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奚庆红 刘庆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导管留置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文件书写 自我维权意识 静脉给药 皮肤消毒 插管部位 刺激性药物 护理人员 脉冲式封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癌性胸水灌注化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华 李金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胸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 癌性胸水 胸腔灌注化疗 恶性肿瘤 并发症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芝辉 宗佩兰 +3 位作者 袁艳珍 宋军福 张齐龙 肖绍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心包 心包穿刺术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0例次血液透析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留存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晓红 叶朝阳 +2 位作者 孙丽君 孟仙 邢小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49-50,共2页
通过对380例次使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随访与护理,探讨延长导管留存时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多环节、多细节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避免护理不当,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是... 通过对380例次使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随访与护理,探讨延长导管留存时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多环节、多细节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避免护理不当,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涤纶环深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存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谷沫丽 张蓓蓓 姚冬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组中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采用透明敷料、另一组采用棉质敷料,比较两亚组细菌菌落数。结果安尔碘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数少于2%碘伏及2%碘酊,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透明敷料后的细菌菌落数少于使用棉质敷料,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安尔碘消毒效果优于2%碘伏及2%碘酊,棉质敷料较透明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消毒 护理 安尔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的改进 被引量:54
6
作者 郭丽娟 张鸿雁 +3 位作者 赵晓玉 赵书彦 任少林 孙丽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减少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0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于肘窝或肘下2横指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观察组于距肘窝4cm以上的贵要静脉或头... 目的减少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0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于肘窝或肘下2横指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观察组于距肘窝4cm以上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在超声波引导下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及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进PICC穿刺部位后,可减少静脉炎、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部位 并发症 静脉 血栓形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换药程序用于预防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玉兰 谢甲年 +1 位作者 陈红平 何春桂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4期902-90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导管 导管感染 换药 程序 标准 预防 临床用药 穿刺口 保护血管 紧急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院外自我维护 被引量:16
8
作者 余利君 胡琪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86-1486,15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患者进行院外导管自我维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化疗间歇...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患者进行院外导管自我维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化疗间歇期每周来医院维护导管1次,观察组住院期间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维护指导,化疗间歇期患者按导管维护指导流程在家中每周自我维护导管1次。患者返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固定情况,堵管、感染、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拔管时两组患者近心端导管细菌培养的结果等。结果化疗期返院时,两组患者的导管均固定良好,对照组34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置管部位的局部红肿,无堵管及移位发生;观察组34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导管堵管、局部红肿或移位。化疗结束拔管时两组患者的近心端导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PICC置管患者进行导管的院外自我维护具有可行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利于PICC技术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院外 自我维护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中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松琴 丁素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2-443,共2页
各种肝病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严重者可使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体外支持装置,它可以通过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等治疗方法暂时替代... 各种肝病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严重者可使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体外支持装置,它可以通过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等治疗方法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为肝细胞再生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而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通道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所必需的,护理好患者的血管通路,减少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对本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我院于2002年1月~2003年3月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间,共进行47次静脉插管留置双三腔导管.现将人工肝治疗中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静脉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致感染4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樊瑞芬 李桂英 张美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783-784,共2页
近来我们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需紧急血液透析(血透)却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或内瘘尚不成熟时的18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的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其中有4例终因置管感染而拔除导管.现对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进行分析.
