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脑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何淼 季冰 +3 位作者 程立庆 欧兰 谢蕤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 通过低频振幅(ALFF)联合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早期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9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 目的 通过低频振幅(ALFF)联合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早期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9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行行认知测试。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ALFF和FC的方法,分析两组间脑功能的差异。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对影像差异指标和临床变量进行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与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相比,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降低(P<0.05,FWE校正),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与左侧豆状壳核FC增强(P<0.05,FWE校正)。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595、-0.351,P均<0.05),与MoCA、MMSE得分呈正相关(r=0.596、0.591,P均<0.001);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与左侧豆状壳核FC,与尿白蛋白/肌酐呈正相关(r=0.552,P<0.001),与MoCA、MMSE得分呈负相关(r=-0.497,P=0.011;r=-0.529,P<0.001)。结论 早期肾病并发症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脑功能及认知能力的改变;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及左侧豆状壳核FC的改变,可能是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认知障碍和脑损伤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患者动态低频振幅变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2
作者 马强 张亚楠 +3 位作者 任延德 牛宗仁 乔雅倩 唐岳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0-845,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动态低频振幅(dALFF)技术,探究产后抑郁症(PPD)患者局部脑自发活动的动态改变,并分析dALFF变异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R扫描仪对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心理门诊的42例单胎初产PPD...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动态低频振幅(dALFF)技术,探究产后抑郁症(PPD)患者局部脑自发活动的动态改变,并分析dALFF变异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R扫描仪对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心理门诊的42例单胎初产PPD患者和年龄、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BMI)和产后时间相匹配的36例健康单胎初产妇(HC组)进行数据采集。基于Matlab平台的REST plus V1.2工具包,对rs-fMRI数据实施预处理。采用ALFF结合滑动时间窗技术计算两组dALFF值,并对其进行双样本t检验。所有受试者在MR扫描前完成EPDS自评量表,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脑区的dALFF值与EPDS评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相较于HC组,PPD组dALFF变异性显著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颞极:颞上回(TPOsup.L)、左侧颞上回(STG.L)、左侧颞极:颞中回(TPOmid.L)、左侧后扣带回(PCG.L)、左侧小脑4/5区(CRBL45.L)、右侧小脑6区(CRBL6.R);dALFF变异性显著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眶内额上回(ORBsupmed.R)、左侧嗅皮质(OLF.L)、右侧尾状核(CAU.R)、右侧眶部额下回(ORBinf.R)、右侧补充运动区(SMA.R)、双侧杏仁核(AMYG.L&AMYG.R)(GRF校正,设定体素阈值P<0.005与簇阈值P<0.05,双尾)。上述异常脑区的dALFF值与EPDS评分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PD患者存在局部脑自发活动动态变化,主要涉及边缘系统、社会行为网络(SBN)、情绪网络(AN)、执行和注意网络(EAN)及默认模式网络(DMN)相关脑区,尤其是杏仁核,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为进一步阐明PPD潜在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紧张性头痛度中心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淑娴 巩平 +4 位作者 徐芹艳 王吉丽 王锡臻 王超 孙西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探讨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患者在slow-4(0.027~0.073 Hz)和slow-5(0.010~0.027 Hz)频段的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改变及其...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探讨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患者在slow-4(0.027~0.073 Hz)和slow-5(0.010~0.027 Hz)频段的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TTH患者33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8例,进行rs-fMRI扫描,利用DC的方法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在slow-4(0.027~0.073 Hz)和slow-5(0.010~0.027 Hz)频段的DC值的差异,分析DC值的改变与疼痛程度、病程、疼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slow-5(0.010~0.027 Hz)频段,TTH组右侧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DC值显著增高;在slow-4(0.027~0.073 Hz)频段,TTH组与健康对照组的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另外,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DC异常脑区与TT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得分、病程、疼痛发作频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额中回和额上回参与TTH疼痛信号的整合与处理,可能是TTH的关键中枢;slow-5(0.010~0.027 Hz)频段较slow-4(0.027~0.073 Hz)频段在探测TTH患者DC方面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度中心度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频段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患者脑功能异常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4
