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丕宁 秦荣 +1 位作者 张克纯 李秀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7,共6页
将QR法与Pushover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PO-QR)法。该方法沿用了常规Pushover方法进行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实施思路,用QR法代替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有限元部分,充分利用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将QR法与Pushover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PO-QR)法。该方法沿用了常规Pushover方法进行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实施思路,用QR法代替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有限元部分,充分利用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使得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计算得到较大的简化。PO-QR法程序的工程算例表明,该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 QR法 pushover pushover-Q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熊学玉 李春祥 +1 位作者 耿耀明 黄鼎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5,共8页
基于美国规范ATC-40和N2方法,建立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的计算程序。这些为评价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 基于美国规范ATC-40和N2方法,建立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的计算程序。这些为评价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混凝土 竖向地震反应 弹塑性分析 方法 抗震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在多跨简支梁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克海 季金文 叶英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阐述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过程,介绍了该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状况,并且结合一座6孔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评估的工程实例,采用pushover方法对全桥模型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梁满足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要求,... 阐述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过程,介绍了该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状况,并且结合一座6孔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评估的工程实例,采用pushover方法对全桥模型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梁满足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要求,同时也指出了采用pushover方法时应该注意计算模型和加载模式的选择等问题,为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方法 方法 曲线 需求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法
4
作者 张克纯 李丕宁 +1 位作者 陆洲导 秦荣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将以B样条函数为基础的QR法与Pushover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法.方法通过沿用传统Pushover分析的实施思路,用QR法代替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有限元理论部分.结果表明Pushover-QR法充分利用了Q... 目的将以B样条函数为基础的QR法与Pushover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法.方法通过沿用传统Pushover分析的实施思路,用QR法代替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有限元理论部分.结果表明Pushover-QR法充分利用了QR法和Pushover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使得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计算得到较大的简化;Pushover-QR法在加载模式、目标位移的确定等方面都考虑了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结论工程算例表明,该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实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 QR法 pushover pushover-QR法 抗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移的改进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龚胡广 沈蒲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3,共6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多阶振型组合的静力推覆分析,采用自适应的水平加载方式,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多阶振型组合的静力推覆分析,采用自适应的水平加载方式,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不变的水平菏载分布形式的一般静力推覆分析比较,基于本文Pushover分析所得的结构响应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结构的响应更为近似,尤其在受结构高阶振型影响较明显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及层间剪力方面,其结果同动力时程分析所得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位移控制 水平加载方式 pushover分析 振型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永峰 杨木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73-80,114,共9页
为了研究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基于Push-over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Push-down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弹塑性能力谱和地震非弹性需求谱,并提出了2种竖向加... 为了研究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基于Push-over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Push-down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弹塑性能力谱和地震非弹性需求谱,并提出了2种竖向加载模式,即1阶模态加载模式和多阶模态共同作用的加载模式;通过2个数值算例,验证了Push-down法的有效性和精确度,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 Push—down法 弹塑性分析方法 竖向加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sh-over方法的小角度斜柱式转换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泽军 杨兴健 宋增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9,共6页
为了研究小角度斜柱式转换结构的力学性能,应用Sap2000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分别将一榀梁式框支剪力墙模型和一榀小角度斜柱式框支剪力墙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ush-over方法,采用均布荷载和倒三角荷载2种水平加载方式,对结构的屈服荷载... 为了研究小角度斜柱式转换结构的力学性能,应用Sap2000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分别将一榀梁式框支剪力墙模型和一榀小角度斜柱式框支剪力墙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ush-over方法,采用均布荷载和倒三角荷载2种水平加载方式,对结构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初始刚度、延性、结构的出铰顺序等进行分析。