关键词 颈内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临床分析 肾功能衰竭 管感染 临床表现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股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固定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国芳 李小静 王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6期1536-1536,共1页
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目前大多数病人采用动一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但随着老年及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增加,内瘘有时难以建立,有时难以维持。股静脉留置导管被用作血管通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导管在保留期间,... 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目前大多数病人采用动一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但随着老年及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增加,内瘘有时难以建立,有时难以维持。股静脉留置导管被用作血管通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导管在保留期间,病人留置处经常疼痛、固定用的缝线易脱落或断裂。通过改良留置导管的固定方法后效果良好。现介绍方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 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病人 血管通路 静脉内瘘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镇痛法在肝癌患者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丽平 沈丽 +2 位作者 贺丹丹 江芳芳 佘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不同使用方法在肝癌患者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时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l9年l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肝外科收治的106例拟化疗需置... 目的探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不同使用方法在肝癌患者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时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l9年l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肝外科收治的106例拟化疗需置入PICC导管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置管顺序分为传统组(52例)和改良组(54例);在PICC置管静脉穿刺过程中,传统组患者采用皮内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置管;改良组患者采用涂擦+湿敷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置管,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穿刺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送入导丝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内注射VS涂擦+湿敷2%盐酸利多卡因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开皮肤送入血管鞘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处淤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置管操作过程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涂擦+湿敷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能有效减轻PICC置管时引起的疼痛,降低置管后穿刺点淤血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盐酸利多卡因 经外周的中心静脉导管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1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浩 沈艳芳 +1 位作者 杜玉彬 雷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68-2668,共1页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 胸腔 临床观察 胸腔闭式引流管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穿刺抽气 临床常见 治疗措施 引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14
作者 胡日红 郭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136-1136,共1页
关键词 尿毒症 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癌性腹水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国华 胡春慧 +1 位作者 龚钰清 刘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569-2569,共1页
关键词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癌性腹水 腹水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晚期恶性肿瘤 腹腔穿刺 常见并发症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导管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红荣 郑璇 +5 位作者 危正南 张庆红 肖厚勤 李新华 刘雁凌 叶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5000U/mL尿激酶+25mg/mL肝素溶液24h停留封管,对照组采用5m...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5000U/mL尿激酶+25mg/mL肝素溶液24h停留封管,对照组采用5mg/mL肝素生理盐水封管,观察两组凝血功能、导管留置时间、实际血流量、导管通畅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行28个月观察,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实际血流量及导管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5 000U/mL尿激酶+25mg/mL肝素溶液24h停留封管可有效预防导管血栓形成,提高置管时间,增加透析治疗血流量,改善导管功能作用明显,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封管 血液透析 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颈内静脉透析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潮涌 李洁 林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70-3070,共1页
导管功能不良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9%-30%。本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以探讨一种更好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 功能不良 透析导管 治疗导管 疗效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晚期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中心静脉导管渗液63例原因分析
18
作者 徐克平 陶国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43-2743,共1页
中心静脉导管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1],以便监测中心静脉压、快速大量输液输血、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及血液透析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3年开始经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000年以来广泛开展该技术,充分体现了该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1],以便监测中心静脉压、快速大量输液输血、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及血液透析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3年开始经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000年以来广泛开展该技术,充分体现了该技术安全、快速、有效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现将本院2006年1-10月留置的国产中心静脉导管2 903例中发生渗液63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渗液 国产 原因分 静脉高营养治疗 中心静脉 经颈内静脉 大量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分析
19
作者 罗娜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85-2885,共1页
关键词 静脉导管留置 导管相关并发症 导管相关感染 临床工作者 临床应用 时间 医疗价值 C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肝素钠脐静脉导管封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廖素霞 蒙好好 +4 位作者 邹艳辉 方利娟 刘霞 廖宇霞 余燕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素钠对新生儿的影响,以选择适合新生儿脐静脉导管的封管液。方法选择留置脐静脉导管的危重新生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各30例,观察Ⅰ组用25U肝素液,观察Ⅱ组用50U肝素液脉冲正压封管;封管前后分别经外... 目的探讨肝素钠对新生儿的影响,以选择适合新生儿脐静脉导管的封管液。方法选择留置脐静脉导管的危重新生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各30例,观察Ⅰ组用25U肝素液,观察Ⅱ组用50U肝素液脉冲正压封管;封管前后分别经外周血管采血检测血小板参数(PLT、PCT、PDW)和凝血功能(PTA、PTR、PT、INR、APTT、FIB、TT);置管期间全程观察患儿有无出血倾向和导管通畅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皮肤淤斑、注射穿刺处拔针后出血不止等现象,未发生堵管;封管前后PLT、PCT、PDW值和PTA、PTR、PT、INR、APTT、FIB、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Ⅰ组封管前后PT变化曲线与观察Ⅱ组相比,接近相交点较多,曲线较少分离。结论脐静脉导管使用小剂量(25U)肝素液脉冲式正压封管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危重症 静脉导管 肝素钠 剂量 封管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