作者 陈君 张勇 +3 位作者 牛晓玉 张孟哲 马泷耀 程敬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局部固有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44例IGD患者和49例年龄、性... 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局部固有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44例IGD患者和49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的ReHo值,以检测IGD患者脑内局部连接的改变;以ReHo值异常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以得到不同脑区间连接性的改变。采用网络成瘾测试(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估IGD的严重程度。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具有ReHo改变的脑区域与IAT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IGD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额中回ReHo增加;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舌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以及左侧小脑ReHo值减低(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IGD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性增加(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此外,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IAT评分呈负相关(r=-0.340,P=0.024)。结论在前额叶皮层、颞枕叶皮层局部连接发生改变,可能表明IGD的认知控制和奖励处理以及视觉、听觉网络已受到影响。此外,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IAT评分呈负相关,可能为IGD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佳慧 吴琼 +6 位作者 高阳 赵鹤 谢生辉 李波 王少彧 张华鹏 王桠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分类广泛、机制复杂,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度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分类广泛、机制复杂,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度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现已成为探究癫痫脑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目前基于rs-fMRI研究癫痫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功能连接(function connection,FC)和图论分析。本文将对rs-f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癫痫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术前定位、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电针治疗AIS患者的即刻脑网络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力 余成新 +4 位作者 赵长江 熊雄 陈龙 张灿 陈江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及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即刻感觉运动网络(se...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及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即刻感觉运动网络(sensory motor network,SMN)及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27例AIS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评估每位受试者相关临床量表并采集基线rs-fMRI数据,对AIS组进行电针刺激治疗后即刻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相关rs-fMRI数据。运用ICA方法提取出SMN及DMN网络成分。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功能连接变化,以及针刺前后的功能连接变化;将变化值与临床量表评分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将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结果针刺前,AIS组左侧前额叶相对于HC组功能连接增加(P<0.001),左侧顶下小叶(Z=4.38,P<0.001)、右侧后扣带回(Z=4.87,P<0.001)功能连接减低;左侧顶下小叶(P<0.001)、左侧后扣带回(P<0.001)、左侧额叶(P<0.001)FC值增加,部分小脑区域FC值增加(P<0.001)。针刺后,AIS组右侧前额叶功能连接明显增加(P<0.001),针刺前后差值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差值呈强正相关(r=0.842,P<0.001);AIS组右侧丘脑(Z=4.38,P<0.001)及左额叶(P<0.001)FC值显著增加。结论AIS患者存在边缘系统(后扣带回、海马)-丘脑-皮层(顶下小叶-额叶)神经环路脑功能活动异常;电针治疗可即刻调节AIS患者的脑自发活动,涉及运动完成相关脑区,可能是电针治疗AIS的脑功能潜在靶点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针刺治疗 即刻效应 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和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自发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辛子悦 周祺宸 +5 位作者 祁亚鹏 王一涵 刘建仁 张凯华 陈伟 杜小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幅(amplitudes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PD伴RBD和不伴有RBD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DC值和ALFF值,探索PD伴RBD患者脑功能活动特征及RBD特异性脑区,探究RBD发生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20例伴有RBD的PD患者(PD-RBD组)、40例无RBD的PD患者(PD-nonRBD组)和4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三组被试均接受磁共振扫描。利用静息态数据计算DC值和ALFF值,探测脑功能特征。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DC值主效应脑区为右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小脑、额中回(P<0.05,FDR校正);ALFF值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海马旁回、楔叶、舌回(P<0.05,FDR校正)。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PD-nonRBD组,PD-RBD患者表现为右侧额中回DC值升高(t=4.02;P=0.007,FDR校正);左侧楔前叶DC值降低(t=5.30;P=0.009,FDR校正)。相比于健康对照组,PD-RBD患者表现为左侧额上回、小脑、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额中回的DC值升高(P<0.05,FDR校正);左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和颞中回的DC值降低(P<0.05,FDR校正);右侧楔叶ALFF值降低(P<0.05,FDR校正)。结论PD-RBD在DC和ALFF上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右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的功能异常可能与PD患者RB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度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蓉 凌奥南 张高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2,195,共5页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并可能导致情绪、功能和身体等方面的问题。