与梁式转换结构相比,斜柱式转换结构的极限荷载、初始刚度较大、延性更好,出铰顺序更有利于实现强节点,是一种有效的抗震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方法 弹塑性分析 小角度斜柱转换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梦甫 周锡元 《工程抗震》 2003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文中讨论了这个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分析方法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弹塑性分析方法 抗震设计 PUSH over方法 抗震设计规范 改进策略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高层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梦甫 汪加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应用子结构方法对天然地基上带刚性整体基础 (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 )的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平面静力弹塑性 (Pushover)分析 ,地基阻抗采用拟合数值结果得到的近似公式 ,上部框架结构采用杆系模型。并就其水平荷载模式、目标位移等几... 本文应用子结构方法对天然地基上带刚性整体基础 (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 )的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平面静力弹塑性 (Pushover)分析 ,地基阻抗采用拟合数值结果得到的近似公式 ,上部框架结构采用杆系模型。并就其水平荷载模式、目标位移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文末对一栋 1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 (Pushover)分析 ,说明了本文建立的考虑土 -结构相互作用高层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地基阻抗 非线性时程分析 高层框架结构 弹塑性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面运动的多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10
作者 张松 吕西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8-1634,共7页
为了提高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克服多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MPA)在计算等效单自由度时不能考虑地面运动,加载制度仅由结构特性决定的缺点.提出了考虑地面运动建立等效单自由度的多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2层钢筋混... 为了提高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克服多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MPA)在计算等效单自由度时不能考虑地面运动,加载制度仅由结构特性决定的缺点.提出了考虑地面运动建立等效单自由度的多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2层钢筋混凝土标准框架振动台模型,分别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建议方法以及MPA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在非线性发展过程中影响模态坐标之间耦合程度的影响因素,对比计算结果、指出地面运动对高阶振型相对激励的大小程度,即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验证了建议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表明建议方法计算精度较MPA方法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改善了MPA方法对高阶振型敏感的地面运动失效的缺点.建议方法可改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地面运动对高阶振型相对激励较大时的计算精度,可增加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方法 多模态分析 模态耦合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高层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锡平 张丽琼 薛予靖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89-692,共4页
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逐渐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的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经被我国现行GB50111-2010《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采纳,可直接用于对多层结构进行评估计算。为使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一步推广到高层结构,通过对某高... 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逐渐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的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经被我国现行GB50111-2010《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采纳,可直接用于对多层结构进行评估计算。为使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一步推广到高层结构,通过对某高层算例采用PKPM2010版PUSH&EPDA进行计算,将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所得到的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并提出优化建议,为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方法 高层结构 罕遇地震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模式下不对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刚 刘永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0-355,共6页
选取6种具有代表性的加载模式,采用ETABS软件,对5种不对称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分析了加载模式、结构不对称性、层数和振型等因素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刚度有突变的不对称结构,不同加载模... 选取6种具有代表性的加载模式,采用ETABS软件,对5种不对称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分析了加载模式、结构不对称性、层数和振型等因素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刚度有突变的不对称结构,不同加载模式的结果差别明显,并且这种差别随着结构刚度突变的增强、周期的增大、层数的增高而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模式 不对称结构 弹塑性分析 pushover分析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弹塑性分析在不规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凯 刘洪兵 +1 位作者 刘江 刘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4,33,共7页
基于国内外现行的结构抗震安全评估体系,使用静力弹塑性方法针对不规则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3个不同层高的钢筋混凝土不规则结构算例,分析了在不同侧向荷载分布下,结构的顶点位移与基底剪力的关系以及层间位移的计算精度问题,并... 基于国内外现行的结构抗震安全评估体系,使用静力弹塑性方法针对不规则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3个不同层高的钢筋混凝土不规则结构算例,分析了在不同侧向荷载分布下,结构的顶点位移与基底剪力的关系以及层间位移的计算精度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加载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使计算误差减小,为科学研究的进行和工程实际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结构 弹塑性方法 加载模式 附加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
14
作者 种迅 孟少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2期13-16,31,共5页
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理解多是基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或振动台试验。然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和薄弱部位与单跨框架结构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采用弹塑性动、静力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 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理解多是基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或振动台试验。然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和薄弱部位与单跨框架结构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采用弹塑性动、静力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一榀多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屈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弹塑性 预应混凝土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多层多跨 分析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时程分析方法 抗震能 振动台试验 薄弱部位 耗能机制 分析 分析结果 可靠性 单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静力弹塑性抗震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智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7,共3页
