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建合一”枢纽站承轨层型钢混凝土柱脚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光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雄安枢纽站支撑承轨层的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抗震设防的需要,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巨大。为减小传统埋入式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导致的柱脚埋深过大及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半埋入式柱脚方案,柱脚型钢埋入承台约1.35倍型钢截... 雄安枢纽站支撑承轨层的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抗震设防的需要,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巨大。为减小传统埋入式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导致的柱脚埋深过大及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半埋入式柱脚方案,柱脚型钢埋入承台约1.35倍型钢截面高度,采用十字形布置靴梁、锚栓、U形筋、预应力筋组合构造方式将柱脚弯矩可靠传递至基础,同时减小了基础承台的厚度。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对柱脚方案进行简化,设计并制作缩尺比1∶6的柱脚节点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实验研究,获得柱脚节点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破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个试件在1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构件均未屈服,仅柱脚受拉区出现裂缝,在2倍设计荷载作用下,2个试件柱脚受压区和承台出现裂缝,但钢筋、钢骨靴梁和钢骨均未屈服,证明该柱脚节点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此外,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柱脚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32.9%,同时提高柱脚节点变形能力,其中梁端最大竖向位移提高92.1%,柱端最大水平位移提高98.0%;此外,预应力的施加还可以提高抗冲切性能、减小承台上下层交界处的应变大小和裂缝宽度。该结构实验成果已应用于雄安枢纽站设计,提出的柱脚构造形式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及良好的可实施性,可在同类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为相似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桥建合一 柱脚 型钢混凝土 组合结构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试验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分析和实验──如何实现系统保护 被引量:8
2
作者 黄献龙 李尚义 +1 位作者 黄泽焕 张德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局部破坏保护和故障保护是静力试验系统保护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保证静力试验安全、可靠进行的至关重要的措施。提出了根据载荷跟踪误差和补载荷等措施来确认局部破坏,以及基于STD工控机的故障诊断,并结合液压系统的特点通过控制系... 局部破坏保护和故障保护是静力试验系统保护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保证静力试验安全、可靠进行的至关重要的措施。提出了根据载荷跟踪误差和补载荷等措施来确认局部破坏,以及基于STD工控机的故障诊断,并结合液压系统的特点通过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系统的局部破坏保护和故障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实验用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局部破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多维拟静力加载实验方法及控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法维 潘鹏 +2 位作者 宋贻焱 李文峰 钱稼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2,共7页
论述了结构多维 (水平双向 )拟静力实验的加载规则和控制方法 ,根据目前建筑结构抗震实验中比较常用的六种加载规则 ,采用位移控制的加载方法 ,基于WINDOWS NT平台和VisualC + +语言开发了多维(水平双向 )拟静力加载实验控制软件TUMT。
关键词 结构实验 多维拟实验 加载 软件控制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拟静力加载实验方法及控制 被引量:27
4
作者 邱法维 潘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0,共6页
论述了结构拟静力实验的加载规则和控制方法 ,根据目前的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采用力 位移混合控制的加载方法 ,基于WINDOWS NT平台和VisualC ++语言开发了拟静力加载实验控制软件TUST ,实现了力与位移控制模式的实时平滑转换。
关键词 实验 控制模式 位移控制模式 结构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试验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分析和实验——如何实现高加载精度 被引量:9
5
作者 黄献龙 李尚义 +1 位作者 黄泽焕 张德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第6期14-19,共6页
静力试验是研究结构件断裂和破坏行为的重要手段 ,多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是这种试验的关键设备。高加载精度是保证试验有效、可靠、准确的关键因素 ,文中分析了影响加载精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加载精度的措施 。
关键词 多点加载 加载精度 实验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kW大厚度钝尾缘叶片的静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立军 徐蕾 杨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44,共6页
