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积沙地区静力触探试验(CPT)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傅赛 李宝建 +1 位作者 张春新 庞里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75,共5页
风积沙广泛存在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其土质松散、无黏性且含水少的特点十分突出,而静力触探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CPT)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数据质量高的原位测试技术,能够较为简便、准确地获取风积沙地区的土体特性信息。为高效、... 风积沙广泛存在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其土质松散、无黏性且含水少的特点十分突出,而静力触探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CPT)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数据质量高的原位测试技术,能够较为简便、准确地获取风积沙地区的土体特性信息。为高效、准确地模拟静力触探试验锥尖贯入过程中的大变形问题,采用一种具有基于网格和颗粒方法的优势的物质点法(material point method,MPM),建立了砂土中静力触探试验数值模型,并通过状态相关莫尔-库仑(state-dependent Mohr-Coulomb)准则,使用相对简单的一套土体参数,来捕捉砂土孔隙比与平均应力之间的状态相关特性。所建立的MPM数值模型首先与良好测试的模型槽试验进行对比,通过贯入过程中锥尖阻力及不同深度径向应力曲线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随后改变计算域初始孔隙比来模拟风积沙的松散状态,通过一系列风积沙中静力触探试验数值模拟,探究锥尖贯入阻力随风积沙初始孔隙比的规律。结果表明:锥尖贯入阻力随初始孔隙比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但松沙锥尖贯入阻力稳定值基本不随初始孔隙比发生变化,因此可采用相对节省材料的方法来选取工程设计参数,提高风积沙地区工程建设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试验 MPM数值模拟 状态相关莫尔-库仑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和变维联合后验分布的土层剖面高效优化识别方法
2
作者 曹子君 胡超 +4 位作者 王亚飞 苗聪 刘涛 洪义 郑硕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据和土层力学剖面参数联合概率分布的高效优化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基于全高斯概率模型推导土体分类指数(I_(c))数据的似然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土层剖面参数联合后验分布的最大值,通过比较不同土层数目对应的联合后验分布最大值识别土层数目和土层厚度(边界)。最后,通过杭州某地铁区间CPT数据和模拟数据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结合土层识别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分层原理和特点。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基于I_(c)数据识别土体力学分层的计算效率显著提高,适用于不同深度CPT数据分析,计算流程较简便,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土体学分层 贝叶斯方法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月环境下静力触探试验数值仿真研究
3
作者 赵学亮 刘子雄 +3 位作者 李宇 陈正瀚 杨建中 徐赵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6-434,共9页
采用三维离散元法(DEM),对地面/月面环境下的静力触探试验(CPT)贯入机理及力学行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DEM仿真采用考虑范德华力迟滞效应的月壤颗粒接触模型,以更好地反映月面环境下具有黏聚力特征的月壤中的CPT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由于... 采用三维离散元法(DEM),对地面/月面环境下的静力触探试验(CPT)贯入机理及力学行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DEM仿真采用考虑范德华力迟滞效应的月壤颗粒接触模型,以更好地反映月面环境下具有黏聚力特征的月壤中的CPT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月壤存在黏聚力和所处的低重力环境,其力学行为与地面环境下砂土有较大差别。在贯入过程中,探头附近浅表的月壤颗粒产生了更大的竖向位移,发生位移的颗粒数目更多,颗粒的速度场和模型力链分布也发生了变化。现有研究中重力加速度大于1.0g时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月面重力加速度小于1.0g的情况,针对这2种情况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线性关系式来描述稳定归一化锥尖阻力与重力加速度倒数之间的关系。与地面环境下的CPT试验相比,月面环境下的CPT试验贯入过程需要提供更大的归一化反力,且探头周围土体变形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环境 试验 数值分析 贯入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结砂土的静力触探模型试验及离散元模拟
4
作者 加瑞 赵栋 +1 位作者 雷华阳 杨岗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2-732,共11页
在砂土中掺入水泥制备人工胶结砂土,通过自行研制的静力触探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砂土颗粒间的胶结对静力触探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锥尖阻力q_(c)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q_(c)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胶结砂土的黏聚力增加引起的;根据... 在砂土中掺入水泥制备人工胶结砂土,通过自行研制的静力触探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砂土颗粒间的胶结对静力触探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锥尖阻力q_(c)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q_(c)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胶结砂土的黏聚力增加引起的;根据q_(c)值估算胶结砂土的强度参数时,如果不考虑结构性的影响,将会高估胶结砂土的内摩擦角;初始剪切模量与锥尖阻力的比值G_(max)/q_(c)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可以根据G_(max)/q_(c)的大小定性评价砂土的结构性强弱。