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静息心率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丁飞 代珊珊 张庆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静息心率(RHR)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间收治的211例老年STEMI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RHR水平,将其分为RHR1... 目的分析术前静息心率(RHR)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间收治的211例老年STEMI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RHR水平,将其分为RHR1组(RHR:<60次/min,n=43)、RHR2组(RHR:60~79次/min,n=76)、RHR3组(RHR:80~99次/min,n=55)及RHR4组(RHR:≥100次/min,n=37)。比较各组病例资料,统计其PCI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灌注分级,术后30 d及1年患者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术前RHR水平与STEM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静息心率水平组患者糖尿病病例占比、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40%病例占比、心肌梗死区域、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静息心率组患者PCI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HR组患者PCI术后30 d内以及术后1年的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提示,术前RHR≥100次/min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30 d内死亡(RR=3.985,P<0.001)及发生MACE(RR=6.091,P=0.013)的危险因素;同时,术前RHR≥100次/min是也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1年死亡(RR=2.744,P<0.001)及发生MACE(RR=3.114,P<0.001)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RHR水平≥100次/min将增加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死亡及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肌梗死 静息心率 经皮冠脉介入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平先 王合金 +2 位作者 黎明 方卫华 孙大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静息心率(RHR)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测定其RHR、血糖、血脂,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分组研究。结果高血压病组RHR(78.25±9.12)bpm,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11±11.02)bpm(P<...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静息心率(RHR)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测定其RHR、血糖、血脂,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分组研究。结果高血压病组RHR(78.25±9.12)bpm,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11±11.02)bpm(P<0.05),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LVH)RHR高于无LVH和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伴高血糖、高血脂组RHR高于血糖、血脂正常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RHR增加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高血压病伴代谢异常有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静息心率 RHR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艺 贾秋蕾 +4 位作者 胡元会 齐连芬 宋庆桥 褚瑜光 吴华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771-775,共5页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老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147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心率的数值将患者分成4组:RHR≥80次/...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老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147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心率的数值将患者分成4组:RHR≥80次/min为1组,70次/min≤RHR≤79次/min为2组,60次/min≤RHR≤69次/min为3组,50次/min≤RHR≤59次/min为4组.比较四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生化指标和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各组比较:总胆固醇3组>1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1组>其余三组;24h平均DBP 1组(67.11±8.55)mm Hg>3组(61.47±8.34)mm Hg,1组>4组(61.79±7.77)mm Hg;白天平均DBP 1组(67.29±8.95)mm Hg>3组(62.22±8.48)mm Hg,1组>4组(61.53±8.44)mm Hg;白天SBP负荷1组(40.61±32.57)mm Hg>2组(33.16±33.36)mm Hg>3组(23.00±26.26)mm Hg>4组(20.87±27.2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DBP、LDL-C为静息心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全天平均DBP、LDL-C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在诊疗中应予以重视,以期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及心脑血管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 高血压 静息心率 动态血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绍坤 杨波 张卓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64,共9页
由于静息心率易测性,对静息心率的研究成为研究攻击和犯罪行为生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低静息心率与多种反社会行为存有关,无论是动物研究,人类研究还是跨文化的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但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低静息心率与... 由于静息心率易测性,对静息心率的研究成为研究攻击和犯罪行为生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低静息心率与多种反社会行为存有关,无论是动物研究,人类研究还是跨文化的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但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效应量只是中等水平。同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格因素对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影响。低静息心率可能与低恐惧或低唤醒的特质、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减弱、大脑右半球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行为 行为障碍 静息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均 陈红兴 陈彩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63-63,共1页
