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测试中的静态插桩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明哲 姜宇 孙家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3,共12页
模糊测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软件缺陷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生成大量随机输入,从而广泛探索程序行为,并以此发现程序崩溃和崩溃背后的软件缺陷.显然,纯随机的输入无法高效探索程序行为,大量程序缺陷也难以导致崩溃.为了进一步提升模糊测... 模糊测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软件缺陷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生成大量随机输入,从而广泛探索程序行为,并以此发现程序崩溃和崩溃背后的软件缺陷.显然,纯随机的输入无法高效探索程序行为,大量程序缺陷也难以导致崩溃.为了进一步提升模糊测试的有效性,模糊测试往往引入静态插桩技术,用于加快探索程序状态空间速度,提升发现缺陷的能力.因此,引入静态插桩已经成为当下模糊测试的经典实践.聚焦于模糊测试场景下的插桩需求,除了介绍静态插桩技术的基本原理外,从安全特性强化和导向信息收集两个视角出发,系统性地分析了当下静态插桩的典型方法.同时,针对插桩的额外开销问题,全面地测量了不同插桩方案下的程序的执行速度,并与基线的未插桩程序进行比对.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和测量,初步展望了静态插桩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插桩 模糊测试 软件缺陷 程序分析 额外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X DSP轨迹跟踪的插桩工具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魏臻 原玉磊 +2 位作者 刘月辉 莫家胜 扈啸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3-1353,共11页
程序插桩技术包括动态技术和静态技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主要用于动态分析,广泛应用于漏洞挖掘、缺陷检测、性能分析与优化等领域,是进行程序执行路径收集、函数调用分析的主要手段。在嵌入式系统中,传统的插桩方法常常因无操作系统、复... 程序插桩技术包括动态技术和静态技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主要用于动态分析,广泛应用于漏洞挖掘、缺陷检测、性能分析与优化等领域,是进行程序执行路径收集、函数调用分析的主要手段。在嵌入式系统中,传统的插桩方法常常因无操作系统、复杂体系结构和有限内存等限制而难以实施。以静态插桩算法为研究目的,聚焦嵌入式系统调试场景中的插桩需求,除了介绍程序插桩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性地分析目前插桩的典型方法以外,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T-X DSP轨迹跟踪的插桩工具Dbtrace。同时,针对插桩开销问题,全面测量了不同插桩方案程序执行的时间开销和代码膨胀率,并与未插桩的程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btrace能有效跟踪和记录程序执行的轨迹信息,降低了内存占用和插桩开销,可以有效解决嵌入式系统的插桩调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静态插桩 函数调用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