抑郁症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不明,目前,MRI技术是研究其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功能MRI(func...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并可能导致情绪、功能和身体等方面的问题。抑郁症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不明,目前,MRI技术是研究其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能够实时反映脑功能变化,可用于探索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相关脑区的功能活动。静息态fMRI(resting-state fMRI,rs-fMRI)是目前研究神经影像学的一项热门研究技术,为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异常脑区的功能改变提供了影像学支持。本文简要总结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rs-fMRI研究结果及潜在不足,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儿童 青少年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FF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9
作者 薛琴 屠建春 +2 位作者 戴德纯 吕莹 徐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3,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改变,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4例LDH患者,选取30例慢性非特...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改变,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4例LDH患者,选取3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及2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作为对照组。对LDH组及CNLBP组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表(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LDH组、CNLBP组及HC组均接受rs-fMRI扫描,比较三组间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差异,提取LDH组与CNLBP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VAS、ODI、JO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DH组和CNLBP组在VAS评分间无差异,在ODI、JOA评分间存在差异,LDH组腰椎功能障碍更明显。三组间ALFF值改变的脑区为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左侧丘脑(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1)。两组间比较:与HC组相比,LDH组在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的ALFF值减低,在左侧丘脑的ALFF值增高,CNLBP组在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的ALFF值减低,未发现ALFF值增高的脑区;与CNLBP组相比,LDH组在左侧丘脑的ALFF值增高,未发现ALFF值减低的脑区。相关性分析示LDH组和CNLBP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VAS、ODI、JOA评分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DH存在与CNLBP共有及特异的疼痛中枢调节机制,左侧丘脑功能活动强弱变化可能是LDH的中枢机制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露 刘芮杉 +2 位作者 廖娟 李宏伟 卓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4,180,共8页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adolescent-onset schizophrenia,AOS)属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范畴,是指发病年龄在13~18岁之间的精神分裂症,与成人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相比,其症状更不典型,程度更严重,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反应更差,并且其病因及发病...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adolescent-onset schizophrenia,AOS)属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范畴,是指发病年龄在13~18岁之间的精神分裂症,与成人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相比,其症状更不典型,程度更严重,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反应更差,并且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是一种操作便捷、无创客观且受试者易于配合的MRI技术,它能够从局部和整体反映脑神经元的自发性活动情况,为AOS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本文从功能分离分析和功能整合分析两方面展开,围绕rs-fMRI在AOS研究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一定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郭苏葶 郭兰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2-635,共4页
面肌痉挛(HFS)是指面部肌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可重复性高、安全性高,可以显示出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本文重点介绍了rs-fMRI在HFS... 面肌痉挛(HFS)是指面部肌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可重复性高、安全性高,可以显示出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本文重点介绍了rs-fMRI在HFS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红 徐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0-1068,共9页
目的 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枢组(n=13)、外... 目的 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枢组(n=13)、外周组(n=13)和联合组(n=14)。各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中枢组给予健侧大脑M1区1 Hz低频rTMS治疗,外周组给予患侧上肢Erb点5 Hz高频rPMS治疗,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rPMS治疗,连续3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同时采用3.0 T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静息态fMRI(rs-fMRI)扫描,观察M1区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变化。对联合组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有显著性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FCS)与其FMA-UE评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FMA-UE和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 106.646,P <0.001)、组间效应(F> 4.296,P <0.001)和交互效应(F> 9.583,P <0.001)均显著,且联合组最优(P <0.05)。