通过离散元模拟分析了颗粒间的胶结强度对q_(c)的影响机理。模拟结果表明:贯入会导致探杆附近颗粒间的胶结发生破坏,颗粒间的胶结强度越大,颗粒发生移动所需要的力越大,锥尖周围颗粒的接触力越大,因此q_(c)值随着胶结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以为胶结砂土中静力触探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砂土 锥尖阻 离散元模拟 胶结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静力触探试验的DEM-FD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宋跃 顾晓强 +1 位作者 胡靖 郑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9-1258,共10页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标定罐静力触探贯入全过程的高效模拟,探究了影响锥尖阻力的主要因素。模拟中,首先根据砂土单元体宏观力学特性标定了砂土颗粒接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标定罐尺寸、砂土密实度、围压等对锥尖阻力影响,最后建立了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离散-连续模型径向尺寸比R_(df)为0.67且标定罐归一化径向长度R_(d)为20的情况下,模拟的尺寸效应可忽略。同时,锥尖阻力的模拟结果与小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之间呈指数关系,与原位测试结果接近,进一步验证了耦合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结果可为砂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经验关系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定罐 离散元 有限差分 锥尖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评价方法
6
作者 李浩 吴琪 +2 位作者 陈国兴 李元曦 汪华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7,共10页
为研究海洋土的岩土工程特性,简单、精确和经济地确定原状海洋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确定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新相关性公式。依托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状海洋细粒土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为研究海洋土的岩土工程特性,简单、精确和经济地确定原状海洋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确定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新相关性公式。依托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状海洋细粒土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表明:黏粒含量对原状海洋细粒土的应力应变类型有直接影响,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试样的应力-应变发展特征呈现为应变软化模式,否则,呈现为应变硬化或稳定模式。原状海洋细粒土试样的剪切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软化-剪缩和硬化-剪胀模式。本文提出的基于孔压修正锥尖阻力、孔隙水压力和土样深度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预测改进方法,其精度显著优于现有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该新方法可为确定该海域工程基础结构设计所需的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粒土 孔压 不排水抗剪强度 黏粒含量 破坏模式 三轴试验 应变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
7
作者 赖丰文 刘松玉 +3 位作者 蔡国军 鲁泰山 李洪江 段伟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0-2660,共11页
弹性地基梁模型常被用于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但现有模型大多忽略土体刚度硬化特征;且计算参数高度依赖于室内单元试验,其取样扰动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提出了可以考虑土压力非极限状态和土体刚度硬化的修正弹性地基梁模型,进一步关联... 弹性地基梁模型常被用于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但现有模型大多忽略土体刚度硬化特征;且计算参数高度依赖于室内单元试验,其取样扰动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提出了可以考虑土压力非极限状态和土体刚度硬化的修正弹性地基梁模型,进一步关联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原位测试参数与模型计算参数,建立了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方法。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随后,将所提计算方法应用至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基坑工程,发现基于CPTU测试参数的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值吻合良好;基于室内单元试验的计算结果可知,取样扰动使土体刚度参数降低而高估了墙体变形,说明了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最后,应用所提计算方法,探讨了开挖深度、土体杨氏模量、围护结构刚度和内支撑刚度对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墙体侧向变形 孔压(cptU) 土体刚度硬化 弹性地基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测试数据的原位固结系数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反演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林 左林龙 +1 位作者 胡涛涛 宋博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9-2899,共11页
