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的全球检验 被引量:42
1
作者 万永革 吴忠良 +2 位作者 周公威 黄静 秦立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2-316,共15页
运用 1 976~ 2 0 0 0年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 ,采用“地震对”概念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从全球角度来看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效应确实存在 ,但只是一种很弱的效应 .将地震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分别对... 运用 1 976~ 2 0 0 0年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 ,采用“地震对”概念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从全球角度来看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效应确实存在 ,但只是一种很弱的效应 .将地震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分别对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发现非走滑断层地震具有明显的触发效应 ,而走滑断层地震触发效应则不明显 .按“地震对”中后续事件的延迟时间分为延迟时间 t≥ 1天、t<1天、t≥ 1 0天、t<1 0天和 1天≤t≤ 1 0天 5个时间段的“地震对”,分别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研究 ,发现静态应力触发效应在地震之后的短时间内不随延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情况的研究表明 ,消减带“地震对”的触发效应较为明显 .为了研究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对中国及邻区的地震进行了检验 ,发现就中国及邻区的地震类型而言 (以走滑断层为主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哈佛矩心矩张量目录 地震活动性 地震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应力触发中影响库仑应力变化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宇明 单斌 熊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6,共6页
基于弹性位错理论,分析了库仑应力计算中断层的有效摩擦系数、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对震后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应力触发的研究中,这些参数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构造应力... 基于弹性位错理论,分析了库仑应力计算中断层的有效摩擦系数、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对震后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应力触发的研究中,这些参数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轴方向的改变直接影响接收断层的最优化破裂面,对计算接收断层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变化将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改变库仑应力变化的大小,还明显改变库仑应力变化增强区及影区的空间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应力触发 库仑应力变化 区域应力 有效摩擦系数 最优化破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土耳其双震静态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小娟 盛书中 +1 位作者 葛坤朋 胡捷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7,共13页
为了研究2023年土耳其双震间是否存在应力触发作用以及双震对周边断裂和余震的影响,本文基于USGS给出的双震破裂模型、全球震源机制解(GCMT)目录和土耳其海峡大学坎迪利天文台与地震研究所区域地震海啸监测中心实时地震资料,利用Coulomb... 为了研究2023年土耳其双震间是否存在应力触发作用以及双震对周边断裂和余震的影响,本文基于USGS给出的双震破裂模型、全球震源机制解(GCMT)目录和土耳其海峡大学坎迪利天文台与地震研究所区域地震海啸监测中心实时地震资料,利用Coulomb 3.3软件从静态应力触发角度对土耳其双震序列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主震在第2次主震震源处产生的库仑应力量值为0.033 MPa,超过应力触发阈值0.01 MPa,反映出第2次主震的发生受到第1次主震的触发作用。两次主震在第1次主震所在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破裂段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有应力加载作用,且加载的库仑应力量值较大;在7.8级地震破裂段上的作用为应力卸载,即发震段应力得到释放。两次主震在第2次主震所在的卡达克断裂的破裂段1和3交汇部位产生了应力卸载作用。余震库仑应力计算结果表明2次主震对余震存在明显的触发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地震危险性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地震 双震 静态应力触发 震源机制解 发震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年邢台地震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守勇 邹立晔 +1 位作者 孙晴 赵爱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8-921,926,共5页
通过分析1966年邢台5次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情况发现,前2次地震对后面的地震有较好的触发,而M_S7.2以后地震的触发不理想。从而认为,随着地震的发生和震源深度的增加,岩浆活动对地壳介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壳介质弹性性能越来越弱,即... 通过分析1966年邢台5次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情况发现,前2次地震对后面的地震有较好的触发,而M_S7.2以后地震的触发不理想。从而认为,随着地震的发生和震源深度的增加,岩浆活动对地壳介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壳介质弹性性能越来越弱,即该区域浅部可以用均匀弹性半空间来近似,而深部在岩浆等因素的影响下,用均匀弹性半空间来近似存在较大的误差,不适合用弹性位错理论计算地震的触发关系。这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岩浆活动的剧烈性和超壳断层存在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震 静态库仑应力触发 震源深度 岩浆 高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M_S6.8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琼 陈学忠 王海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3-220,共8页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MS6.8地震,截止2004年6月30日发生了7次MW5以上的中强余震,序列的余震丰富、强度大.本文求算了MS6.8主震及其序列中主震和中强余震共同在后续中强余震(7次MW5.0以上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MS6.8地震,截止2004年6月30日发生了7次MW5以上的中强余震,序列的余震丰富、强度大.本文求算了MS6.8主震及其序列中主震和中强余震共同在后续中强余震(7次MW5.0以上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情况.考虑到震中定位的误差,分几种情况分别讨论了此次MS6.8主震及其中强余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情况,并定量分析了MS6.8地震序列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断层类型的关系及其静态应力触发模型作用的延迟时间和空间范围.认为采用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的震源机制解、矩心深度和新疆震中定位结果较合理,由此得到的7次中强余震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的区域.综合分析表明,巴楚—伽师MS6.8主震对后续中强余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而中强余震之间的触发作用不显著.但由于目前震源定位精度的限制,不能肯定序列中7次中强余震是完全受MS6.8主震触发而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伽师 Ms6.8地震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触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87
6
作者 万永革 吴忠良 +3 位作者 周公威 黄静 秦立新 万永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3-551,共19页
介绍地震应力触发基本理论.从地震静态和动态应力触发、粘弹性模型在地震应力触发中的应用、火山喷发或爆炸与地震触发及地震触发的其它解释等几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地震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并对地震应力触发研究近期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地震应力触发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 粘弹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1976年四川松潘强震序列的应力触发过程 被引量:54
7
作者 朱航 闻学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94-1003,共10页
