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伴情绪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丹 刘佳丽 +2 位作者 周美玉 刘韩松 钱海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5-782,共8页
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便秘症状、情绪障碍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并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fMRI)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 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便秘症状、情绪障碍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并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fMRI)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阴虚肠燥型FC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脱落5例,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予聚乙二醇散剂口服治疗,治疗组使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等)变化,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随机抽取40例患者(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进行大脑静息态fMRI扫描,分析大脑低频震荡振幅(ALFF)的变化特征。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P<0.01),HAMD、HAMA、SCL-90中抑郁及焦虑因子评分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血清5-HT、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VI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fMRI扫描发现,治疗后2组负责情绪调节的前扣带回、眶额回、海马脑活动降低,负责躯体感觉及控制运动的辅助运动区、中央前回的脑区活动增加(P<0.01),此外,治疗组在情绪唤醒网络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下丘脑等脑区也存在活动减少(P<0.01)。结论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在缓解FC患者便秘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其抑郁及焦虑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负责情绪、躯体感觉以及HPA轴等脑区的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情绪障碍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天王补心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罗红 徐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0-1068,共9页
目的 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枢组(n=13)、外... 目的 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枢组(n=13)、外周组(n=13)和联合组(n=14)。各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中枢组给予健侧大脑M1区1 Hz低频rTMS治疗,外周组给予患侧上肢Erb点5 Hz高频rPMS治疗,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rPMS治疗,连续3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同时采用3.0 T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静息态fMRI(rs-fMRI)扫描,观察M1区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变化。对联合组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有显著性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FCS)与其FMA-UE评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FMA-UE和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 106.646,P <0.001)、组间效应(F> 4.296,P <0.001)和交互效应(F> 9.583,P <0.001)均显著,且联合组最优(P <0.05)。治疗后联合组与感兴趣区(ROI) 1 (左/患侧M1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减弱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上回、右侧小脑后叶;与ROI2 (右/健侧M1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额下回,减弱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枕中回、右侧脑岛。与外周组相比,联合组未见与ROI1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枕中回;未见与ROI2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楔前叶、左侧丘脑。与中枢组相比,联合组与ROI1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中央后回、右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小脑后叶、右侧丘脑;与ROI2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额下回、右侧小脑后叶。联合组治疗前后右侧中央后回(r=0.416,P=0.013)、左侧颞上回(r=0.658,P=0.020)、左侧中央前回(r=0.695,P=0.010)、左侧额下回(r=0.537,P=0.020)、左侧楔前叶(r=0.613,P=0.030)的FCS差值与其治疗前后FMA-UE评分差值呈正相关;左侧枕中回的FCS差值与其治疗前后FMA-UE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554,P=0.039)。结论 rTMS联合rPMS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出血后上肢运动功能。可能由于低频rTMS间接激活患侧运动皮质,促进皮质脊髓束向下投射,患侧上肢高频rPMS增强上行通路对感觉运动皮质的激活;通过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网络中重要脑区的功能重组,影响脑功能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外周磁刺激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上肢 运动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ReHo特征初步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丽梅 郭春蕾 +9 位作者 李小娇 许可 张磊 曹久冬 王智 孙继飞 高德强 何家恺 刘军 方继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采集脑功能数据,行脑局部一致性ReHo(regional homogeniety)分析,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和非难治性抑郁症(no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nTRD)的脑功能差异及其...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采集脑功能数据,行脑局部一致性ReHo(regional homogeniety)分析,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和非难治性抑郁症(no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nTRD)的脑功能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招募27例TRD患者、22例nTRD、22例健康对照组,评估抑郁、焦虑、冗思等临床症状,均进行静息态磁共振脑功能扫描,采用DPARSF 5.0处理核磁数据,SPSS软件包(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检验三组ReHo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与nTRD组比较,TRD组在左侧颞上回、右侧小脑后ReHo值更高,右侧眶额回的ReHo值更低。