固结系数是软基沉降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参数,现有固结系数原位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且精度低的缺点。根据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penetrationtest,简称CPTU)贯入机制与锥肩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模式,采用圆孔扩张理论和轴对称固结方... 固结系数是软基沉降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参数,现有固结系数原位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且精度低的缺点。根据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penetrationtest,简称CPTU)贯入机制与锥肩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模式,采用圆孔扩张理论和轴对称固结方程描述CPTU锥肩超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利用神经网络自动微分功能将轴对称固结方程嵌入深度神经网络,通过物理方程损失函数、边界条件损失函数和初始条件损失函数形成神经网络的物理信息约束,同时将CPTU孔压测试数据作为数据驱动项,以最小化超孔隙水压力损失函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CPTU孔压测试数据反演场地原位固结系数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简称PINNs)模型。通过已有离心模型试验数据反演验证了PINNs模型反演场地原位固结系数的有效性,并利用CPTU孔压测试数据分析了PINNs模型反演原位固结系数的鲁棒性。结果表明:提出的PINNs模型能够有效利用CPTU孔压测试数据快速准确地反演场地原位固结系数;由于模型融入了物理机制约束,所需训练数据量少,且对有噪声的孔压测试数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能,为准确、快速可靠测试场地原位固结系数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结系数 孔压测试数据 固结方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贯入成层土界面效应研究及工程应用
9
作者 马鹏程 陈则连 +1 位作者 刘润 李国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4,共8页
静力触探因具有数据获取较连续、勘察速度快、数据已考虑土体真实应力水平等优势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广泛应用,经验证基于静力触探数据的土层划分较为准确。静力触探贯入在成层土界面常表现有超前滞后效应,目前有关该界面效应的研究不足。... 静力触探因具有数据获取较连续、勘察速度快、数据已考虑土体真实应力水平等优势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广泛应用,经验证基于静力触探数据的土层划分较为准确。静力触探贯入在成层土界面常表现有超前滞后效应,目前有关该界面效应的研究不足。针对该问题,采用经过铁路工程实测数据验证的大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成层土中静力触探超前滞后效应,研究静力触探的超前滞后深度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铁路工程触探数据分析中。研究表明:上黏下砂中贯入阻力滞后效应受砂-黏强度差异、静力触探探头-土摩擦影响较小,滞后深度约为1.12倍触探直径;上砂下黏中砂-黏强度差异越大、静力触探探头-土摩擦越大,贯入阻力的超前、滞后效应越强。土层判定时,黏-砂分界宜选择贯入阻力明显增大的深度处,砂-黏分界宜选择贯入阻力减小的深度区间中点处,通过静力触探数据分析表明基于简化判定方法的土层判别准确率约89%,为基于深层静力触探的土层精细化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原位测试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成层土 界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壤工程地质原位探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孔压静力触探应用展望
10
作者 吴盾 孙林 +2 位作者 陆建伟 于秉坤 蔡国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08-2324,共17页
火星土壤(火壤)作为火星探测器着陆的主要支撑介质,其工程地质特性对探测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聚焦火星原位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着陆区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探讨了触探技术、机械臂采样技术、钻取技术、物探技术以及空间遥感... 火星土壤(火壤)作为火星探测器着陆的主要支撑介质,其工程地质特性对探测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聚焦火星原位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着陆区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探讨了触探技术、机械臂采样技术、钻取技术、物探技术以及空间遥感技术等多种手段在火壤探测研究中的潜力和局限性以及具体应用。此外,展望了将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CPTU)技术应用于未来火星土壤探测的可能性。鉴于CPTU技术在地球工程中能高效地评估土壤力学特性,因此,其在火星土壤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有望为火星着陆区选址、科研站建设、资源开采计划等深空探测活动提供更为精确、全面的数据支持。然而,由于火星与地球在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环境条件上的显著差异,CPTU设备的适应性研发和改造是当前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未来,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该领域的研究将为火星探测乃至更深远的探测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土壤 工程地质 原位测技术 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与机器学习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预测
11
