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TDC的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稳态及暂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建军 郭剑波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3-18,29,共7页
通过对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应用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技术的SSSC控制器实现方案。控制回路设计中通过对正弦参考波相角偏移量的控制使... 通过对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应用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技术的SSSC控制器实现方案。控制回路设计中通过对正弦参考波相角偏移量的控制使直流电容电压保持恒定。SSSC稳态时的主要作用是对被补偿线路有功功率进行调控,控制器设计中综合考虑了调制系数与补偿方式(容性或感性)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了对线路有功功率的灵活控制,响应速度和波动都满足要求。利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工具搭建了包括EPRI-7节点系统、SSSC电压源逆变器及其触发控制回路,以及相应的测量、分析模块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实现了SSSC的稳态及暂态功能,计算结果证明了控制回路的有效性和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对直流电容取值及耦合变压器电抗和变比对SSSC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 稳态 暂态分析 脉宽调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稳态特性分析与详细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建军 郭剑波 周孝信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4,共4页
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功率传输特性及包含交直流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对SSSC的交流部分和直流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并通过交、直流侧功率守恒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利用EMTDC提供的元件库,搭建了... 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功率传输特性及包含交直流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对SSSC的交流部分和直流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并通过交、直流侧功率守恒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利用EMTDC提供的元件库,搭建了含单机无穷大系统及SSSC装置的仿真系统。SSSC装置包括二电平、六脉冲电压源逆变器及其SPWM脉冲发生回路。利用EMTDC中的控制模块构建了典型的PI控制回路,实现对线路潮流的实时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SSSC功率传输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 数学模型 稳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附加节点注入电流法设计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潮流控制器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建军 郭剑波 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6,共6页
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原理和特性出发,分析了其稳态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对比了SSSC及其它FACTS装置潮流建模的方法,通过分析节点导纳矩阵和雅可比矩阵的修正,提出了利用附加节点注入电流法建立SSSC潮流模型的方法,并分析了此方... 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原理和特性出发,分析了其稳态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对比了SSSC及其它FACTS装置潮流建模的方法,通过分析节点导纳矩阵和雅可比矩阵的修正,提出了利用附加节点注入电流法建立SSSC潮流模型的方法,并分析了此方法的优点。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利用用户接口程序实现了SSSC的潮流建模,结合开发的潮流控制模块,解决了含SSSC装置的大系统仿真问题。在EPRI-7节点系统的分析计算中,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SSSC潮流模型的控制作用。并与相同控制条件下TCSC特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SSSC能够以更小的输出功率实现相同的控制效果,而且在小功率情况下,SSSC的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 潮流 建模 稳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变参数非线性暂态稳定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建军 郭剑波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8-24,共7页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对发电机暂态电动势、转子角速度等的直接影响为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供了可能。文章在电力系统转子运动方程中计及了SSSC的作用,提出了SSSC的自适应变参数非线性控制方法。以SSSC 注入电压的相角和幅值调制...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对发电机暂态电动势、转子角速度等的直接影响为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供了可能。文章在电力系统转子运动方程中计及了SSSC的作用,提出了SSSC的自适应变参数非线性控制方法。以SSSC 注入电压的相角和幅值调制系数为控制变量,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利用用户自定义模型和程序接口(UD&UPI)建立了SSSC的暂态控制器,并利用EPRI-7 节点系统进行了暂态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控制方法抑制低频振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 暂态稳定 非线性控制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被引量:3
5
作者 解东光 吴彭 +2 位作者 任先文 马永桃 李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并联和串联部分应分别位于电压下降、潮流变化最明显的地方。本文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分离并延长它两之间的距离,这使UPFC串联和并联部分安装在不同地点提供了可能。用PS...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并联和串联部分应分别位于电压下降、潮流变化最明显的地方。本文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分离并延长它两之间的距离,这使UPFC串联和并联部分安装在不同地点提供了可能。用PSCAD软件搭建一个新型的统一潮流控制器模型。仿真结果显示,新型UPFC具有同样的控制功能,尽管其传输容量稍小,但是新型UPFC串并联部分分离的结构特点,使工程上UPFC的安装问题上更具灵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UPFC(统一潮流控制) VSC(电压源型变流) STATCOM(静止无功补偿) SSSC(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复杂度的串补线路单端暂态保护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青 王增平 +1 位作者 郑振华 常彦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81-88,共8页
随着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不断发展及应用,其构成和控制的复杂化对传统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提出了挑战,需对含SSSC的输电线路保护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运用串补输电线路的频域模型,分... 随着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不断发展及应用,其构成和控制的复杂化对传统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提出了挑战,需对含SSSC的输电线路保护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运用串补输电线路的频域模型,分析了串补输电线路故障时故障电流的频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当串补线路区内、外发生故障时,保护安装处获得的频率分量的含量明显不同。对串补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的暂态高频信号频率成分的复杂度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信号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提出一种适应于串补线路的单端暂态量保护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性能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过渡电阻、故障初始相角和串补度的影响,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线路 单端量暂态保护 复杂度分析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包熵的SSSC串补线路故障位置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青 常彦彦 +1 位作者 徐岩 郝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70,共6页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应用会对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产生影响,使得距离保护发生拒动或超越。文中采用改进小波包熵分析了SSSC串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暂态故障电流特征,结果表明:故障点在SSSC之前和之后时串补线路的小波包熵值明显不同...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应用会对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产生影响,使得距离保护发生拒动或超越。文中采用改进小波包熵分析了SSSC串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暂态故障电流特征,结果表明:故障点在SSSC之前和之后时串补线路的小波包熵值明显不同,故障点在SSSC之前的小波包熵值远大于故障点在SSSC之后时的小波包熵值。根据该特征提出了SSSC串补线路的故障位置识别判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距离保护测量阻抗调整方案。当保护安装处的小波包熵小于小波包熵整定值时,故障点在SSSC之后,需要在原测量阻抗的基础上减去附加阻抗,再与定值进行比较;相反,则实际测量阻抗就是测量阻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小波包熵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 串补线路 位置识别 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