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泡剂静态泡沫性能综合定量表征参数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宏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0,共7页
为进一步完善驱油用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表征参数,提出用静态泡沫综合定量指数(I_(SFCQI))表征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应用I_(SFCQI)表征一元、二元和三元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分析I_(SFCQI)与泡沫驱采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_(SFCQI... 为进一步完善驱油用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表征参数,提出用静态泡沫综合定量指数(I_(SFCQI))表征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应用I_(SFCQI)表征一元、二元和三元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分析I_(SFCQI)与泡沫驱采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_(SFCQI)可以表征发泡剂的起泡体积、泡沫稳定性、泡沫携液量和泡沫携液稳定性4个静态泡沫性能参数,初步实现用一个参数快速定量表征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三元发泡剂的I_(SFCQI)大于二元发泡剂的,二元发泡剂的I_(SFCQI)大于一元发泡剂的;发泡剂的I_(SFCQI)与泡沫驱采收率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泡沫性能综合定量指数 静态泡沫性能 权重系数 泡沫驱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效果模糊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贾敏 张建军 +6 位作者 李隽 曹光强 武俊文 李楠 邓创国 任越飞 张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排水采气是出水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主体技术,泡沫排水采气是天然气开发降本增效的重点攻关方向,而现有泡沫排水采气效果却没有系统评价方法,并且无法对不同井况的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效果进行对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井泡沫排... 排水采气是出水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主体技术,泡沫排水采气是天然气开发降本增效的重点攻关方向,而现有泡沫排水采气效果却没有系统评价方法,并且无法对不同井况的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效果进行对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效果模糊定量评价新方法。该方法确定了气井日产气变化率、日产水变化率、油套压差变化率、日注量成本变化率4个评价指标,采用线性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关系合成算子等计算得出评价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苏里格气田、重庆气矿共30口泡沫排水采气井,计算出了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数。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全面考虑了影响泡沫排水采气效果和效益的技术和经济因素,以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隶属度关系和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可对不同井况气井的泡沫排水采气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对比,辅助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前气井的选择,指导进行气田泡排剂的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定量评价 泡沫排水采气 效果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指数 定量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高盐泡沫体系筛选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江玉 蒲万芬 +2 位作者 李一波 黄涛 王崇阳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4期65-69,11-12,共5页
空气泡沫驱作为三次采油的开采技术,其泡沫体系的配制与筛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吉林油田高温高盐的油藏条件,进行了空气泡沫驱的泡沫体系筛选与评价实验,采用Warning Blender搅拌法,以泡沫综合指数为评价指标,对9种耐高温高盐起... 空气泡沫驱作为三次采油的开采技术,其泡沫体系的配制与筛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吉林油田高温高盐的油藏条件,进行了空气泡沫驱的泡沫体系筛选与评价实验,采用Warning Blender搅拌法,以泡沫综合指数为评价指标,对9种耐高温高盐起泡剂单剂进行室内初选。实验表明:筛选出的起泡剂主剂LW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盐性、抗遇油消泡性。将筛选出的起泡剂主剂LW分别与不同类型的起泡剂复配,评价复配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起泡剂主剂LW与非离子起泡剂NO以3∶7和与两性离子起泡剂AM以9∶1的质量比复配能够大幅提升泡沫体系的性能,最终为吉林油田空气泡沫驱泡沫体系复配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 泡沫体系 主剂筛选 泡沫综合指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长久 么世椿 +2 位作者 鹿守亮 杨振宇 伍晓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讨论了泡沫三元复合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根据二元(AS)和三元(ASP)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综合指数(Fq)等值图,选择石油磺酸盐ORS 41(及国产品AOS)为发泡剂;ORS 41浓度为1~4g/L、NaOH浓度为6~12g/L的二元体系产生超低... 讨论了泡沫三元复合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根据二元(AS)和三元(ASP)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综合指数(Fq)等值图,选择石油磺酸盐ORS 41(及国产品AOS)为发泡剂;ORS 41浓度为1~4g/L、NaOH浓度为6~12g/L的二元体系产生超低界面张力,与天然气形成的泡沫按Fq具有中等强度,加入≤1 2g/L聚合物可使泡沫稳定,性能改善。在3个岩心上泡沫三元复合体系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8 7%~39 4%。气液比越大,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但注入粘度越大。取气液比为1∶1。气液同时注入比交替注入的采收率高。在6个岩心上气液交替注入时,气液段塞越小,交替频率越大,采收率提高越多,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30%以上。先导试验方案规定前置AP段塞0 02PV,气液比1∶1交替注入主段塞0 55PV和副段塞0 3PV,后续P段塞0 2PV,注入流量0 4PV/a。先导试验区6注10采,在大庆油田北二区东部,1984~1994年曾进行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12 9%,试验开始时采出程度43 8%,综合含水97 2%。试验于1997 02 20开始,2002 04先期结束,注天然气仅0 19PV,气液比0 34∶1,中心井含水91 5%,全区采收率增加21 85%,2口中心井采收率增加22 58%。试验动态和数值模拟表明采收率增加应>25%。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 泡沫综合指数 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 交替注入 采收率 三元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1994年 气液比 基本原理 研究结果 室内实验 二元体系 NaOH 性能改善 泡沫体系 试验方案 大庆油田 采出程度 注天然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驱体系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春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7-379,共3页
吉林油田CO2驱油藏物性差,渗透率差异较大,裂缝相对发育,注入CO2过程中出现气窜,严重影响气驱效果。为此开展CO2泡沫体系研究,扩大气驱波及体积,提高气驱开发效果。室内建立了泡沫体系的性能评价手段,优选了一种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 吉林油田CO2驱油藏物性差,渗透率差异较大,裂缝相对发育,注入CO2过程中出现气窜,严重影响气驱效果。为此开展CO2泡沫体系研究,扩大气驱波及体积,提高气驱开发效果。室内建立了泡沫体系的性能评价手段,优选了一种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的CYL泡沫体系,确定了现场CYL泡沫体系的最佳加量为0.3%、气液比为1∶1。物模试验结果表明:裂缝性低渗透岩心中CO2泡沫驱采收率最高53.67%,CO2气驱采收率次之(35.74%),水驱采收率最低(23.42%)。CO2泡沫驱的效果明显好于水驱、CO2驱,现场开展CO2泡沫驱试验,注气压力由措施前的6.0 MPa上升到措施后的8.1 MPa,井组日产油由措施前的7.7 m3增至措施后的10.8m3,措施效果明显,气驱开发效果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CO2泡沫 泡沫综合指数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