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CO_2和CH_4通量观测的质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顾帅 周凌晞 +2 位作者 刘立新 王木林 温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91,共5页
通量观测与大气本底浓度观测采用统一的分析—质控—标校流程和方法对准确评估大气温室气体源汇至关重要。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CO_2和CH_4通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对存储样品的气袋进行检测与处理,包括剖析... 通量观测与大气本底浓度观测采用统一的分析—质控—标校流程和方法对准确评估大气温室气体源汇至关重要。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CO_2和CH_4通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对存储样品的气袋进行检测与处理,包括剖析气袋结构,测试气袋在一定时间内对气样中CO_2及CH_4浓度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对采样、运输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样品尽量减少污染;其次,采用与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分析—质控—标校相一致的流程和方法,以保证两种观测方法所获取数据的准确可比;最后,将本研究中优化的流程和方法应用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青海瓦里关自由放牧地和围栏草地开展的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实验,获取了较高质量的CO_2及CH_4通量观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相色谱 袋测试 分析标校 质量控制 草地温室体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柴胡挥发性成分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廖远熹 王昊阳 +1 位作者 郭寅龙 邵应男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7-192,共6页
运用静态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6种不同产地柴胡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检测,并运用质谱检索和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手段对检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6种柴胡中定性相对含量大于0.2%的挥发性成分60种。结果表明:柴胡的挥发性成分中脂肪醛... 运用静态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6种不同产地柴胡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检测,并运用质谱检索和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手段对检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6种柴胡中定性相对含量大于0.2%的挥发性成分60种。结果表明:柴胡的挥发性成分中脂肪醛类物质的含量最大,占总挥发性物质的25%~44%;萜类化合物占8.1%~17.3%;萜类衍生物占10.3%~37.0%。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0%~7.02%。本法可用于柴胡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相色谱-质谱(SH—gc/MS) 保留指数 柴胡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挥发性成分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卫国 张乐伟 +3 位作者 王超 王彦文 牟志美 冀宪领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5-361,共7页
基于为桑树的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及家蚕的取食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方法与数据的目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实生桑及桑品种鲁7946和农桑14号的桑叶挥发性成分。在供试的实生桑和桑品种的桑叶中都... 基于为桑树的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及家蚕的取食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方法与数据的目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实生桑及桑品种鲁7946和农桑14号的桑叶挥发性成分。在供试的实生桑和桑品种的桑叶中都检测鉴定出超过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烃(烷烃和烯烃)、醇(酮)和酯类物质,实生桑及不同桑品种桑叶中的挥发物成分和比例不同,其共有成分的种类占50%左右。推测其共有成分为桑叶的一般性挥发物,而一些特异成分则属于检测桑叶样品中高度特异性的挥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挥发性成分 静态顶空-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我国东北地区代表性粳米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蒋森涛 段晓亮 +5 位作者 张东 商博 刘辉 马航 杨潮锋 刘兴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探究我国东北地区4种代表性粳米(香米五优稻4号、绥粳18和非香米龙粳31、盐丰47)香气组分差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技术对粳米香气组分进行鉴定。研究采用正交偏... 为探究我国东北地区4种代表性粳米(香米五优稻4号、绥粳18和非香米龙粳31、盐丰47)香气组分差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技术对粳米香气组分进行鉴定。研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方法对4种粳米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粳米的主要香气组分构成类似,以己醛、壬醛等醛类为主;五优稻4号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品种粳米,使得其香气更加浓郁;关于粳米香气组分鉴定技术,GC-MS技术的准确度和检测范围优于电子鼻技术,而检测效率低于电子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米 组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快速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层次聚类分析(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对胶州大白菜中风味物质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澎 周涛 +1 位作者 寇丽娟 王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5-218,共4页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质联用的方来来分析对比"胶白"与泰安当地产普通大白菜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和NIST质谱谱库计算机检索,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十八烯酸(Z)-甲酯和十六烷酸-甲...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质联用的方来来分析对比"胶白"与泰安当地产普通大白菜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和NIST质谱谱库计算机检索,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十八烯酸(Z)-甲酯和十六烷酸-甲酯是对胶白风味起决定作用的物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是一种快速有效分析蔬菜中风味物质成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相色谱-质谱分析 风味物质 胶州大白菜 泰安大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新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9-441,共3页