相关性分析显示,TRD组右侧额上回/额中回、眶额回ReHo值分别与冗思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评分呈正相关(P=0.015,r=0.46),(P=0.018,r=0.44)。结论难治与非难治性抑郁症在临床表现相似及量表积分无明显差异时,脑功能ReHo存在明显差异,难治性抑郁症累及更多的脑区,涉及到情感、认知、初级感觉中枢等,与临床症状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功能 局部一致性 冗思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深部脑白质损害患者认知障碍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玥 段春梅 +1 位作者 徐瑞 段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39-2045,共7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深部脑白质损害(deep white matter lesions,DWMLs)患者的认知障碍特征及与不同脑区皮层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2018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轻度缺血性深部脑白质损害患者38名,依据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及... 目的探索缺血性深部脑白质损害(deep white matter lesions,DWMLs)患者的认知障碍特征及与不同脑区皮层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2018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轻度缺血性深部脑白质损害患者38名,依据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及认知正常组,同时匹配对照组18名(颅脑核磁共振证实未见白质病变且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体检人群)。采用神经心理量表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比率低频振幅值分析深部脑白质损害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以及功能异常的皮层脑区。结果深部脑白质损害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功能、记忆功能和视空间功能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执行、注意功能损害在认知障碍的早期阶段出现。通过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深部脑白质损害伴认知障碍患者的双侧额中回、双侧楔叶、左侧楔前叶、左侧前扣带回、双侧颞中回、左侧枕颞内侧回的比率低频振幅值降低(P<0.05),同时,左侧海马杏仁核、左侧顶上回、左侧小脑蚓部的比率低频振幅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深部脑白质损害认知正常患者的双侧额中回、左侧前扣带回、双侧颞中回的比率低频振幅值降低(P<0.05),无比率低频振幅值明显升高的脑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上述功能异常脑区均与深部脑白质损害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深部脑白质损害可导致执行功能、注意功能、记忆功能和视空间功能下降,其中执行、注意功能下降是深部脑白质损害导致认知障碍的首发症状。缺血性DWMLs患者的多个脑区皮层功能下降,而且与认知障碍相关。皮层功能损害可能是缺血性DWMLs所致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白质损害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量表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梯度镇静下功能核磁共振全脑功能的次序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芸 汪胜佩 +2 位作者 王古岩 何晖光 李天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2-667,共6页
目的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在大脑中的作用部位是不同的,本研究拟动态地观察丙泊酚在脑内的作用途径,进一步探索其镇静机制。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8~40岁,BMI 20~25 kg/m^2,ASA Ⅰ级。在未输注丙泊酚状态下进行一次静息... 目的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在大脑中的作用部位是不同的,本研究拟动态地观察丙泊酚在脑内的作用途径,进一步探索其镇静机制。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8~40岁,BMI 20~25 kg/m^2,ASA Ⅰ级。在未输注丙泊酚状态下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扫描,然后设定丙泊酚初始效应室浓度(Ce)为0.5 μg/ml,稳定5 min后完成一次RS-fMRI扫描。逐渐以0.5 μg/ml的增幅递增,每个Ce下均完成一次RS-fMRI扫描,直到Ramsay评分达到6分。在全脑范围内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的对比分析。结果与清醒时比较,Ce 0.5 μg/ml时小脑后叶、舌回、枕叶、颞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前扣带回、中央前回、额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0.5 μg/ml时比较,Ce 1.0 μg/ml时额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小脑后叶、海马旁回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1.0 μg/ml时比较,Ce 1.5 μg/ml时楔前叶、前扣带回、枕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小脑前叶、梭状回、顶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1.5 μg/ml时比较,Ce 2.0 μg/ml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颞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楔前叶、额叶、顶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的作用部位广泛,包含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表现为效应脑区分布和局部脑活动强度的动态变化。小脑、扣带回和楔前叶在丙泊酚镇静加深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效应室浓度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区域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深度学习和不同频率维度的脑功能性连接对轻微认知障碍的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孔伶旭 吴海锋 +1 位作者 曾玉 陆小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0-597,共8页
准确诊断轻微认知障碍(MCI)对于阿尔兹海默症(AD)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键,目前常使用深度学习和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对MCI进行辅助诊断。皮尔逊(Pearson)相关法和加窗的皮尔逊(WP)相关法能在时间维度上表示脑功能性连接(FC),... 准确诊断轻微认知障碍(MCI)对于阿尔兹海默症(AD)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键,目前常使用深度学习和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对MCI进行辅助诊断。皮尔逊(Pearson)相关法和加窗的皮尔逊(WP)相关法能在时间维度上表示脑功能性连接(FC),但不能将不同频率维度上的信息进行分解表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不同频率维度的FC系数作为现有深度学习的特征输入的方法,以提高MCI分类准确率。首先将被试的数据进行拼接后进行多通道经验模态分解(MEMD),然后通过切割求得不同频率维度上的FC系数,最后使用VGG16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出的FC系数时,MCI的分类准确率最高可达84.33%,相较使用传统FC系数时的准确率提高了18.33~21.00个百分点;而且不同频率维度的FC系数对MCI有着不同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轻微认知障碍 功能性连接 多通道经验模分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功能连接的频率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保涵 吴海锋 +1 位作者 晏洁 曾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532,共7页