回顾性分析2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8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61例次(23.6%),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认为静息心率增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对急性冠脉综... 回顾性分析2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8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61例次(23.6%),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认为静息心率增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良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静息心率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拓步雄 刘薇 +2 位作者 叶明霞 贾磊 李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45-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静息心率(RHR)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0月西安市自愿参与此项健康研究的1535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RHR分为四组:〈70次/min组(对照组)、70~79次/min组、80~89次/min组、≥9... 目的研究静息心率(RHR)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0月西安市自愿参与此项健康研究的1535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RHR分为四组:〈70次/min组(对照组)、70~79次/min组、80~89次/min组、≥90次/min组。电话随访1年后,对进入最终分析的1021例女性,应用CS2000全息同步12导动态心电分析CAC水平,并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率、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FA)水平。结果数据分析显示,CAC面积随着RHR加快而增大,RHR≥90次/min组CAC〉0患者比率约为76.5%,显著高于〈70次/min组(39.9%)、70~79次/min组(38.5%)、80~89次/min组(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钙化患者统计显示,随着RHR加快,血管钙化数逐渐增多,且≥90次/min组钙化血管支数为2和3的患者所占比率(29.0%、32.1%)约为钙化血管支数为1(15.4%)的患者的2倍;绝经后女性RHR≥90次/min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率(41.9%、72.2%)和TG[(4.82±1.03)mmol/L]、TC[(2.97±0.64)mmol/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结果证实,血浆Hcy水平为随着RHR加快而升高,同时FA逐渐降低,分析显示Hcy和FA同为CAC的危险因素(RR=2.05、0.95,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绝经后女性RHR越快,CAC的危险性越高,并可能通过调节Hcy和FA的水平来实现的,因此本文将为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提供新的靶向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冠状动脉钙化 静息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增加肾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琼 王瑞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RHR分为RHR1组(≤69次/min)、RHR2组(70-79次/min)和RHR3组(≥80次/min)。结果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高血压 危险因素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中静息心率与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群英 韩君勇 杨光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8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静息心率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将213例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观察各组静息心率。结果:糖尿病组静息心率为(80.3±11.7)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1.3)次/min(P<0.001)。结论:静息心率增加与糖尿病密... 目的:观察静息心率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将213例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观察各组静息心率。结果:糖尿病组静息心率为(80.3±11.7)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1.3)次/min(P<0.001)。结论:静息心率增加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静息心率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糖尿病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唾液酸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艺 石晶晶 +3 位作者 胡元会 杜柏 褚瑜光 吴华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620-625,共6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唾液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31例,均进行病史采集,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心率的结果将患者分成六组,分别是RHR≥90次/min为1组,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唾液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31例,均进行病史采集,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心率的结果将患者分成六组,分别是RHR≥90次/min为1组,90次/min>RHR≥80次/min为2组,80次/min>RHR≥70次/min为3组,70次/min>RHR≥60次/min为4组,60次/min>RHR≥50次/min为5组,RHR<50次/min为6组.各组患者均行血清唾液酸及其他常规生化检测.比较各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生化指标和血清唾液酸水平.结果血清唾液酸水平:1组(64.09±18.55)mg/dl>2组(59.56.412.55)mg/dl>3组(58.30±8.66)mg/dl>4组(54.80±10.39)mg/dl>6组(52.31±6.32)mg/dl>5组(50.96±7.66)mg/dl;载脂蛋白B水平:3组(0.75±0.19)g/L>2组(0.74±0.19)g/L>4组(0.72±0.17)g/L>l组(0.69±0.17)g/L>6组(0.65±0.15)g/L>5组(0.64±0.17)g/L.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显示血清唾液酸、载脂蛋白B为静息心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血清唾液酸对于静息心率的影响最大.结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唾液酸、载脂蛋白B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在诊疗中应予以重视,从而为该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积累更多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息心率 血清唾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进 周林 +2 位作者 刘克英 邓东波 汤成艳 《内科》 2008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RHR分为3组,RHR<65次/min为1组(54例),65次/min≤RHR<80次/min为2组(58例),RHR≥80次/min为3组(50例)。对入选患者测定RHR、...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RHR分为3组,RHR<65次/min为1组(54例),65次/min≤RHR<80次/min为2组(58例),RHR≥80次/min为3组(50例)。对入选患者测定RHR、血糖、血脂、体质指数、肌酐、尿酸,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随着RHR的增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有上升趋势;左室重量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下降、颈动脉内径增大,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RHR增高与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重心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息心率 靶器官损害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艳 张维 +3 位作者 谢蒂立 钟萍 周晓芳 刘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 RHR)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9月~2011年2月入住本院患者419例为研究对象,男289例,女130例,年龄80~94岁,平均(80.8±6.1)岁.按照RHR分为A组:RHR< 70 beats/min,B组:RHR 70~8... 