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纸瓦楞管的轴向准静态缓冲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康健芬
郭彦峰
+2 位作者
付云岗
李琼
吕亚博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0,共8页
对4种正多边形纸瓦楞管进行了轴向准静态压缩实验,计算出缓冲吸能特性参数,分析了管方向、横截面形状、管长、压缩速率对纸瓦楞管的失效模式与缓冲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X向纸瓦楞管仅发生手风琴变形模式,而Y向纸瓦楞管发生稳态渐...
对4种正多边形纸瓦楞管进行了轴向准静态压缩实验,计算出缓冲吸能特性参数,分析了管方向、横截面形状、管长、压缩速率对纸瓦楞管的失效模式与缓冲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X向纸瓦楞管仅发生手风琴变形模式,而Y向纸瓦楞管发生稳态渐进屈曲、欧拉失稳、角撕裂、横向剪切4种变形模式。对于Y向纸瓦楞管,正多边形横截面边数的变化对纸瓦楞管的缓冲吸能特性影响明显,压缩速率为12 mm/min和48 mm/min时,正三边形管和正五边形管的比吸能和单位面积吸能较高;当管长为150 mm或压缩速率为72 mm/min时,均会导致Y向纸瓦楞管的非理想变形模式占比增大,缓冲吸能特性降低。X向纸瓦楞管的变形模式更稳定可控,而Y向纸瓦楞管的缓冲吸能特性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瓦楞管
轴向
准
静态
压缩
变形
缓冲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和轴向压溃吸能的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朝辉
杜展鹏
+2 位作者
段利斌
张光亚
武敬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7-973,共7页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和模型相比,改进理论模型对于预测单帽型薄壁梁的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应用范围方面更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帽型薄壁梁
准
静态
弯曲压溃
准
静态轴向
压溃
吸能
理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轴流式水轮机轴向水推力的有限元计算
3
作者
周大庆
钟淋涓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14-16,43,共4页
利用水轮机模型、翼型参数以及综合特性曲线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有限元法求解用流函数表示的反映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内流动的拉普拉斯方程,进而计算轴流式机组静态轴向水推力的变化曲线,为过渡过程计算提供必需的静态原始数据...
利用水轮机模型、翼型参数以及综合特性曲线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有限元法求解用流函数表示的反映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内流动的拉普拉斯方程,进而计算轴流式机组静态轴向水推力的变化曲线,为过渡过程计算提供必需的静态原始数据.算例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能达到较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水轮机
静态轴向
水推力
有限元
拉普拉斯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凝土拉伸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陈士纯
王文安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8,共3页
通过混凝土试件静态轴向拉伸试验 ,测定了其拉伸应力与应变全曲线。试验中观察了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开裂、裂缝扩展和试件断裂的全过程 ,并给出了混凝土的弹性。
关键词
混凝土
拉应力
拉应变
全曲线
静态轴向
表面开裂
裂缝扩展
试件
断裂
弹性
强度
变形
软化阶段
裂缝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列车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
3
5
作者
尚昱煌
许平
+2 位作者
姜士鸿
姚曙光
胡正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210,共9页
为设计具有良好耐撞性能的地铁列车吸能结构,将矩形吸能管的一组对称面引入锥度,并在内部嵌入多个隔板。建立该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和传统矩形管的有限元模型,对两者耐撞性进行对比,通过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以双...
为设计具有良好耐撞性能的地铁列车吸能结构,将矩形吸能管的一组对称面引入锥度,并在内部嵌入多个隔板。建立该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和传统矩形管的有限元模型,对两者耐撞性进行对比,通过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以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三个部分的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试验设计并建立代理模型,为最大化比吸能和最小化峰值力,对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在准静态压缩下呈现稳定而规律的变形,耐撞性能优于传统矩形管;两个优化目标具有一定的互斥性,根据实际工程对各优化目标进行权重分配,能够于帕累托前沿中应用权函数实现最优设计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
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
有限元模型
准
静态轴向
压缩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回旋自共振加速器输出能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6
作者
袁雅婷
樊宽军
江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75-1680,共6页
回旋自共振加速器(CARA)加速效率高,在低能、大功率电子束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加速腔浸没在螺线管磁场中,电子束在轴向静态磁场的约束下螺旋前进,与加速腔中的TE11模微波场保持同步而被横向持续加速。但加速器的输出能量并...