传统计算功能性连接(FC)的方法较少关注对应的频率信息,且所得聚类簇的生理意义存在争议,提出一种小波相干聚类方法。首先,采用小波相干研究FC的频率、相位差和时间差信息;其次,定义四种类型以明确聚类簇的生理意义;最后,采用K-means和... 传统计算功能性连接(FC)的方法较少关注对应的频率信息,且所得聚类簇的生理意义存在争议,提出一种小波相干聚类方法。首先,采用小波相干研究FC的频率、相位差和时间差信息;其次,定义四种类型以明确聚类簇的生理意义;最后,采用K-means和欧氏距离判决相结合的方法寻找MCI和正常对照(NC)的簇间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type2中最大频率约0.11 Hz,最大时间差约46.33 ms,type1中最大频率约0.08 Hz,最大时间差约67.01 ms,两者间频带、相位差和时间差异度分别约为0.02 Hz、0.49 rad和20 ms。分析表明,在较大相干值时MCI则更多表现出小的相位差和时间差,且发生在较高频带slow4-3和slow4-4上;NC被试更多表现出大的相位差和时间差,且发生在较低频带slow4-1和slow4-2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连接 相位同步 时间同步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连接特征判别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悦 钟苑心 +2 位作者 杨莉 曹庆久 杨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特征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智能诊断模型。方法:收集符合DSM-IV标准的60例8~16岁的ADHD患者和92例正常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数据,比较两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运用机器学习,探讨与机器学习理... 目的:基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特征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智能诊断模型。方法:收集符合DSM-IV标准的60例8~16岁的ADHD患者和92例正常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数据,比较两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运用机器学习,探讨与机器学习理论的双重信息特征筛选方法得到的30个最优特征集合对ADHD诊断的预测性能。结果:ADHD在默认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之间功能连接增强,默认网络内部,以及默认网络和小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减弱。ADHD距离较远脑区间功能连接减弱,而距离较近的脑区间功能增强。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80.3%和90.0%。结论:结合新的机器学习模型,运用ADHD脑功能连接特征的诊断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能诊断 静息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4抗体阳性与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脑区低频振幅特征性变化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均清 李鸣歌 +3 位作者 周欢粉 冯慧 徐全刚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2-987,共6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与少突胶质细胞(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大脑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及脑区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0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的32例视神经炎患...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与少突胶质细胞(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大脑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及脑区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0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的32例视神经炎患者,其中MOG抗体阳性患者11例,AQP4抗体阳性患者21例。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4名健康对照者。应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fMRI)进行检查,提取脑区ALFF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OG抗体阳性组中2例患者有癫痫发作史,AQP4抗体阳性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未有癫痫发作史。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QP4抗体阳性组及MOG抗体阳性组患者额叶脑区ALFF值升高。AQP4抗体阳性组双侧中央前回及双侧中央后回的ALFF值分别为1.89±0.56和2.10±0.69,明显低于MOG抗体阳性组的3.32±1.15和3.61±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lphaSim校正)。结论MOG抗体阳性的视神经炎患者双侧中央前回及双侧中央后回被激活,提示MOG抗体阳性患者与AQP4阳性患者脑区功能发生不同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低频振幅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抗体 少突胶质细胞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3D-CNN的自闭症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仇喆磊 王莉 +2 位作者 王晓 韦奕 梅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4-1650,共7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静态功能网络连接的自闭症分类算法忽略了脑功能连接的时变特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膨胀卷积网络(inflated three dimensi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I3D-CNN)的自闭症分类识别方法。提取被试大脑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为解决传统基于静态功能网络连接的自闭症分类算法忽略了脑功能连接的时变特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膨胀卷积网络(inflated three dimensi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I3D-CNN)的自闭症分类识别方法。提取被试大脑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影像(rest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每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时间序列,基于时间序列利用随机滑动时间窗口法,构建多个3D动态脑功能连接矩阵,使用I3D-CNN从3D动态脑功能连接矩阵中提取大脑的时空特征,建立自闭症分类模型。通过在ABID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影像 功能网络 自闭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