目的 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 RHR)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9月~2011年2月入住本院患者419例为研究对象,男289例,女130例,年龄80~94岁,平均(80.8±6.1)岁.按照RHR分为A组:RHR< 70 beats/min,B组:RHR 70~80次/min,C组:RHR> 80次/min,同时进行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吸烟指数(SI)的检测,用肾小球滤过率( GFR)、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微量白蛋白尿(MAU)评估肾功能,分析静息心率与肾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平均R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分别为(63.4±7.2),(74.1±4.0),(84.3±8.8)次/min,P<0.05];三组SI和收缩压(SBP)均存在差异[A,B,C组SI分别为(321±73),( 378±99),(463±79)(支·年); SBP分别为(140.2±10.1),(146.3±8.1),(149.8±9.6) mmHg,P<0.05].C组BMI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A,B,C组BMI分别为(23.7±3.0),(23.1±5.4),(25.9±5.9) kg/m2;DBP分别为(64.6±9.5),(65.2±9.1),(71.3±12.4) mmHg,P<0.05];三组肾功能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GFR分别为(84.5±11.0),(78.2±10.6),(67.6±10.1) ml/min; SCr分别为(87.3±23.1),(90.0±22.3),( 104.0±19.7) μmol/L,CCr分别为(73.9±16.8),(68.0±18.3),(62.5±20.1) ml/min,MAU分别为(51.4±11.3),( 56.0±17.3),(90.9±22.8) mg/L,P<0.05].RHR分别与SBP( r=0.264,P=0.002),GFR(r=-0.330,P=0.011),CCr(r=-0.436,P<0.01)和MAU(r=0.208,P=0.029)存在相关性.结论 高龄高血压患者RHR与肾功能损害相关,提示RHR增快可以作为高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高血压 肾功能 微量蛋白尿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慧丽 许志红 +2 位作者 张琦 王瑞英 张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高血压和理想血压间的过渡状态——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不但更容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状态,而且伴随着更多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这些因素的聚集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国内外把静息...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高血压和理想血压间的过渡状态——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不但更容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状态,而且伴随着更多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这些因素的聚集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国内外把静息心率(RHR)作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监测指标。RHR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间有重要联系,如何合理有效地减缓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静息心率 靶器官损害 脑血管系统 疾病危险因素 临床高血压 血管疾病 血管系 原发性高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控制静息心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愿 赵子明 +2 位作者 崔留义 马翔宇 沈蕾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息心率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每组各...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息心率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每组各有78例。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分别给予米力农、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静息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心功能指标、呼吸频率与临床疗效。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静息心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10.149,P<0.001)。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7.945,P<0.001)。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中心静脉压(t=7.982,P<0.001)、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t=6.304,P<0.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输出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9.316,P<0.001)。用药72 h,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t=5.580,P<0.001)、脑利钠肽(t=4.998,P<0.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3.844,P<0.001)。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有效率明显提高[92.3%(72/78)vs.73.1%(57/78),χ^(2)=10.078,P=0.002]。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疗效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静息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例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毅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静息心率将所有患者分为Ⅰ、Ⅱ、Ⅲ组(Ⅰ组:静息心率<70次/min,Ⅱ组:静息心率在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静息心率将所有患者分为Ⅰ、Ⅱ、Ⅲ组(Ⅰ组:静息心率<70次/min,Ⅱ组:静息心率在70-80次/min之间,Ⅲ组:静息心率>80次/min),用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肌酐清除率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分析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Ⅰ、Ⅱ、Ⅲ组平均血肌酐值分别为(86.5±22.6)μmol/L、(90.3±22.4)μmol/L、(105.1±19.9)μmol/L,平均肾小球率过滤为(84.4±11.1)mL/min、(77.3±10.5)mL/min、(66.5±10.2)mL/min,平均肌酐清除率为(74.0±17.1)mL/min、(68.7±17.5)mL/min、(61.9±20.2)mL/min,三组之间肾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息心率与肾小球率过滤(r=-0.310,P=0.013)及肌酐清除率(r=-O.457,P<0.001)呈负相关,血清肌酐与静息心率无明显相关性,计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肾功能的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血压肾功能受到损坏与否及程度可以静息心率的快慢作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息心率 肾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90例健康体检者静息心率与血压的相关性
15
作者 刘培强 张迅英 +3 位作者 张琼 寇学俊 王娅囡 王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60-61,共2页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静息心率(RHR)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 690例健康体检者按照RHR不同分为A组356例(RHR 80~99次/min)、B组2 334例(RHR 60~79次/min),测量两组SBP、DBP,观察两组正常血压高值及...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静息心率(RHR)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 690例健康体检者按照RHR不同分为A组356例(RHR 80~99次/min)、B组2 334例(RHR 60~79次/min),测量两组SBP、DBP,观察两组正常血压高值及理想血压者例数。结果 A组及B组SBP分别为(123.47±12.77)、(116.05±12.15)mm Hg,DBP分别为(80.21±9.75)、(75.85±9.21)mm Hg,正常血压高值者例数分别为176例(49.44%)、871例(37.32%),理想血压者例数分别为180例(50.56%)、1 463例(62.68%),两组比较,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RHR与SBP、DB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157、0.131,P均〈0.01)。结论健康人群中RHR增快并非少见,且RHR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健康人群需定期监测RHR及血压的变化,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血压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李元民 张晓晖 +1 位作者 郭慧梅 肖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4-944,共1页