现代风力机叶片的大型化带来了设计和生产方面的诸多问题,叶片的静力实验是分析叶片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和验证手段。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发的100k W大厚度钝尾缘叶片进行了静力实验研究,分析了叶片在摆振和挥舞方向的屈曲... 现代风力机叶片的大型化带来了设计和生产方面的诸多问题,叶片的静力实验是分析叶片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和验证手段。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发的100k W大厚度钝尾缘叶片进行了静力实验研究,分析了叶片在摆振和挥舞方向的屈曲特性和应变特性,通过对静力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叶片在载荷作用下的刚度及应变等性能特性,比较了叶片相对于传统尖尾缘叶片的结构性能优点。最后,将失效实验结果同设计值相比较,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尾缘 叶片 实验 屈曲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机库屋盖结构原型的静力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生 刘人怀 +2 位作者 王璠 郭学来 杜岳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6,共7页
以某机库(100+150)米多级钢桁架屋盖原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MIDAS软件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以悬挂设备和温差为荷载工况,对该大跨钢桁架空间结构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了该结构的受力机理.结... 以某机库(100+150)米多级钢桁架屋盖原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MIDAS软件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以悬挂设备和温差为荷载工况,对该大跨钢桁架空间结构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了该结构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多级钢桁架的结构形式能很好满足结构跨度、负荷、屋面荷载悬挂设备运行等方面的要求,结构有较高的安全裕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结构可靠性、合理性以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机库 多级钢桁架 性能 原型实验 大跨屋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折叠翼静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焘 余旭东 马彩霞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53,共3页
阐述了导弹折叠翼展开时在模拟载荷(包括气动载荷)作用下的静力实验方法。测量了弹翼表面应力的分布和翼尖位移,研究了折叠翼强度和刚度,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比较证明实验方法是可行的。同时指出设计的不足所在。
关键词 战术导弹 折叠翼 弹冀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扁铲侧胀实验与静力触探实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钟艳红 赖正发 孙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5期8873-8877,共5页
结合扁铲侧胀试验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对所获得的扁铲侧胀参数与静力触探试验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得到了扁铲侧胀参数与静力触探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公式。分析表明,扁铲侧胀参数和静力触探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可进... 结合扁铲侧胀试验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对所获得的扁铲侧胀参数与静力触探试验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得到了扁铲侧胀参数与静力触探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公式。分析表明,扁铲侧胀参数和静力触探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扁铲侧胀试验在昆明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铲侧胀实验 触探实验 昆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周健 崔积弘 +1 位作者 贾敏才 史旦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由于静力触探试验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它在现场试验中被广泛应用。对静力触探试验进行颗粒流模拟,有助于从细观上了解静力触探试验机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颗粒流方法在模拟土体大变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流理论及... 由于静力触探试验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它在现场试验中被广泛应用。对静力触探试验进行颗粒流模拟,有助于从细观上了解静力触探试验机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颗粒流方法在模拟土体大变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流理论及其程序,首先在双轴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土样细观参数,然后建立静力触探的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贯入过程及锥尖土体的细观力学特征,重点分析了静力触探过程中砂土的位移运动规律,砂土的水平和垂直应力场及主应力的偏转。通过施加不同的应力边界条件,分析了模型不同的应力条件及超固结比(OCR)对锥尖贯入阻力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锥尖尺寸效应对锥尖贯入阻力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试验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颗粒流方法模拟静力触探试验的可行性,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探实验 颗粒流 数值模拟 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型玻璃纤维风电叶片静力失效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立军 王维庆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6,共6页