作者 莫品强 林浩东 +2 位作者 胡静 高柳 庄培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分析了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降维算法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树模型的重要性分析函数筛选主要特征,由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超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预测模型。经过准度测试、蒙特卡洛模拟检... 分析了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降维算法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树模型的重要性分析函数筛选主要特征,由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超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预测模型。经过准度测试、蒙特卡洛模拟检验及与经验关系模型的对比,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模型均能较准确地预测打入桩竖向承载力,且准确性显著高于经验关系模型。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建议选择XGBoost模型用于打入桩竖向承载力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入桩承载 机器学习 降维算法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排水条件下静力触探试验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长虹 方恬 +2 位作者 吴昭欣 王昆 汤道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528,共10页
在自然状态下,大部分土体的约束条件介于完全排水和不排水两者之间。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test,CPTU)的贯入过程中,受探头尺寸、贯入速度和岩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将发生部分排水现象。为研究排水条件对CPTU试验数... 在自然状态下,大部分土体的约束条件介于完全排水和不排水两者之间。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test,CPTU)的贯入过程中,受探头尺寸、贯入速度和岩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将发生部分排水现象。为研究排水条件对CPTU试验数据的影响,开展三轴压缩试验。引入应变增量比,建立考虑渐近状态的修正剑桥(Modified Cam-Clay,MCC)模型。推导考虑渐近状态MCC模型的柱孔扩张理论,提出CPTU测试数据的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槽试验,研究归一化贯入速度与排水系数的规律。结合CPTU数据的力学模型,获得应变增量比与排水系数的数理关系。最后以上海市苏州河地区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测试数据为背景,验证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部分排水条件下,利用考虑渐近状态的MCC模型,能够描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合理解释CPTU贯入的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 部分排水 渐近状态 柱孔扩张理论 应变增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确定软土压缩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童立元 涂启柱 +1 位作者 杜广印 蔡国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69-572,共4页
回顾了采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参数确定压缩模量(Es)的现有方法,并在江苏选择3个高速公路软土场地进行了CPTU试验,以高质量原状土样固结试验得到的Es值作为参考值评估了各经验方法的预测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新的江苏典型软土锥尖阻力... 回顾了采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参数确定压缩模量(Es)的现有方法,并在江苏选择3个高速公路软土场地进行了CPTU试验,以高质量原状土样固结试验得到的Es值作为参考值评估了各经验方法的预测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新的江苏典型软土锥尖阻力–压缩模量Es相关关系;同时采用不同CPTU测试参数计算的Es值预测了某条高速公路软基的沉降量,并和现场沉降观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净锥尖阻力qn的Senneset(1989)方法能够很好的预测Es值;同样,基于CPTU测试参数预测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量也接近于现场实测沉降,验证了应用CPTU确定软土Es值进而预测软基沉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 软土 压缩模量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测定宁波软粘土的固结系数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康理 张诚厚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57-365,共9页
结合“同三”国道高速公路宁波市境内试验段的软基加固试验工作,通过大量的现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来探讨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测定软粘土的原位固结系数。文中介绍了仪器设备、(CPTU)的试验方法、资料的整理以及试验结果与室内试... 结合“同三”国道高速公路宁波市境内试验段的软基加固试验工作,通过大量的现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来探讨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测定软粘土的原位固结系数。文中介绍了仪器设备、(CPTU)的试验方法、资料的整理以及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测定的固结系数的对比,讨论了Ch、Cv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和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系数 孔压 软粘土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土中静力触探孔压消散的大变形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淼军 谢雅囡 王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16-3422,共7页