以某铁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模态和弹性反应谱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规范对该桥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种工况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参考ATC-40分析流程和我国规范,基于能力谱方法对该桥抗震性能做... 以某铁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模态和弹性反应谱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规范对该桥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种工况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参考ATC-40分析流程和我国规范,基于能力谱方法对该桥抗震性能做出评估,并与弹性反应谱方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反应谱 弹塑性 方法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shover方法在双柱桥墩抗震性能评估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红梅 阎贵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是一种静力非线性计算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研究应用,是评价结构抗震能力的新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多用于建筑结构,但在桥梁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与建筑中有所不同....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是一种静力非线性计算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研究应用,是评价结构抗震能力的新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多用于建筑结构,但在桥梁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与建筑中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客运专线的双柱桥墩,归纳与总结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及原理,结合能力谱法确定了结构在指定强度下的目标位移,并通过地震需求曲线和结构能力曲线的叠加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侧向加载模式分布下Pushover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客运专线双柱桥墩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横向抗震性能均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客运专线 弹塑性分析方法 需求谱 弹塑性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滞回耗能的改进pushover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伟建 蒋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将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地震反应谱结合起来的Pushover方法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结构抗震能力评价工具,目前已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滞回耗能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将滞回耗能引入到Pushover分析中,且采... 将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地震反应谱结合起来的Pushover方法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结构抗震能力评价工具,目前已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滞回耗能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将滞回耗能引入到Pushover分析中,且采用白适应的加载方式来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结构响应的估计与时程分析更为接近,尤其是在受高阶振型影响比较明显的层间位移方面,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滞回耗能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阳冰 文国治 刘晶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7,共7页
外部为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近年来在中国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对其抗震性能研究较少。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建立... 外部为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近年来在中国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对其抗震性能研究较少。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RC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模型,并通过与弹性模型模态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探讨了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破坏模式、分析了结构变形和外框架剪力随地震作用增大的变化规律,可为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对比了Pushover分析方法和弹塑性时程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别,初步讨论了Pushover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框架-RC核心筒 弹塑性方法(pushover) 时程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反应Pushover位移形状向量的选取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华伟 易伟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93,共6页
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一些局限,提出由结构前三阶振型的线性加权组合确定结构位移形状向量或将前三阶振型分别确定为前三个位移形状向量,并在把MDOF体系转换为等效SDOF体系和进行等效SDOF... 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一些局限,提出由结构前三阶振型的线性加权组合确定结构位移形状向量或将前三阶振型分别确定为前三个位移形状向量,并在把MDOF体系转换为等效SDOF体系和进行等效SDOF体系的动力时程分析时,将结构区分为屈服前和屈服后两种不同的状态.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以后,目标位移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对结构的损伤评估结果与试验观测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方法 位移形状向量 目标位移 MDOF体系 SDOF体系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墩身惯性力对墩底地震剪力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湘平 沈禹 +2 位作者 李建中 周建 徐晨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7-224,共8页
为探究考虑墩身地震惯性力贡献的墩底剪力简化计算方法,以某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分析了墩身质量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基础上,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墩高、场地类型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下墩身惯... 为探究考虑墩身地震惯性力贡献的墩底剪力简化计算方法,以某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分析了墩身质量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基础上,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墩高、场地类型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下墩身惯性力在桥墩地震剪力中的贡献比例,给出墩身惯性力在计算墩底地震剪力时不可忽略的判别条件;并采用模态Pushover分析法对墩底剪力进行简化计算,对结果的准确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桥墩进入塑性后,墩身惯性力对墩底剪力的贡献比例受场地类别影响小,主要影响因素为墩高,当墩高小于20 m时,可不考虑墩身惯性力作用,而采用能力保护设计理念计算墩底剪力;但当墩高大于20 m后,不应忽略桥墩自身的惯性力贡献,可按所提出的一阶模态Pushover方法简化计算墩底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地震剪 pushover 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