整性测试。结果显示 :有效过滤面积 9.0 8cm2 的ф4 7m m膜片与 80 0 ... 为探讨 Ultipor VF DV50 除病毒过滤器在人血低 p H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IVIG)中的使用情况 ,分别采用ф4 7m m膜片和 SBF1 DV50 p H4滤芯实验 ,实验前后均进行膜完整性测试。结果显示 :有效过滤面积 9.0 8cm2 的ф4 7m m膜片与 80 0 cm2 的滤芯之间的滤速有较好的放大对应关系 ,过滤前后制品的质量无显著差异。同种样品用除病毒过滤器过滤 Sindbis病毒和 HIV- 1,可分别有效去除大于 10 4 .95PFU/ ml和 10 5.30 TCID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50除病毒过滤器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血液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詹嘉铭 王祥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2-1096,共5页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临床肾脏移植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免疫炎症调节和免疫替代治疗。前者主要用于脱敏疗法和治疗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激素抵抗性排斥反应;后者主要用于防治移植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感染性并发症。I...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临床肾脏移植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免疫炎症调节和免疫替代治疗。前者主要用于脱敏疗法和治疗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激素抵抗性排斥反应;后者主要用于防治移植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感染性并发症。IVIG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防治感染功效,而且可有效地调节免疫反应,将在改善临床肾脏移植预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肾脏移植 免疫调节 脱敏疗法 排斥反应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莹 李长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lin,IVIG)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补体系统激活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山梨醇注射组(山梨醇组)和IVIG注射组(IVIG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作大...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lin,IVIG)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补体系统激活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山梨醇注射组(山梨醇组)和IVIG注射组(IVIG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组织补体成分C5a的表达,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VIG组和山梨醇组术侧补体C5a在12h即可见表达,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仍高于健侧。山梨醇组和IVIG组术侧脑含水量在脑缺血/再灌注12h上升,第1天到达高峰。补体C5a的表达增加与脑含水量的上升趋势基本一致。在IVIG组各时间点补体C5a表达水平和脑含水量均较山梨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补体系统激活加重了脑水肿,IVIG能通过抑制补体有效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脑缺血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不明原因反复流产的效果及对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晓光 刘欣燕 +3 位作者 朱锐 范光升 张颖 陈凤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评估低剂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RSA)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的影响。方法将60例URSA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妊娠前静脉给予IVIG0.2g/kg;确定妊娠后给予... 目的评估低剂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RSA)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的影响。方法将60例URSA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妊娠前静脉给予IVIG0.2g/kg;确定妊娠后给予同等剂量IVIG,每4周1次,至妊娠20周。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药或孕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活产率和有效率(超过以往妊娠4周及以上为有效)。于治疗前和妊娠6~8周随机留取试验组和对照组静脉血各15份,同期健康育龄期未孕及早孕6~8周妇女的静脉血标本各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HLA-G、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试验组应用IVIG后的妊娠率为93.3%(28/30)。试验组的活产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7%(24/28)和92.9%(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P=0.021)和63.3%(19/30)(P=0.011)。试验组应用IVIG后有1例(3.3%)患者发生轻微恶心,减慢IVIG输入速度后反应消失。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孕前血清sHLA-G水平分别为(61.37±35.57)和(62.70±37.24)U/ml,明显低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88.49±25.37)U/ml(P<0.05)。妊娠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sHLA-G和IL-10水平分别为(34.19±14.21)U/ml和(11.71±2.7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71±12.83)U/ml(P=0.043)和(8.71±3.01)pg/ml(P=0.008)。结论孕前后应用低剂量IVIG治疗URSA安全有效,其可能是通过上调患者体内sHLA-G和IL-10水平来改善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治疗 不明原因反复流产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用法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卫军 李长刚 +2 位作者 石红松 王樱 姜大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治疗 川崎病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20例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小玫 程燕 +1 位作者 郭在培 张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局部皮损处理、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均痊...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局部皮损处理、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治疗重症药疹,应尽早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皮肤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局部皮损的处理及全身营养支持也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糖皮质激素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廖清奎 马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9-581,共3页