近年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瘦素(Lp)作为脂源性激素,也是高血压的一种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检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RHR及Lp水平等指标,了解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可... 近年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瘦素(Lp)作为脂源性激素,也是高血压的一种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检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RHR及Lp水平等指标,了解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血清瘦素水平 静息心率 老年男性 独立危险因子 危险因素 性激素 P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静息心率与靶器官损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健威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46-47,共2页
静息心率是否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大科学项目。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且死亡率高。最近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的增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靶器官损害(左... 静息心率是否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大科学项目。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且死亡率高。最近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的增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高脂血症代谢异常有关。本研究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患病率及其发生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危害性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探讨静息心率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静息心率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调查分析
18
作者 薛文星 许志红 +1 位作者 王莉 李晶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对社区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静息心率测定,根据静息心率的测量结果分为三组,RHR1〈75次/min,RHR2为75~90次/min,RHR3〉90次/min,统计各组中曾并发脑出血、...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对社区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静息心率测定,根据静息心率的测量结果分为三组,RHR1〈75次/min,RHR2为75~90次/min,RHR3〉90次/min,统计各组中曾并发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人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静息心率水平增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息心率 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静息心率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彭倩 杨展 +4 位作者 张宝凤 张利娟 唐姗钐 张辉 沈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年静息心率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措施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32例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对象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静息心率,术后1年再...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年静息心率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措施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32例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对象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静息心率,术后1年再住院及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的情况。结果共222例患者完成随访。5个时间段静息心率达标的患者占比依次是28.45%、32.33%、34.06%、35.84%、33.33%。其中,静息心率出院前最高(68.87±8.13)次/min,术后6个月最低(63.67±5.48)次/min。术后1年再住院率、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分别为27.48%、24.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吸烟进入5个时间段,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收缩压进入4个时间段,年龄、心率控制认知2个变量进入出院前、术后12个月时间段影响因素预测模型(P<0.05,P<0.01)。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静息心率控制达标率有待提升,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戒烟教育、血糖管理及血压控制,提高患者静息心率控制认知及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静息心率 血管系统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静息心率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20
作者 杨健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等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6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单纯MS患者40例,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120例(其中只伴一种靶器官损害的分心、脑、肾损害3...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等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6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单纯MS患者40例,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120例(其中只伴一种靶器官损害的分心、脑、肾损害3个亚组);正常对照组160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分析所有患者静息心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MS伴肾损害P<0.05外,其余各组均P<0.01;与单纯MS组比较,MS伴心损害组P<0.01,MS伴2种损害、MS伴3种损害均<0.05,MS伴脑、肾损害组P>0.05;MS伴心损害、MS伴脑损害、MS伴肾损害三组间两两相互比较,P值均>0.05;MS伴2种损害组与MS伴3种损害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MS患者RHR与靶器官损害数量的直线相关系数分析表明,r=0.262,P=0.037,MS患者RHR与靶器官损害数量呈正相关。结论老年M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存在相关性,是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损害的有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静息心率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