风力机叶片的失效特性分析是保障风力机整机稳定性及其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基础。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发的100kW中型实验叶片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及全尺寸静力实验研究,得出了叶片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挠度特性,重点研究了叶片在大... 风力机叶片的失效特性分析是保障风力机整机稳定性及其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基础。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发的100kW中型实验叶片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及全尺寸静力实验研究,得出了叶片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挠度特性,重点研究了叶片在大载荷条件下摆振方向的失效特性,结合实验数据及有限元仿真结果对失效危险区域及失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确定叶片发生断裂失效原因为大载荷引起的剪切应力造成的纤维层间失效,以及相应引起的树脂材料的连续性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叶片 实验 有限元 失效特性 复合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索力的模型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延强 杜彦良 符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5,共5页
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影响重大。本文以实验室独塔斜拉桥模型为研究对象,展开基于索力实测的斜拉桥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研究。建立基于ANSYS平台的模型斜拉桥板壳模式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斜拉桥... 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影响重大。本文以实验室独塔斜拉桥模型为研究对象,展开基于索力实测的斜拉桥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研究。建立基于ANSYS平台的模型斜拉桥板壳模式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斜拉桥进行静力荷载试验,测试各工况下的斜拉索索力,并以实测索力为主要修正对象,位移响应为次要修正对象,基于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模型斜拉桥的主要和次要修正参数。运用ANSYS优化模块,对模型斜拉桥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各工况下计算索力、位移与实测索力和位移吻合良好。修正后的结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可以作为基准模型,用于后续的损伤识别研究。所提方法可供大跨斜拉桥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斜拉桥 荷载实验 模型修正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抗震实验方法进展 被引量:71
13
作者 邱法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27,共9页
本文论述了目前实验室中采用的几种结构抗震实验方法 ,主要包括拟静力实验方法、多维拟静力实验方法、拟动力实验方法和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 ,特别是最近开始的网络化的远程实验方法 ,对其现状和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抗震实验 实验 拟动实验 振动台实验 网络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轨腰钢轨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
14
作者 马劲红 陶彬 +1 位作者 姚晓晗 任喜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9-122,125,共5页
波纹轨腰钢轨是在波纹腹板H型钢的基础上提出的。建立了普通钢轨和波纹轨腰钢轨的有限元模型,用ANSYS/LS-DYNA软件比较了波纹轨腰钢轨和普通钢轨的动力学性能。并在材料实验机上进行了波纹轨腰钢轨的静力学实验。通过动态模拟和静力学... 波纹轨腰钢轨是在波纹腹板H型钢的基础上提出的。建立了普通钢轨和波纹轨腰钢轨的有限元模型,用ANSYS/LS-DYNA软件比较了波纹轨腰钢轨和普通钢轨的动力学性能。并在材料实验机上进行了波纹轨腰钢轨的静力学实验。通过动态模拟和静力学实验均表明波纹轨腰钢轨的力学性能优于普通钢轨。对波纹轨腰钢轨和普通轨进行显微组织观测分析,波纹轨腰钢轨的显微组织与之相差不大。由此得出,波纹轨腰钢轨的力学性能优越的原因在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轨腰钢轨 学性能 实验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验证模型的枕梁疲劳寿命预测虚拟实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杰鑫 谢里阳 +3 位作者 喻海洋 刘龙玺 尹伟 胡智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了研究地铁车辆枕梁服役安全性问题,考虑到大量疲劳实验耗时长且成本高,利用虚拟实验方法对枕梁结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根据EN12663-1标准设计枕梁静力实验,获得枕梁表面特征点的应力值和位移值;然后对枕梁进行有限元建模并仿真,对比... 为了研究地铁车辆枕梁服役安全性问题,考虑到大量疲劳实验耗时长且成本高,利用虚拟实验方法对枕梁结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根据EN12663-1标准设计枕梁静力实验,获得枕梁表面特征点的应力值和位移值;然后对枕梁进行有限元建模并仿真,对比静力实验结果,调整后获得与枕梁实际结构相符的有限元模型;最后利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地铁车辆枕梁在恒幅载荷与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虚拟疲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规定的恒幅载荷作用下,该地铁车辆枕梁寿命大于1 000万次载荷循环的可靠度约为0.73;在变幅载荷作用下,寿命大于1 000万次载荷作用的可靠度约为0.81;因此,该地铁车辆枕梁完全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有限元方法 虚拟实验 可靠度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华东 朱燕芳 +2 位作者 李志强 王尧鸿 董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1-597,共7页