关键词 过敏反应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绵 方伟强 +1 位作者 蔡举瑜 吕丽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72-3074,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 g/(kg·d),每天1次,连用5 d。统计两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静滴第1、3、5、7天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两组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和28 d住院病死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第5天后开始,其血小板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28 d住院病死率与存活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严重脓毒症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显著,并能明显缩短患者ICU留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例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焱 宗文凯 +4 位作者 崔盘根 冯素英 陆沛超 方方 张国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2-323,共2页
在2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发病早期,给予甲泼尼龙1.5mg/(kg·d)静脉滴注,同时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0.28g/(kg·d)连续冲击治疗3d。经治疗2例患者皮肤及黏膜损害得到有效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可将糖皮质激素... 在2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发病早期,给予甲泼尼龙1.5mg/(kg·d)静脉滴注,同时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0.28g/(kg·d)连续冲击治疗3d。经治疗2例患者皮肤及黏膜损害得到有效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可将糖皮质激素减量。2例TEN患者在IVIG治疗结束后第3天无新发皮损,表皮坏死剥脱得到有效控制。第8天皮损明显减轻,创面干燥,且有新表皮再生。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毒性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致心律失常3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玉英 鞠梅 +5 位作者 孙彩虹 吴秋菊 弓娟琴 姚煦 贾虹 顾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6-397,共2页
近年来.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high dose intraveneous immunoglobulin,hdIVIg)在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对一些常规治疗无效的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亦受到关注。本文报告3例由hdIVIg引起的心律失常。
关键词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立凤 张志宇 +1 位作者 李真真 梁映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3-216,共4页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免疫调节方面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应用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因为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慢性顽固性的疼痛综合...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免疫调节方面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应用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因为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慢性顽固性的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免疫调节也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目前发现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明显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给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在镇痛的同时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自身抗体与Fc受体结合或中和自身抗体,减轻补体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还可以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6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小英 陈思远 黄长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7-628,共2页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y-glob-ulin,IVIG)治疗寻常型天疱疮(PV)国内、外均有报道,并且对那些对糖皮质激素有依赖或抵抗的重症PV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笔者对6例重症PV患者采用小剂量IVIG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y-glob-ulin,IVIG)治疗寻常型天疱疮(PV)国内、外均有报道,并且对那些对糖皮质激素有依赖或抵抗的重症PV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笔者对6例重症PV患者采用小剂量IVIG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重症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3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华海康 陶诗沁 +2 位作者 杨莉佳 尹兴平 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7-787,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糖皮质激素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华玲 王利力 +1 位作者 刘玉桢 宋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关键词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治疗 重症肌无力 疗效观察 肾上腺皮质激素 神经肌肉接头处 自身免疫性疾病 乙酰胆碱受体 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立凤 张志宇 +1 位作者 李真真 梁映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49-853,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n=8),假手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组(SI组,n=32),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n=8),假手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组(SI组,n=32),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组(NP组,n=32),CCI模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组(NI组,n=32)。S组只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NP组分离并结扎坐骨神经,SI组和NI组分别在手术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分别于术前、术后3、7、14、21 d测定各组大鼠热/机械痛阈。RT-PCR检测术后3、7、14、21 d时脊髓腰膨大部位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Fc gamma RI(Fc RⅠ)mRNA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NP组术后3、7、14、21 d大鼠热/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5),SI组术后3、7、14、21 d大鼠热/机械痛阈显著升高(P<0.05);与NP组相比,NI组给药后3、7、14、21 d大鼠的热/机械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与S组比较,NP组和SI组大鼠脊髓和DRG中FcγRⅠ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NP组相比,NI组大鼠脊髓和DRG中FcγRⅠmRNA明显上调(P<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程度,脊髓中的FcγRⅠ在免疫球蛋白的镇痛作用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Ⅰ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背根神经节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和单倍型与干眼病的关系
