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氏肠杆菌WM1产青霉素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岳喜庆 王桐 +3 位作者 单提波 姚岚 赵中胜 梁国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93,共3页
采用霍氏肠杆菌WM1菌株液体发酵生产青霉素酶,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和温度对菌株产青霉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WM1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7℃,pH值为7.0,最佳接种量10%。在以2.0%葡萄糖为碳源、0.3%酵母粉... 采用霍氏肠杆菌WM1菌株液体发酵生产青霉素酶,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和温度对菌株产青霉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WM1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7℃,pH值为7.0,最佳接种量10%。在以2.0%葡萄糖为碳源、0.3%酵母粉为氮源、0.010%Mg2+时产酶活力最高,为1.15×104U(/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酶 产酶条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酶特异性抗血清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严兵 彭开松 +4 位作者 薛秀恒 涂健 王强 何东旭 祁克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0,共4页
以青霉素酶为抗原,免疫健康獭兔,自行制备青霉素酶特异性抗血清(PcAb),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测定方法,优化试验条件,测定制备的青霉素酶特异性抗血清效价。结果表面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 以青霉素酶为抗原,免疫健康獭兔,自行制备青霉素酶特异性抗血清(PcAb),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测定方法,优化试验条件,测定制备的青霉素酶特异性抗血清效价。结果表面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 000,阳性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 000,抗原最佳包被条件为4℃过夜,血清最佳反应时间为37℃1 h,酶标二抗反应最佳时间为37℃1 h,与底物作用的最佳时间为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酶 抗血清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结合青霉素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中的作用
3
作者 陈建华 陈知本 陈小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63-366,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从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5053总青霉素酶、细胞结合青霉素酶和胞外青霉素酶活力,进行了胞外青霉素酶体外消除试验。胞外青霉素酶经体外消除后,32μg/ml青霉素,32μg/ml氨苄青霉素及32μg/ml羧苄青霉素显示杀菌作... 本文报道了从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5053总青霉素酶、细胞结合青霉素酶和胞外青霉素酶活力,进行了胞外青霉素酶体外消除试验。胞外青霉素酶经体外消除后,32μg/ml青霉素,32μg/ml氨苄青霉素及32μg/ml羧苄青霉素显示杀菌作用,在与之对照的试管稀释法试验中,256μg/ml青霉素,128μg/ml氨苄青霉素和128μg/ml羧苄青霉素显示相似的杀菌作用。由于苯唑青霉素耐青霉素酶,在上述两种实验体系中,8μg/ml苯唑青霉素杀菌效果几乎一致。结果表明,胞外青霉素酶体外消除后,细胞结合青霉素酶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及苯唑青霉素仍具耐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萄 青霉素酶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青霉素酶的性质及分型研究
4
作者 盛勤 陈知本 陈小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对七株临床分离之金黄色葡萄球菌82052、82062、82143、85053、90002、90012和S-75的胞外青霉素酶进行了纯化,测定其分子量及等电点,发现在七种不同的酶中表现出很高的均一性。根据相对水解活性及... 对七株临床分离之金黄色葡萄球菌82052、82062、82143、85053、90002、90012和S-75的胞外青霉素酶进行了纯化,测定其分子量及等电点,发现在七种不同的酶中表现出很高的均一性。根据相对水解活性及酶动力学特性研究(包括米氏常数Km、转换数Kcat和相对水解率REH),与RichmondA-D型酶相比较,得出酶的初步分型。其中82052、82062、85053类似于RichmondA型酶,82143、90002类似RichmondD型酶,而S-75和90012分别对应于RichmondC和B型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胞外青霉素酶 酶促反应动力学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制品中青霉素酶Alphalisa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姜琳 聂福平 +7 位作者 杨俊 李应国 肖进文 蔡家利 袁增壮 叶自霞 王国民 王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81-186,共6页
建立牛乳制品中青霉素酶Alphalisa的检测方法。将青霉素酶进行生物素化,与样品中的青霉素酶竞争结合鼠源性青霉素酶单克隆抗体,利用Alphalisa反向竞争的反应模式,对牛乳中的青霉素酶实施检测。建立的Alpha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性识别样品... 建立牛乳制品中青霉素酶Alphalisa的检测方法。将青霉素酶进行生物素化,与样品中的青霉素酶竞争结合鼠源性青霉素酶单克隆抗体,利用Alphalisa反向竞争的反应模式,对牛乳中的青霉素酶实施检测。建立的Alpha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性识别样品中存在的青霉素酶,方法的线性范围在2.5-500 IU/mL;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 IU/mL和5 IU/mL;批间批内变异度均小于10%。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替代传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成为青霉素酶的实验室筛查或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酶 Alphalisa检测 牛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酶动力学常数 被引量:2
6
作者 厉滔 陈知本 陈小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酶对青霉素底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用碱水解制备青霉噻唑酸并测定其紫外光谱,选定了工作波长。比较了初速度法及半数底物反应时间法的适用范围。为半数底物反应时间法编制了计算程序。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青霉素酶 青霉素 酶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法制备青霉素酶
7
作者 潘蕴慈 边景荣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9,共3页