关键词 相色谱 gc 红外光谱 FTIR 药物分析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不同产地大红袍花椒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燕飞 卫博慧 王芮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3,共9页
3个省份9个产地的大红袍花椒样品经筛选、自然晾干后过孔径为0.425 mm筛网。分取1.0 g置于20 mL顶空瓶中,用卷边器封口,在加热箱温度100℃、定量环温度110℃条件下平衡30 min。所得挥发性成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在DB-17MS毛细管色谱柱上进... 3个省份9个产地的大红袍花椒样品经筛选、自然晾干后过孔径为0.425 mm筛网。分取1.0 g置于20 mL顶空瓶中,用卷边器封口,在加热箱温度100℃、定量环温度110℃条件下平衡30 min。所得挥发性成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在DB-17MS毛细管色谱柱上进行程序升温分离,并用附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检测,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定性,以峰面积归一法半定量,以主成分分析法寻找区分不同产地的差异性物质。结果显示:在9个产地样品中共检出120种挥发性成分,烯烃、芳香烃、烷烃、醇、醛、酚、酮、酯类化合物分别有56,2,10,24,7,1,12,8种;共有成分12种,其中柠檬烯相对含量较高(9.646%~48.985%);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和乙酸松油酯可作为区分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性物质,对甲-α-甲基苯乙烯、石竹烯可作为辅助差异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产地区分 大红袍花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福建地区橄榄中橄榄肉和橄榄仁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丽娟 辛广 张捷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1-395,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对产自福建地区的橄榄中的橄榄肉和橄榄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橄榄肉、橄榄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6%、1.57%;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对产自福建地区的橄榄中的橄榄肉和橄榄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橄榄肉、橄榄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6%、1.57%;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橄榄肉中有10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66.05%;鉴定出橄榄仁中有32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88.94%。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橄榄肉中主要含有丁化羟基甲苯(38.09%)、石竹烯(6.82%)等;橄榄仁中主要含有石竹烯(36.25%)、α-石竹烯(8.1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学 挥发油成分分析 相色谱-质谱(gc/MS) 橄榄 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油成分 福建地区 挥发性物质 面积归一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中华绒螯蟹4个部位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 被引量:9
9
作者 付娜 王锡昌 +1 位作者 汤辰婧 龙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05-311,共7页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雄性和雌性中华绒螯蟹4个部位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蟹的腹肉和钳肉及蟹膏中的总脂肪酸种类最多,蟹黄/膏中的总脂肪酸含量高于肌肉中的含量。从总脂肪酸组成看,在SFA中,棕榈酸(C16∶0...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雄性和雌性中华绒螯蟹4个部位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蟹的腹肉和钳肉及蟹膏中的总脂肪酸种类最多,蟹黄/膏中的总脂肪酸含量高于肌肉中的含量。从总脂肪酸组成看,在SFA中,棕榈酸(C16∶0)、十七烷酸(C17∶0)、硬脂酸(C18∶0)和二十三酸(C23∶0)占主导地位;在MUFA中油酸(C18∶1n9c)、棕榈油酸(C16∶1n7)、顺-11-二十烯酸(C20∶1n9)和芥酸(C22∶1n9)的百分组成较高;在PUFA中,亚油酸(C18∶2n6)、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s)百分组成较高。在中华绒螯蟹游离脂肪酸中,百分组成较高的游离SFA有C17∶0、C15∶0和C18∶0,MUFA有C22∶1n9和C18∶1n9c,PUFA有C18∶2n6c、C20∶5n3和C22∶6ns。另外,通过对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可知,肌肉中的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都较为相似;蟹黄和蟹膏中的总脂肪酸组成相似,但游离脂肪酸组成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游离脂肪酸 相色谱法(gc) 聚类分析 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在重馏分油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谧 曹青 +4 位作者 马晨菲 杨晓燕 陈泱 林骏 肖占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重馏分油组成的复杂性对其分子水平标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作为分析多成分复杂混合物极为有效的方法,在重馏分油分析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显示了其在族组成定性定量上的巨大优势。笔者主要对全二维气相... 重馏分油组成的复杂性对其分子水平标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作为分析多成分复杂混合物极为有效的方法,在重馏分油分析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显示了其在族组成定性定量上的巨大优势。笔者主要对全二维气相色谱在重馏分油分析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馏分油 全二维相色谱(gc×gc)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卷地钱不同提取部位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比较和部分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曹慧 肖建波 +1 位作者 周春山 张懿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基于拳卷地钱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的不同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技术分析拳卷地钱不同提取部位的方法。