16
作者 刘云霞 王群 +3 位作者 黄靖 杨梁政 彭洁 任桂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干眼病(DE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06例DED患者和220例健康者进行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DE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共发现23种KIR...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干眼病(DE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06例DED患者和220例健康者进行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DE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共发现23种KIR基因型,其中新发现的KIR基因型有10种。与对照组相比,DED患者组KIR基因型G和单倍型4频率显著增加(P=0.025,P=0.004),而单倍型2频率显著下降(P=0.016)。DED患者KIR基因型B/B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7)。KIR单倍型A和B具有独特的着丝粒(Cen)和端粒(Tel)基因基序,DED患者Cen-B/B基因型频率也高于对照组(P=0.037)。结论:在汉族人群中,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DED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型 单倍型 干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急性放射病人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琪云 艾辉胜 +4 位作者 余长林 乔建辉 郭梅 王丹红 张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愈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宝庭 赵晓玲 赵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又称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是一种爆发性表皮及黏膜剥脱、死亡率高达30%~35%的疾病。其中的74%~94%患者多由药物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本病常伴有...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又称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是一种爆发性表皮及黏膜剥脱、死亡率高达30%~35%的疾病。其中的74%~94%患者多由药物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本病常伴有系统和内脏损害,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能死于感染、败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于2016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2例肌内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静脉注射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成功治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从军 雷中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51-2654,共4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无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63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对IVIG的治疗效果将患儿分为IVIG敏感型和IVIG无反应型,对比两型川崎病患儿的临... 目的: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无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63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对IVIG的治疗效果将患儿分为IVIG敏感型和IVIG无反应型,对比两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性别、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临床表现完全与否及血WBC、CK-MB、PLT、ESR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反应型组无菌性脓尿、颈部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CRP、AST、ALT、总胆红素显著高于敏感型组(P<0.001),而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钠离子浓度则低于IVIG敏感型患儿(P<0.05)。结论 :无菌性脓尿、冠状动脉损害、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CRP、AST、ALT、总胆红素浓度增高;血浆白蛋白和钠离子浓度减少是川崎病患儿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免疫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预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急性期川崎病患者心肌损伤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海永 付晓燕 +3 位作者 吴婷婷 童明辉 崔艾琳 李倩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抵抗急性期川崎病(KD)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损伤特点。方法收集IVIG应答患者40例(IVIG应答组),以诊断为急性期KD的住院患者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IVIG抵抗患者40例为IVIG...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抵抗急性期川崎病(KD)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损伤特点。方法收集IVIG应答患者40例(IVIG应答组),以诊断为急性期KD的住院患者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IVIG抵抗患者40例为IVIG抵抗组,将后者进一步分为冠状动脉扩张(CAD)亚组和冠状动脉正常(NCAD)亚组,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2DSTI参数及实验室指标。比较IVIG抵抗组与IVIG应答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2D STI参数和实验室指标,以及CAD亚组与NCAD亚组各参数间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获取IVIG抵抗患者2DSTI参数预测值。结果与IVIG应答组相比,IVIG抵抗组CAD发生率、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升高,收缩期左心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及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均减小,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沉速度、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均升高(P均<0.05)。以GLS绝对值16.8%为阈值,曲线下面积0.769(P=0.021),预测IVIG抵抗的敏感度为79.27%,特异度为68.36%;以GCS绝对值15.9%为阈值,曲线下面积0.749(P=0.038),预测IVIG抵抗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57.28%。结论 IVIG抵抗KD患者心肌损伤较IVIG应答KD患者更严重,可能是心肌炎性损伤而非冠状动脉损伤的结果。2DSTI技术可预测急性期IVIG抵抗患者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基因 免疫球蛋白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