药品的无菌检查项是检查药品中是否无菌或混有污染的活菌。由于抗生素药品具有抑制对其敏感微生物生长的能力,在有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微生物难以生长繁殖,无法检出污染的杂菌,因此用一般无菌检查法不适用于抗生素类药品,必须在无菌检查... 药品的无菌检查项是检查药品中是否无菌或混有污染的活菌。由于抗生素药品具有抑制对其敏感微生物生长的能力,在有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微生物难以生长繁殖,无法检出污染的杂菌,因此用一般无菌检查法不适用于抗生素类药品,必须在无菌检查培养前采用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酶 冷冻干燥法 药品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酶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8
作者 林毅 王子微 倪胜 《河北化工》 2009年第6期28-29,共2页
对蜡状芽孢杆菌产青霉素酶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粗酶液通过多孔玻璃过滤器收集、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除盐浓缩后得到纯化的青霉素酶液。在酶溶液中添加5%NaCl或5%甘油,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在60d后相对酶活依然保持在... 对蜡状芽孢杆菌产青霉素酶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粗酶液通过多孔玻璃过滤器收集、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除盐浓缩后得到纯化的青霉素酶液。在酶溶液中添加5%NaCl或5%甘油,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在60d后相对酶活依然保持在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酶 纯化分离 蜡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酶(Penicillinase-PNC)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定虎 员秋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6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检疫 青霉素酶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临床使用细则
10
作者 刘士敬 朱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3期11-11,共1页
青霉素是以下感染者的首选药物 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②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③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④炭疽;⑤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 青霉素是以下感染者的首选药物 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②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③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④炭疽;⑤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⑥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酶 临床使用 肺炎链球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先天性梅毒 葡萄球菌感染 首选药物 扁桃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燕云 刘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3期51-51,共1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安全有效,多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细菌对常用药物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安全有效,多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细菌对常用药物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种策略是,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抗生素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 酶抑制剂 青霉烯类 一内酰胺酶 他唑巴坦 青霉素酶 细菌耐药性 头孢菌素酶 β-内酰胺酶 染色体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效学特点及合成研究
12
作者 王燕云 刘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8-29,共2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安全有效,多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细菌对常用药物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安全有效,多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细菌对常用药物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种策略,是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如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舒巴坦(Sulbactam)、他唑巴坦(Tazobactam)、CP71126,已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 青霉烯(BRL-42715(Beecham)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型,强力、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于10<sup>-7</sup>mol低浓度下即可抑制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99%以上,而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在此浓度只对青霉素酶有效,他唑巴坦则在此浓度下仅抑制青霉素酶20%,头孢菌素酶15%~16%。我们从6-氨基青霉烷酸出发,经溴化、酯化、甲酰化、臭氧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 酶抑制剂 药效学 青霉烯类 他唑巴坦 青霉素酶 头孢菌素酶 舒巴坦 克拉维酸 β-内酰胺类
全文增补中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中丙酮残留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炳先 裴文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8-479,共2页
关键词 阿莫西林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量 肺炎链球菌 丙酮 测定 溶血性链球菌 青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无菌检查方法的确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利华 杨秀玉 宋洋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10期27-29,共3页