拳卷地钱乙醇粗提物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 ,以 GC/ MS确定两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并进行体外抗肝癌细胞试验。从... 基于拳卷地钱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的不同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技术分析拳卷地钱不同提取部位的方法。拳卷地钱乙醇粗提物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 ,以 GC/ MS确定两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并进行体外抗肝癌细胞试验。从石油醚部位共分离出 5 4个峰 ,鉴定了其中 2 5种物质 ,占总出峰面积的65 .0 %以上 ,在所分离的化合物中 ,以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为主 ;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 2 3个峰 ,鉴定了其中 1 9种物质 ,占总出峰面积的 89.0 %以上 ,在所分离的化合物中 ,以苯并噻唑 (1 4.97% )和雪松醇 (2 0 .69% )为主。体外抗肝癌细胞试验 ,发现乙酸乙酯部位有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当质量浓度达 40 mg/ L时 ,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石油醚部位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 地钱 活性研究 分析比较 提取 肝癌细胞 乙酸乙酯 抑制作用 挥发性成分 gc/MS 酯类化合物 石油醚 生物活性 不同部位 技术分析 依赖关系 质量浓度 粗提物 共分离 有机酸 试验 体外 物质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I聚氨酯塑胶跑道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颖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了TDI聚氨酯塑胶跑道中的有机化合物,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分离出70余个色谱峰,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被测总量的94.48%。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分析了TDI... 采用溶剂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了TDI聚氨酯塑胶跑道中的有机化合物,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分离出70余个色谱峰,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被测总量的94.48%。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分析了TDI聚氨酯塑胶跑道材料,鉴定出35种化合物。实验数据为检测聚氨酯塑胶跑道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相色谱-质谱(gc/MS) 裂解相色谱-质谱(Py-gc/MS)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烷KH-550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文初 张廷志 程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91-393,396,共4页
对硅 5 5 0交联剂的组分进行了研究报道。通过GC对样品进行了研究分析 ,得到了七个分离很好的色谱峰以及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再利用GC/MS联用技术和质谱裂解规律鉴定出样品各组分的分子结构。
关键词 gc/MS 硅-550交联剂 质谱裂解 有机硅烷 KH-550 分析 相色谱 质谱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卢龙地区青蒿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丽娟 辛广 张捷莉 《特产研究》 2006年第4期58-59,61,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产自河北卢龙地区青蒿中的挥发油,测得青蒿挥发油含量为8.8%;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和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出了23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76.56%;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产自河北卢龙地区青蒿中的挥发油,测得青蒿挥发油含量为8.8%;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和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出了23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76.56%;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N,N'-双(2,6-二甲基-6-亚硝基)庚-2-烯-4-酮(37.16%)、桉叶油素(11.20%)、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4.49%)、石竹烯(4.43%)、大根香叶烯D(3.3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成分分析 相色谱-质谱(gc/Ms) 同时蒸馏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手部气昧的GC/MS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汉坤 吴德华 +4 位作者 王正萍 王辛 张林 洪飞腾 顾旭华 《中国工作犬业》 2001年第4期21-22,共2页
本文采用SPME—GC/MS技术对人体手部气味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了12种脂肪酸、醇、酮类化合物。通过对单一个体的多次取样分析,发现这种方法分析的色谱图出图规律,重复性好,为进一步分析人体气味的特征组分打下基础。
关键词 相色谱 质谱 gc/MS 人体 手部 提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法——一种含脂类辐照食品的鉴别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昌保 金宇东 +1 位作者 严登秀 王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2期255-256,共2页
介绍了欧洲标准EN1784-2003含脂类辐照食品的鉴别——碳氢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法的标准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简述了该体系对我国相关技术的影响。
