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估某电爆管不同静电环境的安全性,采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分别模拟人体,机器以及人体-金属复合放电情形,在25 k V条件下对其脚-脚和脚-壳两种静电放电方式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脚-脚放电引起的电爆管桥丝电阻值减小率小于2.1%...为评估某电爆管不同静电环境的安全性,采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分别模拟人体,机器以及人体-金属复合放电情形,在25 k V条件下对其脚-脚和脚-壳两种静电放电方式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脚-脚放电引起的电爆管桥丝电阻值减小率小于2.1%,40发试样均未发火;脚-壳放电时,机器模型放电功率理论计算值高达104.17 MW,导致10发试样中的6发发火。分析表明:该电爆管的静电安全性主要取决于静电放电的电流和功率大小,压敏电阻发生开路失效是导致其发火的主要原因。展开更多
为研究电火工品(EED)发火件材料对静电泄放(ESD)条件的响应规律及其在静电环境下的损伤情况,引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和Sandia实验室标准的静电放电模型,仿真和分析了不同静电高压条件放电模型的静电泄放过程。确定了放...为研究电火工品(EED)发火件材料对静电泄放(ESD)条件的响应规律及其在静电环境下的损伤情况,引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和Sandia实验室标准的静电放电模型,仿真和分析了不同静电高压条件放电模型的静电泄放过程。确定了放电产生的能量,与典型电火工品中的发火材料的物理形态转换特性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推算了ESD对典型EED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泄放电流峰值随静电初始电压升高而增大,但电流波形的其它参数不变。对于40μm直径的镍铬桥丝和斯蒂芬酸铅组成的发火元件,IEEE标准ESD模型在初始电压为20 k V时桥丝温度可达到焊锡熔点、药剂分解温度和燃爆点,40 k V可使桥丝熔断,而Sandia实验室标准ESD模型在20 k V时桥丝温度可达到焊锡熔点,25 k V可到达到药剂分解温度和燃爆点,50 k V达到桥丝熔点。展开更多
文摘为评估某电爆管不同静电环境的安全性,采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分别模拟人体,机器以及人体-金属复合放电情形,在25 k V条件下对其脚-脚和脚-壳两种静电放电方式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脚-脚放电引起的电爆管桥丝电阻值减小率小于2.1%,40发试样均未发火;脚-壳放电时,机器模型放电功率理论计算值高达104.17 MW,导致10发试样中的6发发火。分析表明:该电爆管的静电安全性主要取决于静电放电的电流和功率大小,压敏电阻发生开路失效是导致其发火的主要原因。
文摘为研究电火工品(EED)发火件材料对静电泄放(ESD)条件的响应规律及其在静电环境下的损伤情况,引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和Sandia实验室标准的静电放电模型,仿真和分析了不同静电高压条件放电模型的静电泄放过程。确定了放电产生的能量,与典型电火工品中的发火材料的物理形态转换特性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推算了ESD对典型EED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泄放电流峰值随静电初始电压升高而增大,但电流波形的其它参数不变。对于40μm直径的镍铬桥丝和斯蒂芬酸铅组成的发火元件,IEEE标准ESD模型在初始电压为20 k V时桥丝温度可达到焊锡熔点、药剂分解温度和燃爆点,40 k V可使桥丝熔断,而Sandia实验室标准ESD模型在20 k V时桥丝温度可达到焊锡熔点,25 k V可到达到药剂分解温度和燃爆点,50 k V达到桥丝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