治疗后联合组与感兴趣区(ROI) 1 (左/患侧M1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减弱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上回、右侧小脑后叶;与ROI2 (右/健侧M1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额下回,减弱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枕中回、右侧脑岛。与外周组相比,联合组未见与ROI1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枕中回;未见与ROI2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楔前叶、左侧丘脑。与中枢组相比,联合组与ROI1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中央后回、右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小脑后叶、右侧丘脑;与ROI2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额下回、右侧小脑后叶。联合组治疗前后右侧中央后回(r=0.416,P=0.013)、左侧颞上回(r=0.658,P=0.020)、左侧中央前回(r=0.695,P=0.010)、左侧额下回(r=0.537,P=0.020)、左侧楔前叶(r=0.613,P=0.030)的FCS差值与其治疗前后FMA-UE评分差值呈正相关;左侧枕中回的FCS差值与其治疗前后FMA-UE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554,P=0.039)。结论 rTMS联合rPMS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出血后上肢运动功能。可能由于低频rTMS间接激活患侧运动皮质,促进皮质脊髓束向下投射,患侧上肢高频rPMS增强上行通路对感觉运动皮质的激活;通过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网络中重要脑区的功能重组,影响脑功能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外周磁刺激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上肢 运动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海拔移居者脑网络度中心性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3
作者 陈佳杰 王帆 +5 位作者 旦增念扎 杨杰 张雅滨 王志东 李强 代晓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高海拔环境对移居人群大脑网络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超高海拔区(拉萨)与高海拔区(兰州)招募健康人群。收集生理学指标(动脉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影像学数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与... 目的探讨超高海拔环境对移居人群大脑网络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超高海拔区(拉萨)与高海拔区(兰州)招募健康人群。收集生理学指标(动脉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影像学数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与3D T1WI)。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DC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的生理学指标与DC值。控制组间人口学显著性差异因素,分析组间DC值差异的脑区与生理学因素的偏相关性。结果与高海拔地区相比,超高海拔地区移居人群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增加(P<0.001);视觉相关脑区的双侧距状回、枕中回与楔叶,右侧中央后回的DC值增加(FDR校正,P<0.05),且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性(r=−0.360,P=0.006;r=−0.481,P<0.001);双侧岛叶及壳核,右侧中扣带及辅助运动区和左侧小脑的DC值降低(FDR校正,P<0.05),且右侧岛叶及壳核、左侧岛叶及壳核和左侧小脑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性(r=0.518,P<0.001;r=0.416,P=0.001;r=0.414,P=0.001)。结论超高海拔环境可能改变人的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心率,视觉区功能代偿增强,壳核、岛叶及小脑在功能脑网络中的DC弱。这些特征可能作为超高海拔环境对移居人群大脑功能网络DC改变的潜在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海拔 静息 度中心性 枕叶 岛叶 小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基于低频振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席芊 赵小虎 +2 位作者 王培军 郭起浩 贺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应用基于低频振幅(ALFF)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患者的静态脑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2例aMCI患者(aMCI组)作为研究对象,以22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和25名健康老年人... 目的应用基于低频振幅(ALFF)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患者的静态脑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2例aMCI患者(aMCI组)作为研究对象,以22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和25名健康老年人(正常组)作为对照。所有受试者接受fMRI检查,利用ALFF算法,对三组人群全脑静息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MCI组海马、海马旁回和侧颞叶皮质等脑区ALFF减弱,颞顶交界和顶下小叶ALFF增强;与AD组比较,aMCI组颞顶交界和后顶下小叶、前额叶背外侧等多个脑区ALFF增强;与正常组比较,AD组后扣带回、前额叶中内侧腹侧、前额叶中内侧背侧等脑区ALFF减弱。结论 aMCI患者与情景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海马旁回等脑区活动强度减低,颞顶交界和顶下小叶活动增强,提示aMCI患者脑内可能存在代偿机制。基于ALFF的静息态fMRI技术可为MCI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闫丽娜 李翠宁 +2 位作者 苏便苓 张冬青 刘振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0-802,共3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讨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活动特点;结合自评抑郁量表(SDS)探讨抑郁程度与静息自发脑活动相关性。方法 2012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精神心理科对1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讨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活动特点;结合自评抑郁量表(SDS)探讨抑郁程度与静息自发脑活动相关性。方法 2012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精神心理科对1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及10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ReHo方法分析数据,研究两组受试者静息态ReHo值差异,并对抑郁组SDS得分与差异脑区ReHo值行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ReHo值减低脑区:右距状回,右枕中回,左楔叶,双侧额中回、眶回、前扣带回,右缘上回、中央后回;ReHo值增加脑区:左壳核、海马、海马旁回,右壳核、尾状核头、内囊前肢、海马,左顶下小叶,左额上回腹侧。SDS评分与ReHo值相关性:与左前扣带回、眶回(r=-0.87),右额中回(r=-0.82)ReHo值呈负相关,与左楔叶(r=0.82)ReHo值呈正相关。