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学生静坐少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誉 冯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33-838,共6页
目的:调查青少年在校内的静坐少动行为,并探讨静坐少动行为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8名(男生102名,女生106名)北京市西城区的高一学生。使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受试者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分析静坐少动... 目的:调查青少年在校内的静坐少动行为,并探讨静坐少动行为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8名(男生102名,女生106名)北京市西城区的高一学生。使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受试者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分析静坐少动行为的情况。同时,采集受试者进行国家学生体质监测项目的数据,分析静坐少动行为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结果:在校期间,受试者80%以上的时间处于静坐少动状态,持续静坐少动时间平均为199分钟,且女生的静坐少动总时间、持续静坐少动时间和持续静坐少动个数均显著高于男生。在男生中,静坐少动时间百分比与1000 m跑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1),持续静坐少动时间与50 m跑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在女生中,静坐少动时间百分比与立定跳远距离呈负相关(P<0.01),与800 m跑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持续静坐少动时间与800 m跑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静坐少动成为高中生校内的主要生活方式,并可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学校应在改善学生校内静坐少动行为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坐少动行为 体质健康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静坐少动行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许金富 陈海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索国际静坐少动行为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聚类,为我国静坐少动行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2—2017年发表在SCIE和SSCI期刊上的3 074篇静坐少动行为研究成果进行... 目的:探索国际静坐少动行为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聚类,为我国静坐少动行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2—2017年发表在SCIE和SSCI期刊上的3 074篇静坐少动行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在肥胖、心血管疾病、建成环境、生活方式和干预手段等各个方面;研究成果涉及静坐少动行为的影响因素、静坐少动对健康的危害、儿童青少年静坐少动行为研究、静坐少动行为的干预研究4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坐少动行为 体力活 科学知识图谱 屏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坐少动和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家仕 杨小月 谢敏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5-311,共7页
静坐少动行为或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静坐少动行为、体力活动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二者交互作用对健康效益的影响以及剂量-效应关系。综合研究认... 静坐少动行为或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静坐少动行为、体力活动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二者交互作用对健康效益的影响以及剂量-效应关系。综合研究认为:1.随着静坐少动时间的增加,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4~6 h/d是其剂量-效应的"阈剂量",静坐少动时间与健康效益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剂量-效应曲线特征;2.间断性静坐少动行为比持续性静坐少动行为更有利于降低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3.增加体力活动或减少静坐时间均可促进健康效益;体力活动和静坐少动行为二者与健康效益之间存在着叠加/抵消的交互作用,二者与健康效益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但其剂量-效应曲线模型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坐少动行为 体力活 健康效益 交互作用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不足对成年人体质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冯宁 衣雪洁 +1 位作者 张一民 王丽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7,共7页
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最主要表现,并且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身体活动的内涵和分类进行梳理,确定了身体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任何可以使机体能量消耗高于安静代谢水平的身体动作(包括静力性动作和... 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最主要表现,并且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身体活动的内涵和分类进行梳理,确定了身体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任何可以使机体能量消耗高于安静代谢水平的身体动作(包括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探讨了身体活动不足的判定标准,以及与静坐少动行为的关系。从身体活动量的变化对人类身体的体质和健康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1)身体活动不足对成年人体质和健康的累积影响;2)由正常的身体活动量减少到身体活动不足时对体质和健康的影响;3)由身体活动不足提高身体活动量对体质和健康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不足 静坐少动行为 体质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romotion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被引量:2
5
作者 Li Changqing Steven N. Blair Xiong Kaiyu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7-965,共9页
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然而,美国《2020健康人群》中的数据显示,仅有18.8%的美国成年人达到了《2008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中提出的有关有氧活动和强壮肌... 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然而,美国《2020健康人群》中的数据显示,仅有18.8%的美国成年人达到了《2008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中提出的有关有氧活动和强壮肌肉活动的推荐量。为此,美国在提高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简要介绍美国为促进全民体力活动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助于体力活动干预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行为改变理论及3项研究实例。2010年,美国出台了《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NPAP),该计划包含了政策推荐、实践经验及措施等一系列增加居民体力活动的策略,试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活跃的生活方式"的文化氛围,促进更多人达到《2008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中的体力活动推荐量。《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的内容涉及公共卫生、教育、城市规划、医疗保健、企业及行业、休闲娱乐及运动健身、非营利机构和大众传媒在内的8个领域,共有5个总策略、52个特定部门的策略及相对应的215个分策略,且部分策略制定了一年及五年目标。2011年,专家组对《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进行了过程评价,以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为计划的改进提供建议。过程评价采用定性及定量研究方法,对一年内开展的活动、目标完成情况、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这一年内,《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如缺乏长期的资金支持、各领域之间需加强沟通及合作、计划内容需及时更新以保证与体力活动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同步等。人的体力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按照不同行为改变理论,其影响因素亦不同。许多科学研究及实践已经采用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进行体力活动的干预,以保证干预效果。有些行为改变理论(如生态学模型)认为,支持性政策是促进行为改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制定支持性政策的复杂过程中,政策分析框架将有助于政策的设计及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本文简要介绍常用于促进体力活动增加的政策分析框架:社区行动模型(Community Action Model)、RE-AIM框架(RE-AIM Framework)和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以及常用于促进体力活动增加的行为改变理论: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和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本文还通过3项研究实例,增加读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研究的进一步认识。本文希望通过对当前美国有关体力活动促进的经验介绍,为制定或完善体力活动计划及体力活动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 静坐少动行为 活跃的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