静力触探试验被广泛用于确定原状土的工程性质。黏性土中探头的连续贯入引起超静孔压积累,贯入停止后孔压逐渐消散。在结构性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或粉土中,贯入过程可能发生部分排水现象,导致其后续的孔压消散响应相较于不排水贯入时更... 静力触探试验被广泛用于确定原状土的工程性质。黏性土中探头的连续贯入引起超静孔压积累,贯入停止后孔压逐渐消散。在结构性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或粉土中,贯入过程可能发生部分排水现象,导致其后续的孔压消散响应相较于不排水贯入时更复杂。将结构土剑桥模型引入有效应力形式的大变形有限元方法,模拟结构性土中静力触探试验的贯入-消散全过程,得到部分排水或不排水贯入后超静孔压消散曲线的归一化表达。通过与现有离心机试验对比,验证了大变形方法的可靠性。大量变动参数分析发现,可以合理忽略土体类型、土体初始结构和消散深度对归一化消散曲线的影响,该曲线可用于确定有效固结系数,进而预测常规固结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 有限元 部分排水 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周健 崔积弘 +1 位作者 贾敏才 史旦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由于静力触探试验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它在现场试验中被广泛应用。对静力触探试验进行颗粒流模拟,有助于从细观上了解静力触探试验机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颗粒流方法在模拟土体大变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流理论及... 由于静力触探试验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它在现场试验中被广泛应用。对静力触探试验进行颗粒流模拟,有助于从细观上了解静力触探试验机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颗粒流方法在模拟土体大变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流理论及其程序,首先在双轴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土样细观参数,然后建立静力触探的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贯入过程及锥尖土体的细观力学特征,重点分析了静力触探过程中砂土的位移运动规律,砂土的水平和垂直应力场及主应力的偏转。通过施加不同的应力边界条件,分析了模型不同的应力条件及超固结比(OCR)对锥尖贯入阻力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锥尖尺寸效应对锥尖贯入阻力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试验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颗粒流方法模拟静力触探试验的可行性,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颗粒流 数值模拟 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 (CPT)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52
17
作者 刘松玉 吴燕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3-556,共4页
关键词 传感器 原位测试 孔压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压静力触探用于含浅层生物气砂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爱国 孔令伟 +1 位作者 陈建斌 钟方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39-1543,共5页
含浅层生物气的砂土是一类特殊的非饱和土,由于此类砂土中含有封闭的生物气,生物气的存在对砂土的工程性质影响较大,使其有着有别于一般饱和砂性土的特殊工程特性。采用孔压静力触探仪,对砂土是否含有生物气进行了初步判别,然后对生物... 含浅层生物气的砂土是一类特殊的非饱和土,由于此类砂土中含有封闭的生物气,生物气的存在对砂土的工程性质影响较大,使其有着有别于一般饱和砂性土的特殊工程特性。采用孔压静力触探仪,对砂土是否含有生物气进行了初步判别,然后对生物气释放前后砂土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现场和室内试验对比研究,认为在含气砂土不发生渗透破坏的情况下生物气的缓慢释放会提高砂土的承载力,对砂土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非饱和土 砂土 孔压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诚厚 施健 戴济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文中包括5项内容:①探头的性能及操作;②土分类图的检验及由此所得土层柱状图的可靠性;③固结系数的确定及其与室内试验、现场原位观测推求值的比较;④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指...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文中包括5项内容:①探头的性能及操作;②土分类图的检验及由此所得土层柱状图的可靠性;③固结系数的确定及其与室内试验、现场原位观测推求值的比较;④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指标进行沉降量的计算;⑤判定土结构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 试验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水泥搅拌桩现场试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国维 姜微 +3 位作者 吴玉财 魏曙红 罗增益 戴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89-1296,共8页
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桩体检测是其中的质量控制环节,现行规范以抽芯检测作为指定方法。针对抽芯检测法周期长、造价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进行了水泥搅拌桩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预置管法静... 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桩体检测是其中的质量控制环节,现行规范以抽芯检测作为指定方法。针对抽芯检测法周期长、造价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进行了水泥搅拌桩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预置管法静力触探可以实现对水泥搅拌桩体连续检测的目标;不同土层7 d龄期的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芯样28 d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参数随土体中黏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试桩阶段采用锥尖阻力联合钻孔芯样抗压强度制定静力触探法检测标准曲线,形成施工阶段水泥搅拌桩的快速检测标准,达到缩短检测工期,提高检测速度,降低检测造价,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预置导管 取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