关键词 辐照食品 碳氢化合物(HC) 相色谱分析(gc) 脂肪 EN1784—20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林麝麝香中麝香酮和甾类成分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国义 吴艾林 +2 位作者 甘小妮 岳碧松 李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9-512,516,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林麝麝香中的甾体成分进行分析,确定了林麝麝香样品含有多种甾体成分的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林麝麝香的麝香酮及甾体成分。通过检索NIST05质谱库,进一步确定了麝香中含有16种甾体成分。利用外...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林麝麝香中的甾体成分进行分析,确定了林麝麝香样品含有多种甾体成分的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林麝麝香的麝香酮及甾体成分。通过检索NIST05质谱库,进一步确定了麝香中含有16种甾体成分。利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同时测定了麝香样品中3种甾类成分(胆固醇、苯胆烷醇酮及麝香酮)的含量,麝香酮的定量分析显示所有样品麝香中麝香酮含量均较高(30.1~45.2mg/g),但甾类成分含量波动较大。聚类分析显示,9个麝香样品聚为两支。利用GC/MS技术检测麝香成分的方法,可以提供麝香较为全面的甾类信息,可高效准确地对麝香进行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林麝 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5种动物油进行判别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同珍 陈孝建 +5 位作者 安爱 邱思聪 王修伟 姜春宝 陈鹏飞 曹维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测定了5种不同种类动物油(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探讨了利用动物油脂肪酸的指标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油进行分类和判别的可能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5种动物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S... 测定了5种不同种类动物油(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探讨了利用动物油脂肪酸的指标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油进行分类和判别的可能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5种动物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5种动物油的脂肪酸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得出动物油的主要组成为C16∶0,C18∶0,C18∶1c-9,C18∶2c-9,12和C14∶0,这5种脂肪酸在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中的总含量分别为92.1%,93.5%,93.5%,90.6%和95.6%。5种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均小于1。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3个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数据,依次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动物油典则判别函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对于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的初始分类正确率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油 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分析吉林市售汽油组分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原 李嵬 +5 位作者 张冠男 白利文 张景顺 朱军 刘占芳 孙玉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0-238,共9页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GC×GC-qMS)对汽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察了进样方式、程序升温和调制周期3个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用6种直链烷烃、2种烯烃、2种环烷烃和11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标准溶液对各族组分的响应值...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GC×GC-qMS)对汽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察了进样方式、程序升温和调制周期3个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用6种直链烷烃、2种烯烃、2种环烷烃和11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标准溶液对各族组分的响应值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汽油样品中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烯烃、烷基苯、茚系和萘系等各族组分在优化条件下均得到较好分离;采用优化方法对吉林市采集到的92^#、95^#、98^#汽油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实现了对3种标号汽油样品的识别;GC×GC-qMS适用于组分接近的复杂体系样品的分析,是一种可实现汽油成分精确表征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gc×gc-qMS) 催化裂化汽油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2种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残留 被引量:21
20
作者 车文军 沈珺 +2 位作者 王燕芹 王小丹 浦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700,共4页
以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常见禁用及限用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SHS/GC-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2种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VOC)(二氯甲烷、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2-... 以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常见禁用及限用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SHS/GC-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2种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VOC)(二氯甲烷、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2-氯-1,3-丁二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甲苯、四氯乙烯、氯苯、乙苯、三溴甲烷、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异丙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六氯丁二烯)残留的检测方法。试样在80℃下30 min静态顶空,经DB-1柱分离后,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顶空、色谱和质谱参数,结果表明:22种VOC在0.5~50 ng/m 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1.0,2.0,5.0 ng/m L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3%~102.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6.4%~9.9%,检出限为0.2~5.0 ng/g。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适合于化妆品中22种VOC残留的筛查和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相色谱-质谱(gc—MS) 化妆品 挥发性有机溶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