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5年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表层海水化学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
1
作者
刘阳
李洪涛
+1 位作者
于国庆
张龙飞
《河北渔业》
2019年第10期41-46,共6页
于2015年春季、夏季及秋季3个航次对威海南部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进行表层海水水质调查并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海水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受磷限制影响;叶绿素-a春季航次(0.660μg/L)含量偏低,夏季航次(0.808mg/L...
于2015年春季、夏季及秋季3个航次对威海南部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进行表层海水水质调查并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海水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受磷限制影响;叶绿素-a春季航次(0.660μg/L)含量偏低,夏季航次(0.808mg/L)达到最高值;溶解氧春季航次(10.711mg/L)高于夏季航次(8.940mg/L)及秋季航次(8.678mg/L),近岸区域出现低值区;无机氮秋季航次(0.146mg/L)最高,活性磷酸盐(0.013mg/L)及化学需氧量(1.316mg/L)夏季航次最高,三者受外源河流输入的影响呈现从近岸区域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活性硅酸盐主要受海洋本底的影响;夏秋航次在靖海湾河流入海口区域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
表层海水
海水化学要素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增殖放流效果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廷晋
付海鹏
+1 位作者
张玉钦
邱盛尧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根据2010-2015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海蜇(Phopilema esculentum)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苗种的放流密度及成活率。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放流群体贡献率...
根据2010-2015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海蜇(Phopilema esculentum)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苗种的放流密度及成活率。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放流群体贡献率非常大。2010-2015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6.92~30.96)×10~4尾·km^(-2),平均为29.45×10~4尾·km^(-2),五垒岛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3.05~25.14)×10~4尾·km^(-2),平均为23.97×10~4尾·km^(-2),对比结果表明靖海湾年放流密度均高于五垒岛湾。近6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25%~0.83%,平均为0.51%,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31%~0.96%,平均为0.67%,五垒岛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靖海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放流效果对比分析,海蜇苗种成活率与自然群体资源量、海蜇放流密度及海蜇苗种规格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可为山东半岛南部海蜇资源的修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增殖放流
密度
成活率
放流群体贡献率
靖
海湾
五
垒
岛
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半岛南部海湾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30
3
作者
张莹
吕振波
+2 位作者
徐宗法
刘义豪
靳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455-4467,共13页
2006—2007年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和五垒岛湾)19个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4个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荣成湾、桑沟湾和靖海湾...
2006—2007年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和五垒岛湾)19个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4个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荣成湾、桑沟湾和靖海湾的底栖动物种类中,多毛类所占比例最高,而五垒岛湾仅秋、冬季多毛类所占比例最高。根据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方法分析,4季底栖动物群落均可分为2个群落,春、冬季的第一聚群为靖海湾和五垒岛湾,第二聚群为荣成湾和桑沟湾。秋季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组成第一聚群,第二聚群由五垒岛湾构成。夏季,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采样深度和总碱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秋季,与硝酸盐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富营养化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法分析显示,荣成湾和桑沟湾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相交,表明荣成湾和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密集的养殖活动可能对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成
湾
桑沟
湾
靖
海湾
五
垒
岛
湾
聚类分析
非度量多维标度方法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AB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年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表层海水化学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
1
作者
刘阳
李洪涛
于国庆
张龙飞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国家海洋局文登海洋环境监测站
出处
《河北渔业》
2019年第10期41-46,共6页
基金
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2-08)
文摘
于2015年春季、夏季及秋季3个航次对威海南部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进行表层海水水质调查并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海水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受磷限制影响;叶绿素-a春季航次(0.660μg/L)含量偏低,夏季航次(0.808mg/L)达到最高值;溶解氧春季航次(10.711mg/L)高于夏季航次(8.940mg/L)及秋季航次(8.678mg/L),近岸区域出现低值区;无机氮秋季航次(0.146mg/L)最高,活性磷酸盐(0.013mg/L)及化学需氧量(1.316mg/L)夏季航次最高,三者受外源河流输入的影响呈现从近岸区域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活性硅酸盐主要受海洋本底的影响;夏秋航次在靖海湾河流入海口区域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关键词
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
表层海水
海水化学要素
富营养化
Keywords
Jinghai Bay and Wuleidao Bay
surface water
chemical parameters
eutrophication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增殖放流效果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廷晋
付海鹏
张玉钦
邱盛尧
机构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基金
近海衰退渔业种群重建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项目(2013DFA31410)
文摘
根据2010-2015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海蜇(Phopilema esculentum)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苗种的放流密度及成活率。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放流群体贡献率非常大。2010-2015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6.92~30.96)×10~4尾·km^(-2),平均为29.45×10~4尾·km^(-2),五垒岛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3.05~25.14)×10~4尾·km^(-2),平均为23.97×10~4尾·km^(-2),对比结果表明靖海湾年放流密度均高于五垒岛湾。近6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25%~0.83%,平均为0.51%,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31%~0.96%,平均为0.67%,五垒岛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靖海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放流效果对比分析,海蜇苗种成活率与自然群体资源量、海蜇放流密度及海蜇苗种规格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可为山东半岛南部海蜇资源的修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海蜇
增殖放流
密度
成活率
放流群体贡献率
靖
海湾
五
垒
岛
湾
Keywords
Rhopilema esculentum
enhancement and releasing
releasing density
survival rate
contribution rate of releasing population
Jinghai Bay
Wuleidao Bay
分类号
S932.8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半岛南部海湾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30
3
作者
张莹
吕振波
徐宗法
刘义豪
靳洋
机构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455-4467,共13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090519)
山东省近海经济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SD-908-02-09)
山东近海产卵场、索饵场综合评价(SD-908-02-14)
文摘
2006—2007年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和五垒岛湾)19个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4个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荣成湾、桑沟湾和靖海湾的底栖动物种类中,多毛类所占比例最高,而五垒岛湾仅秋、冬季多毛类所占比例最高。根据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方法分析,4季底栖动物群落均可分为2个群落,春、冬季的第一聚群为靖海湾和五垒岛湾,第二聚群为荣成湾和桑沟湾。秋季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组成第一聚群,第二聚群由五垒岛湾构成。夏季,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采样深度和总碱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秋季,与硝酸盐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富营养化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法分析显示,荣成湾和桑沟湾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相交,表明荣成湾和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密集的养殖活动可能对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荣成
湾
桑沟
湾
靖
海湾
五
垒
岛
湾
聚类分析
非度量多维标度方法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ABC曲线
Keywords
Rongcheng Bay
Sanggou Bay
Wuleidao Bay
Jinghai Bay
cluster analysis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Shannon-Wiener index
ABC curves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5年靖海湾及五垒岛湾海域表层海水化学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
刘阳
李洪涛
于国庆
张龙飞
《河北渔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增殖放流效果比较与分析
吕廷晋
付海鹏
张玉钦
邱盛尧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半岛南部海湾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张莹
吕振波
徐宗法
刘义豪
靳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