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评价tDC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钟佳利 景小珊 +2 位作者 梁莹 彭如臣 信瑞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1例轻度及以上认知功能障碍的IS患者,随机分配... 目的探讨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1例轻度及以上认知功能障碍的IS患者,随机分配到电刺激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进行15天的常规康复治疗,以及tDCS治疗或假刺激。收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认知量表评分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基于图论分析方法构建大脑功能网络,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全局与局部拓扑属性差异,以及与认知量表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电刺激组的MMSE与MoCA量表评分改善值高于对照组(P<0.05)。电刺激组治疗后全局效率(global efficiency,E_(g))和标准化聚类系数(normalized clustering coefficient,γ)升高(P<0.05,FDR校正);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节点效率(nodal efficiency,E_(nodal))以及左侧眶部额上回和左侧中央后回的节点聚类系数(nodal clustering coefficient,C_(p nodal))升高(P<0.05,FDR校正)。对照组治疗后全局与局部网络拓扑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电刺激组治疗后E_(g)的升高值与MMSE量表评分的改善值呈正相关(r=0.47,P=0.02)。结论tDCS治疗可以改善IS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对部分脑功能网络全局或局部属性结果产生影响,其中E_(g)的升高可能是认知功能康复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网络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MRI的AD分类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政 相洁 +2 位作者 梁红 曹锐 陈俊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8,93,共5页
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数据,构建静息态功能网络,提取了网络属性及结构像中萎缩灰质的灰质体积作为分类特征,训练SVM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结构和功能组合特征,可以区分MCI与正常对照(准确率91.7%),AD与正常对照(准确率100%),AD与MCI... 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数据,构建静息态功能网络,提取了网络属性及结构像中萎缩灰质的灰质体积作为分类特征,训练SVM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结构和功能组合特征,可以区分MCI与正常对照(准确率91.7%),AD与正常对照(准确率100%),AD与MCI(准确率87.8%),有效提高了两类疾病的分类正确率。结果说明提出的分类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辅助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MRI 功能MRI 静息功能网络 阿尔兹海默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重叠与分化:基于脑科学的证据
3
作者 耿凤基 刘嘉欣 郝晓鑫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1,共7页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当前,关于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存在概念交叉和概念包含两种理论假说,但均缺乏实证证据支持。脑成像技术的进步为从神经基础层面检验上述...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当前,关于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存在概念交叉和概念包含两种理论假说,但均缺乏实证证据支持。脑成像技术的进步为从神经基础层面检验上述两种理论假说提供了有效路径。比较静息状态下大脑认知控制网络(包括带状盖网络和额顶网络)、默认网络、语言网络内部及其之间的功能连接对儿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预测作用发现:语言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仅负向预测儿童的计算思维;额顶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计算思维,并显著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带状盖网络与默认网络或语言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均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因此,作为两种重要的高阶认知思维,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可能涉及共同的脑网络,即神经基础的重叠;同时两者也涉及不同的脑网络并在脑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上存在差异,即神经基础的分化。这些发现支持了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存在概念交叉关系的假说,不仅为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涉及共同和独特的认知神经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培养和评估这两种高阶思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创造性思维 认知神经基础 静息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