回旋自共振加速器(CARA)加速效率高,在低能、大功率电子束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加速腔浸没在螺线管磁场中,电子束在轴向静态磁场的约束下螺旋前进,与加速腔中的TE11模微波场保持同步而被横向持续加速。但加速器的输出能量并不随加速过程递增,而是与电子束的注入能量、轴向静态磁场、加速腔波导长度及微波场强度等多个相互约束的参数相关。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输出能量的影响,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及粒子跟踪程序分别研究了相关参数对输出电子束状态的约束关系,并对这些参数进行联合优化,使得电子输出能量达到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自共振
注入能量
轴向
静态
磁场
螺旋运动
TE11模式
输出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纸瓦楞管的轴向准静态缓冲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康健芬
郭彦峰
付云岗
李琼
吕亚博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
出处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45008)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80CG/RC043)(XALG024)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Y-191)
文摘
对4种正多边形纸瓦楞管进行了轴向准静态压缩实验,计算出缓冲吸能特性参数,分析了管方向、横截面形状、管长、压缩速率对纸瓦楞管的失效模式与缓冲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X向纸瓦楞管仅发生手风琴变形模式,而Y向纸瓦楞管发生稳态渐进屈曲、欧拉失稳、角撕裂、横向剪切4种变形模式。对于Y向纸瓦楞管,正多边形横截面边数的变化对纸瓦楞管的缓冲吸能特性影响明显,压缩速率为12 mm/min和48 mm/min时,正三边形管和正五边形管的比吸能和单位面积吸能较高;当管长为150 mm或压缩速率为72 mm/min时,均会导致Y向纸瓦楞管的非理想变形模式占比增大,缓冲吸能特性降低。X向纸瓦楞管的变形模式更稳定可控,而Y向纸瓦楞管的缓冲吸能特性更优良。
关键词
纸瓦楞管
轴向
准
静态
压缩
变形
缓冲吸能
Keywords
corrugated paper tube
axial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cushioning energy absorption
分类号
TS76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和轴向压溃吸能的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朝辉
杜展鹏
段利斌
张光亚
武敬伟
机构
湖南大学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7-97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5221)资助。
文摘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和模型相比,改进理论模型对于预测单帽型薄壁梁的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应用范围方面更具有通用性。
关键词
单帽型薄壁梁
准
静态
弯曲压溃
准
静态轴向
压溃
吸能
理论预测
Keywords
thin-walled beam with closed-hat section
quasi-static bending collapse
quasi-static axial collapse
energy absorption
theoretical prediction
分类号
U463.8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流式水轮机轴向水推力的有限元计算
3
作者
周大庆
钟淋涓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14-16,43,共4页
文摘
利用水轮机模型、翼型参数以及综合特性曲线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有限元法求解用流函数表示的反映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内流动的拉普拉斯方程,进而计算轴流式机组静态轴向水推力的变化曲线,为过渡过程计算提供必需的静态原始数据.算例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能达到较好的计算精度.
关键词
轴流式水轮机
静态轴向
水推力
有限元
拉普拉斯方程
分类号
TK730.2 [交通运输工程—轮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凝土拉伸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陈士纯
王文安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8,共3页
基金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85 2 0 8 0 1 0 3 15 )
文摘
通过混凝土试件静态轴向拉伸试验 ,测定了其拉伸应力与应变全曲线。试验中观察了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开裂、裂缝扩展和试件断裂的全过程 ,并给出了混凝土的弹性。
关键词
混凝土
拉应力
拉应变
全曲线
静态轴向
表面开裂
裂缝扩展
试件
断裂
弹性
强度
变形
软化阶段
裂缝
数学模型
Keywords
concrete
tensile stress
strain of tension
whole curve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V33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列车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
3
5
作者
尚昱煌
许平
姜士鸿
姚曙光
胡正维
机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21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1200505-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537,U1334208)。
文摘
为设计具有良好耐撞性能的地铁列车吸能结构,将矩形吸能管的一组对称面引入锥度,并在内部嵌入多个隔板。建立该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和传统矩形管的有限元模型,对两者耐撞性进行对比,通过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以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三个部分的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试验设计并建立代理模型,为最大化比吸能和最小化峰值力,对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在准静态压缩下呈现稳定而规律的变形,耐撞性能优于传统矩形管;两个优化目标具有一定的互斥性,根据实际工程对各优化目标进行权重分配,能够于帕累托前沿中应用权函数实现最优设计方案的选择。
关键词
耐撞性
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
有限元模型
准
静态轴向
压缩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crashworthiness
double-tapered rectangular tube with diaphragms(DTRTD)
finite element model
quasi-static axial compress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270.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回旋自共振加速器输出能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6
作者
袁雅婷
樊宽军
江涌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耶鲁大学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75-16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72800012)
文摘
回旋自共振加速器(CARA)加速效率高,在低能、大功率电子束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加速腔浸没在螺线管磁场中,电子束在轴向静态磁场的约束下螺旋前进,与加速腔中的TE11模微波场保持同步而被横向持续加速。但加速器的输出能量并不随加速过程递增,而是与电子束的注入能量、轴向静态磁场、加速腔波导长度及微波场强度等多个相互约束的参数相关。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输出能量的影响,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及粒子跟踪程序分别研究了相关参数对输出电子束状态的约束关系,并对这些参数进行联合优化,使得电子输出能量达到设计值。
关键词
回旋自共振
注入能量
轴向
静态
磁场
螺旋运动
TE11模式
输出能量
Keywords
cyclotron auto-resonance
injection energy
axial static magnetic field
spiral propagation
TE11 mode
output energy
分类号
TL501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纸瓦楞管的轴向准静态缓冲吸能特性研究
康健芬
郭彦峰
付云岗
李琼
吕亚博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和轴向压溃吸能的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胡朝辉
杜展鹏
段利斌
张光亚
武敬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轴流式水轮机轴向水推力的有限元计算
周大庆
钟淋涓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混凝土拉伸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
陈士纯
王文安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铁列车双锥内嵌隔板矩形管的耐撞性优化
尚昱煌
许平
姜士鸿
姚曙光
胡正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子回旋自共振加速器输出能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袁雅婷
樊宽军
江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