建立了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的无菌检查方法。根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要求,通过比较薄膜过滤法和直接加入法对本品的适用性,最终选用直接加入法作为无菌检查方法,即以每1 mg阿莫西林中加入9000单位的青霉素酶来消除供试... 建立了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的无菌检查方法。根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要求,通过比较薄膜过滤法和直接加入法对本品的适用性,最终选用直接加入法作为无菌检查方法,即以每1 mg阿莫西林中加入9000单位的青霉素酶来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通过无菌方法验证,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对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进行无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注入剂 青霉素酶 无菌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兴中 郑连红 +4 位作者 郑和平 黄进梅 李美玲 潘慧清 曾维英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2001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2001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153株淋球菌中检出127株对青霉素耐药(83.0%),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占17.0%(26/153);四环素耐药129株(84.3%);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菌株(TRNG)占总数的24.1%(37/153);环丙沙星耐药117株(76.5%),其中92株同时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有耐药性,三重耐药占60.1%;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性最高,分别为100.0%和81.0%。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应作为临床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四环素 抗生素耐药性 头孢曲松 青霉素酶 环丙沙星 琼脂稀释法 酸度 年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头孢羟氨苄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亚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66-967,共2页
头孢羟氨苄化学名为(6R,7R)-3-甲基-7-[(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水合物,是第一代口服头孢菌素,对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 头孢羟氨苄化学名为(6R,7R)-3-甲基-7-[(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水合物,是第一代口服头孢菌素,对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等大部分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羟氨苄 比色法测定 茚三酮 青霉素酶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氮杂双环 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头孢米诺
17
作者 杨智 庞向东 +1 位作者 廖彩云 江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3-1134,共2页
头孢米诺钠为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β-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具有强抗菌、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等特点。头孢米诺钠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胆道、腹腔和子宫等部位感染的治疗,也用于败血症的治疗。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共振瑞利散射法 测定 Β-内酰胺类 临床疗效 青霉素酶 呼吸道 泌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罗对小鼠感染细菌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刘京芳 余兰香 +1 位作者 母立新 林赴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74-74,共1页
头孢克罗为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对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葡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文应用金葡菌<sub>15</sub>,金葡菌<sub&... 头孢克罗为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对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葡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文应用金葡菌<sub>15</sub>,金葡菌<sub>9</sub>,链球菌<sub>556</sub>,链球菌<sub>3008</sub>,大肠杆菌<sub>22</sub>和大肠杆菌<sub>26</sub>等临床分离菌株,分别对小鼠全身感染,感染后0.5h和6h各口服一次,观察7日动物生存数,并计算ED<sub>50</sub>和95%置信限。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各感染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罗 口服头孢菌素 临床分离菌株 草绿色链球菌 志贺氏菌属 抗菌作用 青霉素酶 肺炎杆菌 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氯西林胶囊1011例安全性临床评价小结
19
作者 郑经川 梁伟峰 +1 位作者 陈亚岗 马传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4期42-42,共1页
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历史悠历,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异恶唑青霉素,具有耐青霉素酶及耐酸作用,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对产酶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部分杆菌有效。我国青霉素皮试... 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历史悠历,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异恶唑青霉素,具有耐青霉素酶及耐酸作用,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对产酶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部分杆菌有效。我国青霉素皮试结果是能否使用青霉素类的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药注发[1997]第313号文件,由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牵头,我院系协作组成员之一。对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的氟氯西林胶囊(每片250mg),不做青霉素皮试的临床安全性考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临床评价 氟氯西林 青霉素皮试 青霉素 胶囊 异恶唑青霉素 传染病科 青霉素酶 临床安全性 临床药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澳广)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甘嘉裕 党华 +6 位作者 孙悦奇 吴桂山 陈志强 曾志 梁伟英 肖继前 邓炳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1期24-24,共1页
阿莫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杀伤作用、双氯四林为耐酶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能灭活多种产青霉素酶的菌体,可帮助阿莫西林杀灭其他耐药的革兰阴性和阳性菌,二者结合增强了杀菌力.
关键词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酶 临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