为了探究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恢复力特性,对9个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开展了拟静力实验。以轴压比、核心区配箍率、沙漠砂替代率为设计参数,对构件的破坏过程、破坏特征、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滞回规则等进行分析。基于试件的破坏特征... 为了探究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恢复力特性,对9个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开展了拟静力实验。以轴压比、核心区配箍率、沙漠砂替代率为设计参数,对构件的破坏过程、破坏特征、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滞回规则等进行分析。基于试件的破坏特征,提出了三折线形骨架曲线模型。在滞回曲线的基础上回归分析出相关卸载刚度的表达式,并提出相应的滞回规则,最终得到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三折线形恢复力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能够较好地模拟和反映构件的实际抗震性能,可为沙漠砂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框架节点 实验 恢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对悬臂结构的作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博 谢华珂 +1 位作者 丁虎 陈立群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9-1447,共9页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是由美国NASA研发的综合性能优秀的新型压电材料,掌握MFC的力学行为有利于将其投入结构变形控制、减振降噪和健康监测等领域.目前对MFC宏观力学行为的研究中缺乏对作动力与驱动电压直接关...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是由美国NASA研发的综合性能优秀的新型压电材料,掌握MFC的力学行为有利于将其投入结构变形控制、减振降噪和健康监测等领域.目前对MFC宏观力学行为的研究中缺乏对作动力与驱动电压直接关系的研究,现有的以MFC为作动器的应用中所使用力电关系的精度有限,不利于将MFC投入更精密的使用场景.针对此问题,文章采用经典板理论,考虑了MFC与受控结构的相对尺寸,推导了MFC对悬臂结构的作动力方程.为兼顾计算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建立了考虑MFC叉指电极真实电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开展压电静力仿真,给出将MFC叉指电极的弯曲电场简化为匀强电场的修正系数.搭建MFC-悬臂梁结构的实验装置,对有限元模型和作动力公式加以验证.精细模型与简化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总体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和修正系数的可靠性.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对比,误差在1%以内,表明所得作动力预测公式在较大的宽度比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精度.建立的MFC作动力模型对MFC应用于悬臂结构的变形控制和振动抑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作动方程 叉指电极 压电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柱式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树生 杨春玲 卢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0,共5页
为了研究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对一榀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框架及一榀相同尺寸的梁式转换框架进行了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斜柱式转换结构传力直接,可有... 为了研究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对一榀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框架及一榀相同尺寸的梁式转换框架进行了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斜柱式转换结构传力直接,可有效减小转换梁尺寸,且更易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更强节点”的抗震设计原则.斜柱式转换结构转换层侧向刚度较大,不易使转换层形成结构薄弱层;斜柱式转换结构,只要设计合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短肢剪 斜柱转换 抗震性能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轴压比焊接环式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小燕 李升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5,共8页
通过对10根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探讨配箍率、(高)轴压比和箍筋形式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从试件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特性、刚度退化等方面分析该试件的抗震性能及... 通过对10根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探讨配箍率、(高)轴压比和箍筋形式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从试件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特性、刚度退化等方面分析该试件的抗震性能及耗能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轴压比下,焊接环式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增大轴压比和配箍率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轴压比在0.8、0.9时位移延性系数为3.12~4.26,等效黏滞阻尼比为0.44~0.49,三组配箍率柱子的延性系数和耗能指标均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同时在轴压比达到1.0时,构件在配箍率为4.24%时也可以满足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轴压比 焊接环式箍筋 实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塑料板排水法在粉土和粉质粘土地基加固中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徐尧 王延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针对黄河中下游粉土、粉质粘土成层地基,通过插设塑料排水板和不插排水板条件下强夯对比试验研究,证实了插设塑料排水板可以有效的降低强夯时超静孔隙水压力峰值,加快其消散,缩短强夯施工工期;提高强夯夯沉,减少振动对土体的扰动,缩短... 针对黄河中下游粉土、粉质粘土成层地基,通过插设塑料排水板和不插排水板条件下强夯对比试验研究,证实了插设塑料排水板可以有效的降低强夯时超静孔隙水压力峰值,加快其消散,缩短强夯施工工期;提高强夯夯沉,减少振动对土体的扰动,缩短触变恢复时间,因而人工塑料排水板在强夯处理此类地基中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加固 粉土 粉质粘土 强夯—塑料板排水法 加固机理 触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