结论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皮层同步一致性活动减弱,边缘系统、基底核活动增强;抑郁程度与左前扣带回、眶回、右额中回及左楔叶ReHo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抑郁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彬 商秀丽 +2 位作者 何志义 范国光 刘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E Signa 3.0T MRI对A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8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ALFF统计方法计算并对比2组ALFF改变的脑区。结...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E Signa 3.0T MRI对A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8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ALFF统计方法计算并对比2组ALFF改变的脑区。结果静息状态下,AD组患者右侧海马(BA28)及海马旁回(BA36)、左额下回(BA47)、双侧小脑后叶脑区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组患者楔前叶(BA7)、后扣带回(BA31)、左侧丘脑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D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ALFF值产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膝骨关节炎疼痛脑功能重塑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辉 周运峰 +4 位作者 赵翅 谢雨辰 周航 李婉玉 郭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8-202,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疼痛使其成为功能性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KOA疼痛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各级痛觉投射神经元均处于高敏状态,并最终诱发脑疼痛调控环路功能重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疼痛使其成为功能性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KOA疼痛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各级痛觉投射神经元均处于高敏状态,并最终诱发脑疼痛调控环路功能重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使得KOA疼痛脑功能重塑机制变得直观,为其中枢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对近五年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基于rs-fMRI对KOA疼痛脑功能重塑机制研究多集中于局部脑区,需要进一步从脑功能整合角度借助多种功能和结构成像方法更为全面揭示其重塑机制,明确KOA疼痛引起的各脑区间、脑网络的功能属性连接变化。本文综述了rs-fMRI发展及其在KOA疼痛脑功能重塑机制的具体应用,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期为KOA疼痛临床管理及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疼痛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庆丽 燕浩 +5 位作者 陈红燕 王凯 李越秀 韩在柱 张玉梅 张贵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项用于静息态网络研究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它比基于任务的fMRI更简单易行。本文就rsfMRI的成像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默认网络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脑白质病变相关性跌倒的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正然 常天静 +5 位作者 王子璇 张玮艺 詹亚峰 刘勇 王春雪 沈慧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病变(WMLs)相关性跌倒患者的脑静息态fMRI(rs-fMRI)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60岁以上的WMLs患者40例,均接受rs-fMRI检查,根据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划分为跌倒风险组(Tinetti<25,n=11)及对照组(Tinetti≥25,n=...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病变(WMLs)相关性跌倒患者的脑静息态fMRI(rs-fMRI)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60岁以上的WMLs患者40例,均接受rs-fMRI检查,根据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划分为跌倒风险组(Tinetti<25,n=11)及对照组(Tinetti≥25,n=29)。应用SPM 8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识别跌倒风险患者脑网络内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并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跌倒风险组的MMSE(t=4.04,P<0.01)及MoCA(t=3.88,P<0.01)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跌倒风险组的记忆网络(MeN)脑功能连接减弱(t=2.87,P=0.01);带状盖任务控制网络(CON)和腹侧注意网络(VAN)的功能连接减弱(t=2.59,P=0.01);默认网络(DMN)和额顶任务控制网络(FPN)的功能连接增强(t=-2.13,P=0.04),所有WMLs患者的MeN网络内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r=0.39,P=0.01)呈正相关;DMN和FPN功能连接与MMSE(r=-0.40,P=0.01)及MoCA(r=-0.37,P=0.02)呈负相关。结论具有跌倒风险的WMLs患者存在脑网络内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并与其认知功能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 意外跌倒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遗尿症儿童丘脑室旁核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静 邢伟 +2 位作者 郑爱斌 江凯华 高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两侧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脑功能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NE儿童以及33例健康儿童的静... 目的通过分析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两侧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脑功能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NE儿童以及33例健康儿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选取两侧PVT为ROI,通过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voxel-b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voxel-FC)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脑功能差异。结果对比正常对照组,NE组左侧PVT与脑干(t=-3.76,P<0.05)、左侧颞中回(t=-4.35,P<0.05)功能连接下降,与左侧小脑脚Ⅰ区及Ⅱ区(t=4.18,P<0.05)、右侧中央后回(t=3.90,P<0.05)功能连接增加。右侧PVT与左侧颞上回(t=-3.73,P<0.05)功能连接下降,与右侧中央前回(t=4.09,P<0.05)功能连接增加。结论NE儿童PVT与全脑多个脑区存在自发性功能连接改变,这可能是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中枢神经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遗尿症 觉醒 丘脑室旁核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