本文计算和研究了1 973~1976年四川松潘4次强震组成的序列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图像,分析了由该序列各次事件引起的近场应力变化及其与后续强震发生以及余震分布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应力变化与随后25年区域中-强地震活动... 本文计算和研究了1 973~1976年四川松潘4次强震组成的序列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图像,分析了由该序列各次事件引起的近场应力变化及其与后续强震发生以及余震分布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应力变化与随后25年区域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1973年8月11日松潘黄龙6.5级地震导致虎牙断裂带中段上库仑应力的显著增加并触发了1976年8月16日的7.2级地震;此后,又沿断层向南相继触发了1 976年8月22日的6.7级地震和8月23日的7.2级地震.该序列的绝大多数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发震断层的近场库仑应力增加区.另外,在该强震序列发生后的25年中、在距该序列发震断层中部约200 km范围内,6次5.0~6.6级地震均发生在由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微量的库仑应力变化增加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强震序列 静态应力触发 库仑应力变化 近场 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对后续地震的完全库仑应力触发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冀战波 王琼 +1 位作者 王海涛 解朝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7-1009,共13页
在离散波数法基础上计算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造成的近场区域完全库仑应力变化,分析该变化对余震发生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此次地震在2008年10月5日乌恰MS6.8地震震中处所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地震近场... 在离散波数法基础上计算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造成的近场区域完全库仑应力变化,分析该变化对余震发生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此次地震在2008年10月5日乌恰MS6.8地震震中处所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地震近场区域库仑应力变化图像演化大概持续了60s,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触发率达到90%以上,其中动态库仑应力变化图像更好地解释了余震的分布.余震震中处的完全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其动态库仑应力变化远远大于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于田MS7.3地震在乌恰MS6.8地震震中处造成的最大动态库仑应力变化为0.12 MPa,说明后者可能受到了于田MS7.3地震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但不显著;而静态库仑应力则对其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动态应力触发 静态应力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精河M_W6.3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瑶 万永革 +3 位作者 靳志同 黄骥超 刘兆才 杨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1-681,共11页
利用精河M_W6.3地震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精河地震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周围主要断层上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以及主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结果表明:(1)精河地震产生的地表隆升最大值约为6.6cm,沉降最大值约为1.8cm;水平位移方向呈现... 利用精河M_W6.3地震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精河地震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周围主要断层上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以及主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结果表明:(1)精河地震产生的地表隆升最大值约为6.6cm,沉降最大值约为1.8cm;水平位移方向呈现震中南北侧向震中汇聚、震中东西侧向外"流出"的特点。(2)精河地震产生的水平面应力场展布南北侧物质主要受到指向震中的拉张力作用,东西两侧物质主要受到因震中过剩物质东西向排出而导致的东西向挤压力作用。(3)震中西侧距震中约20km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中段和震中东北部距震中约50km的四棵树-古尔图南断裂西段的库仑应力加载均大于0.01MPa,即2处为地震危险区。(4)在震源深度为8~12km的余震事件中,约有85.5%处于库仑应力加载区,即受到主震的的触发作用;在深度为4~8km的余震事件中,约有87%受到主震的应力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库仑应力变化 精河地震 有限断层破裂模型 静态应力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昊 冀战波 +1 位作者 王琼 苏金波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2-459,共18页
本文从库仑破裂应力与动态应力触发原理、观测事实与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3个方面介绍了动态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其中,在主震对余震活动、强震对后续远场地震活动、不同破裂类型的地震之间及强震对火山(泥火山)的动态应力触... 本文从库仑破裂应力与动态应力触发原理、观测事实与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3个方面介绍了动态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其中,在主震对余震活动、强震对后续远场地震活动、不同破裂类型的地震之间及强震对火山(泥火山)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一次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以及动态应力触发的时间延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认为,动态应力触发理论在解释震后余震分布、远程触发以及对火山触发性喷发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动态应力触发可能会受断层破裂方式和方向的影响;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对震源研究有重要意义;动态应力触发现象普遍存在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破裂应力 静态应力触发 动态应力触发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云南龙陵震群序列的应力触发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小平 付虹 +5 位作者 Michel Bouchon 胡家富 胡毅力 黄雍 虎雄林 解朝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122,共12页
计算和研究了1976年云南龙陵Ms7.3、Ms7.4双主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其对后续震群序列的动态和静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显示,龙陵第2主震受到了第1主震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龙陵双主震的13个后续强余震中,发生在... 计算和研究了1976年云南龙陵Ms7.3、Ms7.4双主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其对后续震群序列的动态和静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显示,龙陵第2主震受到了第1主震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龙陵双主震的13个后续强余震中,发生在龙陵三角形块体内部的强余震,90%都受到了第1或第2主震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触发或静态库仑破裂应力触发作用,发生在三角形块体外部的强余震,2/3受到了第2主震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触发作用.从触发作用的强度和范围上看,第2主震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触发作用都大于第1主震.就近场而言,受到龙陵双主震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触发作用的余震数目相当,但动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范围大于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触发 云南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_S8.0巨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其强余震群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小平 黄雍 +1 位作者 胡家富 虎雄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7-323,共7页
计算和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巨震在其强余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了该变化对强余震的动态和静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显示,汶川主震后15天内发生的7次MW≥5.5强余震均受到了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综合... 计算和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巨震在其强余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了该变化对强余震的动态和静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显示,汶川主震后15天内发生的7次MW≥5.5强余震均受到了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综合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动态应力触发 静态应力触发 汶川地震 强余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