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边界层的非静力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文英 徐玉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建立了一个 3维非静力边界层模式 ,并采用一种新的非局地反梯度闭合方案在杭州湾附近复杂地形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资料和静力条件下的模拟结果的比较 ,进一步分析了非局地闭合下非静力 3维边界层模式的效能。结果表明 ,该模式... 建立了一个 3维非静力边界层模式 ,并采用一种新的非局地反梯度闭合方案在杭州湾附近复杂地形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资料和静力条件下的模拟结果的比较 ,进一步分析了非局地闭合下非静力 3维边界层模式的效能。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静力模式更能合理地模拟海岸边界层的风温场和湍流场 ,且模拟结果与实测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边界层结构 静力模式 静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非静力模式中常用气压分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洞贤 孙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11,共9页
分析了气压分离和不分离 ,在几种不同的层结情况下 ,垂直气压梯度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 :基本场取法不当 ,会引起巨大的截断误差 ,甚至和不分离时相当 ;反之 ,则较小。根据计算 ,提出了一种取基本场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使气压偏... 分析了气压分离和不分离 ,在几种不同的层结情况下 ,垂直气压梯度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 :基本场取法不当 ,会引起巨大的截断误差 ,甚至和不分离时相当 ;反之 ,则较小。根据计算 ,提出了一种取基本场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使气压偏差的垂直梯度的截断误差比不分离时的相应误差小一个量级 ,从而 ,可以取较小的垂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非静力模式 气压分离 层结 垂直气压梯度的 截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全球非静力大气模式的正规模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光辉 沈学顺 +1 位作者 胡江林 陈峰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64-2972,共9页
为分析数值模式动力学框架中不同波动的特性及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计算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对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全球非静力大气模式进行了正规模分析.首先,建立了静止大气状态下模式的线性化系统... 为分析数值模式动力学框架中不同波动的特性及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计算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对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全球非静力大气模式进行了正规模分析.首先,建立了静止大气状态下模式的线性化系统,并在适当的边界条件下将线性化系统分解成具有垂直与水平结构方程的本征值、本征函数耦合问题.然后在等温大气条件下,利用耦合问题的数值结果分析得出:GRAPES非静力模式除了有几乎和对应的静力模式一致的向东、向西传播的重力惯性波及向西传播的Rossby波外,还有一个向东、向西传播的声惯性波;特别是,只有当纵横比较大时,非静力模式对重力惯性波才会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模 GRAPES非大气模式 惯性波 声惯性波 ROSSBY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平衡模式在中尺度大气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志晋 包绍武 杨志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6-102,共7页
静力平衡模式是目前数值天气预报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非静力平衡模式在中国的研制和MM5等模式的引进,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角度看,有必要对这两种模式在中尺度大气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作细致的分析研究。本文从... 静力平衡模式是目前数值天气预报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非静力平衡模式在中国的研制和MM5等模式的引进,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角度看,有必要对这两种模式在中尺度大气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作细致的分析研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静力平衡假定下重力波频率模拟的误差,指出其相对误差随Δx增大成平方的减少。当Δx≥20km时,相对误差小于4%,当Δx≤10km时,相对误差可能大于16%。和一般顾名思义的概念不同,静力模式计算的重力波频率被夸大,计算的垂直加速度也由于略去惯性项而夸大。推导的准静力平衡模式,对静力平衡模式作了惯性项订正,个例试验也肯定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模式 中尺度 适用性 大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静力二阶闭合PBL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 燕 徐玉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7,共9页
采用二阶距湍流闭合方案,建立了一个复杂地形下的三维非静力边界层预报模式。通过该模式,细致地模拟了北京地区的风、温时空变化和湍流场变化。结合地面、探空和气象塔的实测资料,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案在三维空间上对平均场和湍流场的预... 采用二阶距湍流闭合方案,建立了一个复杂地形下的三维非静力边界层预报模式。通过该模式,细致地模拟了北京地区的风、温时空变化和湍流场变化。结合地面、探空和气象塔的实测资料,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案在三维空间上对平均场和湍流场的预报模拟效能。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进行平均量和湍流量的模拟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矩湍流闭合 边界层模式 地形 三维非边界层预报模式 空气污染 风场 温度场 湍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简介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金善 钟中 黄瑾 《海洋预报》 200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本文介绍了中尺度非静力大气模式 MM5 的动力框架、模式物理过程计算和参数化方法以及模式系统流程。
关键词 中尺度非大气模式 MM5 框架 模式物理过程 参数化 模式系统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东部地区冬季风场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高丽 张镭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系下具有 1.5阶精度的三维准静力模式 ,模拟兰州东部地区的风场和温度场 .模式以地转风资料和系留资料为初始输入 ,根据简化的湍流能量闭合方案进行参数化处理 ,运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预报地表温度 ,考虑了地形影响和人...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系下具有 1.5阶精度的三维准静力模式 ,模拟兰州东部地区的风场和温度场 .模式以地转风资料和系留资料为初始输入 ,根据简化的湍流能量闭合方案进行参数化处理 ,运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预报地表温度 ,考虑了地形影响和人工热源作用 .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 ,位温廓线和风速廓线与实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模拟的地面流场和垂直温度场基本反映出本地区冬季的流场及温度场特征 .模式技巧的统计检验表明该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东部地区 冬季 三维准静力模式 风场模拟 温度场模拟 风速廓线 位温廓线 位温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陆高原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凡辉 郭凤霞 +3 位作者 廉纯皓 甘明骏 黎奇 刘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3,共9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陆高原雷暴的特殊性,基于以往高原雷暴存在范围深厚的底部正电荷区的观测及模拟事实,利用三维完全可压缩非静力(WRF)模式对2017年6月20日一次内陆高原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高原雷暴成熟阶段的底部正电荷结构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陆高原雷暴的特殊性,基于以往高原雷暴存在范围深厚的底部正电荷区的观测及模拟事实,利用三维完全可压缩非静力(WRF)模式对2017年6月20日一次内陆高原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高原雷暴成熟阶段的底部正电荷结构特征;并从微物理和动力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讨论。模拟结果表明,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成熟阶段主要呈倾斜的三级性电荷结构;其中底部正电荷区的范围和电荷密度均较大。底部正电荷区主要是由霰和冰雹等固态大粒子与冰晶、雪晶等固态小粒子非感应碰撞起电携带的正电荷以及霰粒子与云滴之间的感应碰撞起电携带正电荷组成;此外霰粒子与雹粒子降落过程中融化成携带正电荷的雨滴也对深厚的底部正电荷区存在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高原 雷暴 三维完全可压缩非静力模式 电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